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拓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某水电站长发电引水系统设计和优化

某水电站长发电引水系统设计和优化

来源:华拓科技网
水力发电 第37卷第9期 2011年9月 某水电站长发电引水系统设计和优1'4c 潘旭东,杨照明,郭 宇 (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乌鲁木齐830000) 摘要:根据某水电站发电引水系统的地形、地质条件,对发电引水洞Ⅱ类及ⅢA类(Ⅲ类偏好)围岩洞段取 消常规的钢筋混凝土全断面衬砌,采用喷锚支护作为永久衬砌,缩短了发电洞的施工工期;参考以往工程经验,上 游调压室取消了检修门,既可保证电站的安全运行又可减少工程投资。这些设计优化。可供类似的长发电引水洞工 程参考。 关键词:发电引水洞;衬砌;喷护;调压室;优化设计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Long Diversion System for a Hydropower Station Pan Xudong,Yang Zhaoming,Guo Yu (Xinjiang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Institute for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Urumqi 830000,Xinjinag,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topographical and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a hydropower station in Xinjiang,the sections of diversion tunnel with Class II or IIIa surrounding rock are designed to be lined with shotcrete and anchor rod as a permanent lining instead of conventional reinforced concrete full-face lining.The lining optimization shortens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Based on existing engineering experiences,the service gate for the upstream surge chamber is cancelled,which can not only guarantee the safe operation of power plant,but also reduces the engineering investment.The design optimization can be as references for similar diversion tunne1. Key Words:water diversion tunnel;lining;shoterete support;surge chamber;,design optimization 中圈分类号:TV554.14(245);YV55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59—9342(2011)09-0032—03 1工程概况 某水电站工程由大坝、溢洪洞、导流兼泄 洪洞、发电引水系统及地下厂房、尾水洞等主要建 筑物组成,最大坝高43.5 In,总库容0.171亿In , 装机容量200 Mw,保证出力13.2 MW,多年平均 年发电量6.04亿kW・h,为三等中型工程。该电站 引水系统总长14 km,其中低压引水隧洞段长约13.6 km,发电水头236 In,流量101.6 1TI3/S,采用一洞四 机联合供水方式:引水洞末端设置上游调压室,后 围岩洞段占5.5%:111B类(Ⅲ类偏差)围岩洞段占 18.5%:IV类围岩洞段占3.4%。 Ⅱ类同岩坚固系数fk=5,弹性抗力系数K。= 5 000~5 500 MPa/in.变形模量10.75 GPa,弹性模 量2O.2 GPa.纵波速度4 000~5 000 m/s;mA类围 岩 =4, =4 000~4 500 MPa/m,变形模量6.0 =3 000~3 500 MPMIn, GPa.