造句指懂得并使用字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造出字词通顺、意思完整、符合逻辑的句子。依据现代语文学科特征,可延伸为写段、作文的基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功。造句来源清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其用意,其造句,均以纤巧胜。”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雕龙》 四:“造句也共同斟酌,由 乐华 用铅笔记录下来。”
下面为您提供关于【抗御造句】内容,供您参考。
1、含有维他命原超微粒子和活力紧致素,可以有效抗御眼周肌肤的老化现象,让岁月无痕,明眸更加神采怡人。
2、秋季养生短信]胡萝卜的胡萝卜素可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有护卫人体上皮组织如呼吸道黏膜的作用,常食可增强人体抗御感冒的能力。
3、为了抗御风沙,国家将在西部地区大量营造防护林。
4、由于山上温度低,尽管养猴者悉心照料,一到冬天,指猴就因无法抗御寒冷而一命归天。
5、古来皇权至圣,天子旨意所到之处,令出如山,臣民迎风跪伏,无丝毫抗御余地。
6、农田灌排能力明显提高,抗御干旱、洪涝灾害能力得到加强。
7、针对法方程呈现病态且观测值受到污染而不严格服从正态分布的情况,探讨运用拟准检定法抗御粗差,用岭估计改善法方程的病态性。
8、清嘉庆二年,农民军首领王聪儿率领大军驻扎洞中抵御清军,凭着险要地势,使清军未能攻克,如今,当年抗御清军所筑的寨门和炮台仍留存洞口。
9、如有擅退或抗御不力等情事,亦当依法严惩,决不宽贷。
10、至汉、晋之君,逮于隋代,不使兵士素习干戈,突厥来侵,莫能抗御,致遗中国生民涂炭于寇手。
11、不过,我们的增值服务对消费者来说都是小额消费,抗御力会相对较强。
12、通过学习在朝鲜坑道战的经验,东山岛守军在全岛制高点公云山也挖了两条坑道,能够抗御飞机和火炮的攻击。
13、人们在抗御火灾的过程中,不仅加强了防火意识,而且也不断改进了救火技术,对火灾的善后处理也逐渐多元化。
14、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统计局原李德水在谈及管理通胀预期时表示,收入差距过大的矛盾不利于提高抗御通胀能力。
15、金陵制造局当年赶造“后膛抬”装备北洋陆军抗御外敌。
16、所幸的是,人类为抗御金融危机所施展的金融与经济改革并没有辍止,创新还在延续。
17、祖父虽年逾花甲,眼见国破乡危,气冲牛斗,遍洒英雄帖,柬邀山东各路义师头领会盟泰山观日峰,响应南京尚书史可法号召抗御清军。
18、拱架具有一定的刚度和抗御风雪的能力,又具有占地面积小,不需拆除可四季使用及造价低廉、施工方便等特点。
19、抗御微生物进入体内的第一道防线是皮肤。
20、本文对四川盆地自然地理系统抗御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作了系统分析。
21、相反,有了我,小乔不久就能依靠自己来抗御感染。
22、引水、提水、调水、排水的工程,全省已初步形成防洪、防涝、防旱、防渍、防潮综合治理,大中小工程结合的水利网,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扩大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23、突厥所以敢倾国而来,直抵郊甸者,以我国内有难,朕新即位,谓我不能抗御故也。
24、钙作为一种保护剂以抗御有害离子的作用,并不表现高度的特效性功能。
25、我竖起衣领以抗御这湿冷的夜。
26、自从厌倦于追寻,我已学会一觅即中;自从一股逆风袭来,我已能抗御八面来风,驾舟而行。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二、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三、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四、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五、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比如用“尽管……可是……”造句:“尽管今天天气很糟,但是大家都没有迟到。” 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六、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随着信息新媒体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收音机、电视之后的主流媒体,并有将其整合的趋势。网民数量的激增使得网络话题的热议和网络语言迅速成为流行语。出现了很多新现象:网络造句——当某一新闻事件在网络迅速流传之后,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词语,在网友们的推广下,成为造句的主体,并迅速在网络流行展开。比如李刚事件中,我爸叫李刚成为流行语,以它进行的造句活动在网络铺开。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给我一个李刚,我能撑起整个地球等。而在360与腾讯的3Q网络大战之后,一句“我很艰难的做出决定”也迅速流行。这类造句的特征主要是将已有的诗句、文章等进行改变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