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杂粮的优势与发展对策
来源:华拓科技网
T色I:035l一823595l科技研究Kej-Yanj-uE—mail:nopjg@163.com固小杂粮的优势与发展对策魏征(山西省大同市农机推广站037000)摘要论述了我国小杂粮生产的资源优势,分析了小杂粮独特的营养价值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提出了今后小杂粮产业的策略和措施。关键词小杂粮;优势;对策小杂粮是小宗粮豆作物的俗称。泛指生育期短、种植面积小、种植地域性强、种植方法特殊、有特种用途的多种粮豆作物,主要包括养麦(甜荞、苦养)、燕麦(莜麦)、谷子、糜子、豆类等。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发达国家出现的富裕型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也呈现出不断上升的势态。这些疾病的发生都与膳食结构中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热量,同时缺少某些维生素、无机盐及膳食纤维等因素有密切关系。由于小杂粮在平衡膳食、促进人体健康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近年来人们对小杂粮的生产与开发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荞麦的出口价格是小麦的2倍~3倍),经常供不应求。据统计,日本荞麦年消费量为11.6万t,而该国仅能生产2.1万t,缺口很大。近年来,日本从我国进口荞麦每年约达5.54万t,仍不能满足其日益递增的消费需求。荞麦的出口价格也不断攀升,由260美元,t升至600美元,t。由于世界杂粮贸易量小而散,在短期内杂粮生产依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因而面临冲击较小,国际杂粮价格远高于国内,表明我国杂粮产品有显著的国际市场优势。2小杂粮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小杂粮营养丰富,既是传统口粮,又是保健食品资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善,小杂粮作为药食同源的新型食品资源,在现代绿色保健食品中占有重要地位。2.1l我国小杂粮的资源优势1.1小杂粮的种植与分布我国小杂粮作物的生产在全世界小杂粮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地处温带和亚热带地域,又是作物起源中心,不但小杂粮种类多,而且占有的份额大。其中谷子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球第一位,荞麦、糜子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居世界第二位,蚕豆占世界总产量的1/2,绿豆、红小豆占世界总产量的1/3,也是燕麦、豇豆、扁豆的主产国,因此,中国有小杂粮王国之称。我国小杂粮常年种植面积约8000万hm2,产量约600万t~1000万t,主要小米小米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人体所需多数无机元素的含量都比大米高,老百姓中流传着一句很概括的话:小米养人。我国古代医书中记载,小米有养肾气、除胃热、治消渴、利小便的功效。2.2豆类小杂豆的蛋白质含量高,富含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脂肪,在食品工业中广泛用作奶类代用品和添加剂。扁豆还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消化不良、胃病、肾病、糖尿病、肝病等;绿豆是粮、菜、药、饲兼用,被誉为粮食中的绿色珍珠,绿豆作为中药可散内火、消炎、利尿;黑豆的营养价值更高,黑豆是滋润肌肤、乌须黑发之保健佳品。2.3荞麦分布在陕西、山西、内蒙古、云南等省(区)o1.2小杂粮的生产与出口小杂粮不仅是其主产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当地重要的经济作物。由于小杂粮富含多种矿质元素和维生素,营养价值高,能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因此近年来成为市场的俏销货,在国内外市场上我国的小杂粮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资源优势和生产优势。我国出口到国外的土特产中,小杂粮是大宗产品。无论是出口到日本的荞麦、绿豆、红小豆、黑豆,还是出口到法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国荞麦的膳食纤维含量很高,且富含生物类黄酮、酚类、亚油酸及钙、镁、铜、铁、锌、硒和丰富的维生素等特殊营养成分,具有降血脂、降血糖、软化血管等功效,被誉为美容、健身、防病的保健食品。