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内容及考核评价
一、培训内容
本次培训需完成40个学时的培训任务,主要包含网络课程学习、研讨交流,同时撰写提交作业和研修成果。
(一)培训内容及时间
培训活动 参考时间 9月11-25训前培训(15天) 日 重点选修课;学习培训计划和学员手册、熟悉平台操作 小组研修:学习必修课;同时选修第1个主题模块的课课程学习(一) 9月25日-10月25日 程; 实践反思:反思与课程模块1有关的学校管理问题,“反思主题1”由组长结合本校实际自定。 小组集中第一阶段研讨(30(一) 天) 班级专题10月20-25研讨日 (一) 专家指导(一) 10月21-27日 省级专家:组织论坛主题研讨、及时回帖答疑; 网院专家:网院专家开展第1次论坛集中交流指导活学员:发帖10条以上。 指导教师:组织第1次“线上班级专题研讨”; 日 学员:提交第1次作业(研讨纪要)。 10月14-19次“线下小组集中研讨”; 研修组长:以“反思主题1”作为研讨主题,组织第1培训内容 研修小组结合本校实际提前选报2个课程模块作为小组 1
动。 小组研修:选修第2个主题模块的课程; 课程学习(二) 10月26日-实践反思:反思与课程模块2有关的学校管理问题,“反11月26日 思主题2”由组长结合本校实际自定。 小组集中11月11-16研讨第二阶段(二) (30班级专题天) 研讨日 (二) 专家答疑11月20-26指导日 (二) 小组集中研修组长:组织第3次“线下小组集中研讨”,总结前两研讨第三阶段(30研修成果 天) 日 12月16-25档案确认 日 查看培训档案,确认任务完成情况。 方案)。 (三) 12月7-20在第3次小组研讨基础上撰写研修成果(学校管理改进12月2-6日 阶段课程学习、实践反思及研讨纪要。 动。 网院专家:网院专家开展第2次论坛集中交流指导活省级专家:组织论坛主题研讨、及时回帖答疑; 学员:发帖10条以上。 11月17-22指导教师:组织第2次“线上班级专题研讨”; 日 学员:提交第2次作业(研讨纪要)。 次“线下小组集中研讨”; 研修组长:以“反思主题2”作为研讨主题,组织第2注:详细“培训计划”和《学员学习手册》文件另行下发。
2
(二)培训要求与说明 1、课程学习
40学时(60分钟/学时),包含必修课、选修课,以《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为主,涵盖师德建设、教育信息化、领导科学、传统文化等方面课程。其中必修10学时,由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简称“网院”)指定;选修30学时,由网院提供10个课程模块(详见附件5),各研修小组需提前了解,并根据团队研修需要,在培训启动前,预先选报2个课程模块(登记表见附件3),作为培训期间第一、二课程学习阶段“小组研修”的重点选修课和小组集中研讨的主题范围。培训启动后,由组长统一组织小组成员进入培训平台选课区,添加小组预选的模块课程重点学习,同时也可选修其它模块的课程。
2、研讨交流与作业 (1)线下小组集中研讨
以研修小组为单位,培训期间由组长定期组织3次。要求研修组长结合课程模块选修和学校实际,确定第一、二学习阶段的实践反思主题,并作为研讨主题组织小组线下集中研讨。第一、二学习阶段每次小组研讨过程中,由组长指定专人按模板要求作好研讨纪要(研讨纪要模板另附),研讨结束经组长审核后,作为小组作业,组内共享,交由组员个人分别在线提交。
3
(2)线上班级专题研讨
由指导教师定期组织2次。要求指导教师提前向各研修组长收集研讨主题,收集后定期择优发布并组织班级专题研讨,每月采集研讨精华收入“班级学习简报”。要求学员每次研讨发帖不少于10条。
3、专家指导 (1)省级专家
充分发挥省级专家团队作用,利用网院在互动社区“移动项目-远程培训”的论坛专区内为各省开设的版块,组织专家主持省内论坛,开展论坛主题研讨,定期上线参与学员发帖回帖,全程负责学员论坛答疑互动。
(2)网院专家
网院将在互动社区“移动项目-远程培训”的论坛专区内,组织专家集中开展2次、每次1周的在线答疑指导活动,届时网院专家每天上线参与交流互动。同时,网院根据培训实际情况可酌情组织专家开展直播课堂或视频答疑活动。
4、研修成果
根据本次培训内容,结合小组研修、实践反思与研讨纪要,由组长领衔带领组员在最终研讨的基础上,共同撰写1篇学校管理改进方案,作为小组研修成果,组内共享,交由组员个人分别在线提交,由指导教师推荐优秀在班内互评交流。
4
二、考核评价 (一)考核发证
考核内容 必修课 选修课 线上研讨 作业 研修成果 总计 考核数量 10学时 30学时 2次线上研讨,每次每人发帖10条以上 2篇研讨纪要 1篇学校管理改进方案 学时分配 权重分值 10学时 30学时 40学时 10分 30分 10分 20分 30分 100分 参与并完成所有考核环节,成绩达到60分以上者,获得由结业凭证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颁发的“学时证明”,学员可在平台上下载打印。 (二)评优推荐
(1)“优秀研修成果”推荐
各项目省需组织各项目县推荐1篇优秀研修成果,汇总报送项目办,项目办评审后精选汇编成册,下发电子版至各项目省,作为培训成果区域间交流学习。
(2)“优秀研修团队”评选
