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拓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时序逻辑电路设计中的小技巧

浅谈时序逻辑电路设计中的小技巧

来源:华拓科技网
浅谈时序逻辑电路设计中的小技巧

作者:卫永琴 刘春晖

来源:《科技视界》 2014年第30期

卫永琴 刘春晖

(山东科技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590)

【摘 要】时序逻辑电路设计中,如果选用JK触发器,根据状态转换图或状态转换表以及选定的状态编码,写出的状态方程还需要经过表达式变形,才能得到JK触发器的标准形式,从而写出JK触发器的驱动方程,学生在变形的过程中,势必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出错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给出了在设计过程的一点小技巧即先划分区域再画圈化简,运用这个技巧,避免了表达式变形的过程,简单,方便,不易出错。

【关键词】时序逻辑电路;变形;JK触发器;划分区域

1 问题的提出

在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过程中,当选用小规模集成电路时,电路最简的衡量标准是所用的触发器和门电路数目最少,且输入端数目也最少。设计步骤中有一主要环节是选定触发器的类型,进而求出电路的状态方程、驱动方程和输出方程。因为不同逻辑功能触发器的驱动方程不一样,所以根据状态转换图或状态转换表以及选定的状态编码,最终写出的状态方程也不一样。只有写出的状态方程和触发器的特性方程形式一致,才可以避免因表达式变形引起的一些不必要的出错问题,驱动方程的确定才会简单准确。然而教材上不管用D触发器还是用JK触发器,方法是一样的,即根据次态卡诺图以及卡诺图的化简原则,写出最简的触发器状态方程。如果电路选用D触发器, 而D触发器的特性方程为Q*=D, 很方便就可以得到驱动方程。如果选用JK触发器,由于其特性方程为:Q*=JQ′+K′Q,就需要用公式法将状态方程变形为JK触发器特性方程的标准形式,变形对于学生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容易出错。如何解决呢?

2 划分区域法

根据JK触发器的特性方程特点,包含两项,一项含有Q′,另一项包含Q,这样在次态卡诺图圈圈化简时,我们可以将Q*=0和Q*=1的划分为两个区域,即Q*=0的1属于一个区域,Q*=1的1是另一个区域,各自区域中的1再分别按照最简原则画圈,分属不同区域中的1即使相邻,也不可以圈到一个圈中,凡属于一个区的1如果相邻可以圈到一起,根据这个方法得到的状态方程的结构,与JK触发器的特性方程结构一样,可以很方便的写出驱动方程。下面举一个例子:设计一个带进位输出端的十三进制计数器。根据逻辑抽象,状态化简、分配等环节后,假设得到的次态卡诺图如图1所示。

接下来分解图1的次态卡诺图,再划分区域,图2到图5分别为Q3、Q2、Q1和Q0的次态卡诺图分区域图解。

下面以求Q3的表达式为例:如果不分区域,按照原来的方法圈1化简,如图6所示,会得到表达式:Q*3=Q3Q′2+Q2Q1Q0,变形为JK触发器特性方程的标准形式还涉及到约束项,容易出错,麻烦。如果按Q3=0还是Q3=1分区域的话,如图2所示,再分别画圈就可以直接得到JK触发器特性方程的标准形式。

分区域后的卡诺图中的1如何画圈呢?不同区域的1互不相关,也就是所属区域不同,即使相邻的1也不可以圈到一起,那么Q3的次态卡诺图圈1后的结果如图7所示:

根据图中的两个圈,可以写出表达式:Q*3=Q3Q′2+Q2Q1Q0,然后再对照JK触发器的特性方程Q*3=J3Q′3+K′3Q3,可以很容易得到:J3=Q2Q1Q0,K3=Q2,避免了再二次变形的麻烦,采取同样的方法可以得到其他的驱动方程。

3 总结

在时序逻辑电路设计的过程中,如果电路选用JK触发器,可以通过这种先划分区域再分别画圈的方法,写出的表达式和JK触发器的特性方程标准形式一致,可以很方便的写出其驱动方程,简单不易出错,深受学生的认可。

【参考文献】

[1]闫石,主编.数字电子技术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2.

[2]康华光,主编.《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

[3]侯建军,主编.数字电子技术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

[责任编辑:薛俊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