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 ] 考试科目名称:病理生理学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 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 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3) 试卷内容结构
1、绪论和疾病概论:5%
健康与疾病、病因学、发病学、疾病的经过与转归。
2、基本病理过程:50%
水电解质平衡紊乱、酸碱平衡紊乱、缺氧、发热、细胞信号转导异常、细胞增殖和凋亡异常、应激、缺血再灌注损伤、休克、凝血瘀抗凝血平衡紊乱(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3、病理生理学各论(各系统器官病理生理学):40%
心功能不全、肺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脑功能不全。
4、病理生理学实验:5%
缺氧耐受性的因素、高钾血症、发热、水肿、缺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失血性休克、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急性右心衰竭、呼吸衰竭、氨在肝性脑病中的作用、酸碱平衡紊乱。
题型结构
a:名词解释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b: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c:问答题,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绪 论
考试内容
病理生理学的任务——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阐明疾病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为了完成这些任务,病理生理学在研究疾病时侧重于患病机体机能代谢的动态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的原因和机理。
病理生理学的性质:与多学科密切相关的综合性边缘学科,既是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又是一门实验性学科。临床观察特别是动物实验在病理生理学的研究中起重要作用。
病理生理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沟通基础与临床医学,起承前启后的作用。
病理生理学发展的历史。
考试要求
了解病理生理学的任务、性质以及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疾病概论
考试内容
疾病与健康的概念。
人类对疾病认识的历史演进,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认识。
致病因素和疾病发生条件的一般概念。
病因的种类。
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损伤与抗损伤,因果交替,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神经体液机制,细胞机制,分子机制。
疾病的经过与转归:—潜伏期、前驱期、临床症状明显期和转归期。
死亡与复苏:死亡的概念,死亡的时相,死亡的标志和判定标准。
衰老
考试要求
掌握疾病的概念,熟悉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了解死亡和衰老的概念。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考试内容
1.脱水:
(1) 低容量性高钠血症(高渗性脱水):概念、原因和机制、防治原则。
(2)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低渗性脱水):概念、原因和机制、防治原则。
(3) 正常血钠性水紊乱(等渗性脱水):概念、原因和机制、防治原则。
2. 水肿
概念、分类、基本机制、水肿的特点、水肿对机体的影响。常见水肿类型、特点和发病机制。
3.钾代谢紊乱
(1) 高钾血症:概念、原因和机制、防治原则。
(2) 低钾血症:概念、原因和机制、防治原则。
考试要求
掌握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 ( 脱水、钾代谢紊乱) 的一般病因发病学和机体变化的规律。熟悉水中毒、水肿的一般病因发病学和机体变化。了解机体对水和电解质代谢的调节机制。
酸碱平衡紊乱
考试内容
反映血液酸碱平衡常用指标及其意义:pH值、PaCO2、SB、AB、BB、BE和AG。
1.代谢性酸中毒:概念、原因和机制(AG增高型代酸、AG正常型代酸)、机体的代偿调节、机能代谢改变、防治原则。
2.呼吸性酸中毒:概念、原因和机制、机体的代偿调节、对机体的影响、防治原则。
3.代谢性碱中毒:概念、原因和机制(盐水反应性、盐水抵抗性)、机体的代偿调节、机能代谢变化、防治原则。
4. 呼吸性碱中毒:概念、原因和机制、代偿调节、机能代谢变化、防治原则。
5.混合性酸碱紊乱:相加型、相消型。
考试要求
掌握单纯型酸碱中毒的一般病因、发病学和机体变化规律。熟悉反映酸碱平衡的各项指标及其意义;了解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病因、发病学和机体变化规律。
缺 氧
考试内容
概念、常用的血氧指标(氧分压、氧容量、氧含量、氧饱和度)、各类型缺氧的病因、血氧变化特点和组织缺氧的机制(乏氧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和组织中毒性缺氧)、机能与代谢变化、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年龄、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状态、机体代谢状态、锻炼适应情况。
氧疗及氧中毒。
考试要求
掌握各种类型缺氧的病因及其特点;
熟悉缺氧时机体的机能和代谢变化及其发生机制,了解常用的血氧指标及氧疗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发 热
考试内容
概念(区分发热;过热与生理性体温升高)、原因和机制、发热激活物的种类与性质、内生致热原的细胞来源和种类、内生致热原的作用部位(POAH和OVLT)、中枢发热介质(前列腺素、环磷酸腺苷,Na+/Ca2+比值)发热体温上升的基本环节、发热的时相、热代谢特点和临床表现、热限及其成因、机能代谢变化。
考试要求
掌握发热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
熟悉体温升高的分类,发热时机体代谢与功能的改变。
了解发热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和临床处理原则。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
考试内容
概念。
细胞信号转导的基本过程和机制、细胞信号转导异常的原因和机制。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
细胞信号转导在疾病防治中的意义。
考试要求
掌握细胞信号转导的基本过程和机制。
熟悉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组成。
了解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的关系。
细胞凋亡与疾病
考试内容
细胞凋亡的概念、细胞凋亡与坏死的比较、细胞凋亡的生理学意义。
细胞凋亡的过程、细胞凋亡的、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
细胞凋亡与疾病。
细胞凋亡在疾病防治中的意义。
考试要求
掌握细胞凋亡的概念、过程、主要变化及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
熟悉细胞凋亡的、细胞凋亡与疾病的关系。
了解细胞凋亡在疾病防治中的意义。
应 激
考试内容
应激的概念。
应激原的分类。
全身适应综合征的分期。
应激时神经内分泌的反应及其意义。
急性期反应蛋白的种类、来源及生物学功能。
热休克蛋白的组成、调节及其功能。