各项目省需组织各项目县评选1支“优秀研修团队”,汇总报送项目办,项目办审核后进行全网通报表彰,以鼓励优秀、宣传典型、树立榜样。
5
注:具体推荐评优办法及时间于培训结束前另行发文通知。 附件2
项目县研修小组数: 项目县名称 序号 1 2 学校名称 参训性研修组长 人数 别 职务 固定电话 手机 邮 3 ... 项目县管理者信息表 序项目县号 名称 角色 教育 分管副 1 县级教学管理员 县级指导教师 姓名 性别 工作单位 职务 固定电话 手机 邮箱 附件3
项目县研修小组信息表
附件4
项目县班级学员信息表
项目县 班级人数 班主任
6
序号 姓名 性别 身份证 工作单位 手机 邮箱 附件5
2014年度移动校长远程培训课程表
必修课 课程列表
课程名称 主讲人(单位职务) 课时 (分钟) 7
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刘利民(教育部副、党组成员) 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 抢抓新机遇,谋求新跨越,努力开许 涛(教育部教师工作司) 创教师队伍建设新局面 曾天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推进教育公平的整体设计 究员、博士生导师) 学校转型期的挑战与机遇——北京李希贵(北京十一学校校长) 十一学校课程改革实践 优化办学特色,提升教育品质——XX市甘泉外国语中学“日语见长,多语发展”特色办学介绍 刘国华(XX市甘泉外国语中学校长) 132 134 144 132 116 选修课 推荐课程列表
课程模块 模块内容简介 课程名称 主讲人(单位职务) 陈爱苾(北京教育学院126 教育成败,系于教师;教师加强师素质,重在师德。因此,加魅力教师 2.做一个配享幸福的教育家——公正与仁慈:教师伦理的核心 教授) 檀传宝(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王毓珣(XX市教育科3.爱、责任与教学艺术 术”、“提升职业道德与职业幸福”、“坚守师德规范,4.教育“爱”与良好教学研究院研究员) 张 红(北京教育学院100 167 110 课时 (分钟)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1.坚守师德规范 塑造德建设 强师德建设,提升教师职(11业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课时) 该模块围绕“教育爱与艺 8
塑造魅力教师”、“提升师德修养,促进学生发展”等主题展开。 育关系的构建 5.育人先育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6.我工作我快乐,我生活我阳光 1.学校发展与学校发展规划 副教授) 谢小双(XX市辛灵中126 学校长) 桂贤娣(湖北省XX市54 XX区钟家村小学教师) 戚业国(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领导研究中心主任) 袁桂林(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62 一所学校的发展需要长期的发展规划,以保证学校稳步的发展方向;一位校长则需要发挥引领作规划学(12用领导带领学校不断向灵魂所在。该模块主要围略规划、学校特色发展等方面展开,既有理论层面的引领,更注重来自一线学校的具体案例。 校发展 前,这是校长专业职责的课时) 绕学校办学定位、学校战2.特色学校建设的思考 150 3.争当“大老虎”,培养“小老虎”——用办学思想引领学校发展 4.学校品牌建设的若干思考与实践 5.坚持特色办学 全面提升学校文化品位——薄弱学校改造与建设 6.创新引领发展,品牌铸就精彩--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神龙小学素质教育暨品牌建设启示录 李伟胜(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 吴 牲(XX市广渠门中学校长) 胡国友(XX市XX区新桥路中学校长) 154 133 50 韩瑾(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神龙小学校长) 陶继新(山东教育社原社长、总编 著名文化学者) 翟小宁(附中校长) 96 文化作为一种延续不断的历史现象与教育相伴而生、相随而长,是教育的营造育(12生发之根,立命之本,具有功能。该模块课程围绕学理与创新等内容展开,对于学员把握学校文化建设及德育管理内涵,提升文
1.文化建设:学校魂兮所系 2.教育:舒展生命 净化184 人文化 教化人、熏陶人、塑造人的心灵 课时) 校文化建设、学校德育管3.让学生快乐成长 4.未成年人的特点及其9
124 张忠萍(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长、党支部) 陆士桢(中国青年政治143 148
