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师 德 之 根
东升二小 时荣艳
师德,是一种每一个教师均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师德,又是社会公德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符合社会规范,又具有教师职业特点的一种行业公德。它是教师群体的道德观念、道德准则、道德行为的总和。师德的内涵,经过长期的积淀而被人们提炼而成的。它与时俱进,反映出各个时代的特征。不同时代的教师就应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师德。但是,作为一条永恒的真理,爱心是师德的核心,是师德的灵魂,是当好老师的关键。爱是理解,爱是尊重,爱是信任,爱是宽容,爱是当好老师的根本。
自从 97年参加教育工作以来 ,我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 从此,身边总有几十位学生簇拥着,一声声甜甜的“老师好”总能激起我心中的涟漪。从那时起,我便爱上了这一行,爱上了教育事业,更爱上了我的学生们。本着 “ 一切为了孩子 ” 的执着,我把全部精力与热情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十年如一日,用崇高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对我所教的每个学生都给予着最大的爱心与关怀。在平凡的工作中,我用一丝不苟的态度,默默无闻地塑造着一个个美好的心灵。
一、热爱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新时期教育老师必须具备的学生观。只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才不失师德风范。
我在工作中力求把孩子们生活的这个集体塑造成一个向上的,有活力的,有爱心的一个大家庭。 为了唤起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我实行了一系列大胆
1
的改革:将情感管理、目标管理、制度管理以及具有凝聚力的班队活动渗透在工作中,开展了 “ 小主人班委 ” 竞赛活动,让学生上台参加竞选演讲,鼓励大家自组班委,实行值周班委制,定期评选出 “ 最佳小主人班委 ” 。开展了 “ 比比谁的素质高 ” 班级十项评比活动,设立了光荣榜,实行每天一表扬制度。值周班委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许多平时不起眼的学生管理出色,威信与日俱增,令人刮目相看。同时鼓励学生在班级活动中展示课外所学的专长,使班级活动变得有声有色。在活动中渗透道德教育,我经常组织以“公民道德”“讲文明”为主要内容的班队会,寓教于乐,鼓励学生集体参与,共同接受教育。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品、快板、相声、歌曲为形式,在学校迅速掀起“ 文明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 的活动高潮。并结合学校德育处的工作,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帮助村里的孤寡老人打扫卫生等使学生增长了见识,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培育了学生基本的道德观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我不仅在播种着知识和爱,同时也在加倍地收获着感动和幸福。孩子们一次次用他们真诚的目光、天真可爱的笑容感动着我。为了老师的一句“劳动应该不怕脏不怕累”,他们竟然能把柔嫩的小手伸到冬天刺骨的冷水中,窗户玻璃就这样被他们擦得干干净净;为了老师的一句 “ 好孩子不能缺作业 ” ,张亦文同学竟然能够在右手骨折的情况下,用左手一丝不苟地完成作业;为了老师的微笑,他们那么努力,虽然他们还在不断地犯错误,虽然他们还有许多缺点,但他们真的是一天比一天地进步了。
二、爱是教育好孩子的基础
每当新学期开学时,看到一张张小脸又都聚到我身边,我的心中就会涌起一种激动。我爱他们,我爱这些孩子,我愿意用我的全部光和热来培养他们。在学习上我耐心地传授知识,手把手地教孩子们认字,写字。在纪律上,我严格地要求和鼓励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都有我的心血。课余时,我是孩子们的大朋友,和他们聊天,游戏,猜谜,与他们相互沟通。在生活上处处关心
2
他们,提醒他们随着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帮助他们剪指甲,梳理头发。我相信我所给予学生的爱,如母爱般细腻,纯洁;如父爱般广博,高尚。 爱是人间最朴实的情感,是让生命之花绽放的最佳肥料。所以从教十年来,我总是怀揣着一颗爱心,关爱每个孩子的每一天。
