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甘肃省旅游业发展问题探析
来源:华拓科技网
金融支持甘肃省旅游业发展问题探析 蒋润祥姚敏李 栋 (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已经成为我国许多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甘肃省旅游资源丰 富,旅游业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本文在分析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针对甘肃省旅游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情 况进行调查,探讨金融支持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金融支持旅游业发展的策略 选择。 关键词:旅游业;金融支持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3(1O)一0044—04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产业,市场关联度大,拉动内需作用明显,其产业特征决定了旅 游业是一个“一业兴,百业旺”的朝阳产业,成为许多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从旅游资源的数量和 质量上看,甘肃省属于旅游资源富集省份,许多旅游资源具有重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对国内外游客有着强烈 的吸引力,旅游市场前景看好。《甘肃省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旅游业是甘肃省新的经济增长点,近期应 发展成为全省经济的新兴产业。远期成为支柱产业”。本文针对甘肃省旅游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情况进行调 查,旨在揭示金融支持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对金融支持甘肃省旅游业 发展提出相关措施建议。 一、甘肃省旅游业发展概况 (一)甘肃省旅游资源密集度高。鲜明的地域特色、特殊的自然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多样的民族民 俗,造就了甘肃省丰富多彩、高品位、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突出的旅游资源。甘肃省旅游资源数量众多、内涵 丰富,是旅游资源密集度比较高的省份。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国家标准,甘 肃省旅游资源共有8个主类、29个亚类和139个基本类型,分别占全国旅游资源类型的100%、93.55%和 89.68%(见表1),其中大部分基本类型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数量较多,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占单体总量的 29.79%。从旅游资源的吸引向性看,甘肃省数量众多、特色鲜明、垄断l生强的旅游资源始终对国际、国内游客 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客源市场前景看好。这是近几年来甘肃省旅游业能够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二)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状况。改革开放30多年来,甘肃省旅游业经过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发展速度 较快,为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甘肃省旅游业发展思路 进一步明确,旅游业在产业成熟化发展过程中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效益日渐显现,1999—2012年甘肃省旅游 业总收入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大体呈逐年上升趋势(见表2),从1999年的2.05%增至2012年的8.46%, 反映了甘肃省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支撑作用。另 一方面,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产业带动效应突出,囊括“行、游、住、食、购、娱”六大产业要素,涉及29 个经济部门,在服务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2年,甘肃省旅游业直接从业人数达到3O万人,在刺激消 费、促进就业和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旅游业正在成为甘肃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甘肃省与毗邻六省区旅游业发展状况比较。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甘肃省和 毗邻六省区(内蒙古、四川、陕西、宁夏、青海、)的旅游业发展迅速。从旅游资源来看,甘肃省在与其毗邻 省区国家级各类景区的数量对比中居于前列,比较优势明显。然而,甘肃省旅游收入与毗邻省区,如四川、陕 西、内蒙古、的差距十分显著,与其拥有的旅游资源优势相比较,甘肃省旅游业发展明显滞后(见表3)。 总体而言.甘肃省旅游业主要指标与甘肃省旅游资源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符,主要指标在全国的份额小、位次 收稿日期:2013—8 作者简介:蒋润祥(1963一),男,甘肃甘谷人,高级经济师,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 姚敏(1980一),女,甘肃玉门人,博士,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 李栋(1986一),男,甘肃天水人,硕士,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 44 《西部金融》2013年第10期 低,集中表现在旅游资源开发层次低、旅游品牌宣传营销滞后、旅游产业链条短、金融支持旅游业发展乏力 等方面。