化建设及德育管理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思想道德教育 5.系统设计,整体推进,有力提升德育实效--山东XX市口镇中学德育工作创新与思考 学院教授) 张 伟(山东省XX市131 口镇中学校长) 课程教学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接影响人才培养领导课程教学 (12课时) 质量,关系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本模块围绕“课程与教学理论”、“学校课程改革实践”、“学校教学管理实践”等方面展1.课程改革回顾与新课标解读 2.新课程改革背景中的学习方式变革 3.校长如何观课议课 4.课程文化与学校特色 5.洋思中学打造高效课田慧生(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 李伟胜(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 陈大伟(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 程红兵(XX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 刘金玉(洋思中学教学副校长) 白纯舵(XX市小学大兴分校教学副校长) 王 俭(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人力资源开发研究室主任) 郭绍青(西北师范大学教育与技术传播学院75 144 154 111 121 87 133 开,对深入领会课改精神、堂的思考与实践 全面落实课程方案、改进课堂教学活动、提升课程教学领导力具有重要意义。 1.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长作为——让教师成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是教育发展的保证,校长是教师专业发展引领教师成长 (12课时) 的第一责任人,引领教师成长是校长专业责任所在。该模块围绕“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策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长作为”、“让学校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片绿洲”、“ 构造学习型组织,促进教师主动发展”等主题展开。 3.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乐享幸福执教人生 4.让学校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片绿洲——谈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性 5.构造学习型组织,促进教师主动发展
10
6.教学管理管什么?怎么管? 123 为实践研究者 2.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内涵提升 院长) 吴安民(北京教育学院职业教育学院院长) 133 刘国华(XX市甘泉外国语中学校长) 李 烈(XX市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兼) 218 147
1.现代质量观与学校质量管理策略 程振响(江苏省行政干123 部培训中心原副主任) 马怀德(中国大学2.法律思维与依法治教 学校工作千头万绪,而内部管理尤为重要。本模块围绕“依法治教”“学优化内(11校管理创新”、“校园安全”讲解,以帮助学员进一步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效能,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5.中小学校园安全与管理 ——以学生伤害事故为例 6.后勤管理创新与信息化应用 调适学校外部环境是1.说服人心的力量 优化育人环境、构建科学调适外育人体系的重要内容,学2.领导沟通技巧 部环境 校与家庭、社会的良性互(10动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3.学校如何指导家庭教育 4.建设规范化家长学校,形成家校合作新合4.如何制定中小学章程 部管理 及“后勤管理”等主题进行课时) 熟悉学校管理工作,优化3.常规管理--学校管理的生命线 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克运(重庆六十八中124 96 校长) 方铭琳(中国教育科学127 研究院副研究员) 乔玉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校管理教研部讲师) 武志军(山西省实验中97 学校长) 陆林祥(国家行政学院156 教务长、进修部主任) 郑金洲(中国浦东干部126 学院科研部主任) 关鸿羽(北京教育学院153 教育管理室原主任) 翟召博(国家基础教育105 实验中心社区与家庭98 课时) 体现。本模块围绕“领导公关能力”、“家庭教育的理念与方法”、“构建和谐家 11
