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拓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五大与土地新探

五大与土地新探

来源:华拓科技网
第卷第期益阳2师专2学报o12No1年月OUAOYIYA2GEACESJ`CORNEL公EFNFTeb1991HR五大与土地新探陶新提要五大首倡土地,功不可没大会所通过的土地纲领,是中国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不仅是挽救当时的有效措施,而且时以后的中国也发生了积极的彩响。关键词中国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土地纲领中国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土地的口号但长期以来,学术界评价甚低现例举几种主要著作的说法:例一:1951年胡乔木发表《中国党的三十年》,文章指出:“第五次大会虽然接受了国际关于中国的明确指示,虽然通过了斥责机会主义的决议和实行土地的决议,但是,事实上没有解决任何问题,一在例二:194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何干之主编的《中国现代史》认为。五大“所通过的上地”,其“结果是很大一部分农民得不到根本利益”,“在实际上没有解决任何根本问题”例三:1959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胡华主编的《中国史讲义》认为:“实行急进的土地,这是大会确定的中心住务之一”,但土地决议案没有公布,“这个最迫切的土地问题实际就被否定了。”例四:1959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1979年再版,李新等主编的《新民主主义时期通史》认为:“大会虽然提出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主张,但这一主张仍不能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因为南方各省的小地主很多,只没收大地主的土地,就无法满足那些租种小地主土地的广贫农群众的要求”。何五:198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党史大事年表》巾关于五大露条目,没有提土地,只说“大会没有提出任何切合当时实际情况的办法”。例六:]983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史》认为:大会根据国际决议的精神,“提出了不少正确的意见和,但由于党处于幼年阶段,许多问题没有解决”。例七:1984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肖超然、沙健孙主编的《中国史稿》认为:五大通过的“土地显然不能满足农民对于土地的迫切要求,不能以之达币J把广大农民团结到无产阶级周围的目的”。例八:1990年人民出版社出版,党校李践为主编的《中国党历史》认为:“大会所通过的关于土地问题的决定是不彻底的,并不能满足农民的要求,而且这个决议案也没有公布,迫切需要解决的土地问题实际上并没有得到解决。”上述著作,对五大所通过的土地决议,有一个共同的评价,即:第一、五大之所以能提出土地,是因为有国际的指示,第二、五大所通过的土地纲领,是不彻底的,没有满足农民的要求,第三、五大的土地纲领在当时没有发生作用,对以后也无影响,没有解决任何问题。上述评价,都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我们不能同意。特提出以下看法,以就教于学术界同人。第一五大之所以能提出土地的。号、主要原因是中国发展的雷要和中国党人理论水平的提高,次要原因才是国际的帮助。第一次国内战争时期,国际对中国党理论上的指导,是多方面的。但是,这种帮助,LL第期陶。新:新探五大与土地1:“中国党有一个接受和消化的过程说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作用。,唯物辩证祛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①一个政贵理论水平的提高,政搜的制定,外部的帮助只能起次要的,其实,,国际早在1922年底就向中国党人提出了上地的问题具有首要的意义”。指出,“在大多数东方“国家中土地问题对于反对列强压迫的斗争”因此必须进行以消灭大,土地占有制为己任的土地,②。1923,年5月国际又特射指示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中国进行民族节命和邀仓反帝战曳之际必须同时进行反对封建残余的农民土地只有把中国人民的墓木样众即占有,j决上地的友民吸引到运劝巾来中国才能取得胜利.”③但是当时中国。。,党人对土地问题还没有明确认识主义者的理想时,,这些指示未能接受三大和四天都未能提出土地口号,,,中国党人对农民土地问题的认识提出“有一个发展的过程、。1920、年11月,陈独秀等人在阐述、。将生产工具一一机器_工厂、原料、、土地交通机关等一一收归社会共有”社会共用”④党的成立大会匕也提出了“。“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⑥稍后,,党又提出日前的奋斗日标是没收军阀、官僚的财产将他们的田地分给贫苦农民。。”