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拓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

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

来源:华拓科技网


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

在农业领域加快推动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接循环化、废物处理资源化,形成农林牧渔多业共生的循环型农业生产方式,加快农业机械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到2015年,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3,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0%,设施渔业养殖废水处理与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林业“三剩物”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

第一节 种植业

发展节约型种植业。加快淘汰老旧农业机械,推广使用节能型农业机械,推进抽水泵站节能改造,推广普及节能型太阳能蔬菜大棚。推广普及管道输水、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支持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大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力度。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科学使用化肥,鼓励农民增施有机肥,减少不合理化肥施用量。淘汰落后施药机械,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开展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推进粮食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加快粮食烘干、仓储设施建设,减少粮食田间损失和仓储损耗。

推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因地制宜推广农作物秸秆饲料化、肥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燃料化等利用方式,重点推进秸秆过腹还田、腐熟还田和机械化还田,鼓励利用富含营养成分的花生、豆类等秸秆加工制作饲料,推广应用秸秆栽培食用菌,发展新型秸秆代木、功能型秸秆木塑复合型材,推广秸秆制沼集中供气、固化成型燃料等。

推动农田残膜、灌溉器材回收利用。建立推动、农户参与、企业实施的农田残膜、灌溉器材回收机制,形成使用、回收、再利用各个环节相互配套的回收利用体系。支持建

设农田残膜、灌溉器材回收、初加工网点及深加工利用项目。

培养食用菌等,鼓励对食用菌培养基进行再利用。

第三节 畜牧业

推进畜禽养殖清洁生产。推进适度规模养殖,鼓励养殖与种植相结合,建设标准化畜禽养殖场,推广畜禽清洁养殖、雨污分流、干湿分离和设施化处理技术。支持深加工集成养殖模式,发展饲料生产、畜禽养殖、畜禽产品加工及深加工一体化养殖业。发展畜禽圈舍、沼气池、厕所、日光温室“四位一体”生态农业。

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鼓励利用畜禽粪便发展农村户用和集中供气沼气工程,鼓励利用畜禽粪便、秸秆、有机生活垃圾等多种原料发展超大型沼气工程。推广堆肥处理、工厂化生产有机肥、好氧发酵农田直接施用技术,促进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推动畜禽加工副产物和废弃物利用。鼓励利用畜禽血液、脏器、骨组织、皮毛绒、蛋壳等生产医药、保健品、生活用品等,提高畜禽加工附加值。支持开展屠宰废水循环利用。

构建农牧业循环经济产业链。构建畜禽粪便—沼气—发电,畜禽粪便—沼气—沼渣、沼液—无害化处理—肥料、农药—农林作物,畜禽加工—副产物—生化制品等产业链。

第五节 工农业复合

推进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生物质能产业、农林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高效有机肥产业、休闲农业等产业循环链接,形成无废高效的跨企业、跨农户循环经济联合体,构建粮、菜、畜、林、加工、物流、旅游一体化和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现代工

农复合型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大力推广农业循环经济典型模式,重点培育推广畜(禽)—沼—果(菜、林、果)复合型模式、农林牧渔复合型模式、上农下渔模式、工农业复合型模式等,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在13个粮食主产区、棉秆等单一品种秸秆集中度高的地区以及交通干道、机场、高速公路沿线等重点地区,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试点示范工程。支持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副产物资源化利用、稻田综合种养植(殖)、畜禽粪便能源化利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节水示范工程。结合富营养化江河湖泊综合治理,支持建设水上经济植物规模化种植示范工程。实施以农村生活、生产废弃物处理利用和村级环境服务设施建设为重点的农村清洁工程。

(一)促进循环型农业发展。

按照绿色生态低碳的理念进一步优化生产方式,大力发展土地利用集约化、化肥农药使用减量化、水资源利用高效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的循环型农业。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模

式和应用循环经济技术,实施生物节水、农艺节水和非常规水安全高效利用,促进节水型农业发展。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积极使用有机肥或有机无机复(混)合肥,实施农药化肥减施工程,着力提高农药化肥利用率。结合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立体种养模式,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实施农村户用沼气、大中型沼气工程和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建立完善收贮运体系,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化利用的产业格局。进一步拓展农业循环产业链,推广“种养加、农贸工”一体化、循环化的复合型农业。

春畦公司是叶县的一个招商引资项目,该公司推行绿色、循环、环保理念,发展有机农业。2011年,该公司之所以落户保安镇,是因为看中了附近双汇养殖场的废弃沼液和燕山水库的水资源。

为打造出真正的有机蔬菜品牌,该公司承诺基地内所有农作物生长用肥全部采用农家肥。他们投资1000多万,从5公里外的双汇集团养殖基地到公司基地全程采用地下管道输送沼液,并且整个基地下方也遍布管道,共计400多公里,地上采用全自动微喷灌技术,只需轻轻拧动地头阀门,就能自动施肥。这样,基地农作物所需肥料全部来源于双汇公司养猪场的沼液,实现了无污染、纯天然。