甘肃省旅游业发展潜力远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综合效益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开发潜力与发展空 间巨大。 表1 甘肃省旅游资源类型个数及占全国的比例 单位:个;% 地区 旅游资源类型 主类 亚类 基本类型 全国 8 31 155 甘肃省 8 29 139 甘肃省占全国的比例 loo% 93.55% 89.68% 究))2007年第26卷第2期。 注:主类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 品、人文活动。亚类和基本类型从略。 表2 1999—2012年甘肃省旅游业主要指标 人境旅 旅游外 国内旅 国内旅 旅游 旅游总收入 游人数 汇收入 游人数 游收入 总收入 占地区生产总值 (万人次) (万美元) (万人次) (f乙元) (亿元) 比重(%) 1999 14.46 3735.o0 631.83 16.O2 19.12 2.05 2o0O 21-31 5463.00 733.0o l8.58 23.09 2.34 20o1 22.26 4481.O0 838.88 21.26 24.90 2_32 2oo2 23.68 5431.o0 1035.o0 26.83 31.34 2.54 2o03 1O.15 211.07 863.31 21.89 23.70 1.69 2O04 23.67 4378.0o 949.6O 51.62 55.25 3:27 2oo5 28.85 5876.29 1207.85 57.68 62.26 3.23 2oo6 30_33 6292.62 1574.10 75.19 8O.2O 3.53 2oo7 33.12 7021.05 2389.93 11O.64 115.91 4.29 2oo8 8_32 1603.42 2482.30 136.40 137.50 4.33 2o09 6.O7 1253.84 3388.67 191.9O 192.77 5.69 2010 7.O2 1481.40 4284.45 236.2O 237.21 5.76 2011 9.11 1739.77 5826.48 332.57 333.70 6.65 2012 10.2O 2235.0O 7424.26 469.63 471.08 8.46 资料来源:《甘肃发展年鉴)(2ooo一2012),甘肃省旅游局网站。 注:2003年旅游人数和旅游总收入较大幅度下降是受“非典”的影响;2008年旅游人数和旅游总收入较大幅度 下降是受地震灾害影响。 表3 201 0年甘肃省及其毗邻省区旅游业主要指标 旅游 旅游业从业 旅游业从业 旅游总收入 地区 总收入 旅游总收入 旅游外汇收 旅游外汇收 人数 人数全国排 旅行社总数 旅行社总数 占地区生产 (f乙元) 全国排名 入(亿美元) 入全国排名 (人) 名 (家) 全国排名 总值的比重 (%) 甘肃 237.20 28 O.15 30 31532 22 352 25 5.76 四川 1886.O9 9 ‘ 3.54 23 61559 10 730 13 10.97 陕西 983.99 18 1O.16 11 50733 15 596 19 9.72 内蒙古 732.70 25 6.02 16 3O499 24 677 17 6.28 306-33 26 1.85 26 38272 19 356 24 5.63 青海 71.02 30 O.2O 29 9993 29 197 29 5.26 宁夏 67.8O 31 0.06 31 8609 30 86 30 4.O1 资料来源:《中国旅游年鉴)(2011),《中国统计年鉴》(2011)。 注:旅游业从业人数包括星级饭店从业人数和旅行社从业人数。 二、金融支持甘肃省旅游业发展情况 (一)金融支持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措施及成效。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为贯彻落实《 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中国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旅游局、银监会、、、外汇局关于 金融支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了《关于金融支持甘肃旅游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引导金融 机构从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推进金融服务创新、加强协作配合、营造良好外部环境等方面,找准金融支持旅 游业发展的着力点,加强旅游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与服务工作,助推甘肃省旅游业加快发展。甘肃省金融机构 把支持旅游业发展与自身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在信贷管理、资金配置、产品创新、服务方式等方面 对旅游业发展给予倾斜和差异化支持。如兰州银行与省内旅游企业联名发行“敦煌旅游卡”.以中国首 届旅游日为契机,举办“旅游节”主题活动,共有34家包括省内知名旅行社、航空票务公司、户外用品、体育 4g 用品等特惠商户参加活动,持卡人在景区景点、酒店、娱乐、餐馆、商场等特惠商户或联名商户消费时可以享 受优惠折扣。通过旅游联名银行卡的发行和使用,兰州银行扩大了发卡收入,旅游企业积累了商户和游客,游 客的旅游体验得到了便利和升级。国家开发银行甘肃省分行发挥投贷债租证综合金融服务优势及中长期主 力银行特色,为省内旅游业提供直接融资和中长期贷款,支持甘肃旅游交通运输业项目;通过创新融资模式, 加强对旅游项目策划,支持嘉峪关、平凉等地5A级景区建设,将贷款期限与旅游项目资金回收期匹配起来. 最长贷款期限达到15年,保持了景点景区可持续发展。