⑥。但是当时的中国党人并没有认清中国的国情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卞张“,,,也没有认清中国的性质和任务而是把中国当做一般的资这种脱离中国多际的空洞没收土地,也是当做一般无产阶级任务提出来的,一旦联系中国实际”,就可能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比如,陈独秀等人就认为中国农村中,自耕农居多数,农村土地不但无集中的倾向,而且有分小的倾向”⑦,没有进行土J工的必“要因J七。,三大把国际关于土地的指示丢在一边只提减租的最小限度“”,而不提土地五州运动后高额“,,巾国党人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没收大地主土地的口号。,、,主张限定享州田地之最,大地主愈额之田地分给贫农及无田地之农民”⑧随后在北京扩大会议上、明确规定“没收大地主军阀官僚,、庙宇的田地“,交给农民“,”⑨“。许多党人也纷纷提出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重要性收”,。李大钊认为“耕地农有,,”是广大贫农所急切要求的口号就是一个土地问题,L。。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的中心问题@而农民问题的中心,”他明确主张。土地没农民并认为,“,国土地月题的解决应先有事实然后再用法律去承认他户””L蔡和森也认为“问题题”,即上地问题这个间题不解决。“断难成功””L,.瞿秋白认为“,必须彻底解决土地门非此决不能保障中国之彻底胜利”L。稍后他还提出了中国国民应当以土地革。命为中枢位和意义结果。L的思想这些论述,表明中国党人已经开始认识到土地问题在中国中的重要地,,从而为中国党第五次全国代大表会提出土地口号:做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中国党人对上地的认识和五大土地口号的提出说“又是中国农动发展的必然、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L,。,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中国党关于土地的正确思想。。上要的只能从中国斗争特别是农动的实践中产生而不可能主要的来自国际的指示1921,中国党成立以后一些党员开,始深入农村从事农动会提出、“年9月党员沈玄庐在浙江萧山县的衙前地区组织了农民协会”,农世界上的土地应该归农民使用,“土地该归农民所组织的团休保管分配。”O。1922年澎湃,,在广东海陆丰领导农动本利盆之所在,,开展减租减息斗争,。澎湃在斗争中亲自看到了广大农民的精神和根”顶计到“将来占领田地”,是极容易的1926⑧。北伐战争开始后一,农动迅速发展,,农“民在斗争中开始提出了对土地的要求2月年1,湖南省第”。次大灵代衷大会要求国民改府`󰀀在,最短期间贯初耕地农有的政纲土地问题与否从而提出了“”“设法解决土地aj题l并认为中国的成功只问国氏党解决,L。会议指出:“欲求反动势力之肃清、,,必须首先没收其财产”毁坏其经济基础”。从速没收一切军阀及其党羽贪官污史土豪劣绅的财产、,颐的口号到。192了,年初,全,国出现了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村大有二百零一个县一万六千多个乡建立了农民协会有组织的年4月湖农协会员约九百四十万人L。在农村大的高潮中农民开始自发地夺取地主土地192727益阳师专学报,1年南农民开始清丈土地,平均佃权,插标占田。益阳、衡阳、衡山、长沙、湘潭、湘乡、醒陕等地农民将田土耕种之权重新分配,插标为记。长沙霞凝乡农民将所有田地,按人口平均分配,成年人每人得八石田,未成年者,每人可得田四石到六石@。湖北农村,一些地主被迫“自愿献出土地”,“罗田、黄冈、阳新等县的农民,已提出分配土地的要求”⑧。江西农民也提出了,“土地问题弄个解决⑧的要求。这些情况表明,农动已经发展到了夺取土地的新阶段。当时,、澎湃、瞿秋白、蔡和森、方志敏等党人正在领导和考察农动,对农民的要求非常了解,他们在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主张立即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可见,广大农民的实践,为五大制定土地政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第二五大在党的历史上首次提出土地政纲,既是时我国几千年来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否定,又是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提高的具体表现。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五大的评价,总是用“实际上没有解决任何问题”一句话,予以否定,对五大在土地问题上的贡献,更缺乏具体的分析,也是用“农民土地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一句话,予以否定。其实,这些说法都不符合历史的事实。提出上地的口号,制定土地的改策,是五大的中心议题。