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拓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湖南长沙市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 麓山国际在线月考试卷八年级语文科目(无答案)

湖南长沙市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 麓山国际在线月考试卷八年级语文科目(无答案)

来源:华拓科技网
2020 年麓山国际在线月考试卷八年级

一、积累与运用(共 36 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行辈(háng) .

语文科目

凫水( fú ) 枸杞( jǐ ..) 大彻大悟( chè ) .

风雪载途( zǎi ) .翘首以待(qiào) .

B.恬静(tián) 亢奋(kàng) 晦暗( huì ) ...C.磅礴(páng) 两栖( xī ) 纨绔( wán ) ...

D.挑剔( tī ) 冗杂(rǒng) 恣意( zì) 如法炮制( páo ) ....2、下列选项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殆 慢 B.陨 石 C.幅 射 D.雾 霭

严 峻 箴 默 慨 叹 撺 掇

瞳 仁 孕 育 褶 皱 渺 远

羁 绊 震 撼 潮 汐 元 宵

周而复始 消声匿迹 草长莺飞 顾名思义

3、下列选项中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近来,许多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 ....B.一只猫突然出现在马路上,外卖小哥急踩刹车,三轮车戛然而止。 ....

C.在世界杯羽毛球女子双打决赛中,中国队的两位姑娘配合得天衣无缝,获得冠军。 ....D.在抗“疫”战斗中,我们年轻一代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壮志,敢于迎接任何挑战。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生会采纳并征求了大家对学校文学社的意见。 B.通过这次演讲比赛,使她的自信心增强了。

C.市卫生监督部门加大了对市场上食品的抽样检测力度,防止合格食品重现百姓餐桌。 D.为了全面实现刷脸取款等快捷服务,农业银行还有许多内容需要解决。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都要当作一首诗看。

②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

③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喜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喜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

④所以它们看小说和喜剧,不问它们的艺术技巧,只求它们里面有有趣的故事。 ⑤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喜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 ⑥诗比别类文学较严谨,较纯粹,较精致。 A. ⑥①②⑤④③

B. ②①⑥⑤③④ C. ⑥②⑤①③④ D. ②⑥①⑤④③

6、下列选项中文化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

A.古时候,用“令尊”“尊君”谦称自己的父亲,用“家严”“家君”尊称对方的父亲。 B.长揖是我国古代晚辈对长辈所行的表示尊重的相见礼,这种礼节是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C.中秋节有为小孩佩香囊的习惯,大人在香囊内放朱砂、雄黄、香药等代表的意义是祈求吉祥如意。 D.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的到来,标志着炎热天气到了尾声,暑气渐渐消退,由炎热向凉爽过渡。 7、 综合性学习(8 分)

(1)你在某家网店买了一件衣服,穿着肥大,想要调换,该怎样和店主小美协商呢?(2 分)

(2)《见字如面》节目播出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家书在寄托情感方面的重要作用。学校拟开展 “手写家书”活动,可同学李明却说:“有了网络和手机,还用得着用笔墨写信吗?”听了他的话,你该怎样应对呢?(3 分)

(3)在 4 月 23 日“世界读书日”期间,你所在的学校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为“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班级举行“亲子共读”活动,要求家长和孩子共读一部经典,可你的爸爸一边刷微信,一边借口说工作太忙。此时你该如何应对呢?(3 分)

8、古诗词填空

(8 分)

(1) ,儿女共沾巾。 (2)欲济无舟楫, 。 (3)微君之躬, ?

(4)《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幸福生活的语句是: , 。

(5)《小石潭记》中描写潭周围树木的语句是: , , 。 9、名著阅读 (8 分)

(1)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描写苏联十月后第一代苏维埃青年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 为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同国内外敌人及各种困难进行顽强斗争的优秀小说。

B.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在冬妮娅的影响下参加了红军,成为著名的科托夫斯基骑兵师中最勇敢的士兵之一,在战斗之余,他还喜欢读英国作家埃塞尔·伏尼契的小说《牛虻》。

C.《傅雷家书》收录了 1954~1966 年间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的 100 多封家信,书中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在做人和生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引导,表现出他对儿子的舐犊之情,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D.《傅雷家书》中傅雷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2)“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是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而斗争。’”

