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典型案例评析
——用网络舆情的分析与引导方法评析
案例
2012 年 10 月 8 日,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番禺分局政委蔡
彬“拥有21 套房产,却只向组织申报了两套”一事,被网友“广州正义 者联盟 K”在天涯社区发帖曝光。10 月 9 日,该贴被新浪微博网友编 发转载,随后,《南方都市报》等媒体对此事做了诸多报道。蔡彬也
因此事被网友戏称为“房叔”。10 月 22 日,广州市纪委通报称“初步查
明,蔡彬在任职期间涉嫌利用职务便利收受他人贿赂、 违反规定经商
并对其
办企业等重大违纪行为。 番禺区纪委已对蔡彬进行立案查处, 实施‘两规’措施”。
本以为调查结论出炉,这件事就该趋于平息了。然而, 12 月 22 日有网友在新浪微博上发出了“房叔还没处理,举报者已经被先办了”的声音,让这起事件再掀波澜。此消息一发布,转帖跟帖者如潮,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12 月 23 日广州市纪委在官方微博上澄清“在‘房叔’事件中,相关部门问责的既不是举报人,也不是报料者,而是在事件中受他人请托, 利用工作之便违规向他人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通过不合法的途径和手段公布了公民的个人信息,取得了“正义”的结果,是对还是错?如果错,又是谁的错?广大网友对此事发表了形形色色的言论, 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散发到网络的每个角落,如:新浪微博、腾讯微博、 BBS、 QQ 空间、天涯论坛等
1
各大网站,在网上引发了一场风暴。
案例分析
本文将采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网络舆情的分析与引导方法对“房叔”
事件形成的这场网络舆情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 其具体步骤如下: 一、掌握此
方法的相关概念;二、收集“房叔”事件的网络舆情信息,三、分析其社会背景
四、采用双面说理与促进内化的办法, 主动引导、信息, 转化一些网络受众
的偏激情绪与思想,引导其接受正确的观点和信息。
分析方法概述
网络社会是人的社会, 人在创造网络的同时, 也将各种价值观念带进网络中。因而,网络社会不仅充满了人性, 具有个性,而且也具有社会性、 政治性和阶级性,不仅具有秩序性, 同时也具有无序性, 甚至充满各种思想矛盾斗争。 引导“网络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房叔”事件引发了广大网络受众的关注, 吸引广大网络受众参与与表达意愿和意见, 在网上引发了一场风暴, 并发展成 声势浩荡的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的的力量是强大的, 这样一场网络舆情更是对的公信力和造成了强烈的冲击。此时急需运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此事件进行全面分析, 引导一些情绪偏激的网民走上正确的思想道路。
所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抓住网络本质, 针对网络影响,利用网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网民施加思想观念、 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和信息教养方面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和信息素养的虚拟实践活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指根据网络以及人们在网络领域思想以及行为
的特点,为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传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完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所采用的方式、程序和手段的总和。
网络舆情是指网络受众在网络领域通过网络语言和其他方式, 围绕社会公共事务性的热点或普通关注的议题所表达的情绪、 态度和意见的集合。 网络舆情是网络受众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现象在网络空间的一种群体性社会心理反映,是网络和行为相互作用的产物。
2
网络舆情除了具有现实社会舆情共有基本属性外 , 还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其一 , 网络舆情具有直接性与客观性; 其二,网络舆情具有互动性与反馈性;其三,网络舆情具有情绪性与偏差性。
