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法律并无明示性条款直接规定公诉案件证明责任的分配原则,但通过对法条的解读和实践中的作用,形成了一些获得普遍认可的规则安排。具体包括:举证责任在原则上是由公诉方承担证明责任。我国目前的刑事诉讼实行的是国家追诉主义,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向提起公诉,主张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我国在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时明确规定“未经人民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从实际上确立了无罪推定的司法导向,强化了公诉方的证明责任。有原则就有例外,一般认为,当被告方为了否定公诉的事实主张而提出具有积极辩护意义的事实主张时,证明责任转移到被告方。如果被告人提出自己没有作案时间,那么其必须提供相应的证据,否则法庭将不予采信。在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的案件中,被告方需负证明其财产来源合法的责任,否则将承担被定罪的法律后果。
一、谁质疑谁举证只能用于哪些场合
主张者承担举证责任,质疑者是提出异议,但不承担举证责任。谁主张谁举证一般是适用刑诉法中的自诉案件和一般的民诉案件。1.公诉案件中证明责任由人民承担:(1)控诉方需提供证据证明被告人有罪,被告人无须提供证据证明自己无罪。(2)在被告人是否实施了犯罪行为的案件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状态时,即控诉方不提供证据、提供的证据不足以排除合理怀疑时,应当做出宣告被告人无罪的判决。2.自诉案件中证明责任由自诉人承担(谁主张,谁举证)。3.被告人不承担证明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基于诉讼公正的要求,在刑事诉讼中由控方承担证明责任是一般原则,被告人不承担证明自己无罪的证明责任。但有例外,如国家工作人员对于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中,被告人需就其明显超出其合法收入部分财产的来源承担证明责任,若不能证明其来源合法,被告人将承担相应不利后果。
二、有罪推定什么意思
1、有罪推定是指未经司法机关依法判决有罪,对刑事诉讼过程中的被追诉人,推定其为实际犯罪人。大多为实行欧陆法系(法)国家及地区。"无罪推定"原则是国际通行的刑事诉讼基本准则,简单地说是指任何人在未经证实和判决有罪之前,应视其无罪。无罪推定强调的是必须有充分、确凿、有效的证据证明被告人的罪行成立,如果审判中不能证明被告人有罪,就应推定其无罪。
2、在刑事审判过程中,证据是认定犯罪能否成立的唯一根据,因此对证据的审查和辨别,是整个审判过程中的核心内容,被告人可以不回答,也没有义务自证其罪。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案件的真实性,那么只能根据"宁可放走一千个罪犯,也不冤枉一个好人"的司法原则,宣告被告人犯罪不能成立。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承担,自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自诉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