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引以为座右铭的文字,就出自苏联作 (人名)的小说《 》,文中主人公是 。

(3)“以演奏而论,我觉得大体很好,一气呵成,精神饱满,细腻的地方非常细腻,变化的确很多。我们听了都很高兴,很感动。好孩子,我真该夸奖你几句才好。回想一九五一年四月刚从昆明回沪的时期,你真是从低洼中到了半山腰了。希望你从此注意整个的修养,将来一定能攀登峰顶。”

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的榜样式的父母,他们呕心沥血,培养了两个优秀的儿子:一个是英语特级教师 , 一个是钢琴大师 。傅雷教育儿子的人生信条是先为 ,次为艺术家, 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二、阅读(共 54 分) ( 一)古诗文阅读(共 24 分)

灞上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注:①灞上:今陕西省西安市东。作者早年屡试不第,进身无门,困居于此。②致:达到,实现。 10、下面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 分)

A.这首诗写作者客居灞上而感秋来寂寞,情景萧瑟,渲染了凄清、阴冷的氛围。

B.首联中用一个“频\"字,既表明了雁群之多,又使人联想起雁儿们急于投宿的惶急之状,古人每见雁回,易惹乡思。

C.颔联由寥廓的天际渐渐地转到地面,再而转到诗中的主人。“寒灯独夜人”, “寒”与“独”相互映衬,由寒灯而显出夜长难捱,因孤独而更感到寒气逼人。

D.颈联中“空园白露滴”运用以静衬动的手法,突出表现环境的寂静:“孤壁野僧邻”,说自己与闲云野鹤般的僧人为邻,突出诗人的处境的孤独。

E.尾联诗人直接抒发感慨,其中表达的渴望为国效力的豪迈之情与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中的相同。

11、诗人寓居灞上,那么,将“寄卧郊扉久”中的“卧”改为“居”,可否?请简要赏析。(4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6 分)

柳宗元传

柳宗元,字子厚,其先盖河东人。

宗元少精敏绝伦,为文章卓伟精致,一时辈行推仰。第进士、博学宏辞科,授校书郎,调蓝田尉。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里行。善王叔文、韦执谊,二人者奇其才。及得政,引内禁近, 与计事,擢礼部员外郎,欲大进用。俄而叔文败,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既窜斥, 地又荒疠,因自放山泽间,其堙厄感郁,一寓诸文。仿《离骚》数十篇,读者成悲恻。

元和十年,徙柳州刺史。时刘禹锡得播州,宗元曰:“播非人所居,而禹锡亲在堂,吾不忍其穷,无辞以白其大人,如不往,便为母子永诀。\"即具奏,欲以柳州授禹锡而自往播。会大臣亦为禹锡请,因改连州。

柳人以男女质钱,过期不赎,则没为奴婢。宗元设方计,悉赎归之。尤贫者,令书庸,视直足相当,还其质。已没者,出己钱助赎。南方为进士者,走数千里从宗元游,经指授者,为文辞皆有法。世号“柳柳州\"。十四年卒,年四十七。

(选自《新唐书·柳宗元传》,有删节)

【注释】①博学宏辞科:封建王朝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为制科之一种。②内禁:皇宫。③窜斥:贬逐。④荒疠:指南蛮瘴疠之地。⑤堙(yīn)厄感郁:遭遇困境,感伤抑郁。⑥大人:指母亲大人。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为文章卓伟精致/行拂乱其所为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B.吾不忍其穷/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 ..

②①

C.无辞以白其大人/蒙辞以军中多务 (《孙权劝学》) ..

D.走数千里从宗元游/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小石潭记》) ..13.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例句:宗元设方计,悉赎归之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花源记》) B.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

D.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愚公移山》) .

C.称善者久之 (《周亚夫军细柳》) .