陈独秀代表所做的报告指出:’,1295年明的四大以来,关于这个问题的主要工作,是为组织农民和开展减租运动而斗争。这一运动,现在进到更高的阶段,即进到为要求土地而斗争的阶段,农民自发地要求解决土地问题的斗争日益高涨”。“在湖南,斗争已发展到平分土地的阶段一一这个斗争,不仅指向大地主,而且指向小地主和富农”@。报告批评了“过份追求和平的”,要求代表们充分讨论,以制定一个切合实际、反映农民要求的土地纲领。大会代表对土地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和争论,曾向大会提出了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这个方案是会前毛泽余邀请各省农协负责人在武汉联席会议上制定的。会上关于土地向题的解决,有的三种不同的主张:第一种主张土地的政治没收,即只没收反分子、反动军官和重大的劣绅的土地,第二种主张没收一切地主的土地,不加任何多第三种主张提出没收土地的口号,但小地主和军人的土地不没收。通过热烈的讨论,大会通过了《土地问题决议案》,在我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比较完整的土地纲领和土地。五大所通过的《土地问题决议案》,是正确的。首先,它是党内在土地问题上长期争论所形成的一个积极成果。1923年,三大讨论了农民问题,但没有提到土地问题。当时,对“耕地农有”的问题,曾有过激烈的争论。瞿秋白回忆说:“我在争论中虽然很赞成耕地农有,或广东文法的耕者有其田的口号,然而,起草党纲时,我屡经思索,始终不敢写上去”L。表明党在土地问题上,未能形成统一认识。1925年01月,党在北京的扩大会议上,提出了“耕地农有”的主张。但在1926年党的北京扩大会议、四届三中全会、汉口特别会上,又否定了“耕地农有”的主张。甚至认为,“目前中国大多数农民群众所争的还是减租、减息……而不是根本的土地问题”。“若是马上拿农民群众还未能直接了解的土地问题做争斗口号,便是停止争”@。因此,要求“在工农群众实际争斗中勿存幻想(如……实行耕地农有等),以防止我们过于向左万@。但是,这些规定并不能许多党人探求解决土地问题的办法,他们和反对派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也不能制止农动的发展,农民提出了更加强烈的土地要求。五大所通过的土地政纲,就是这场争论的成果。其次,它是对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根本否定。五大指出,中国农村的经济生活,建筑在封建关系上,大部分土地为地主所占有,“要消灭封建式的剥削,只有将耕地无条件的转给耕地的农民,”⑧。从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来看,土地问题一直是人民关心的中心问题,也是引起历次农民和农民战争的根本原因。各种各样的解决土地问题的办法,不仅有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提出来,而且有各个时期中农民阶级中的杰出人物提出来。其中最具进步意义的,要数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o))它主张“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并提出了具休的分田患但是,它只不过是农民朴斗才能实现第期,陶1新五大与土地新探。,素平均主义思想的反映其分田法也只是脱离各地实际情况的空想彻底否定封建占有制的土地政纲只有无产阶级政党才可能制订。在中国这一伟大工作是从中国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始的。,,。再次,它是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比较完整的纲领,五大所通过的,《土地问题决议案》,。首先指指出了、出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重要意义中国农动发展的趋势和前途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政纲2、,在于保障农民的彻底和国民的最后成功建立政权,其次、,必然是没收地主土地:分配土地,“。同时、,决议提出了解寺庙”:1”、没收土地“,规定““没收一切所谓公有的田地以及祠堂””。学校外只国教堂及农业公司的土地,无代价的没收地主租与农民的土地交诸耕种的农民。小地主的土地不没收:,。分配土地,:规定将没收来的土地,3、使用土地,对耕种土地的农民。,纳地捐或确定的佃租民农武装不纳任何杂税。,佃农有永佃权,4、建立农民政权,,取消地主政权。5、组织解除反动武装,6、建立农业银行组织农民合作社改良水利发展生产7、取消重债利息。上述七条政纲。体现了消灭封建制和将土地分给农民的根本原则,是无产阶级政党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正确纲领正确评价五大所通过的土地纲领还必须回答一个问题,,即土改不彻底,不能满足农民对于土地的迫切要求多。。提出这一观点的理由是。规定不没收小地主的士地,而南方各省小地主很,对此,我们应该实事求是的分析,,首先,当时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还存在当时又处于战争时期。