国际农业营养及卫生组织认为,荞麦在2l世纪将成为一种主要的作物。的食用豆类、谷穗和糜子,无一不是小杂粮,而且小杂粮在国内外市场的价格可以高出其他作物数倍欢迎登录中国果品信息网http:,/www.china—fmiLcom.cn农产品加工J49I万方数据 固科技研究KejiYan私u栏目主持人:尹晓雁2.4燕麦目前,虽然一些地方开始投资兴建了一些小杂粮加工厂,进行了一些小杂粮品种的产后加工,但是绝大部分地方还是采用传统的加工方式,加工技术落后、加工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综合利用效果差,大多数产品以原粮或半成品出售,产品的深加工依然还是一个薄弱环节,这也是制约小杂粮发展的重要因素。燕麦以其独特的食疗效果给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带来福音。燕麦中所含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所以燕麦也是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的理想食物。燕麦中富含亚油酸,可占全部不饱和脂肪酸的35%~52%,对糖尿病、脂肪肝、便秘、浮肿等病症有辅助疗效。2.5糜子糜子的蛋白质及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且保持了较好的平衡,糜子是具有优质蛋白质的粮食作物。中国中长期食物发展战略研究表明,在供给国人的粮食中,豆类组合占2%,粗粮占20%,而荞麦、燕麦、糜子等小杂粮应占粗粮的35%。此外,小杂粮多种植于无污染源、工业极不发达的高寒冷凉地区,生产过程不施农药、化肥,其产品是自然态的绿色食品,是颇受人们青睐的天然食品资源。4对策与建议4.1改良作物品种品种老化、栽培技术落后,是目前小杂粮种植生产上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首先要把品种的更新换代作为突破口,积极推广优质、高产的新品种,实施名牌战略,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好品种多、乱、杂和退化的问题。同时应按照无公害绿色食品的要求,抓好小杂粮栽培技术、机械化种植与收获等配套技术的推广普及。4.2组织区域化和规模化生产小杂粮的产业化开发需要规模化种植,需要建立生产基地。应根据小杂粮生产区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做好种植规划,有计划地做好各种杂粮基地的建设是小杂粮发展的关键。在平川地区建立以绿豆、黄豆、谷子为主的种植基地,在山区应以莜麦、养麦、豆类为主,并建立相应的种植区域。要依据市场需求优化品种,大力发展优势品种和市场需求的产品。4.3提高加工技术3小杂粮生产加工中存在的问题3.1栽培品种和种植方式落后我国小杂粮的种类虽然很多,但作物的栽培品种却非常单一,除少量的品种引进过优种外,其余作物一直沿用传统的老品种。这样的种植方式不仅使小杂粮品质较差,产量也相当低。多年来,受重主粮轻杂粮的思想影响,长期没有投入一定的专业技术力量和科研经费从事杂粮品种的选育和引进工作,造成其种植规模较小、种植分散、品种更新换代滞后的局面,对规模化生产、加工与销售非常不利。3.2种植机械化水平较低小杂粮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产业和未来人们消费市场的重要方向,必须做大、做强,它的种植和开发必须走产业化、规模化的路子。因此,首先要以发展机械化生产为前提。当前,小杂粮的机械化播种已经能够基本解决,但机械化收获、脱粒和产后的机械化加工还很欠缺。因此,提高机械化种植和加工水平是发展小杂粮生产的当务之急。3.3缺乏相应的市场化运作我国种植小杂粮的区域优势非常明显,但多年来由于销售渠道不畅,产业化、规模化的生产意识不强,形成区域内农户种植面积零星分散,产品不集中的局面,没有真正形成市场。生产出的产品多数为自产自销,市场化程度低,远远不能满足产业化开发和市场化营销的要求。3.4小杂粮的加工层次不高传统的小杂粮存在直接食用不便、适口性差、消费量小等问题,发展小杂粮生产必须在加工利用上有大的突破。首先要解决免洗杂粮的初加工问题。免洗杂粮初加工包括清选、分级、清洗、干燥、包装、贮藏等过程,其中清洗是关键工序。我国的筛选、风选、磁选和比重选等设备比较成熟,而色选设备比较落后,应加强研制。要逐步实现小杂粮消费的加工化、方便化、大众化、主食化,使杂粮食品得到普及,大量进入平常百姓家。要在食品加工和保健品加工的技术开发上下功夫,逐步开发方便粉糊类、片类、糕点类、饮料类及调味品类、芽菜类、胶囊类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充分发挥小杂粮具有的营养性、医疗保健性、安全卫生性等3方面优势,扩大消费量。