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 分) (1)宗元少精敏绝伦,为文章卓伟精致,一时辈行推仰。

(2)会大臣亦为禹锡请,因改连州。

15、文中柳宗元在柳州为民办了哪件实事?结合本文及课文中学过的《小石潭记》,说说柳宗元是怎样对待命运的坎坷的。(6 分)

(二)说明文阅读 (8 分)

岁时的寄托

①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节日体系,春节、除夕、端午、中秋、重阳……从古至今,中国人都通过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活动来寄托自己在岁时中的希望和情怀,于是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节日饮食风俗。

②中国人对春天有着深厚的感情,春季的节日也格外多,如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等。人们对春天的希望,对人生的畅想会在这些岁令时节中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③春节是农历的大年初一,是中国一年之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节气中大年初一这一天也称元日,也就是过年。北方人都会包饺子以贺春节,饺子内还要包上一些钱物,吃到的人在今年就会有格外好的运气。南方人则吃年糕,取的是“年年高兴、年年高升”的吉祥之意。春节之时,亲朋好友还要互相拜年,吃年节酒。这个习俗古已有之,《法苑珠林》中提到,唐朝时,长安城内“每至元日以后,递饮酒相邀迎,号‘传坐酒’”。古人在大年初一时还会喝屠苏酒、柏味酒、椒华酒以贺新年,取吉避邪。

④正月十五元宵节,除了看花灯、猜谜语等节日活动外,吃汤圆是万万不能少的。汤圆在北方多称元宵,在南方则称汤圆。相.传.吃汤圆始于春秋时期,宋代时已经称其为“圆子”“团子”,取“团团圆圆”之意。

流传甚广的民谣《卖汤圆》,“吃了汤圆好团圆”,这对中国人来说是最吉祥美好的祝福了。

⑤到了夏天,五月初五端午节也是中国民间比较重大的节日。千百年来,人们为纪念屈原而独创了端午节必食的美味——粽子。粽子,古称角黍。如今粽子的制作更是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多用糯米制成。

⑥中秋节和重阳节为人们在金秋时节平添了几分愉悦。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是团圆之节。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都是这个节日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九月九日重阳节又称“敬老节”或“老人节”。重阳时节,秋菊盛开,相聚、登高、赏菊、饮菊花酒、吃菊花糕,人们在避邪祈福中享受着生活的无限欢娱。

⑦冬天的节日中以冬至、腊八和除夕最为重要。大年三十为除夕之夜。除夕之夜家家举宴,谓之合家欢、团年饭。从古代起,人们就极为重视除夕之夜。《清嘉录》即云:“除夜家庭举宴,长幼成集,多作吉利语,各年夜饭,俗呼合家欢。”南方人将这晚的团年饭称为“年夜饭”“宿年饭”“合欢宴”等,佳肴美馔应有尽有;北方必吃饺子,“年年饺子年年顺”。总之,除夕食俗是合家团圆、收、贺岁迎新的象征。

(选自《中华美食的前世今生》,有删改)

16、根据文章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吃年糕,寄寓“年年高兴、年年高升”之意;吃菊花糕、寄寓避邪祈福之意。 B、从元日至元宵之间的这段日子被称为春节。 C、冬天的节月中以冬至、腊八、除夕和重阳最为重要。 D、古人从除夕之夜开始,就相邀饮酒,被称为“传坐洒”。 17.根据文章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农历大年初一,北方人饺子里包一些钱物,祝福吃到钱物的人今年有格外好的运气。 B、正月十五元宵节吃汤圆,意味为团团圆圆、吉祥美好。

C、第④段中加点的词语“相传”,准确地说明了“吃汤圆始于春秋时期”的说法没有得到证实,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本文主要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18.第②一⑦段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节日饮食风俗” 的?请结合内容具体说明。(4 分)

(三)记叙文阅读(22 分)

(一)看火车

叶梓

①下午,我和狗子、保家、爱军四个人一起悄悄地溜出村子,然后一路小跑,直到我们经过另外一个村子

霍家坪,才放慢脚步,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我们不能让村子里的人发现,不能让任何一个同伴发现,因为这个下午对我们来说,是完全应该载入史册的一天——当我们走了整整两个小时弯曲的山路之后,我们在三阳川的渭南镇看到了我们向往以久的火车。

