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
1. 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
2. 对“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理解正确的是( )
A .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
B .一个儿子登到大缸上,把脚伸到水中。
C .一个小孩子爬到大缸里,被水淹没。
3. 阅读古诗并回答问题。
赠 花 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
。
, 人间能得几回闻。
(1)将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3)人们常用诗歌的哪两句来赞赏精美的音乐和文字?
4. 下面古诗及所对应的常识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李白)
B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C .旧时王谢堂前燕,轻烟散入五侯家。《乌衣巷》(刘禹锡)
D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凉州词》(王昌龄)
5.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自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山原:______。
②白满川:______。
③子规:______。
④了:______。
(2)把后两句诗的意思写下来。
(3)把古诗补充完整。
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______,
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
(4)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杂兴:______。
②耘田:______。
③未鳃:______。
④供:______。
6. 积累与运用。
(1)“雨”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景物,如“春潮带雨晚来急”。请你再写出两句含有“雨”的诗句”______”“______”。
(2)______,不教胡马度阴山。
(3)《如梦令》和《渔歌子》中直接写出词人流连忘返的句子分别是“常记溪亭日落,______“和“青答签,绿袭衣,______。
7. 连一连,读一读。
天门中断楚江开 春光懒困倚微风 苏 轼
黄师塔前江水东 碧水东流至此回 杜 甫
借问酒家何处有 月有阴晴圆缺 李 白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
人有悲欢离合 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 牧
8. 默写诗词,完成练习。
(1)补写诗句。
渔歌子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渔歌子》的作者是______时代的______。
(3)这首词描写的是______季景色,在词中,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六种事物进行了描写,呈现出了缤纷的色彩,有______,有______,有______,有______……
(4)这首词表达了作者______的思想感情。
9. 古诗词阅读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这首诗是描写作者春季寻花的情景,向我们描述了______、花压枝头、______、______等几个画面。
(2)对于这首诗,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10. 课内阅读。
啊,雷锋!
你,《国际歌》里的一个音符,
你,红旗上的一根纤维;
你,花丛中的红花一瓣,
你,浪花里最清的一滴。
(1)诗歌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2)诗歌中的“《国际歌》”象征______ ,______ , “浪花”象征______。
(3)你对“一滴水”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 “花丛”象征 “红旗”象征,
(4)诗歌赞扬了雷锋的什么精神?[
11. 选字补充诗句。
A.白 B.黄 C.碧 D、紫 E、红 F、绿
(1)日照香炉生______烟。
(2)两个______鹂鸣翠柳。
(3)日出江花______胜火。
(4)______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______丝绦。
(5)孤帆远影______空尽。
12. 课内阅读。
我会长出两片绿油油的叶子,
去迎接春风悄悄的絮语;
我缓缓地伸展腰肢,
好慢慢地挤碎冰雪的妒忌。
然后我要开出鲜艳的花朵,
每一个花瓣都娇嫩而又稚气;
蜜蜂会绕着我不倦地飞,
说我比世上的一切都美丽。
我愿意相信它的盟誓,
醉心于它忙碌的许诺里,
我把爱情倾心交付,
把生活酿造成金色黎明的蜜。
风将摇落我的果实,
把它送到另一片土地。
于是我溶化在母亲的怀抱,
并且相信:明年的春天会更加美丽。
(1)全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种子的梦是______,是______,是______,是______。
13. 想一想,填一填。
《风》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1)这首诗共______句话。
(2)这首诗写了风能解落______、能开______、过江______、入竹______。
14.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1)这首诗的作者是 , 诗歌写的是惠崇的一幅描绘的画,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的景物有 , 动的景物有 , 诗人从这些景物感受到到来了。
(2)这首诗第二句的意思是。
(3)这首诗中写诗人的想象的是第句。
(4)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之情。
15. 读一读,连一连。
举着望明月 报得三春晖
举杯邀明月 多少楼台烟雨中
谁言寸草心 低头思故乡
夕阳无限好 对影成三人
南朝四百八十寺 只是近黄昏
16. 阅读《七子之歌——》,完成练习。
七子之歌——
闻一多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
我胸中还氲氤(yūn yīn)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注释:
氲氤着郑氏的英魂:指还留着郑成功消灭外族的豪壮气息。
夏日要晒死我了:指不甘被侵略者(日本)蹂躏。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誓死保卫家乡。
(1)你认为全诗采用第一人称来写,有什么作用?
