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手工泛丸操作新手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沈锦华;李万红;邵建兵;金海欧;严小萍
【摘 要】中药手工泛丸新手操作培训理论空缺,本文列出常见问题、 目标丸药状态、 操作规程、 分段调整的理论依据,有利于泛丸新手在认识上对其掌握. 【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年(卷),期】2018(027)020 【总页数】2页(P108-109) 【关键词】手工泛丸;起模;丸模起点
【作 者】沈锦华;李万红;邵建兵;金海欧;严小萍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江苏 如皋 226500;江苏省海安市中医院,江苏 海安 226600;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江苏 如皋 226500;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江苏 如皋 226500;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江苏 如皋 22650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943
中医临床治疗慢性病及调和气血长期服药的汤剂,常加工泛制成丸药(客料泛丸)以便服用,但此传统工艺操作新手很难掌握,通过多年的实习生带教和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归纳以下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则中药手工泛丸操作简单易学且大大提升了成功率。
1 中药手工泛丸操作评价标准
1.1 外观(共70分)
1.1.1 大小适合(20分) 菜子大(1.5 mm)、绿豆大(2.5 mm)、碗豆大(3.5 mm)、梧桐子大(4.5 mm),基本符合预期要求[30粒±(20%~10%)]。各种规格丸药用粉基本要求,菜子大(1.5 mm)120目粉、绿豆大(2.5 mm)100目粉、碗豆大(3.5 mm)80目粉、梧桐子大(4.5 mm)60目粉。 1.1.1 大小均一(20分) 丸粒重量差异符合药典要求。 1.1.2 色泽均匀(10分) 无明显色差。
1.1.3 圆整光滑(10分) 无掉屑、无明显棱角。 1.1.4 无败粒(10分) 无连粒、无碎块。 1.2 时间(10分) 1公斤粉料1.5 h内完成。 1.3 耗损(10分) 得率大于95%。
1.4 卫生整理(10分) 丸匾、刷子等用具清洗干净,地面、桌子整洁。 2 操作新手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2.1 损耗较大 新手操作时常有丸粒外洒、溅出、粉料泼落等现象,开始动作时要有意识的小幅度操作、要加强手臂力量锻练。
2.2 丸模不圆、粘连成团 每轮要多团转,动作宜先快后慢,每次水、粉要偏少,水要刷匀、刷薄,丸模应保持微挂粉状态,特别是在起模、成模阶段。
2.3 成模后丸模大小仍悬殊较大 一种方法是浆去大、小两端的、主要是小的丸粒,另一种是每轮都注重“长小少长大”[1]原理来操作。
2.4 成品丸药与目标丸药偏大或偏小 要了解丸模起点原理[2],模起点时、根据球体积原理和已用粉量占比、及时判断目前状况下目标丸药的径值,适当增加或减少丸模数量。
2.5 污匾的处理 在起模时刷水区不固定、在成型时用粉量偏多而又刷水成潭而出现粉层积粘附在丸匾上,阻力增大、影响操作,下一轮要及时调整,特别是成型时
污匾可分区加水刷至粘匾粉饼混悬灵活状态后(混浆操作)、迅速团丸药去沾液,团后如有丸药粘连则加少量粉揉开,再次重复上述操作直至丸匾干净为止。 2.6 赋形剂粘性过大或不足的处理 特别是起模阶段,易粘连成团、赋形剂则加水浠释或另用酒精等粘性偏低的,难成团、通过一些办法增加赋形剂的粘性。 2.7 药汁煎膏未用尽 应根据赋形剂是粉料的百分之五十左右浓缩,不足部分可加纯净水处理。若药汁煎膏过于稠厚还是拌药干燥后打粉较易操作。
2.8 操作失败,难以调整 只好调整赋形剂及药粉,将药汁浓缩,偏大丸药、部分偏小丸药干燥后打粉、再次加大成型。 3 熟悉并应用“用粉量与丸径的变化表”
模起点应在用粉总量的5%,定丸模数应在用粉量的12%,调齐丸径应在用粉量的20%前进行较为妥当,特殊药物分层包裹及赋形剂粘性较大应在加大成型中进行,否则操作困难较大。见表1、图1。
表1 用粉量与丸径的变化用粉量千分之体积占比半径占比半径增值大致分步500.050.368找模起点 1000.10.40.96定丸模数 1500.150.53130.6732000.20.5850.537调齐模径
2500.250.630.453000.30.6690.393500.350.70470.3574000.40.73680.3214500.450.76630.2955000.50.79370.2745500.550.81930.2566000.60.84340.2416500.650.86620.2287000.70.88790.2177500.750.90860.2078000.80.92830.1978500.850.94730.199000.90.96550.182加大成型 9500.950.9830.1751000110.17盖面收光
4 熟悉手工泛丸操作规程
吸收了丸模起点理论、编制的“手工泛丸操作规程”[3],会使这门传统工艺得到有效推广,使中药手工泛丸这门传统工艺规范化、神秘经验具体化,使以前操作难
以领悟变得简单速成,费力费时变得简单高效。
中药手工泛丸操作是个经验积累的过程,需要多次操作后慢慢体会。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袁劲松,汤翠娥.王奇成主任中药师的水泛丸手工起模经验总结[J].湖南中医杂志,1994,10(6):42-43.
[2]沈锦华,毛镐,毛疆民.中药手工泛丸丸模起点探究[J].江苏中医药,2012,44(9):66-67. [3]沈锦华,毛疆民,汪燕,等.中药手工泛丸操作规程[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26(18):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