②第一次知道火车,是在一个深夜。那夜,我恰巧和祖母住在一起。可能是半夜两点多吧,叔父背着一个背篓,回来了。祖母急忙下炕,给叔父收拾吃的去了。而我,一个才六岁的孩子也被惊醒了。我一看久别两个月的叔父风尘仆仆地坐在炕沿边,就再睡不着了。叔父给我讲了出门的一些经历——其中让我最觉新鲜的,就是叔父花了三毛钱,从很远的地方坐着火车到了山脚下的渭南镇。从此,火车就像一个魔术师的手,弄得我心神不宁——其实我并没奢望自己能坐上火车,只要能看看它奔跑的样子,也就心满意足了。是啊,看一看火车,是我一个乡下少年对远方的向往。从生在杨家岘这个小村庄开始,我就没出过远门。最远的一次,也就是去了一次三阳川,一个比我的村子略微好一些的地方。于是,我就把看火车这个秘密的愿望告诉给了我的三个好朋友;于是,也就有了我们秘密出村的那个下午——当我们到了渭南车站,好像是下午四点多。

③小心翼翼地进了火车站,在一个极不起眼的角落里坐下来,我们就等着有一列火车能够驶入我们的眼帘。可是,当我们苦苦地等了多半个小时,才有一趟货车驶来了,好像是拉煤的,脏兮兮的,一点也不好看,还有一路的灰尘跟着火车在飘飞。可以说,这无异于渴望已久的漂亮姑娘居然以很丑的样子出现在眼前,让人备感失落。我也就在那个下午突然明白,任何美好的事物在到达内心之前,其实都要走上一段很长很长的路,从而产生一种极为美丽的等待之苦。比如我们期待驶入我们眼帘的第一列火车。但我们没有罢休,并且下了决心,宁可不回家也要看一趟坐人的火车,看一看究竟是穿什么衣服的人坐着火车来来去去地经过祖国的南北大地。

④终于,不到十分钟,来了一趟火车,确实如我们所愿的是一列客车。更让我们兴奋不已的是,它居然就停在我们的眼前,停在西北大地上这个小小的车站上。这也就是我后来所知道的列车在单行道上的会车。火车一停下来,我们就欢呼起来。我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点怕,躲得远远地,我看见车里的人来回走动着,有喝水打牌的,有抽烟睡觉的。至今我还记得,那趟火车某个窗口边上的一个中年男子,他总是冲着我们几个笑。我知道他是笑我们的傻。傻,难道不是一种美吗?我现在真希望有人笑我傻,然而没有了。还得补充一句,火车启动时他打开窗户,朝我们挥了手。

⑤随着一声鸣笛,火车慢慢启动了,在我们内心的挽留下驶向了远方。热闹了几分钟的站台沉寂了下来。只留下我们四个人在空荡荡的站台上孤零零地站着,回想着已经远去的火车。我不知道火车最终要去什么地方,也不知道沿途会有什么样的景色,但我可以相信,一路走去,肯定很美, 肯定要比我所生长的这个小村子美得多。

⑥后来,在我的百般纠缠下——八岁的我被叔父带着坐了一次火车,但远远没有我所想像的那么美好。是啊,少年时代美好的秘密,如果要想一直保留它天真的面孔,就永远也不要揭开那层朦胧的面纱。 19、品味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4 分) (1)赏析下面句子。(2 分)

只留下我们四个人在空荡荡的站台上孤零零地站着,回想着已经远去的火车。

(2)说说你对“他总是冲着我们几个笑”一句中“笑”的理解。(2 分)

20、文章以“看火车”为题的作用是什么?文章的题目是“看火车”,可是结尾为什么还要写“我” 坐火车这件事?(4 分)

(二)

满 孙君飞

①那时候,母亲总在家里,父亲总在家外。

②父亲就像一个“客人”,前来“拜访”我们的时候,总会带着礼物。

③他从不知名的远方挑回的担子里有圆滚滚的卷心菜,红白相间的猪肉块,一块撒满碎花儿的土布,一个快要装满彩色圆球糖的玻璃瓶,轻轻摇动一下,就会发出让我口舌生津的可爱声响……

④有一次,他还拉着满满当当的木板车过来,像是一个打了胜仗的“大王”,身后还多了一群呐喊助威的“大兵小将”。他欣然地卸下一张桌子,说让我写字用;又搬下一条高凳子,凳子下面竟然有个小抽屉,带锁,说可以搬到学校坐。周围无数双眼睛都被它镀.亮.……这一刻,我无比自豪。

