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A.0.1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
工程项目名称:新建吉林至珲春铁路客运专线工程 施工合同段:JHS-Ⅳ 标 编号 致 :黑龙江中铁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吉图浑客专监理二标监理站(项目监理机构): 我单位根据承包合同的约定已编制完成 路基填筑施工方案 ,并经我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 附:路基填筑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章): 项目负责人: 日 期: 年 月 日 专业监理工程师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 期: 年 月 日 项目监理机构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章): 总监理工程师: 日 期: 年 月 日 建设单位意见(需要时): 建设单位(章): 负责人: 日 期: 年 月 日
新建吉林至珲春铁路客运专线工程 (GDK172+152-DK176+847.92 路基工程)
路基填筑施工方案
项目名称: 新建吉林至珲春铁路客运专线工程 建设单位: 长吉城际铁路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黑龙江中铁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吉图珲客专监理二标监理站 施工单位: 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吉图珲客专JHS-Ⅳ项目部四工区
编 制 人: 年 月 日 审 核 人: 年 月 日 审 定 人: 年 月 日 审 批 人: 年 月 日
路基填筑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及编制范围 1.1编制依据
1.1.1《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1-2010/J 1147-2011
1.1.2《高速铁路路基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1.1.3《新建吉林至珲春铁路施工图路基设计大样图集》(吉珲大样图施路-02)
1.1.4《GDK172+152~GDK173+000软土及松软土路基、地下水路堑路基设计图》(吉珲施路-107-1)
1.1.5《GDK173+000~GDK173+699.49地基处理路基及边坡防护路基设计图》(吉珲施路-107-2)
1.1.6《DK173+700~DK174+300地基处理路基及边坡防护路基设计图》(吉珲施路-108)
1.1.7《大石头南站场设计图DK174+300~DK175+400》[吉珲施(站)-06-2]
1.1.8《DK175+400~DK176+100地基处理路基及边坡防护路基设计图》(吉珲施路-109-1)
1.1.9《DK176+100~DK176+847.92地基处理路基及边坡防护路基设计图》(吉珲施路-109-2) 1.2编制范围
GDK172+152~DK176+847.92段路基工程基床表层以下路基路
基填筑施工。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GDK172+152~DK176+847.92段路基全长4695.92m,本施工段落位于吉林省敦化市境内,前接西山隧道,后接大石头特大桥以填方、挖方形式通过。该段主要工作量:基床表层级配碎石47069 m3,路基填方49.7万m3,挖方17.9万m3,碎石垫层79591m3。CFG桩249786延米,多向水泥砂浆桩222731延米。 2.2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客运专线 正线数目:双线
速度目标值:开通速度250km/h 最小曲线半径:7000m
坡度:一般地段20‰,困难地段25‰ 正线线间距:5m 牵引种类:电力 机车类型:动车组
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自动控制 调度指挥方式:综合调度 2.3自然条件
2.3.1地形地貌
牡丹江及其支流沙河冲积平原区,地势平坦开阔,大部分地表被农作物覆盖;线路经过处地质构造不发育。
2.3.2水文特征
该区域主要以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为主,地下水埋深2.5-16.4m,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
3.3.3气象特征
敦化市位于吉林省东部,属性中温带湿润气候区。冬虽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四季分明。
3.3.4地震动参数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最大冻深1.84m。 三、施工人员、机械设备组织 3.1施工人员组织
序号 1 2 3 4 5 6 7 8 职务 生产副经理 现场技术负责人 架子队长 现场技术员 领工员 测量技术员 试验员 工人 人数 1 2 3 6 6 3 3 60 工作职能 现场生产全面组织 现场技术指导工作 各自管段内的施工组织 各自管段内的技术工作 全线测量放样工作 全线试验检测工作 配合机械施工 备注 3个架子队 每架子队2人 协助各架子队长组织施工 每架子队2人 3.2机械设备组织
序号 机械名称 1 2 3 4 5 6 挖掘机 装载机 推土机 平地机 压路机 自卸汽车 规格型号 22t 40t 数量 3台 3台 3台 3台 6台 60台 用途 挖装土方 填料摊铺作业 填料摊铺作业 填料摊铺作业 填料碾压作业 填料运输 3.3测量、检测仪器配置