校关系的探索与实践”等方面展开,对树立学校良好外部形象、开展校内外合作交流、争取社会资源对学校教育的支持、建立力 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毛秀蓉(广东省XX市5.家校合作,家校双赢 凤岗镇油甘埔小学校长) 39 6.家校共育:基础教育健全家校合作育人机制具王金华(山西省XX市24 管理模式的操作与执行 大营盘小学校长) 有重要意义。 1.《教育信息化十年发杨宗凯(华中师范大学展规划(2011-202校长) 年)》解读 王珠珠(电化教育教育信息化是事关教教育信息化素养 (9.8课时) 育改革发展全局的战略选择,是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该模块从教育信息化重要形势解读、学校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实践策略等方面进行内容安排,力求使学员对教育信息化进行全景式了解,以提升信息化领导能力,更好推进落实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 员) 罗明勇(北师大二附中4.中小学数字校园应用数字校园执行主管兼规划与建设实践 技术教研组组长) 117 3.学习环境变革与发展的新视野 2.基础教育信息化:行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馆馆长,教育部基础教86 育资源中心主任,研究员) (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理科研59 究室主任,博士,研究106 12
5.发挥数字技术优势,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性变革 潘克明(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常务副馆长、副主任) 焦宝聪(首都师范大学118 6.微课程设计与应用 教育技术系主任) 1.校长成功之道和学校有效管理 伊继东(云南师范大学106 96 原校长) 谭顶良(南京师范大学2.校长人格威信与教育教科院教授,博士生导心理策略 师) 程凤春(北京师范大学 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科领导科学与艺术 (11课时) 学的领导,本模块围绕“校长的领导力提升”“校长的领导艺术”、“人本思维与领导方法”等主题进行讲解,以帮助学员树立科学领导观念,掌握科学的领导方法与领导艺术。 4.校长的领导艺术 教育系副教授) 张国刚(清华大学人文5.国学智慧与领导韬略 学院历史系教授、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 韩庆祥(党校马克6.人本思维与领导方法 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副106 3.校长领导力提升 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党总支副、副校长) 任 民(河南教育学院119 154 118 13
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化对人的熏陶和滋1.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当养,犹如春风化雨,所到之代价值 处,生机勃勃,绿意盎然。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是我2.儒家思想中的现代管们最深厚的软实力,正是理智慧 因为其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传统文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化与个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人修养 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12养。该模块围绕国学素养、课时) 影视书法艺术等方面进行内容安排,有助于学员更5.书法赏析 好汲取传统文化知识和智慧,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并将这种智慧运用6.领导干部压力管理与于学校办学管理实践,提情绪调适 升育人的品质和品位。 导师) 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143 北京六朝翰墨书画院院长) 郑日昌(北京师范大学陈少增(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103 人生 任) 4.影视欣赏——电影与学院影视艺术系系主141 陈旭光(北京大学艺术3.走进音乐的世界 副院长) 授) 周海宏(音乐学院90 社会与文化教研部教152 室副主任) 张春晓(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中外哲学教研106 王 杰(党校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