应激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应激相关疾病及发病机制。
防治原则。
考试要求
掌握应激的概念,应激反应基本表现中的神经内分泌反应和细胞体液反应。
熟悉应激原及其分类,全身适应综合症的概念和分期,应激反应中的功能代谢变化。
了解应激反应与疾病的关系。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
考试内容
DIC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DIC的分期与分型。
DIC临床表现及发生机制。
防治原则。
考试要求
掌握DIC的基本概念、发病机制、功能代谢变化及其发生机制。
熟悉DIC的常见病因,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DIC的分期。
了解DIC的分型,DIC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休 克
考试内容
概念。
休克的始动环节、病因和分类、发病机制、休克的分期,微循环变化特点及发生机制。
休克时组织代谢变化及肾、肺、心、脑和肝胃肠等主要系统器官功能衰竭与机制,以及对休克过程发展的影响。SIRS, MODS, MSOF的概念。
各型休克的特点。
防治原则。
考试要求
掌握休克的概念,休克发生的起始环节,休克的分期及各期微循环障碍的发生机制和相应临床表现。
熟悉休克常见病因及常见的分类,休克的细胞代谢改变,休克时重要器官的功能障碍及发病机制。
了解失血性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的特点及发生机制,休克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缺血—再灌注损伤
考试内容
缺血—再灌注损伤概念、常见原因、影响因素、发生机制、自由基的分类、来源及其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钙超载的发生机制及其作用;白细胞的作用、机能代谢变化。
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其它器官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
防治原则。
考试要求
掌握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概念、发病机制中自由基和钙超载的作用。
熟悉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的原因与影响因素,缺血一再灌注损伤时的心、脑功能及代谢变化。
了解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病机制中微血管损伤和白细胞的作用。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原则。
心功能不全
考试内容
概念、原因和诱因、分类、心衰时机体的代偿功能、发病机制、机能代谢变化、防治原则。
考试要求
掌握心功能不全和心力衰竭的概念,心力衰竭的病因和基本发生机制、心脏和心外的代偿反应。熟悉心力衰竭的诱因与分类,心力衰竭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各重要器官功能的变化。了解心力衰竭时神经 — 体液的代偿反应,防治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基础。
肺功能不全
考试内容
概念、分类、原因和发病机制、机能代谢变化(酸碱平衡及电解质代谢紊乱;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肺性脑病;肺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呼吸功能变化;循环系统功能变化;防治原则。
考试要求
掌握呼吸衰竭的概念、病因、基本发病机制,呼吸衰竭时的机能代谢变化。肺性脑病用氧治疗时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熟悉呼吸衰竭时的血气变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概念、原因和发病机制。
了解呼吸衰竭的防治原则。
肝性脑病
考试内容
概念、分类、发病机制(氨中毒学说、假性神经递质学说、氨基酸代谢失衡学说、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变化的机制以及在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色氨酸及其代谢产物在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诱因、防治原则。
考试要求
熟悉肝性脑病的影响因素,掌握肝性脑病的概念,掌握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比较公认的几种学说;了解肝性脑病临床治疗的病理生理基础。
肾功能不全
考试内容
1、肾功能不全的基本发病环节。
2、急性肾功能衰竭:概念、分类;急性肾小管坏死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发病过程、分期、特点及机制。非少尿型的基本病理变化及特点。
3、慢性肾功能衰竭:
概念、病因。
发展过程、分期、发病机制、机能代谢变化。
4.尿毒症:
概念。
尿毒症主要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
尿毒症的毒性物质作用。
5.上述各种肾功能不全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考试要求
掌握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概念、病因和类型。少尿型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病经过、少尿的发生机制和少尿期的代谢紊乱;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和对机体的影响。
熟悉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病过程;尿毒症的概念。
了解急性肾功能不全时肾组织损伤及其机制;急性肾功能不全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尿毒症的功能代谢变化、发病机制及其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脑功能不全
考试内容
1、脑功能不全的概念、脑的结构、代谢与功能特征、脑的疾病表现特征。
2、认知障碍的概念、脑的结构基础、认知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病因和发病机制、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3、意识障碍的概念、意识维持和意识障碍脑结构基础、意识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病因和发病机制、对机体的主要危害、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考试要求
掌握脑功能不全的概念、脑的结构、代谢与功能特征、脑的疾病表现特征。认知障碍和意识障碍的概念、脑的结构基础、产生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病因和发病机制、对机体的影响、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病理生理学实验
考试内容
缺氧耐受性的因素、高钾血症、发热、水肿、缺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失血性休克、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急性右心衰竭、呼吸衰竭、氨在肝性脑病中的作用、酸碱平衡紊乱。
考试要求
掌握病理生理学各个实验的目的、实验设计原理、材料与方法、注意事项等。着重动手能力和训练从事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三、参考书目
金惠铭,王建枝主编:《病理生理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