武汉国民中的许,多和国民军的许多军官军人的土地,出身于小地主家庭因此不没收小地主和,有利于取得他们对土地的支持,,或者保持中立。。同时,我党的力量还不强大,,国民和的权力据五大的统计公认的估计民,,,基本掌握在手中。,“在土地间题上的适当让步”有利于团结。左派和中派对整个大局是有利的其次对南方各省小地主很多中国,的说法也要做具体分析”。根“大部分的田地,(约占百分之六十六)为收租的大地主所占有,又据一般,在中国农村中,占人口总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土地的百分之八十多而占人口总数。百分之九十的农民只占土地的百分之二十根据五大的土地纲领将大地主的土地没收分给农,加上原有的,农民约占有土地的百分之八十六。,,小地主和富农有土地百分之十四,(根据党以后的。一贯,不没收富农土地)这样的土地分配结果,“应该说基本上能满足农民对于土地的要求,另外大会对于大小地主的区别没有明确的规定时主要负责人之一的蔡和森却认为在广东十六的土地第三命此,。对于大小地主人数的比例大地主甚多”L。也不见精确的统计”。而当,,加上估计大地主占有百分之六南方各省小地主很多,可见,在五大代表的心目中与五大并无关系。,大地主是多的“的说法是学者们后来的分析,五大所通过的土地纲领。,不仅是当时挽救的有效措施而且衬以后的中国革也发生了积极的影响中国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蒋介石四一二叛变。,中国处于紧急关头时召开的。。因大会的主要目的,就是讨论挽救的措施,如前所述、,土地是大会的中心议题,同样其中第一项就是土地,,。,土“地也是大会所采取的挽救的一项主要措施表罗易在大会的讲话中土地”被大会确认为党在目前的主要任务,国际代他认为,例举了目前应该优先考虑的五件事,:只有一个办法可以把军阀中的士兵真正争取到方面来并真正组成一支的那就是实行@”。通过讨论”大会明确决定中国党,,“现在阶段之中“的主要任务实行土地。,“,是土地向题的急进解决口号,。大会要求全党高举土地的旗帜⑧,坚决地。以土地及民主政权之政纲去号召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去摧毁反动政权,挽救大会还强调指出”,耕者有其田的可以建起雄伟的,并能使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可见,五大对于土地革: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不仅认为它是解决中国农民问题,促进深入发展的关键,而且认为它是无,产阶级掌握领导权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在紧急关头挽救的战略措施五大所通过的土地纲领并不是,而是在当时就有积极的意义和巨大的作用益阳师专学报11年99但是,学术界总是用五大的《土地决议》没有公布和实行,来否定它的积极意义。对此,我们也有不同意见。首先,应该区别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对五大土地纲领的评价,一个问题是五大的土地纲领是否实行了。这是两个不应混淆的问题。不能因后一个问题,即土地纲领未能实行,而否定前一个问题,即土地纲领本身的正确性和积极作用。蔡和森说得好:“五次大会的中心集中到土地,成立了很好的决议。但大会后不实行而且相反”。“这是五次大会后的错误”函,而不是五次大会的错误。其次,对于五大土地纲领未能实行的原因,应该做历史地客观地具休分析。第一、国际和始终把维护统一战线放在最重要地位,始终强调和武汉国民的合作。当时,国际认为汪精卫集团是党a最亲密的同盟者”,是国民的“领导核心”。斯大林强调和“密切合作的,在现阶段具有特殊的力量和特殊的意义”L。强调进行土地,建立,都是为了加强国民,“使它们成为武汉的柱石”函。因此,土地要服从统一战线,必须由武汉国民批准。国际的这些指示,和陈独秀的思想一致,因而得到了坚决的贯彻。结果是土地政纲交讨论,不仅未能通过,反而束住了自己的手脚。第二、五大虽然提出了土地的口号,制订了土地的政纲,但是,缺乏实施这一政纲的具体措施。特别是会后,对农动的发展缺乏正确的领导,反而制定一些条条框框,对农动加以各种和打击。从而贻误了实行土地的有利时机。第三、五大以后,形势发展很快、变化很多。武汉内部不断发生反动军官叛乱事件、冯玉祥和汪精卫集团迅速右转,帝国主义和反动势力对武汉地区的包围封锁,工农群众运动受到越来越大的和压力,等等。环境的恶化、时间的紧迫、斗争的复杂,中国党来不及也不可能去组织农民进行土地斗争。第四、中国党力量薄弱,无力掌握迅速发展的农动,也不能适应迅速开展的土地的需要。据湖南区委统计,1927年1月,湖南农协会员达二百万人,而农村党员仅一千七百多人。“这样一比较,一千人中还只有同志一人,又怎样去领导呢”。广大农村没有党员,“我们的命令,只能来到区不能到乡”囱。到1927年6月,湖南农协会员发展到四百五十余万,党员所占比例更小。在这种情况下,党无法掌握整个农村局势的发展,难以正确地领导农民开展土地斗争。五大所通过的土地纲领,虽然未能实行、但是,它一直为党所肯定,而且对以后党所领导的土地斗争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首先,五大以后,中国党人在第一次国内战争时期,始终坚持土地的口号。蔡和森提出的建立两湖根据地的方案,就是以土地为中心内容,他坚决主张号召农民,“自动的没收土地”函。、谭平山领导的全国农协接连发布文件,明确指出要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就“必须实行耕者有其田”画的。