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犯罪的民事责在,单位犯罪如果给被害人造成损失的,是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一、单位犯罪立案条件
单位犯罪立案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有犯罪事实存在,二是这种犯罪事实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一样,要追究其刑事责任,首先要有犯罪事实,就是存在体现该单位意志的危害社会的行为,这是刑事案件的基础。如果没有犯罪事实存在,便无刑事责任可言。但是,只有犯罪事实这还不够,如果这种行为(犯罪事实)在刑法分则中没有被明确规定要承担刑事责任,也不能立案追诉。与追究自然人刑事责任一样,对单位也必须同时具备立案的两个条件,才能立案追究其刑事责任。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二、单位犯罪的认定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单位谋取利益,经单位决策机构或者负责人决定实施的,法律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单位犯罪是法定犯罪与传统的自然人犯罪有显著不同的特征。其基本特征如下:1、单位犯罪的主体的法定性。一是单位犯罪主体范围是法律明确规定的,不是任何单位或者组织都可以作为单位犯罪主体构成单位犯罪的。二是某一具体单位犯罪罪名的犯罪主体是法定的。如单位受贿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2、单位犯罪的意志的整体性。单位意志不是单位内部某个成员的意志,也不是各个成员意志的简单相加,而是单位的整体意志。3、单位犯罪利益的整体性。单位犯罪是为单位获利的行为。4、单位犯罪罪名的法定性。单位只能作为刑法明确规定范围内罪名的犯罪主体。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条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