所谓双面说理,就是从正面、反面两个方面说理,将正反方意见同时呈现。
传播学研究表明, 双面说理与单面说理相比, 具有更大的免疫力, 即人们对反面说理的传播具有较强的抵御能力,因而态度的改变更持久。
分析与引导的前期准备
一、网络舆情的掌握
我将采用直接收集方式掌握 “房叔” 事件的网络舆情, 其具体方法如下: 通过对网络论坛、 微博转帖或新闻跟帖以及其他网络方式, 直接从网络受众中获取舆情信息。这样获得的网络舆情信息能直接反馈一些网络受众的意愿, 具有时效性。
在网上的这场风暴中, 一方面,有的网民难以接受 “不仅没有表彰和感谢公民在反腐方面的协助, 反而责成有关部门严肃追责泄露房屋信息的人。 ” 的这一做法,在网络的各个角落骂声、讽刺声一片。如: “真是岂有此理!揭发贪官有功啊!保护隐私怎么能变成保护贪官呢?! ”“广州市纪委和广州市房管部门的处理结论没有任何道理能站住脚!反而显示了官官相护的涉嫌包庇分子!”“令人讽刺的是“房叔”问题,没有通过广州市纪检部门自查出来,而是由
根据公民举报而落马。 这使得广州市纪检部门的脸上不好看, 还是其他原因, 非要置举报房屋信息的人于死地而后快呢 ,, ?” “话说广州市正在试点财产公开,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项目, 就是房产信息必须公开。所谓财产信息公开, 一
方面是自己如实申报, 另一方面是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 假如按广州市房管部门规定——房产信息只能由业主本人或业主的委托人查询。 那么,想
要瞒报自己的房产信息, 纪检部门可以不闻不问, 房管部门又把房产档案信息锁在保险柜里。请问,谁来监督?谁能举报?没有监督,无人敢举报!那么,所谓的财产信息公开,岂是不成了——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不曾偷吗?” “专家告诉我们:‘个人隐私一旦涉及到公共的利益, 必须变成公开的信息’ 。值的注意的是, 广州纪检部门说, 他们处分的是国家工作人员违规泄露干部
个人信息!这就奇怪了,有着天时地利的广州市纪检部门放着拥有
21 套房产的
3
‘房叔’蔡彬不查,还养尊处优地养在那里!现在有人一查,就坏事了!分
子‘房叔’ 蔡彬迟迟不见处罚公布, 而对于举报者的行政处分却立杆见影, 这不是成令人咄咄怪事了吗?广州纪检部门你们是屁股决定脑袋, 还是涉嫌包庇呢?” “杀鸡吓猴,看谁还敢上网举报! ”“如果不是他暴料?有自查机制吗?
反腐就是句口号而已! ”“还接受什么人民监督?简直就是放屁。 ”“官官相护, 蛇鼠一锅。他们都一样的, 同是利益集团。 怕此风一开, 到时就轮到他们被查了。 ” “政党和并不喜欢百姓反腐, 他们更倾向于内部处理, 以保护集团利益。 把反腐机制社会化是执政党最不愿意的事, 因为民众的反腐要求要高于政党的反腐目标。”
另一方面,也有小部分网友比较理性, 没有被愤怒冲昏头脑, 仍然相信我们
的这样做是为了今后更好地反腐的大局, 为了社会的稳定。 他们在网上的各
大论坛是这样说的: “举报当然好,但是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便利去查询别人私人
信息的做法始终都是违规的, 受到惩罚也是应该的, 但它同时也为反腐做了贡献,
可以适当减轻惩罚。 ”“房产信息是个人隐私, 依法应该给予保护。 ”“爆料人员举
报相关人士, 程序一定要合法。”“举报那些贪污分子是正确的, 可是同
时举报人员把涉及到别人的一些隐私, 例如个人的一些隐私, 房产的重要性全部
给泄露,从这点来说需要进行处罚。 ”“如果不整治的话, 你说的信息还能保
密吗?我们怎么能去保护我们的个人信息?” “反腐大计不在一时之快,如果人
们都不遵守程序, 社会必将大乱。”“虽然这些声音都被骂声、 嘲讽声盖过了, 但
是它仍然表明了部分网民的态度和意见。
二、背景分析
“房叔”事件在网络上引起风暴,在短时间内传遍全中国,人尽皆知,是有其社会背景的。 一方面,我们跨入了一个新的世纪,迎来了一个 “一网而天下”的崭新的信息网络时代。 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 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 加速了全球的信息化, 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本世纪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 全球正在急速向一个全新的 “网络信息社会”、“网络时代” 推进。因特网使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方的人们, 可同时在计算机上“面对面” 地交流,每个人即是信息的传播者, 又是信息的接受者。 这种交互沟通, 可使人们从传统的被主动式接受 “灌输” 变为主动参与思想交流, 在思想碰撞的火花中选择
4
