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根据民法典规定,借款人不需要支付利息主要存在以下两种情形:1、双方未约定支付利息。2、双方均为自然人,对利息约定不明确且协议补充不成的,视为没有利息。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税收保全措施与强制措施的关系:税收保全是行政强制执行措施。 税收保全措施,是指税务机关在规定的纳税期之前,对有逃避纳税义务的纳税人,其处理可用作缴纳税款的存款、商品、货物等财产的一种行政强制措施,其目的是预防纳税人逃避税款缴纳义务,防止以后税款的征收不能保证或难以保证,以保证国家税款的及时、足额入库。 所以,税收保全是行政强制执行措施。法律依据:《行政强制法》第九条 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 (一)公民人身自由; (二)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三)扣押财物; (四)冻结存款、汇款; (五)其他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法》第十二条 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 (一)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 (二)划拨存款、汇款; (三)拍卖或者依法处理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四)排除妨碍、恢复原状; (五)代履行; (六)其他强制执行方式。
第1种观点: 法律分析:1、所谓的高寒补助是寒冷恶劣天气情况下的地区性津贴,而地区性津贴就是为了补偿职工在某些特殊的地理自然条件下生活费用的额外支出而建立的津贴。2、据了解,地区性津贴有以下两种形式:国家或地区、部门统一制定的津贴(国家统一建立的津贴,一般在企业成本中列支);企业自行建立的津贴(企业自建的津贴,一般在企业留利的奖励基金或效益工资中开支)。3、当然,这类津贴一般是由国家或地区、部门建立的。企业所在地区如属这些津贴的执行范围,即可照章执行。高寒补助的相关明细1、高寒类地区为年平均气温0℃以下,年最低气温-50℃以下,冬季时间超过8个月的地区;高寒类地区为年平均气温5℃以下,年最低气温-30℃以下,冬季时间超过6个月的地区。2、在高寒类地区工作的员工,施工冬季期间可享受30元/天的补贴;在高寒类地区工作的员工,施工冬季期间可享受20元/天的补贴(冬季施工期间为当地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0℃以下的期间)。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第三条 国家支持畜牧业发展,发挥畜牧业在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中的作用。县级以上应当采取措施,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扶持发展规模化养殖,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畜牧业。国家帮助和扶持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畜牧业的发展,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原,改善畜牧业生产条件。
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1、所谓的高寒补助是寒冷恶劣天气情况下的地区性津贴,而地区性津贴就是为了补偿职工在某些特殊的地理自然条件下生活费用的额外支出而建立的津贴。2、据了解,地区性津贴有以下两种形式:国家或地区、部门统一制定的津贴(国家统一建立的津贴,一般在企业成本中列支);企业自行建立的津贴(企业自建的津贴,一般在企业留利的奖励基金或效益工资中开支)。3、当然,这类津贴一般是由国家或地区、部门建立的。企业所在地区如属这些津贴的执行范围,即可照章执行。高寒补助的相关明细1、高寒类地区为年平均气温0℃以下,年最低气温-50℃以下,冬季时间超过8个月的地区;高寒类地区为年平均气温5℃以下,年最低气温-30℃以下,冬季时间超过6个月的地区。2、在高寒类地区工作的员工,施工冬季期间可享受30元/天的补贴;在高寒类地区工作的员工,施工冬季期间可享受20元/天的补贴(冬季施工期间为当地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0℃以下的期间)。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第三条 国家支持畜牧业发展,发挥畜牧业在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中的作用。县级以上应当采取措施,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扶持发展规模化养殖,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畜牧业。国家帮助和扶持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畜牧业的发展,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原,改善畜牧业生产条件。
