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
来源:华拓科技网
园丁沙龙 0 中学生写作能 _徐淑丽 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是很重要的环节。作文 是反映学生思想情绪的重要渠道,它具有敏锐、迅 速、集中表现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学生对教师、对 空乏,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认真、仔细、耐心的心理 素质。倘若教师要学生重写、罚抄,只会事与愿违,加 深学生的厌倦情绪。 家长、对社会、对学习的心理反应,最先在作文中露 出蛛丝马迹。可是,许多学生怕写作文,并为此苦恼。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有的苦于没有东西写,有的不 知道怎样串成文章,有的担心写不具体。那么作文教 学中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 一、通过阅读摘记。积累写作素材 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的积累是基 础。只有厚积,才能薄发。中学生积累材料,主要通过 阅读和摘记。这里的阅读不仅仅是指语文课内的阅 读,更不等同于语文课本的学习,还包括大量的课外 阅读。只凭借语文课内的阅读,是难以满足积累语言 材料的需要的。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首先要为学 生创造大量阅读的条件。我们可在班内创设一个小 书架,发动每个学生从家里拿来几本书与大家“共 享”,并定期更换。每周安排2—3节课时间去看书。另 外,我们还鼓励学生到有书的人家去借阅图书。这样 就解决了书源,保证了每个学生都有丰富的好书可 看。 在学生有书读的情况下,要提高课外阅读的效 率,还需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学会选择性阅 读。拿到一本书,首先得问自己,我想从中得到些什 么?接着快读目录,以获得一个总的概要。然后找到 你想研读的内容,反复诵读,在读中自悟,在读中自 得,记住其中的要点、自己的感受以及好词佳旬、古 诗名句和名人名言等,分门别类地摘在笔记本上。接 下来,再对这本书的其他内容进行快速地浏览,得到 想要的要点或具体的信息就停下来,把它们记下来。 读完全书以后,回顾全文内容,根据要点列成提纲, 从而整体把握。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还可以引导他 们写专题读书笔记。 二、通过保护学生自尊心。培养写作情感 教师应多关心学生的尊严感,只有这样才能使 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特别是那些后进生因害 怕作文出现病句、错别字、结构混乱等闹出笑话,而 遭到同学尤其异性同学的耻笑,以致不敢多写,甚至 不写。 其实后进生也是我们的学生,我们有责任关心、 爱护他们,后进生也需要温暖,更需要扶植,后进生 也有丰富的情感,最富于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的情 绪,社会经验和活动能力往往胜过其他同学,这是他 们的优点,也是他们的闪光点。我们作为教师要从他 们的实际出发,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千方百计地让 后进生在集体中得到同学们的尊重。因此笔者在批 改作文时进行了精心的眉批、插批、尾批,把后进生 中写的优美的语句拿出来在班上讲评,甚至鼓励他 们向校广播站投稿,当然要在教师的精心辅导下才 能进行,消除后进生害怕作文的心理,鼓励写作的勇 气,这就需要教师要有培养后进生的爱心。 三、通过培养学生习惯。传递情感 常见后进生作文,错别字连篇,病句成堆,叙述 作为教师应通过自身的姿态、语调、眼神,把自 己的情感传递给后进生,使后进生领会你的美好情 愫。在后进生的心理上产生感召力、推动力,使后进 生树立写作的信心,享受到成功的欢乐。于是针对后 进生的作文,从多修改人手,鼓励他们多修改,让他 们养成习惯,尽力帮助他们获得写作上的成功。此外 还要让后进生养成写日记、作文打草稿、写外出观察 笔记、写生活素描的习惯,“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 来培养他们的细致、勤奋的良好品质,从后进生作文 中找到他们的闪光点,就好像是掏沙金一样,把它筛 选出来,给予肯定。 四、通过鼓励调动。感受写作乐趣 学生经过辛苦的劳动,写出一篇作文,渴望得到 老师的评价,更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肯定。因此,老 师在作文批改中,要尽量多用鼓励的语言,把学生作 文中的优点尽可能地挖掘出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 的优点,看到自己的进步,提高写作的信心。对写得 好的学生,老师的肯定能激励学生把作文写得更好。 学生看到教师的评语后会受到很大鼓励,激发写作 热情。对那些作文较差的同学,教师也要心平气和地 帮助学生分析,用平等、商量的语气提出修改意见: “这是篇好习作,XXX方面写得较好,请在XXX方面 下功失。”就是对缺点很多的作文,也不能全盘否定, 应挖掘点滴“闪光点”。哪怕全文只有一句写得好,也 要提出来表扬,予以热诚的鼓励。这样学生就会从教 师的肯定中获得心理的满足,明白自己的作文虽有 不少缺点,但并非一无是处,只要自己不断努力,认 真修改,也能写出好文章,这样,增强了自信心,产生 了进一步尝试的愿望。 五、通过亲近自然。提高写作技巧 作为学生,校园生活就是他们的皇天后土,这里 有着他们太多的酸甜苦辣,以至许多年以后回忆起 来还会百感交集,况且中学生活泼敏感,每个人心里 都有一个色彩斑斓、扑朔迷离的情感世界。同时,学 生也是社会的人。刘勰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 意溢于海。”钟嵘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 情,形诸舞咏。”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感受大 自然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这种方法称为“自 然”调动法。自然界中那赏心悦目的景物既能陶冶人 的情操,使人产生美好的情感,又能使人产生写作冲 动。让学生直接面对大自然,不时有美的发现和美的 体验,并产生一种表达的强烈愿望,此时,教师稍加 点拨和指导,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写作激 情,学生便会欣然动笔,写出比较好的文章。所以,语 文教师应常常带领学生去寻春、觅秋、登山、观水。 总之,我们语文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采取适合 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相信我们学生的写作水平一 定会有大的提高。 (作者单位:河南省禹州市颍川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