弹性模量12.0 GPa,纵波速度3 000~3 500 n/s;m IB类围岩 =3.5, 变形模量5.0 GPa,弹性模量10.0 GPa,纵波速度 3 000 In/s;IV类同岩 =3,K0=2 000—2 500 MPa/m、 变形模量4.0 GPa,弹性模量8.0 GPa,纵波速度 2 000-2 500 m/s。 由竖井及3个“卜”形岔管、4根支管接入地下厂 房,尾水由有压尾水洞泄至原河道。 2发电引水系统地质条件 发电引水隧洞前1.5 km围岩为石英片岩、黑云 调压室处山顶基岩裸露,出露基岩岩性为混合 岩夹片麻岩、片岩,按同岩工程地质分类标准评分 绿泥石英片岩,其后到发电厂房主要以混合岩夹片 麻岩为主。沿洞线地层片理发育,隧洞围岩划分情 况为:Ⅱ类围岩洞段占72.6%;IIIA类圈Water Power Vo1.37 No.9 (m类偏好) 收稿日期:2010—12—14 作者简介:潘旭东(1969一),男,江苏宜兴人,高级工程师,主 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作. 帚j/ 期 糟旭尔,守:z ̄/:.IX吧如 仅吧 I/J\ 玑I又L1个u IJbq'fa. 属m类围岩。 随机锚杆 ̄25,L=3.0m 3发电洞衬砌形式的优化 3.1 优化方案的确定 该工程发电洞低压引水隧洞段长13.6 km,设计 引水流量101.6 m3/s,低压引水隧洞段最大内水压力 水头71 m。常规的衬砌方式为钢筋混凝土全断面衬 砌,采用内径为7.4m的圆形断面,Ⅱ、Ⅲ、Ⅳ类围 岩衬砌厚度分别为0.4、0.5、0.6 m。发电洞共布置 5条施工支洞.9个作业面,其中3号支洞下游和4 号支洞上游作业面控制的施工段长度最长,为2.4 km。如果采用钢筋混凝土全断面衬砌,须先完成洞 身开挖再进行衬砌,工期较长,约需34个月。如果 采用喷护方案.可考虑喷护随开挖进尺边挖边衬。 SL 279--2002《水工隧洞设计规范》中对隧洞 衬砌有以下要求[ ]:①有压隧洞洞身的垂直和侧向覆 盖厚度(不包括覆盖层),当围岩较完整无不利结构 面、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衬砌时,可按不小于 2/5内水压力水头控制:无衬砌或采用喷锚衬砌时, 可按不小于1.0倍内水乐力水头控制。②有山谷、 边坡影响时,按抗抬理论采用公式 Dcosc ̄>KTJt 判断,K≥1.1。 该发电洞上覆岩体最大厚度为560 m,1I类和 ⅢA类同岩的洞段采用喷锚永久支护是可行的。同 时由于Ⅱ~ⅢA类同岩洞段长度占总洞长的比例较 大,采用喷锚支护有利于节省施工丁期,因此。对 Ⅱ~ⅢA类同岩洞段采用喷锚支护;对Ⅱ类、ⅢA类 同岩不满足上覆盖、侧覆盖要求的洞段,及ⅢB类、 Ⅳ类围岩洞段,采用全断面钢筋混凝土衬砌。 对发电引水洞洞身沿线5处冲沟及上覆岩体较 薄的洞段,按正常蓄水位1 071 m、涌波水位1 090.95 m,进行了上垂直覆盖和侧向覆盖厚度的复核。 3。1.1 Ⅱ类围岩喷护方案 满足上覆盖、侧覆盖要求的Ⅱ类围岩洞段长 8 828 m,采用马蹄形断面,底板采用C20素混凝 土,顶拱及侧顶拱采用随机锚杆+素喷10 cm厚C25 混凝土,其中迎水面5 cm厚采用聚丙烯纤维混凝 土,主要起到减小喷混凝土回弹量、提高喷混凝土 抗裂及抗渗性能的目的(见图1)。 3.1.2 ⅢA类围岩喷护方案 满足上覆盖、侧覆盖要求的ⅢA类围岩洞段长 703 nl,采用马蹄形断面,底板采用C20素混凝土, 顶拱及侧顶拱采用系统锚杆(西25 mm、L=3.0 m)4- 钢筋网 8 mm@200 mm ̄200 mm-I-素喷15 cm厚C25 混凝土,其中迎水面5 cm采用聚丙烯纤维混凝土 (见图2)。 图1 ¨类围岩衬砌(除注明外,单位inln) 图2ⅢA类围岩衬砌(除注明外,单位mm) 3.1.3其余洞段衬砌方案 (1)HIB类洞段长2 548 ITI,采用全断面钢筋混 凝土衬砌,开挖断面为马蹄形,最终衬砌断面为圆 形,内径8.36 In,衬砌厚度40 cm。 (2)lI类、ⅢA类围岩不满足上覆盖、侧覆盖 要求的洞段长857 ITI,采用全断面钢筋混凝土衬砌. 开挖断面为马蹄形,最终衬砌断面为圆形.内径 8.36 m,衬砌厚度40 cm。 (3)1V类围岩洞段长636 m,采用全断面钢筋 混凝土衬砌,开挖断面为马蹄形,最终衬砌断面为 圆形,内径8.36 m,衬砌厚度根据洞身沿线内水压 力分布情况采用50 cm或60 cm。 3.1.4集石坑设计 喷锚支护的隧洞在运行期由于受水流长期冲刷 可能出现局部掉块现象,故隧洞设有集石坑.每年 冬季及停水时进行清理和检查维修.以保证隧洞的 长期安全运行 Ⅱ类、Ⅲ类围岩采用锚喷衬砌的洞段必须在洞 身设置集石坑,集石坑的体积按每l 000 cm2锚喷 面积准备1 m 的容积来考虑,根据洞身锚喷衬砌的 范围,沿洞线在2、4、5号支洞附近设置长度分别 为26.6、26.6、15.8 In的集石坑。 