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于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二、译文 孔子路过泰山旁边,见到一个妇女在坟墓前哭得很伤心。孔子用手扶着车的
分析:这个故事写了一个宁可饿死也不肯接受“嗟来之食”的有骨气的穷人。后世以“嗟来之食”表示侮辱性的施舍。吴晗在《谈骨气》中引用这一故事为论据,说明了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是有骨气的。范晔《乐羊子妻》中的乐羊子之妻以这个典故奉劝丈夫,要他做一个品行廉洁而有志气的人。这个故事流传千百...
“嗟来之食”出自《礼记》,这部书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学者的著作,主要阐述儒家所主张的各种“礼节”。原文: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良久,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
孔子路过泰山边,有个妇人在坟墓旁哭得很悲伤。孔子扶着车前的伏手板听着,派子路问她说:“你这样哭,真好象不止一次遭遇到不幸了。”她就说:“是啊!以前我公公死在老虎口中,我丈夫也死在这虎上,现在我儿子又被虎咬死了。”孔子说:“为什么不离开这儿呢?”回答说:“这儿没苛政。”孔子说...
“从而谢焉”的意思是“就这样致谢吧。”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是“thank you in advance”,表示提前道谢。这个表达通常用于代表他人向别人请求帮助或服务时,表示感谢和尊重。除了代表请求帮助或服务时的感谢,从而谢焉也可以用于表示感谢和尊重在事先明确的情况下。比如,在写邮件或信函时,如果你预先...
”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后人根据上述文献提炼出成语“嗟来之食”。这个故事讲的是饥荒之年,黔敖赈施灾民,这无疑是善举,但他态度傲慢、语气轻蔑,为饥民不能接受,终使善举不得落实,该成语告诫人们:尊重别人是至关重要的,即便是给人帮助,...
(3)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①齐大饥(饥:___)②黔敖左奉(奉:___)食 ③予唯不食(食:___)嗟来之食(食:___)(4)写出下列句中词语的古义与今义:①从而谢焉谢:古义___今义___②以至于斯也至于:古义___今义___(5)选择正确的译句:①黔敖为食于路___A、...
嗟来之食 《礼记·檀弓下》(节录):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黔敖:春秋时齐国的一个富翁。袂:读mèi ,衣袖。辑:...
这句话是: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出处:春秋·孟子《孟子》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
"嗟来之食"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指带有侮辱性的或不怀好意的施舍。嗟:不礼貌的招呼声,相当于现在的"喂"。原文: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饥者而食之。有饥者,蒙袂、辑履,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