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句指懂得并使用字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造出字词通顺、意思完整、符合逻辑的句子。依据现代语文学科特征,可延伸为写段、作文的基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功。造句来源清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其用意,其造句,均以纤巧胜。”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雕龙》 四:“造句也共同斟酌,由 乐华 用铅笔记录下来。”
下面为您提供关于【代行造句】内容,供您参考。
1、我在校长回来前代行他的职务。
2、听证制度是现代行政程序法的核心制度,而听证笔录的法律效力又是听证制度的关键所在。
3、因为初年,余杭县还没有地方审判厅,由余杭县公署代行审判权,王克彬拒不承认引盗入室事,审了一年多,没有审出什么名堂。
4、护士在接受或代行一项任务时,必须对自己的资格作出判断。
5、吾代行三千之道,一切虚妄,尽归吾土。
6、常恩多病倒后,全师事务暂由参谋长陶景奎“代拆代行”。
7、多年来我已经养成不向人交代行程的习惯,出门是丢掉,回家是捡到,对待妈妈,对待男友亦然。
8、公众参与行政立法是当代行政民主化的重要表现。
9、一项新调查显示,很多美国父母都认为应该由他们来向孩子介绍性知识,但是很多人也承认孩子的朋友和媒体正在代行这一职责。
10、由证券之星推出的新一代行情分析软件。
11、大多数好的领导都会选一个副手,以使自己不在时能代行职权。
12、会议决定,暂时将樱木作为议员的薪酬委托给名古屋法务局代行保管,并通过律师向其本人进行说明。
13、公众参与机制是现代行的重要内容。
14、平衡论是现代行的基础理论。
15、今特托亚夫、亚飞二君执礼代行,以申我。
16、这些基本原则鲜明地体现了我国行政许可法的现代行政精神。
17、要不是一个说唱乐团对这一趋势冷嘲热讽,将它消灭于无形之中,雷恩先生非得把这一字母取代行为定义为“中产阶级的少年颓废派”。
18、臣为陛下计,不妨托疾,只命太子代行,便可无虑。
19、当“意外”发生后,他们会安排“受害人”藉词受伤,委托中间人代行追讨,期间保险公司或保险代理根本无法接触这些“受害人”了解伤势。
20、这艘被称为‘浮云舟’的灵力飞船形如宫殿,李雍很自然的就联想到另一个世界的古代行驶在京杭大运河上的水殿龙舟。
21、大人原订要来行奠基礼,可他昨天晚间病了,所以夫人替他代行。
22、五官掾汉代郡太守自署属吏之一,掌春秋祭祀,若功曹史缺,或其他各曹员缺,则署理或代行其事。
23、我在经理回来之前代行他的职务。
24、外公家世代行医,不知为多少病人解除了病痛。
25、领导不在,这事儿你代拆代行了吧。
26、至次年之春,诸国赴会者,接踵不绝,惟鲁、卫托故不至,宋遣大夫向戍代行,其他蔡、陈、徐、滕、顿、胡、沈、小邾等国君,俱亲身赴会。
27、如同对“借壳上市”公司意义重大的“壳”,中国古代行中蕴涵着许多对今天仍有价值的“壳资源”,如文官考试制度、职官编制法、行典的制定方法等。
28、吏员在汉代行政信息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行政信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汉代实现社会控制的重要保障。
29、"禹亭伤痕渐愈,前虽据情奏令刘镇代理,不过代拆代行之式,旨令伤愈仍行接统。
30、当时东北边防军公署和辽宁省公署都搬到锦州重建,但张学良和张作相都未到锦州,军政事务由黄显声代拆代行。
31、在这里,可以尽览塞外风光,了解古代行军作战的知识。
32、此外,我县还有涝洼观星台、碧霞山地质公园、转山湖生态旅游区、清代行宫遗址等丰富的旅游资源。
33、“开发”就是将树林砍去,将高楼竖起,再植上低矮的草木的一种现代行为模式。
34、结论家属没有替代行为可进一步提高中风瘫痪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
35、让华陀、孙思邈来现代行医,跟李白喝酒,与苏东坡谈诗词,和黄龙士下棋,欣赏公孙大娘舞剑,指导杨玉环跳舞……
36、他的书法笔力凝致,气势纵横,雄伟壮观,翰墨淋漓,朴鲁疏狂,自出机杼。笔下龙飞凤舞,线条节奏明快,具有音乐般的美妙乐章。他痴迷历代行草书法。
37、明代行使“秘密”职能的机构有锦衣卫、东厂、西厂与内行厂。
38、辽代行政制度的二元化是中国政治制度史上一个颇具特色的现象。
39、这两个叫孙妙、钱杏,祖上历代行医,一个善于把脉开方,一个善于接骨疗疮,这工地上的凡有个三病两痛或伤筋动骨,全赖此二人料理。
40、经检察长批准,助理检察员可以代行检察员职务。
41、听证制度是现代行政程序法的核心制度。
42、张经理在请假期间,由副经理代拆代行,代理公司一切业务。
43、天煞者,天杀也,众星之首;天之怨念凝聚而生,代行杀伐诛灭之责。
44、首先是以道高望重的卡姆依议员为首,十八名上议院议员宣誓成立看守内阁,代行犬养内阁权利。
45、对行政自由裁量权进行司法审查是当代行关注的理论焦点所在。
46、据此,一些美国学者认为美国的城市时代和大都市区时代行将结束,“非都市化”时代或“逆城市化”时代即将来临。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二、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三、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四、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五、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比如用“尽管……可是……”造句:“尽管今天天气很糟,但是大家都没有迟到。” 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六、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随着信息新媒体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收音机、电视之后的主流媒体,并有将其整合的趋势。网民数量的激增使得网络话题的热议和网络语言迅速成为流行语。出现了很多新现象:网络造句——当某一新闻事件在网络迅速流传之后,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词语,在网友们的推广下,成为造句的主体,并迅速在网络流行展开。比如李刚事件中,我爸叫李刚成为流行语,以它进行的造句活动在网络铺开。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给我一个李刚,我能撑起整个地球等。而在360与腾讯的3Q网络大战之后,一句“我很艰难的做出决定”也迅速流行。这类造句的特征主要是将已有的诗句、文章等进行改变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