接受正确的思想观点。 同时,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隐秘性, 使大多数人在网上流露的思想往往是最真实的, 特别是一些受到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 难点问题,网民们都会在网上发表各自的观点、意见,进行交流、讨论。
正是因为网络的发展、信息传播的迅速,网络的匿名性与隐秘性,使得网民
畅所欲言,纷纷对“房叔”事件表明自己的心声,通过微博、博客、 BBS论坛、QQ空间、天涯论坛等网络传向全国各地。
另一方面,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经济高速发展,但是,对权力制约的
机制措施滞后、 监督乏力,社会矛盾激化, 很多价值观念受到了冲击。 某些把人民给予的权力当作赤裸裸的牟利手段, 买官卖官,索贿受贿, 由此带坏了社会风气, 滋生了其他各种; 还有相当一段时期以来的食品安全事件、 司法不公正问题、 暴力拆迁事件等无不销蚀着中国民众对的信任。 于是,面对热点事件,只要涉官、涉权,公众的第一反应往往是部门在包庇、隐瞒。
分析与引导方法的使用
一、网络舆情的分析
下面我将通过网络舆情的特征分析“房叔”事件在网上引发的风暴。
(一)网络舆情具有直接性与客观性。网络受众通过新闻评论、 BBS论坛和微博等虚拟空间自由和匿名地发表言论, 表达自己真实的观点, 反映出自己真实的情绪。因而,网络舆情能够比较直接地、 客观地反映现实某些现象和问题的实质,比较真实地体现不同群体的价值诉求和心理状态。 广大网民对 “问责于泄露“房叔” 个人信息的工作人员并对其处以行政处罚” 的做法的愤怒, 通过微博、博客、 BBS论坛、 QQ空间、天涯论坛等网络直接在表现出来,这是广大网民最真实的观点和情绪, 不受社会中条条框框的。 另一方面, 这也客观地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当前社会之风盛行以及反腐不力的不满与愤怒。
(二)网络舆情具有互动性与反馈性。 在网络上,网络受众一般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 在对议题发表言论、 表达意见、进行评论的过程中, 网络受众之间往往容易形成即时性在线活动交流, 赞成方的观点和反对方的观点相互探讨、 争论、交汇、碰撞,甚至出现意见交锋。这种在网络之间的互动性,使各种观点和
意见能够快速地表达与反馈, 推进网络舆情发展。 有网友认为“举报当然好, 但
5
是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便利去查询别人私人信息的做法始终都是违规的, 受到惩罚也是应该的, 但它同时也为反腐做了贡献, 可以适当减轻惩罚。 ”“房产信息是个人隐私,依法应该给予保护。 ”但也有网友针对此提出了反对意见: “假如按广州
市房管部门规定——房产信息只能由业主本人或业主的委托人查询。 那么,想要瞒报自己的房产信息, 纪检部门可以不闻不问, 房管部门又把房产档案信息锁在保险柜里。请问,谁来监督?谁能举报?没有监督,无人敢举报!那么,所
谓的财产信息公开, 岂是不成了——此地无银三百两, 隔壁不曾偷吗?”然后,又有网友提出了反对意见: “反腐大计不在一时之快,如果不遵守程序正义,社会必将大乱。 ”这两种意见相互探讨、争论、交汇、碰撞,推进了网络舆情发展。
(三)网络舆情具有情绪性与偏差性。 由于人在网络虚拟空间是以身体缺场,
符号在场的方式存在,因而容易导致一些网络受众在网络上言论表达缺乏理性,
感性化和情绪化倾向明显, 有的人甚至把网络作为发泄情绪的场所。
在现实生活
中遇到挫折,对社会问题认识片面等,都有可能在网络上借题发挥,进行宣泄, 甚至散步攻击言论。 在一定程度上说, 由于一些人的情绪化言论或掺杂个人
主观片面认识, 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 引发负面或有害, 形成具有
煽动性和破坏性的网络舆情。 由于当前社会对权力制约的机制措施滞后、 监
督乏力,社会矛盾激化。 某些把人民给予的权力当作赤裸裸的牟利手段,
买
官卖官,索贿受贿,滋生了其他各种。 广大网友只看到了该工作人员的
做法的结果是铲除了分子, 没有想过如果百姓都效仿这样的行为, 会给社会
造成什么后果。 他们单纯地认为只要能把分子揪出来就好的,
对这样的 “人
民英雄”应当予以表扬, 而不是惩罚。因此,他们把网络当成了宣泄愤怒的场所, 这样的愤怒引起了生活在同样社会背景下的广大网友的共鸣,
使得个体意见迅速
汇聚成公共意见,并传播到网络的各个角落。
二、双面说理与促进内化方法的使用
要转变一些网络受众的偏激、 片面态度、思想和行为, 关键在于网络受众要接受并内化正确的信息内容, 放弃原有的态度、 思想和行为, 这需要通过双面说理与促进内化的办法, 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扁强化教育说服力与影响力。 按照美国心理学家卡尔· 霍夫兰的实验结果, 双面说理与当面说理的效果, 虽无优劣
6
之分,但与受试对象的文化程度有关, 对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知识群体, 双面说理比较有效。因此,需要通过信息的传播,摆事实、讲道理,把正确的、错误的观点、做法都摆出来,让网络受众比较、鉴别、选择。要相信网络受众的绝大部分