在市场营销策略上,要积极开发和打造品牌产品,依托品牌战略来带动杂粮消费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欢迎登录中国水产网(山东)压同农产品加工万方数据 http:/M硼r.shuichan.com‘rel:035l一823595l科技研究Kej-Yanj-uE—mail:ncpjg@163.com固薯渣膳食纤维的开发价值研究李群兰王世宽刘达玉(四川理工学院643000)摘要论述了膳食纤维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及其市场前景,说明了膳食纤维的开发研究方案,把生物酶学技术用于膳食纤维的提取中,改进了单纯的酸碱提取方法,采用挤压膨化技术、超微粉碎技术对薯渣膳食纤维进行深加工,提高其生理功能和感官指标。该项目的产业化可以带动薯类深加工的发展,将薯渣膳食纤维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关键词薯渣;提取;膳食纤维;挤压膨化1膳食纤维的开发前景功能食品是2l世纪人类摄取的主要食品,而膳食纤维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功能食品基料,引起了国内外营养学家的高度重视。膳食纤维具有与已知的六大营养素完全不同的生理作用,被营养学家称为第七营养素。近年来,人们收入增长很快,很多人更注重食品风味、高蛋白等指标,城市中已经出现了膳食纤维严重不足的现象,肥胖症、糖尿病、动脉硬化、冠心病和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明显增加。这些疾病在老年人群中很常见,更为甚者,肥胖已经威胁到儿童的身体健康,引起了社会和家庭的极大关注。膳食纤维摄人不足是造成这些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摄人足够的膳食纤维可以保护人体免遭这些疾病的侵害。因此,现阶段开发膳食纤维更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开展膳食纤维的研究对提高我国人民健康水平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目前欧美等国非常重视膳食纤维的开发,国际市场上有多种商品化的膳食纤维出售,如同我国的面粉销售一样,在很多商店都能买到。目前我国还远未达到欧美这一阶段,商品化的膳食纤维寥寥无几。从市场的角度看,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食品消费趋势4.4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正转向具有合理营养和保健功能的食品,人们越来越注意到食品对自身健康的影响。花钱养生,花钱买健康已成为时尚趋势。膳食纤维作为功能食品的基料,在我国已经具有一定的消费市场,加之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其潜在的消费市场更为广阔,蕴藏着不可低估的经济价值。2薯渣是潜在的膳食纤维资源薯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由于栽种粗放、产量高,尤其适合在山区及丘陵地区种植。目前我国薯类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为世界第1位。20世纪80年代以前,薯类曾经是好多地区农民的主食。时过境迁,在党和国家的富民指引下,农民已经不再天天吃红薯、吃土豆了。薯类经深加工、转化增值,成为农民的重要经济作物。如四川光友集团就是一家薯类加工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龙头带农户,已经起到了辐射示范作用。薯渣是薯类(甘薯、马铃薯)提取淀粉后的余渣,在很多加工厂堆积如山,酸化,严重污染环境。有的地方曾经把薯渣作为饲料使用,但其蛋白质含量不高,纤维含量高,牲畜食后不长肉,饲养效果很差。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薯渣资源丰富,是潜在近期应加大研究的领域有:①小杂粮优异资源的搜集整理、鉴定、筛选与评价;②优质小杂粮新品种选育及其原种生产基地建设;③小杂粮高产生理基础和优质小杂粮新品种配套农艺和农机技术体系研究;④优质小杂粮产品加工增值技术体系研究和新型功能食品开发研究;⑤小杂粮高新技术基础研究,如染色体工程、优异基因标记和转基因等;⑥制订和完善小杂粮优质产品生产质量标准及标鉴和包装标准。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小杂粮及其加工产品已逐步成为新的消费亮点,蕴含着巨大的市场和商机。各级和农业部门要抓住有利时机,积极争取项目投资,扶持小杂粮规模化生产加工的龙头企业。生产加工企业要乘势而上,按照公司加农户的发展模式,建立生产加工基地,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不断强化新产品的种植、加工和供销等信息服务。4.5近期应加大研究的领域欢迎登录中国农产品信息市场华夏益农网络有限公司主办http:/,www.caspm.com万方数据 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