党也多次强调土地,认为“抛弃土地,就是抛弃消灭封建制度的运动”L。可见,五大以后,仍然坚持土地是中国的主要内容。其次,南昌所提的主要政治口号,是五大土地思想的继续。南昌领导人在讨论土地时,“李立三、挥代英等同志主张须提出没收大地主的政纲,因为南昌的主要意义,就是要继续没收土地的斗争,实行土地”谭平山不同意没收上地。“后来周恩来同志到海,传达的意见,应该以土地为主要口号”④。南昌委员也宣布要“继续为反帝国主义与实行解决土地问题奋斗,一洗武汉少数委员妥协迁就之怯弱态度”@。上述两段弓l文,都使用了“继续”一词,清楚地表明南昌的土地是五大土地纲领的继承和发展。再次,八七会议肯定了五大的土地纲领。会议表示:“关于土地问题,我们固然不能放弃第五次大会所议决的政纲”@。会议进一步确立了实行土地反抗反动统治的总方针。会议所通过的目前农民斗争十一条,和五大关于农民政纲七条,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如在政权方面;都主张取消地主的政权及权利,建立农民的乡村自治,乡村政权属农会。在武装方面;都要求解决地主阶级的武装,主张武装农民,组织农民自卫军。在经济方面;一方面提出取消高利货,规定地租率,另方面主张救济农民,帮助发展生产。特别是在土地问题上,更是完全相同、请看下面的具体条文:第期陶新:五大与土地新探1四五大规定一堂J八一七会议|规定L没及收一切所谓公有的田地及祠堂学校寺庙外国教农业公司的土地没收一切所谓公产的祠堂庙宇等土地无代价地没收地主租与农民的土地没收地主及中地主的土地_熨丈努瞥竺严生…。二~「一_-1__~_____,_二此到哩主贝_呼_以上条文,连文字都差不多,至于没收以后的土地,都规定交给农民耕种。可见,八七会议的土地,也是五大土地纲领的继承和发展。党史学界对八七会议,特别是对八七会议确定土地、的曹方针,评价极高,为什么对与此内容相同,时间更早的五大的土地却不能同样评价,而总是强调它的缺点呢?以上事例说明,五大的土地纲领,虽然由于主观认识和客观条件的,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和不足(如不没收小地主的土地,主张土地国有等),而且在当时也没有贯彻执行,但是,它仍然对以后的斗争,对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农村根据地的土地,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产生了良好的影响。特别是在党的历史上,一首倡土地口号,其功更应永铭。注释:@林伯渠:《湖南上地问题》直荀:《湖南农民①:《矛盾论》。追求》同上书。②《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关于东方间题的⑧《最近湖北农动概况》,同上书。总提纲第三部分。@赤生:《论农民的》,同上书。⑥中国博物馆党史研笑室编:⑧《国际执行委员会给中国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党史研究资料》总的指示》第28期。④《中国党宣言》192。年1月。@陈独秀:《政治报告》1926年12月13日。、⑤《中国党纲领》1921年7月。L汉口特别会议《关于政治报告议决案》⑥《中国党对于时局的主张》1921年6月巧日。1926年12月。⑦陈独秀:《中国农民间题》L《中国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土地问题决议⑧《共青团告五份运动为自由民主而奋案》。和森:《今年五一之广东农动》。斗的民众书》1925年7月10。L蔡⑧《⑨《中因现时的政局与党职任决议案》,罗易赴华使命》第81一l松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25年1幻月。出版。L李大钊《土地与农民》。@中国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形势与党的⑧:《国民与农动》。务议决案》。。必《土地委员会第一次扩大会议的记录》,1927曲《中国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年4月19日。L蔡和森:《在紧急会上的发言》。⑥冬和森:《在湖南省党部欢迎会上的演讲词》④要斯大林:《中国间题》。⑧望秋白:《中国中之争论间题》。⑧斯大林:《和中山大学学生的谈话》。的瞿秋白:《农民政权与土地问题》。⑧湖南区委:《发展党在农村中的组织计划》。⑧:《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L蔡和森:《党的机会主义史》@全国农协对湘鄂赣三农省农协的重要训令》。《新青年》第九卷第四号。L1927年L《彭湃致李春涛》,192年1月81日。5月。L《湖南省农民第一次全省代表大会拥护国民政L《中国党对政局宣言》,1927年7月13日。@林正:府决议案》。《南昌》(资料),《南昌资料》人L《湖南省农民第一次全省代表大会没收逆产间题决议民出版社出版。案》。@《委员宣言》,1927年8月1日,《南昌资⑧《玲26年和1927年全国农民协会会员的二个统料》。。计》,《第一次国内战争时期农动资料》人⑧《八七会议告全党党员书》民出版社出版。匆《最近农民斗争议决案》,工927年八七会议通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