序号 1 机械设备名称 K30平板载荷仪 单位 套 数量 1 设备情况 良好 2 3 4 5 6 7 红外线干燥箱 电子秤(Max:1kg,e:0.01g) 电子秤(Max:30kg,e:1g) 量筒(1000ml) 称量盒 全站仪 个 台 台 个 个 台 1 1 1 3 10 1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四、路基填筑前的准备工作 4.1地基处理竣工验收
该段路基地基处理形式分为CFG桩+褥垫层复合地基处理、多向水泥砂浆桩+褥垫层复合地基处理、基底换填渗水土三种地基处理形式。地基处理必须报检合格,监理同意转序后方可进行路基填筑。 4.2路基填筑前测量
由项目经理部精测队对加密点进行复测,工区测量队测设线路中间桩位,加密水准点,测量路基横断面,按1:1.5坡度放出坡脚线。现场按设计宽度每侧加宽50cm(机械施工加宽,保证边坡压实),放边线点,撒白灰线标示填筑边界。 4.3填料的选择和室内试验
根据《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填筑施工技术要点手册》及设计要求,本段路基基床以下路堤填筑A、B组及C组碎石类或砾石类土、基床底层填筑A、B组土及非冻胀土、0.2m厚中粗砂。A、B组土填料来源及非冻胀土来源选择西山取土场;中粗砂来源选择敦化雁鸣湖砂场;对填方土进行取样后,分别进行颗粒筛分、土壤液、塑限、自由膨胀率、标准击实等试验以鉴定土壤类别并确定指导现场施
工的相关指标。
五、路基填筑施工工艺及流程 5.1工艺概述
5.1.1地基处理
该段路基地基处理形式分为CFG桩+褥垫层复合地基处理、多向水泥砂浆桩+褥垫层复合地基处理、基底换填渗水土三种地基处理形式。地基处理必须报检合格,监理工程师同意转序后方可进行路基填筑施工。
5.1.2 路基填筑
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按放样宽度及松铺厚度控制卸土量,推土机摊铺粗整平,检查含水率,含水率适宜时,松铺厚度及平整度符合要求后,用压路机按规定碾压。碾压按照试验段施工取得的施工参数进行,直至达到要求的压实度标准。
5.1.3 卸土控制
填筑前首先放出左线中桩和坡脚线,每20m打出坡脚桩,为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坡角桩比设计每边宽出50cm。按自卸车每车的方量和松铺厚度计算每车卸土范围,在路基上用白灰洒出方格,以达到控制松铺厚度的目的。
5.1.4 摊铺整平
采用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按放样宽度及松铺厚度控制卸土量,首先检查填料的含水率,当填料含水率与其最佳含水率之差不超过1%时立即予以摊铺整平,填料的摊铺采用推土机粗平,平地机
精平。保证每一填层的平整度及层厚的均匀,摊平过程中不断用铁锹挖洞检查松铺厚度。每一层填筑时均须形成2%-4%的人字形横坡。在相邻两区段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处须错开不小于3m的距离。在沉降观测桩周围1m范围内的路基采用人工填筑整平。
5.1.5 碾压
摊铺整平后,松铺厚度、平整度和含水率符合要求开始碾压。碾压时采取从两侧向中心的顺序,纵向进退式碾压,碾压时,各区段交界处应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0m,纵向行与行之间重叠不小于0.4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m,以保证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的均匀性。碾压行驶速度开始时用慢速(2-3km/h为宜),最大速度不超过4km/h。
5.1.6 填层检测 5.1.6.1检测要求
按设计及验标要求,基床以下路堤每100m每填高约90cm抽样检验地基系数K30各4点,基床底层每100m每填高约90cm抽样检验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各4点,压实系数K每填层均检。
5.1.6.2检测点位布置
压实系数K检测每检测层每100m路基左、右距路基边线1m处各2点,路基中部2点。地基系数K及动态变形模量EVD每检测层每100m左、右距路基边线2m处各1点,路基中部2点。
路堤各部位压实标准
压实标准 项 目 砂类土及细砾土 基床以下 地基系数K30(MPa/m) 动态变形模量Evd(MPa) 压实度K ≥110 —— ≥0.92 基床底层 ≥130 ≥40 ≥0.95 碎石类及粗砾土 基床以下 ≥130 —— ≥0.92 基床底层 ≥150 ≥40 ≥0.95 5.2工艺流程
基床表层以下路基填土应严格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每个区段的长度应根据使用机械的能力、数量确定,宜取200m以上或以构造物为界。各区段内严禁几种作业交叉进行,并设置明显标识。
基床表层以下路基填筑工艺流程 准备阶段 施工阶段 修整验收阶段 填土区段 平整区段 碾压区段 检测区段 填土区段 填土区段 填土区段 填土区段 填土区段 填土区段 填土区段 填土区段
5.3基床表层以下路基填筑一般要求
5.3.1路堤应沿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筑。原地面高低不平时,应先从最低处开始分层填筑并由两边向中部填筑。路基横断面宽度每侧宜超填50cm。
5.3.2分层填筑厚度应根据压实机械压实能力、填料种类和要求的压实质量,通过工艺试验确定。
5.3.3不同性质的填料应分层填筑,每一水平层的全宽应用同一种填料填筑。
5.3.4填料摊铺应使用推土机进行初平,再用平地机进行平整,填层面应无显著的局部凹凸。
5.3.5路堤各段不能同步填筑时,纵向接头处应在已填筑路堤端挖出硬质台阶,台阶宽度不宜小于2m,高度同填筑层厚度。 六、质量保证措施
6.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以“开工必优”为起点,强化质量意识。
6.2按照客运专线施工指南技术进行施工,细化施工工艺,工序标准化施工。
6.3配齐有关人员,做到现场指挥、作业人员质量责任明确。 6.4健全内部检查制度,做好自检自控,提高质检工程师工程检查的严肃性、权威性。