第3种观点: 2023防寒补贴发放标准:1、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每人每个取暖期的取暖费标准由现行标准分别提高到:省级1550元,厅级1100元,处级950元,科级及以下800元;2、城市低保户每人每个取暖期取暖费标准由现行标准提高到600元;3、农村低保户和农村五保户每户每个取暖期取暖费标准由现行标准提高到200元。资金来源1、机关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在职人员及离退休人员取暖补贴由同级财政负担;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由同级财政按现行补助水平予以补贴;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自行解决;2、城市低保取暖补贴由省级财政和市县财政按取暖费原分担比例共同负担;3、农村低保户和农村五保户取暖补贴由省级财政负担。企业的在职和离退休人员可参照机关事业单位补贴标准执行。增加的职工取暖补贴支出由所在企业负担,可以列入企业生产成本。企业离退休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从统筹基金中支付;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按原渠道解决。取暖费优惠:取暖费优惠各地区不同,如北京市,电采暖用户每年从11月1日起至次年3月31日止享受低谷用电优惠,低谷优惠时段为晚23点至次日早7点,在低谷优惠时段内,不区分用电性质、供热对象,一律按0.2元/千瓦时计费。综上所述、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每人每个取暖期的取暖费标准由现行标准分别提高到:省级1550元,厅级1100元,处级950元,科级及以下800元;城市低保户每人每个取暖期取暖费标准由现行标准提高到600元;农村低保户和农村五保户每户每个取暖期取暖费标准由现行标准提高到200元。【法律依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的企业职工福利费,明确提到了“供暖费补贴”。这就意味着取暖费属于职工福利费的范围。取暖补贴就是国家机关以及企(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职工的一项福利。对于全民所有制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等以外的单位,取暖补贴是用人单位向员工发放的一项福利,其有权根据自己的经营状况决定是否发放,不具有法律强制性。职工领取冬季取暖补贴需要工作满一年以上才可以享受,如在取暖期间工作满一年时,可以自工作满一年的次日起,按日期比例计算发给。
第1种观点: 高寒补贴发放标准:1、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每人每个取暖期的取暖费标准由现行标准分别提高到:省级1550元,厅级1100元,处级950元,科级及以下800元;2、城市低保户每人每个取暖期取暖费标准由现行标准提高到600元;3、农村低保户和农村五保户每户每个取暖期取暖费标准由现行标准提高到200元。资金来源1、机关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在职人员及离退休人员取暖补贴由同级财政负担;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由同级财政按现行补助水平予以补贴;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自行解决;2、城市低保取暖补贴由省级财政和市县财政按取暖费原分担比例共同负担;3、农村低保户和农村五保户取暖补贴由省级财政负担。企业的在职和离退休人员可参照机关事业单位补贴标准执行。增加的职工取暖补贴支出由所在企业负担,可以列入企业生产成本。企业离退休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从统筹基金中支付;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按原渠道解决。取暖费优惠:取暖费优惠各地区不同,如北京市,电采暖用户每年从11月1日起至次年3月31日止享受低谷用电优惠,低谷优惠时段为晚23点至次日早7点,在低谷优惠时段内,不区分用电性质、供热对象,一律按0.2元/千瓦时计费。综上所述、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每人每个取暖期的取暖费标准由现行标准分别提高到:省级1550元,厅级1100元,处级950元,科级及以下800元;城市低保户每人每个取暖期取暖费标准由现行标准提高到600元;农村低保户和农村五保户每户每个取暖期取暖费标准由现行标准提高到200元。【法律依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的企业职工福利费,明确提到了“供暖费补贴”。这就意味着取暖费属于职工福利费的范围。取暖补贴就是国家机关以及企(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职工的一项福利。对于全民所有制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等以外的单位,取暖补贴是用人单位向员工发放的一项福利,其有权根据自己的经营状况决定是否发放,不具有法律强制性。职工领取冬季取暖补贴需要工作满一年以上才可以享受,如在取暖期间工作满一年时,可以自工作满一年的次日起,按日期比例计算发给。
