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拓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劳动者仲裁时效的相关规定

劳动者仲裁时效的相关规定

来源:华拓科技网


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劳动报酬争议不受时效,双方不服仲裁裁决可以提起诉讼。行政诉讼可自愿撤诉或被视为撤诉,但重新起诉需解决诉讼费预交问题。劳动仲裁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手段,行政诉讼可撤诉。

法律分析

一、劳动者仲裁时效是多长时间?

一年。首先要明确一点,劳动仲裁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劳动仲裁的时效有如下几种情况:

1、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劳动报酬争议,不受一年时效的;但是劳动关系终止之后,要受到一年的;

3、一年的时效会因为劳动者主张权利或用人单位同意履行而中断;也会因为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事由而中止;

4、双方不服仲裁裁决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提起诉讼;

5、劳动者不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之情形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提起诉讼;用人单位符合法定条件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申请撤销裁决;

二、行政诉讼可以撤诉吗?

行政诉讼中的撤诉分为自愿撤诉和视为撤诉。首先自愿撤诉是指:原告申请撤诉或者被告改变其所作的行政行为,原告同意并申请撤诉的行为。视为撤诉有三种情形,第一是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第二是原告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第三是:原告未按照规定的期限预交案件受理费,又不提出缓交、减交、免交的申请,或者提出申请未获批准。裁定准许原告撤诉后,原告以同一事实和理由重新起诉的,不予立案。但因诉讼费缴纳问题按撤诉处理后,原告在法定期限内再次起诉,并依法解决诉讼费预交问题的,应予立案。

劳动仲裁是对劳动者自身的权益的一种维护,如果劳动者觉得自己的权益受到他人侵害,应该勇敢的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行政诉讼是可以撤诉的,包括自愿撤诉还有的视为撤诉。

结语

劳动仲裁是一种保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方式。劳动仲裁时效一般为一年,但对于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劳动报酬争议,不受一年时效。双方不服仲裁裁决可向提起诉讼。行政诉讼可以进行撤诉,包括自愿撤诉和视为撤诉。劳动仲裁和行政诉讼都是维护权益的合法手段,劳动者应勇敢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三节 开庭和裁决 第四十五条 【作出裁决】裁决应当按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少数仲裁员的不同意见应当记入笔录。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裁决应当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三节 开庭和裁决 第四十 【劳动者提起诉讼】劳动者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三节 开庭和裁决 第三十九条 【证据及举证责任】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经查证属实的,仲裁庭应当将其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