工商银行甘肃省分行立足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趋势 和方向,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筹资方案设计和融资支持,通过旅游项目贷款、经营性物业支持贷款、特定资产 收费权支持贷款、网络循环贷款等一系列新型金融产品解决融资难题,同时组建了旅业营销团队,为促 进旅游业发展提供更广泛、更深层次的金融服务。 (二)金融支持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甘肃省虽然为旅游资源的“大省、富省”,但由于整体经 济实力不强,旅游开发投入与旅游资源优势不相匹配,导致旅游开发相对滞后,许多优质旅游资源由于资金 投入的严重不足,长期停留在原始状态,尚未培育成为成熟的景区,再加上甘肃省交通、住宿等基础设施建设 和其他关联产业也相对滞后,进一步阻碍了将甘肃省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得甘肃省成为 旅游业发展的“小省、贫省”,旅游业发展一直徘徊在低水平阶段。目前,金融对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支持作用 比较薄弱。匮乏的资金投入已成为制约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和把握甘肃省旅游业发展中的金 融支持情况,本文通过向甘肃省金融机构发放调查表和调查问卷等方式,重点分析金融支持甘肃省旅游业发 展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项目开发资金需求量大,资金回收期与贷款期限不匹配。旅游项目开发以及相关产业开发所需要 的资金投入量大,建设周期长,资金回收缓慢,即使一些旅游项目建成后即可产生经济效益,但全部收回投资 成本需要几年到十几年的时间,这与金融机构信贷资金追逐高利润、安全性和流动性的特点不相符合,在现 行的信贷下很难得到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支持。同时.金融机构贷款期限一般都在10年期内,这使得在 贷款期限内旅游项目还款资金不足.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无法按时收回。金融机构贷款期限与旅游企业资金回 收期不相匹配.也制约着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投放。 2、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旅游企业经济效益不佳。甘肃省旅游景区较为分散,季节性差异明显,旅游 设施利用率低,尚未形成完整、成熟的旅游市场,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一是旅游产业链条 短,旅游经济衍生收入较低。大量游客旅游动机以观光为主,对旅游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不大,影响了旅游业 整体效益与可持续发展。二是对旅游资源内涵挖掘和创新不够,大部分旅游景区、餐饮、住宿、产品没有体现 地方特色,优质旅游资源和民俗文化等开发相对滞后。三是甘肃省旅游企业竞争激烈,旅游企业经营效益普 遍不高。大部分旅游企业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较弱,经营和财务管理上的随意性较大,缺乏高素质旅游专业 人才.自我积累能力差.成为阻碍金融机构信贷资金进入的重要因素。 3、旅游业贷款抵押担保落实难,信贷还款保障度低。调查发现,甘肃省金融机构旅游业贷款以抵押担保 贷款为主。由于旅游项目资金投入大、回收期长,旅游项目单位在申请贷款时很难找到价值足够大又能长期 保值的抵押物。再加上甘肃省担保机构数量少且规模普遍偏小,大部分旅游项目偿还贷款的主要来源仅靠门 票收入。金融机构出于审慎考虑而不愿过度介入,旅游业缺乏有效抵押担保是金融支持不足的主要原因。另 外,长期以来部分旅游企业信用观念淡薄,使银企关系陷人“企业不愿还旧贷,银行难以放新贷”的恶性循环, 旅游业不良贷款偏高。致使金融机构对旅游业贷款慎之又慎。 4、金融机构与旅游产业的信息不对称,旅游信贷风险偏高。一方面,甘肃省旅游企业普遍实力较弱,部分 旅游景区开发和管理单位的信用等级达不到信贷准人的基本要求,不具备承贷主体资格,信贷风险较大。旅 游业的季节性风险、市场竞争风险、企业经营风险和道德风险较大,再加上旅游业对国内政局、国际形势、宏 观经济、自然灾变等反应十分敏感的特点,致使旅游信贷风险明显偏高,影响了金融机构发放旅游业贷款的 积极性。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在研究旅游业发展规划时,没有协调金融机构参加,一定程度上割断了与金融机 构的联系。由于金融机构对旅游管理、发展规划、项目开发、融资需求以及国家扶持缺乏全面了解,对项 目前景、预期收益和风险程度难以做出准确判断,致使银行信贷投放难以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三、金融支持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策略选择 旅游业是“投资大、见效慢”的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于旅游景区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旅游综合服务和 46 《西部金 ̄}2013年第10期 旅游产品开发等领域。甘肃省作为经济欠发达省份,要实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实现甘肃省从“旅游资源大 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转变,离不开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 (一)构建多元化融资格局,提高旅游业资金聚集力。调查发现,甘肃省旅游业发展更多地依赖于投 资.因此应充分发挥的主导作用,构建财政、社会资金、信贷资金、境外资金、资本市场融资等相结 合的多元化旅游业融资格局。一是由各级牵头,建立旅游担保基金,对于旅游开发重点项目贷款,由旅 游担保基金给予全额或一定比例的贴息,分散信贷资金风险,以解决旅游业贷款难和担保难的问题。