是通情达理的, 是有分析辨别能力的, 是愿意接受正确思想和信息的。 促进内化就是引导网络受众面对复杂的言论与行为,进行分析、比较、思考,理智对待,克服偏激,选择正确,排斥错误,坚持积极的、正确的网络取向。
从以上对“房叔”网络舆情的掌握与分析, 可知在这场中意见相互探讨、争论、交汇、碰撞的网民都是懂法的, 关注时事政治的, 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网民大部分是追随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网民的意见的。 因此,要把广大网民的偏激、 片面态度、 思想和行为, 就要首先转变这部分在网络舆情的发展和形成起重要作用的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网民的偏激、 片面态度、思想和行为。而要引导他们接受正确的思想和信息, 比较有效的方法便是双面说理, 促进内化。
下面我将从对 “用工作之便违规向他人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工作人员” 给予撤离岗位和行政记过处分,有何法律依据和现实原因;如果如广
大网友所愿默认或表扬这种反腐手段, 又会有什么后果和影响, 两个方面进行说理。
根据 2006 年 10 月份国家建设部颁发的《房屋权属登记信息查询暂行办法》
(2007 年起实施 ) 第七条规定,房屋权属登记机关对房屋权利的记载信息,单位
和个人可以公开查询。此外,只有“房屋权利人” 、“房屋权利人的委托人” 、“国
家安全机关”等特殊个人或单位才有权限查询与该房屋权利有关的原始登记凭
证,比如房产的地址、 该个人所有房产的详细信息等。 目前普通市民对于任意房
产的查询权限是:知道房产者名字不能查房产信息,但如果知道房产详细地址,
可以到政务中心或者交易登记中心查询房产的所有者、房产是否被抵押等信息。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客观地说,此次广州对“用工作之便违规
向他人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工作人员”
给予撤离岗位和行政记过处分,很
大程度上是基于公务人员的职业规范要求和法律的权威, 民众在接受和传播这一 消息过程中,忽视了信息泄露者的公务员身份,而将其视为一个单纯的爆料人。
民众习惯以一种目的决定手段的思维看待各种网络爆料, 只要目的是善意的, 手
7
段的阴暗就可以忽略不计。很多网友带着这种朴素的正义感参与到网络反腐中。当然,在这种朴素的正义感背后, 有观点认为它所依据的乃是现代政治伦理规范,
即“个人信息一旦涉及到公共利益, 必须接受民众监督, 公开其个人信息。 ” 这是正确的。 但是应该按照法定的程序来公开, 只是目前对于由谁公开、 怎么公开并没有明确的制度安排。 但是,不能因为现在缺乏公开财产的相关制度就
随意泄露别人的信息。 “房叔”虽然涉嫌贪污, 但是他的身份还是中国公民,有得到国家法律保护的权利。 披露个人隐私继而完成反腐的行为不符合程序正义的要求。尽管反腐是当前中国的头等大事, 但是如果人人都效仿这位泄露信息者,以恶制恶,那么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将得不到保障, 中国的法律权威将不复存在,反腐及其他法律程序将混乱不堪, 这不仅将阻碍当前的反腐进程, 更会使整个社会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广州对“用工作之便违规向他人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工作人员” 给予撤离岗位和行政记过处分, 是在依法行政, 是为了使公民的个人信息得到有效保障,是为了维护中国法律的权威, 是为了维护反腐及其他法律程序程序的正义性,是为了中国社会的稳定和长期发展。
目前,广州正试点财产公开申报,其中一项就是房产信息公开。此外,
广州市房地产档案局已对个人信息系统进行升级改造。
以后,大
这一切
力整肃,铲除,才短短十多天, 就有十多个省级干部因被拿下。
都说明正在努力, 我们不应该被愤怒蒙蔽了双眼, 要用全面的、 辩证的观点
看问题。
启示分析
恩格斯说: “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 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 ”广大网民
出现这样偏激和片面的情绪和当前的社会背景和制度的不完善是紧密相关的。 引导广大网民接受正确的观点和信息, 走上正确的思想道路, 不仅需要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努力, 也需要作为网络主体的所有网民的努力, 更需要社会和的支持。
8
专业资料 学习资料 教育培训 考试 建筑装潢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