经计算,发电洞衬砌方案优化后,可节省直接 Water Power Vo1.37 No.9豳 小/J仅电 ZU1]年9月 投资约1 205万元,缩短工期约7个月 3.2发电洞施工方法 3.2.1 开挖运输 发电洞开挖采用多臂钻钻孔爆破,2 m 装载机 装渣,15 t自卸汽车运输出渣的施工方案。按发电 引水洞控制段开挖月进尺150 111.控制段单工作面 长度2.4 km计算,开挖工期约需16个月。 3.2.2衬砌 发电洞衬砌根据围岩条件分为全断面衬砌和底 部衬砌顶部喷护两种。发电引水洞洞身段采用1O m 一个结构段,衬砌过程中。断面全衬砌考虑先浇底 板再浇边顶拱,底部衬砌顶部喷护考虑喷护随开挖 进尺边挖边衬。 根据地质资料,发电引水洞桩号6+600~7+600 段洞室围岩属ⅢB类,采用全断面衬砌,根据月浇 筑进尺,全断面衬砌施工进度较喷护方案慢,而且 衬砌控制段长度不同,因此分段原则是两支洞控制 段施工工期基本相同:喷护方案控制段长度3号支 洞1 600 m,4号支洞3 200 m。 发电引水洞控制段衬砌月进尺全断面衬砌为 160 m/月,底板衬砌为400 rrd月,控制段单工作面 长度为1.6 km(其中衬砌段长1.0 km,喷护段长 0.6 km),衬砌工期约需8个月。 3上游调压室取消检修门的优化 3.1 初设阶段上游调压室布置 初设阶段调压室布置为:采用阻抗式,底板高 程1 044.5 in,顶高程1 092.0 m,阻抗孔为圆形, 半径1.8 m:调压室断面为圆形,1 070 m高程以下 直径16 m,1 070 m高程以上直径24 m。调压室井 壁采用C25钢筋混凝土衬砌, 1 070 1TI高程以下壁 厚1.2 m.1 070 ITI高程以上壁厚1.0 tn,底板厚1.80 ITI。井壁进行固结灌浆,间排距3.0 1TI,梅花形布 置,孑L深4.0 in。在调压室后部设检修闸井。检修闸 井与调压室为一整体结构,宽8.0 m,底板高程 1 019.816 m,顶高程1 092.0 m。闸井内设一道平板 检修门,孑L口尺寸5.0 mx5.0 m,检修门后部设1.6 erx0.6 m的通气孑L。采用C25钢筋}昆凝土衬砌,底 板、边墙厚均为1.5 m,闸井上部设检修闸房。 3.2上游调压室布置优化 初设阶段上游调压室下游侧设检修闸门,技施 阶段考虑以下原因取消检修门: (1)该工程采用球阀,球阀自带检修密封,可 靠性较高,阀体检修的周期较长,一般超过8年。 压力钢管检修的几率很小,首次安全检测应在钢管 运行后5~l0年内进行,以后每隔10~15年进行一 次中期检测。因此,可取消调压室的检修闸门。 (2)工程类比如下:四川天龙湖水电站引水洞 长6.6 km,装机180 MW,调压室未设置检修门;浙 江华广潭水电站引水洞长7.8 km,装机60 Mw,调 压室未设置检修门;浙江应村水电站引水洞长9 km,装机32 MW,调压室未设置检修门;天生桥二 级水电站由于运行、测试、施工质量等方面的原因, 出现闸门井胸墙、闸墩倒塌事故后取消闸门井。 (3)经投资经济比较,取消下游检修闸门可减 少直接投资674万元。 3.3优化后的上游调压室布置 上游调压室采用阻抗加扩大上室调压室的形式. 断面尺寸为:底板高程1 044.5 1TI,顶高程1 092.0 m,阻抗孔半径1.8 rn.1 068.5 m高程以上直径为 23 rn, 1 043~1 068.5 m高程直径为14 in, 1 043 1TI高程以下由直径为5 1TI的连接管与发电引水隧洞 连接。 3.4上游调压室施工 利用5号平支洞进行调压室的施工。先采用爬 罐法自下而上、YT28手风钻钻孔爆破,开挖导井, 然后利用导井采用自下而上、YT28手风钻钻辐射孔 爆破扩挖,出渣采用2 ncl 侧卸式装载机挖装,白卸 汽车运输至弃渣场。井筒开挖完成后开始浇筑混凝 土,混凝土洞内运输采用3 ITI,罐车,用60 m3/h混 凝土泵泵送入仓。 4结语 (1)发电洞衬砌设计优化对Ⅱ、Ⅲ类围岩洞段 采用喷锚支护,可大大提高施工速度,较全断面衬 砌缩短工期约7个月。 (2)上游调压室取消检修门,可保证电站的运 行并可减少工程投资。 该电站发电引水系统的设计优化,可供类似的 长引水隧洞工程参考。 参考文献: [1]SL 279--2002水工隧洞设计规范[S]. 『2]潘家铮.水工建筑物设计丛书水工隧洞和调压室水工隧洞部分 『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1990. 『3]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水利水电工程地下建筑物设计手册 [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常 青) 大力发展水电事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