⑤可是有时候,父亲回家也会两手空空,就像打了败仗的士兵,手无寸铁。

⑥他眼睛里的火光熄灭了,灰头灰脸,嘴唇也起了白皮儿,他肯定又饥又渴,脸上什么也没少, 但就是让人觉得缺了不少东西。他的腰身弯如无剑可射的猎弓,疲累得好似一件等待浆洗的脏衣服, 我心里有些难过。

⑦这一天,他做生意亏了本儿,一路风餐露宿,空空荡荡地走回家;他个子越是高大,越显得臂怀里的空旷冷清。

⑧母亲看到他,不说话,也不笑,她的个子原本有些矮,这时候却像变得更矮。她神色平静, 目光柔和,窸窸窣窣地小步快走,从厨房里捧出满满一一碗凉好的开水,放到他面前。他“咕嘟咕嘟”一饮而尽,母亲拿走碗,盛来满满一碗饭,放到他面前。在我的记忆里,这情景不止一次,这饭有时是面食,有时是白米盖着菜,有时竟是只有节日里才有的萝卜炖骨头,好像她提前知道他要

空着肚子空着手回来似的。当然有时母亲还会特意为他斟上一碗热热的黄酒……看他吃饱喝足、心满意足,我疑惑不解:母亲这样招待他,怎么像犒劳凯旋归来的将军?

⑨父亲并没有上床休息,而是无牵无挂地枯坐着,看母亲从井水中捞出洗净的衣服,拧干,一件接一件地晾晒到院子里的绳子上,并把被单摊开。水拉着被单,起初还显得紧致,慢慢地,灌满了风,吸足了阳光;它们就可以如巨大的翅膀般,扑扇着发出富有节奏的、鼓舞人心的“鼓点”。那声音灌满了我们的耳朵。那些红的、绿的、青的、蓝的、白的土布啊,在风中扑扇出阳光的温煦芬芳,挂满了我们的家园。我们这些孩子在这个快乐的“迷宫”里穿梭:奔跑、喊叫、躲藏,惊吓他人,最后又以笑声和甜美的泪光收场。这时候,父亲的眼中似乎也有了光芒。我们沐浴在父亲的目光中,有了满足,有了鼓励。

⑩父亲看着看着,就笑了,然后就躺到床上,当一块做梦的“石头”,发出惊天动地的呼噜声。

⑪再后来,父亲放下了担子,也放下了木板车,和母亲一样,总在家里,总在庄稼地里,总想着将家填得更满些,更满些。可是屋子里,这里还是缺一个柜子,那里还少一台收音机,另外一个地方又需要一辆自行车……终于有一天,他们都说:我们都老了,那些空着的地方,你们去填满吧……

⑫我们会的,会把所有需要填满的地方填满,还有他们心里梦里空着的地方。

⑬但是我又懂得,在那有他们的地方,其实一直是满满当当的,我们最需要的东西,那里一直不缺。

(选自《时文选粹》,有删改)

21、阅读选文笫④一⑩段,补全下面的表格。(4 分)

段落 主要情节 ④ ⑤~⑥ ⑦~⑧ 母亲用丰盛做生意亏本的父亲 ⑨~⑩ 父亲边看母亲晾“我们”玩耍, 然后安然入睡 D 父亲拉着桌凳等满B 车礼物回家 的饭食“招待”晒衣物,边看“我”的心理 A

有些难过 C 22、请分析第④段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 分) 周围无数双眼睛都被它镀亮…… ..

2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子。(3 分)

他的腰身弯如无剑可射的猎弓,疲累得好似一件等待浆洗的脏衣服,我心里有些难过。

24、选文第⑥段中父母说:“我们都老了,那些空着的地方,你们去填满吧……”,第⑩段中“我”却认为“我

们最需要的东西,那里一直不缺不空”。这两句话是否矛盾?为什么?(4 分)

三、小作文写作(10 分)

25. 在抗疫期间,我们一边学习一边锻炼身体,大家有没有认真观察过所使用的体育器具呢?它们默默地为我们强身健体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请选取一件你使用过的体育器具,写一段说明文字。

要求:1.恰当地安排说明顺序;2.说明语言正确;3.字数在 180 字左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