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羊九牧的出处是:《隋书 杨尚希传》:“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年代是古代成语。结构是紧缩式成语。拼音是shí yáng jiǔ mù。感情色彩是中性成语。
关于成语十羊九牧的详细内容,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解释 点此查看十羊九牧详细内容
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
二、语法
十羊九牧复句式;作定语、补语;含贬义。
三、示例
清·钱谦益《特进光禄大夫……孙公行状》:“但不得人自为制,有十羊九牧之患。”
四、成语故事
北周后期,隋文帝取代北周政权后,恢复汉制,把国土重新划分成很小的郡县进行管辖,造成成倍地增加。杨尚希对此忧心忡忡,看到每年开销急剧增加就上书隋文帝要改变这十羊九牧的局面。隋文帝采纳了建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十羊九牧的近义词
十羊九牧的成语接龙
十羊九牧、牧猪奴戏、戏蝶游蜂、蜂迷蝶猜、猜三划五、五荤三厌、厌闻饫听、听之任之、之乎者也
十羊九牧的成语翻译
英语:overstaffed < be ununiformly ordered>
十羊九牧相关成语
十羊九牧相关词语
十羊九牧、九牧、牧羊人、牧羊臣、牧羊儿、牧羊犬、十九、九十、十二牧、如狼牧羊、苏武牧羊、牧羊哀话
十羊九牧的成语造句
1.一个五个人的科室有三个科长,这不是十羊九牧吗?
2.“跑民要官”,民众就不可能同意“十羊九牧”。
3.笔者以为,要杜绝编制“十羊九牧”的扎堆现象,最根本的还必须谋求行政组织法的完善。
4.由于“十羊九牧”,官多为患,如今,在一些地方地,“官”的文化修养、知识水平、思想道德素质还不如一般百姓,无德无才的“官”并不少见。
5.俗话说的就是“十羊九牧”、民众不堪重负,因此,进行根本性的改革方是治理类似的“吃网吧”现象的治本之策。
6.东晋南朝时期,政区建置急剧膨胀,出现“十羊九牧”现象,但佛山地区并未出现滥置郡县,仍保持过去建置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