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常见于儿童甚至是幼儿,患者体型偏瘦。2型糖尿病:多见于成人,患者体型偏胖。症状表现:1型糖尿病:发病比较急,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的症状更明显,且常因出现酮症酸中毒才发现糖尿病。2型糖尿病:症状相对较轻,且不一定会出现酮症酸中毒。糖尿病相关抗体:1型糖尿病:发病之初,大部分患者体内能检测到
包括遗传易感性(基因遗传原因,容易在不良生活习惯中诱发)和环境因素(如运动不足、高热量饮食、肥胖、紧张、劳累、精神刺激等)。2型糖尿病好发于中老年人,通过改善生活和饮食方式,对病情控制非常有帮助。
2型糖尿病是相对于1型和其他类型的糖尿病而言,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进行性分泌不足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其特点如下:遗传因素:2型糖尿病有家族史的特点,即家族中若有糖尿病病史,个体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会相应增加。肥胖关系:特别是中心型肥胖的人更容易发生2型糖尿病,比脂肪集中在臀部与大腿的...
1型糖尿病:由于自身免疫攻击了β细胞,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从而引发血糖增高。2型糖尿病:由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缺乏共同作用,导致血糖增高。发病特点:1型糖尿病:发病急,发病年龄较轻,容易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发病不是特别急,往往是体检时发现的血糖增高,与1型糖尿病相比,病程发展...
1型糖尿病:过去患者相对纤瘦,且年纪普遍偏小。2型糖尿病:过去患者相对肥胖,且年纪普遍偏大。但现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总结:1型与2型糖尿病最基本的鉴别要点仍然是胰岛功能。通过胰岛功能检测,结合酮症酸中毒倾向、体型与年龄等辅助特征,可以较为准确地鉴别两种类型的糖尿病。
1型糖尿病:胰岛功能曲线几乎低平,无法刺激出胰岛素。2型糖尿病:胰腺功能表现为高峰延迟、峰值降低。血糖特点:1型糖尿病:血糖波动大,较为脆弱。2型糖尿病:通常很少出现低血糖,但在治疗不当、用药或饮食不规律时也可能出现。抗体检查:抗体检查也是区分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隐匿性糖尿病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临床症状不典型: 与2型糖尿病相似,隐匿性糖尿病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尿、多食以及体重下降。2. 早期治疗反应良好: 在疾病早期,患者可以通过饮食控制、运动锻炼以及口服降糖药物使血糖控制达标。 在起病后的半年之内,往往不需要...
临床特点:1型糖尿病:是胰岛素的绝对缺乏,患者的机体几乎不能产生胰岛素,需要终身依赖胰岛素来维持血糖控制和生命。2型糖尿病:患者的身体还能产生一部分胰岛素,但可能存在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或胰岛素质量不佳的问题,导致降血糖效果不佳,血糖升高。发病年龄:1型糖尿病:通常在青少年甚至儿童时期发病较多...
1型和2型糖尿病的主要区别如下:1. 发病机制: 1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β细胞的功能被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 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涉及遗传因素和后天因素,很多患者在发病早期以胰岛素抵抗为主,胰岛功能并非绝对缺乏。2. 发病特点: 1型糖尿病:发病通常比较急,患者可能出现明显的“三多一少...
病因: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的分泌量可能并不低,但相对于身体的需求来说却显得不足。胰岛素利用障碍:即胰岛素抵抗,身体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减弱,导致胰岛素无法正常发挥作用。主要特征:高血糖:持续的高血糖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标志。代谢紊乱:除了高血糖外,2型糖尿病患者还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