(2)读完诗歌,你想对人民说些什么?
17. 古诗填空。
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2)这首诗后两句的意思是:_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8. 课文背诵,按课文原文填空。
(1)你看,它把______给了银杏树,______的叶子像一把把______,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______。
(2)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______,争着______呢!
(3)小雨滴______,______便开始了。
(4)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______:______淙淙地流向______,______潺潺地流向______,______哗啦啦地汹涌澎湃。
(5)______在林中互相碰触着,______在狂风里簌簌地响,
______拍着大手。
19. 课内阅读。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1)诗歌的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诗歌的三四句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3)请你说说诗中儿童的性格特点。
20. 阅读《澳门》,完成下列问题。
澳门
你可知“Macaco”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1)诗中所说的“母亲”、“生母”是指______。从修辞角度看,这既是______,又是______。
(2)“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对这两句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21. 语言积累。
(1)草铜横野六七里, ______ 。
(2)怪生无雨都张伞,______。
(3)最喜小儿亡赖, ______ 。
(4)______,吾将上下而求索。
(5)______ ,天连碧水碧连天。
22. 按要求完成下列练习。
(1)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写出这句话的意思)
(2)夏夜,月光笼罩田野。(用不同修辞手法让句子更生动)
①______
②______
23.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______,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
______,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
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__以动写静,______表达了诗人喜悦、兴奋的心情。这首词表达了诗人______的情感。
24. 针对《三打白骨精》做出评说的诗句是( )。
A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城必成灾
B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D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25. 按课文《绿色的金鱼》填空。
图画课上,
我画了一条绿色的金鱼。
老师看了看说:
“世界上有绿色的金鱼吗?”
我听了笑着说:
“我喜欢绿色的金鱼,
现在没有,
以后会有的。”
老师看看我,
点点头,满意地笑了,
在我的图画本上,
画了一颗红五星。
(1)我画了一条______色的金鱼。
(2)老师“在我的图画本上,画了一颗红五星。”的意思是( )。
26. 月阅读《池上》这首古诗,回答问题个小题。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这首诗描述的是一个小孩______,自以为没人知晓,却不知道小船在水面上荡开浮萍,留下长长的水痕的事。
(2)作者在字里行间里透露着 的思想感情。
27. 根据原文填空,并完成有关练习
(1)______,快走踏清秋。
(2)伯牙谓______,乃______,终身______。
(3)两小儿笑曰:“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
(4)我生待明日,______。
(5)一鼓作气,______,______。
(6)千门万户瞳瞳日,______。
(7)使卵石臻于完美的,______。
(8)《跨越百年的美丽》中美丽主要指的是居里夫人______的精神以及
______的人格。(填四字词语)
(9)回顾五年来你积累的古诗词,请你按要求写出诗句:
亲情乡愁:______ ______
离别赠言:______ ______
哲理思考:______ ______
28.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这首诗是描绘______的,表达了诗人______之情。
(2)解释下面的字词。
①知时节:______
②潜:______
③俱:______
(3)诗中哪两句直接写出了诗人认为这场春雨是“好雨”?
(4)解释诗中画线的句子,并说说划线的“潜”字用得好在哪儿。
29. 对“群儿戏于庭”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群儿:一群孩子
B .戏:玩水
C .庭:庭院
30.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雪梅•其二
(宋)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1)解释词语。
日暮:______
十分春:______
(2)把“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改写成现代汉语。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从这首诗的后两句可以看出,诗人认为“十分春”的组成部分包括( )
(4)你还知道哪些写梅花的诗句呢?写一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