6.5加强工序质量控制,对工序标准的执行情况做出记录,使各工序衔接有序。
6.6坚持技术复核制度,采取有效的技术管理手段提高工程质量。
对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检,填料种类符合设计要求。
6.7在每一层的填筑过程中,确认填料质量、含水率、铺土厚度、填料表面平整度符合下表要求。
序号 1 2 3 4 检验项目 宽度 横坡 平整度 允许偏差 不小于设计值 ±0.5% 不大于15mm 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中线至边缘距离 ±50mm 抽样检验5处 尺量 抽样检验5处 尺量 抽样检验5处 坡度尺量 抽样检验10处 2.5m长直尺量测 6.8压实指标采用核子密度仪结合灌砂法和K30荷载仪检验。 6.9严禁在雨天进行非渗水土的填筑工作,雨后必须等到填层表面晾干并确认填料含水量合格后才可以继续施工。
6.10路堤横段面全宽、纵向分层填筑。
6.11不同性质的填料分别填筑,不得混填。每一水平层的全宽用同一种填料填筑,每种填料层累计总厚不小于50cm。
6.12施工中检查核实实际使用情况,当实际使用填料发生变化时,另行取样进行检验。重新确定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参数。
6.13路基填筑施工完成后,严禁上重车破坏已形成的路基面。 6.14填料填筑摊铺碾压时,一定要注意对沉降观测装置的保护,沉降板放置涂醒目色彩保护架,防止机械碰撞。
6.15关键工序,工艺的施工,实行技术人员跟班作业,指导并监督质量措施的实施。
6.16严格执行三检制,在自检达到施工规范的基础上再请监理工程师检查,经检查合格并签字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6.17配足配齐试验,检验设备,满足施工时的试验要求,、严
把施工过程中的计量关,对所有在用的计量设备按规定定期进行检验标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6.18制定实施性施工计划的同时,编制详细的质量保证措施,没有质量保证措施不许开工。质量保证体系和措施不完善或没有落实的应停工整顿,达到要求后再继续施工。
6.19所用工程材料全部事先进行检查,严格把好质量关,不合格的材料不验收,保证使用的材料全部符合工程质量的要求。每项材料到工地不仅要有出厂检验单,同时还须进行现场抽查。
质量检查工程师 各作业队队长、专职质量员 各工班(组)长、兼职质量员 工程部 安全质量部 物设部 综合办公室 项目副经理 项目经理 项目总工程师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操作人员自检、互检、交接检质量保证体系图
七、安全保证措施
7.1严格遵守国家、铁道部颁布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范和规范性的文件等的要求。
7.2建立健全并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完善安全保证体系,队部选配懂业务、事业心强、具有上岗资格证书和足够经验的安全工程师担任安全监督,责任到人,挂牌
作业,及时发现工地不安全隐患,制止不符合安全规范的各种操作。
7.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执行,电力线路布设规范,严禁乱接电力线及违章作业,防止误触带电体、漏电伤人,施工危险地段使用安全电压。设专人管理生产及生活区的供电线路,随时检查、维修电力设施。
7.4施工现场设置安全宣传标语牌,危险地点设《安全牌》和《安全标志》,有人经过的坑洞夜间设置红灯示警。
7.5施工技术交底的同时进行安全交底,按规定要求作业,作到组织、制度、措施三落实,确保作业区的安全。
7.6调查地上线路,作好施工过程中的监测和已完工程的保护工作,并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
7.7所有的机械设备进行安全维护,要有安全操作防护罩和详细的安全操作要点。
7.8开展安全教育,学习有关施工安全规则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特殊工种进行岗前培训,持证上岗。
7.9实行各项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明确责任,把安全工作落实到每人。
7.10安检及各职能部门对施工安全实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违反施工安全规定的有权下令停工整顿直至合格后方可复工。
7.11生产管理以安全为中心,当生产进度与安全发生矛盾时,进度服从安全。
7.12认真组织安全大检查,凡有不安全因素,立即指定专人限期解决。
7.13施工过程中做好防洪工作,保证施工部位的安全。
工程部 安全质量部 物设部 综合办公室 项目副经理 项目经理 项目总工程师
各工班(组)长、兼职安全员 安全检查工程师 各作业队队长、专职安全员 操作人员自检、互检、交接检 安全保证体系框图
八、环境保护措施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的原则,严格遵照国家环保和建设单位对本工程环境保护的要求,争创“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
8.1在机械施工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噪音、废气、废水及尘埃等污染。以保障人民的健康,运转过程中尘埃过大时要及时洒水。
8.2对清理场地的表层腐植土,砍伐的荆棘等废料,要及时运到指定的地点进行废弃。在弃土场不具备条件时,可临时堆放在施工场地。
8.3清理施工机械,设备及机械的废水、废油等有害物质以及生活污水,不得直接排放与河流,池塘或其他水域中,也不得侧泻于饮
佣水源附近的土以防污染水源和土壤。
8.4施工前做好场地临时排水系统,确保排水通畅并保证遇雨水时不浸漫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