第2种观点: 高温津贴发放标准是指依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的高温津贴数额。一、2022高温补贴发放标准如下:1.湖南省:最低150元/月或者6.9元/天,发放时间为7-9月。2.湖北省:每月标准为12元/天,发放时间是6-9月。3.广东省:300元/月,如按照法规需按天数折算高温津贴的,每人每天13.8元,发放时间为6-10月。4.陕西省:每月标准为25元/天,发放时间为6-9月。5.山西省:每月标准为240元/月,发放时间为6-8月。6.广西壮族自治区:每月标准为250-300元/月或者11.5-13.8元/天,发放时间是6-10月。7.海南省:每月标准为10元/天,发放时间是4-10月。8.北京市:室外高温工作人员180元/月,室内高温工作人员120元/月,发放时间为6-9月。9.辽宁省:每人每月200元,发放时间为7-9月。10.吉林省:每人每月200元,发放时间为6-8月。11.上海市:每人每月300元,发放时间为6-9月。12.江苏省:每人每月300元,发放时间为6-9月。13.浙江省:室外高温工作人员300元/月,室内高温200元/月,发放时间为6-9月。14.福建省:每月标准为12元/天或者260元/月,发放时间是5-9月。15.江西省:每月标准为室外高温不低于300元/月,室内非高温不低于200元/月,发放时间是6-9月。16.山东省:每月标准:室外高温人员200元/月,非高温人员140元/月,发放时间为6-9月。17.天津市:发放标准按职工上年日平均工资的12%确定,实行动态调整,发放时间为6-9月。18.河南省:10元/天。19.四川省:由之前的每人每天6元至10元调整为现在的每人每天8元至12元,发放时间没有设定。20.重庆市:一般高温天气,按每人每天不低于5元标准发放;中度高温天气,按每人每天不低于10元标准发放;强度高温天气,按每人每天不低于15元标准发放,发放时间为5-9月份。21.维吾尔自治区:每人每天按10至20元标准发放,发放时间为6-8月。22.贵州省:每人8元/天或168元/月标准发放,发放时间为6-9月。23.宁夏回族自治区:高温、露天作业人员每人每天12元,其他作业人员每人每天8元,发放时间为6-9月。24.安徽省:每人每工作日不低于10元,发放时间为6-8月。25.云南省: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室内工作场所温度无法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按每人每月不低于45元的标准发放,发放时间为6-9月。26.甘肃省:每人每月45元,发放时间为7-9月。27.河北省:发放标准有三档,分别是:200元/月;160元/月;130元/月,发放时间为6-9月。由此可知,发放高温津贴时间最长的是海南省,为4月至10月,有7个月,此外,四川、安徽和等地发放高温津贴则没有天数的,法规以当地气象台公布的气温为准,当地气温露天在35℃、室内不能降低至33以下时,就可发高温津贴。二、高温补贴每个人都有吗高温补贴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它一般适用于从事室外露天作业的人,具体条件如下:1.在35℃以上(包括35℃)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2.不能采取有效方法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不包括33℃)的。总而言之,高温补贴在各地的标准各有不同,具体以当地公布的消息为准,它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一般适用于从事室外露天作业的人。法律依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 第十七条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1、所谓的高寒补助是寒冷恶劣天气情况下的地区性津贴,而地区性津贴就是为了补偿职工在某些特殊的地理自然条件下生活费用的额外支出而建立的津贴。2、据了解,地区性津贴有以下两种形式:国家或地区、部门统一制定的津贴(国家统一建立的津贴,一般在企业成本中列支);企业自行建立的津贴(企业自建的津贴,一般在企业留利的奖励基金或效益工资中开支)。3、当然,这类津贴一般是由国家或地区、部门建立的。企业所在地区如属这些津贴的执行范围,即可照章执行。高寒补助的相关明细1、高寒类地区为年平均气温0℃以下,年最低气温-50℃以下,冬季时间超过8个月的地区;高寒类地区为年平均气温5℃以下,年最低气温-30℃以下,冬季时间超过6个月的地区。2、在高寒类地区工作的员工,施工冬季期间可享受30元/天的补贴;在高寒类地区工作的员工,施工冬季期间可享受20元/天的补贴(冬季施工期间为当地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0℃以下的期间)。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第三条 国家支持畜牧业发展,发挥畜牧业在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中的作用。县级以上应当采取措施,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扶持发展规模化养殖,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畜牧业。国家帮助和扶持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畜牧业的发展,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原,改善畜牧业生产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