二是以 项目融资、经营权转让等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旅游景区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综合服务等相 关领域。三是各级可积极争取世界银行、亚洲银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低息贷款,吸引境外资金投资旅 游业。四是具备条件的旅游企业和项目可通过资本市场筹措资金,进一步拓宽旅游业的融资渠道。 (二)积极开展信贷业务创新,完善旅游金融服务体系。金融机构要切实加大信贷业务创新力度,提供方 便快捷和安全高效的金融服务,为甘肃省旅游业加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一是针对旅游业发展的资金需求特 点,积极开展项目特许权、旅游景区门票和经营权质押,景区建设用地、林权等优质资产抵押和收费权融资 等信贷业务创新,以增强信贷资金的有效供给能力。二是对财政前期投入的大型重点旅游项目,金融机构可 尝试推行银团贷款模式,实现金融资源与旅游资源的深度融合。三是加强在旅游景区的金融服务网点建设和 自助银行设施的配置,创新符合旅游业特点的个性化金融服务业务,改善游客刷卡消费环境,为游客的资金 安全提供保障。四是基于国际游客的金融服务需要,提供外汇兑换、外卡取现、国际间转账、本外币通用信用 卡、人民币鉴定和票面搭配等金融服务。 (三)加强部门沟通协调,防范旅游业信贷风险。金融机构要在积极支持旅游业发展的同时,防范旅游信 贷风险,确保信贷资金安全。一是充分利用银政企洽谈会、项目推介会等方式,搭建金融机构、部门、旅 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的信息沟通交流平台,建立信息共享的长效机制,切实解决金融机构与旅游企业信息 不对称问题。二是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旅游项目总体规划、前期考察与后期开发的全过程,形成旅游信贷支持 与金融风险控制的长效机制。 (四)支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借助甘肃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有利时机,金融机构要 支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拓展旅游产业链条,提升旅游业附加值。一是支持旅游景区和旅游城镇的交 通、电力、通讯、住宿、餐饮、供水、停车场、公厕和垃圾处理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配套服务体系。二 是加大对旅游产品开发与创新的信贷投放力度,支持和引导旅游企业对具有甘肃地方特色旅游产品的挖 掘、开发与推广,满足广大游客的多层次消费需求。三是积极开展个人旅游消费信贷业务,大力推动自驾游、 科考游、探险游等特色旅游,丰富旅游内涵。 参考文献 [1]何爱红.甘肃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布局选择[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3):194—200。 [2】徐琳,董锁成.大旅游产业及其发展的影响和效益一以甘肃省为例fJ】.地理研究,2007,(26):414-424。 [3]杨阿莉.甘肃自然生态旅游资源赋存状况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21):88—92。 [4]叶春明,赵宇华.中国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10):57—61。 【5]俞玮.重视金融对旅游业发展的支持作用一以晋中为例[J】.中国金融,2008,(5):84。 The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on the Financia1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in Gansu Province JIANGRunxiang YAOMin LIDong (Lanzhou Provincial Capital Sub—branch PBC,Lanzhou Gansu 730000) Abstract:The tourism industry is the important industry of n ̄ional economy,has become the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 and pillar industry in many areas in China.Gansu province is rich in tourism resources,and has great development space and potential for hte tourism industry.Based on hte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the tourism nidustry in Gansu province,aiming at hte in. vestigation on the fmancial support for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ni Gansu province,the paper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main problems of hte financial support for the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Gansu province,and puts forward strategy choice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financial support for hte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Keywords:tourism industry;financial support 责任编辑、校对:杨搌峰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