班上的学生感冒了,下课时我会为他送上一杯热水;下急雨了,张彬锐和刘杨的家离学校远,回不去,我就把自己的伞送给他们,并送他们到食堂去吃午饭;元旦、“六一”时,我都会给我们班的每一位孩子 送上一份小礼物,写上对他们的祝福,与他们一起庆祝快乐的节日 ……
我们班有一个孩子叫王浩雨,刚带上这个孩子,我就发现这个孩子有些口吃,语文成绩一直不是很好,因为他在读每一个句子时都要有两遍甚至三遍的 “ 返工 ” 。另外,他还有一个与他的性格格格不入的习惯,那就是每当说话或背诵的时候,他都要用一根手指堵住自己的嘴巴。看着这个可爱的孩子,我真的不忍心让他这样发展下去。于是我上网查阅了有关口吃产生的原因和治疗方法,然后我带上鼓励孩子的文具对他进行了家访。经过与他父母推心置腹的交谈,我找到了孩子出现这样的毛病的原因:他的父母望子成龙,特别是他的父亲,在家中总是严格要求他。当他一背不会或回答不上来问题时,他就照着小赵昱渊的嘴上拍巴掌,久而久之,孩子就有了胆怯的习惯,也就有了相应的毛病。经过我的分析和劝解,他的父母都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的失误之处,异口同声地说听我的。经过我们多半学期的努力,赵昱渊读书已经很流利了,那个手指也不经常指嘴唇了。看着孩子自信的样子,听着他那流利的读书声,我意识到教育就是要用爱去点燃生命,我感到特别的开心。
三、爱让学困生不再“学困”
前苏联教育学家马柯连卡曾说过:爱是无声的语言,也是有效的催化剂。 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明白,一个好的班主任,不会动辄发怒,而会耐心地给予教育和引导;当学生有异常表现或行为时,能观察入微,及时地与学生谈心并帮助解决问题;当学生遭受挫折时,能“扶”起
3
学生,鼓励其树立坚定的意志和信心。学生只有得到班主任的爱,才会向班主任倾吐自己的真情。特别是班中的“学困生”,他们最容易产生自卑感,班主任若给他们更多的关心,更多的信任和更多的爱,必然会点燃他们奋发向上的火花 \" 。
我班有一个学生家长离异,平时生活和学习全靠年迈的姥姥照顾,而姥姥的文化程度又很低,根本无法辅导他学习,使得他与同学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每次同学们都在认真学习的情景给他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以致课堂上精力无法集中。看到这种情况,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由于他家情况特殊,我没有给过他难堪,而是每次与他和颜悦色地讲道理,鼓励他,帮他分析原因,想办法,经常与他的家人联系,共同关注他的成长。学习上,每发现他的一点进步,我都会特意提出表扬,让他自己发现自己的闪光点,相信他也能做一个好学生。
四、爱让我努力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当前,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使教师的精神面貌为之振奋。让我们继续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的思想。用自己的赤诚之心培育人,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用崇高的师德塑造人。精通教学业务是教师之所以成其为教师的关键。先贤曾经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只有精通业务,才能将科学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而不致于误人子弟。倘若学生给你提出的问题你总是不能准确地解答,在学生心中的威信也就会逐步丧失。到那时学生对你已没有信心可言,对你所教授的学科也不可能再有兴趣,当然也不可能学好这门课程。随着课程内容的改革,我仍有许多能力目标把握不住,钻研得还不透彻,上起课来有些力不从心。另一方面,每个人都有他不同于其他人的长处和优点,学生在某方面超越教师的可能性甚大,所以,老师应该对学生的人格、思想、情感、意志给予充分的尊重。
记得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认为“教育不能没有爱心,犹如池塘不能没有水”。所以,爱心是学生成长的源泉。爱心是从教师灵魂深处飘散出来的温暖。它能够驱散黑暗的寒夜,消融心底
4
的坚冰,滋润焦渴的心田,不断苏醒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当学生的心灵被教师的爱心感染之后,就会有善良的嫩芽欣然吐绿、纯真的花朵渐次绽放,从而飘逸出人性美的芬芳。能否在教育过程中注入爱心,是当好老师的关键,是教师最重要的品质,是师德之根。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