春畦公司与双汇集团养殖基地的完美“联姻”,探索出了一条农牧产业共同发展、双赢互利的良性循环模式。当初双汇养殖场正为产生的大量粪便无处存放而苦恼时,当地镇通过多方联系,找到了准备投资有机农业的春畦公司,组织双方洽谈合作事宜,结果一拍即合,春畦公司无偿使用双汇养殖场的废弃沼液,既解决了双汇养殖场的废物排放问题,又给春畦公司提供了有机肥源,两全其美。

两个公司“联姻”后,双汇养殖场消除了废物排放的后顾之忧,全心投入生产。春畦公司靠管道输送来的有机沼液,蔬菜施肥实现了零成本,生产的蔬菜无污染、无毒害、口

感好,因此价格高、效益好。

在叶县马庄乡供港牛生产基地,一辆辆载满玉米秆的农用车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基地负责人王保军正在指挥工人收购玉米秆。据王宝军介绍,氨化后的玉米秆牛吃得可欢了,我这里有4个氨化池,能氨化8000亩的玉米秆。据悉,在该县利用秸秆氨化发展养殖业的企业和养牛大户有300多家。

过去每到秋收结束农民有就地焚烧秸秆的陋习,给环保及防火工作带来了双重隐患。近年来,该县在秸秆综合利用上积极找出路,想办法,采用氨化养牛、设施大棚填埋、做菌菇培养基等多条渠道,使秸秆利用实现“点草成金”,延长了产业生态链条。

田庄乡是该县蔬菜生产大乡,全乡有1500多个设施暖棚,菜农们每到秋收后都要在大棚里填埋秸秆。蔬菜种植大户王福生说,大棚填埋秸秆可谓一举多得,既能提高土壤渗水性,防止农作物烂根,还可以减少肥料用量,而且秸秆腐化所释放的二氧化碳和热量,能让棚室冬天的温度增加4-6℃,提高大棚瓜果菜的产量。

龙泉乡许多农户种植双孢菇,双孢菇的培养基就是用农作物秸秆、牛粪按一定比例混合发酵。生产结束后,培养基废料作为有机肥直接还田。双孢菇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李迷说,原来田地里的秸秆让人无比头疼,自从种起双孢菇,秸秆都变成了抢手货。目前,在该县很多农户用“养殖——草腐菌种植——有机肥还田”循环生产模式,使农村秸秆、牛粪变废为宝,物尽其用,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

据介绍,叶县农作物种植面积90万亩,秸秆产量约80万吨,通过秸秆氨化养殖、翻压还田、培植菇菌等技术综合利用实现了赚钱与环保双赢,综合利用率达到80%。叶县积极引导农牧企业“联姻”,组织企业到春畦公司观摩,并将河南国润牧业、叶县跃龙牧业

等15家农牧企业作为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农牧部门派出技术人员全程提供技术指导,帮助企业和养殖场制定规划,完善设施,因地制宜,指导按照“秸秆—牲畜—沼—粮、秸秆—牲畜—沼-菜、秸秆—牲畜—沼-林、秸秆—牲畜—沼-藕”的生态模式循环发展,实现农牧结合、废物利用、生态循环

秸秆生物质燃气与生态循环综合利用项目进行了实地调研。

该项目总投资13000万元,共分四期建成。一期建设工期1年,于今年3月开工建设,建成投产后,年产秸秆生物质燃气1000万立方米、食品级二氧化碳6600吨、有机肥3万吨,可供11万人用气,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3060万元,年利润总额8533万元。全部工程竣工后,年产气量达1亿立方米,完全能够满足乐陵市76个农村社区及项目所在区域附近大型加气站用气。

该工程工艺设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生物气工程引进德国技术,生产过程无异味、无污染、“零排放”,采用的低温高效生物发酵技术可使产气量较传统方式提高

50%-120%;生物乙醇工程引进清华大学开发的先进固态发酵法生产甜高粱秆燃料乙醇技术,实现了生产自动化;通过开发固态汽提蒸馏新工艺和新设备,降低了能耗和污水排放,产生的有机废水,全部用于生物质燃气生产,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循环综合利用,大大提高了生产的经济效益、能源效益和环境效益。

高对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工程工艺先进,符合国家对环境和能源的产业发展方向,开辟了生产可再生清洁能源的新途径,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与生态价值,应该进一步推广使用,为农村社区建设、农民上楼提供更多方便,促进乡村文明和社区环境建设。

乐陵、市有关领导表示,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要以该项目为契机,建设更多的农村新型清洁能源项目,力争把乐陵建设成全国第一个适应城镇化发展,实现沼气全覆盖的新能源示范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