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拓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第9单元《溶液》名师教案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第9单元《溶液》名师教案

来源:华拓科技网
第九单元《溶液》

一、溶液的形成

1、溶液

(1)溶液的概念: 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征: 、 的混合物

注意:a、溶液 无色,

如CuSO4为 色 FeSO4为 色 Fe 2 (SO4)3为 色

b、溶质可以是 体、 体或 体;水是最常用的

c、 溶液的质量 = 的质量 + 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 ≠ 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

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固体、气体溶于液体, 为溶剂

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有水,水为溶剂

液体溶于液体,

无水,量多的为溶剂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概念:

(2)判断方法: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饱和溶液 ( ) 不饱和溶液

( )

注: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

(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①饱和溶液 是浓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 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5)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

溶解吸热:如 溶解

溶热:如 溶解、 溶解

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 溶解

二、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

(1)溶解度定义:

四要素:①条件: ②标准: ③状态: ④质量:单位:

(2)溶解度的含义:

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

在20℃时,在 克水中最多能溶解 克NaCl

或在20℃时,NaCl在 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 克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 、 的性质(种类) ②

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如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 ;如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如

(4)溶解度曲线

2、气体的溶解度

(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

(2)影响因素:

①气体的性质

②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 )

③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 )

3、混合物的分离

(1) 法:分离可溶物 + 难溶物

(2) 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

结晶的两种方法

溶剂,如NaCl(海水晒盐)

温度(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KNO3)

三、溶质的质量分数

1、公式:

溶质质量分数= × 100%

2、在饱和溶液中:

溶质质量分数C%= × 100%(C < S)

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用固体配制:

①步骤: 、 、

②仪器:天平、药匙、 、滴管、烧杯、

(2)用浓溶液稀释(稀释前后, 的质量不变)

①步骤: 、 、

②仪器:量筒、 、烧杯、玻璃棒

练习:

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的体积等于溶质的体积和溶剂的体积之和 B、配制溶液时只能用水做溶剂

C、溶液是一种稳定的、均一的混合物,未必无色 D、氧化钠的水溶液中溶质是氧化钠

2、汽油可以除去衣服上的油渍,下列情况与它的原理相同的是( )

A、用盐酸来除锈 B、用洗涤剂来去污

C、用汽油来除去沾有少量的沥青 D、用活性炭来除异味

3、向右图试管里的水中加入下述某种物质后,原来U型管内在同一水平上的红墨水,右边液面降低了些,左边液面上升了些,则加入的物质是( )

A、活性炭 B、生石灰 C、铵 D、烧碱

4、下列关于固态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就是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

B、同一溶液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浓

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D、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5、t℃时,有两瓶碳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另一瓶为10%的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 )

A、加入一定量的水 B、加少量碳酸钾晶体 C、略降低温度 D、t℃时蒸发少量水

6、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它们接近饱和时,能分别通过加溶质、蒸发溶剂、升温等方法变成饱和溶液的是( )

A、甲溶液 B、乙溶液 C、丙溶液 D、甲、乙的混合溶液

7、向Ca(OH)2饱和溶液中少量CaO,若温度保持不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不变 B、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多

C、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少 D、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8、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溶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甲,经历如下变化:溶液甲,蒸发5g水后无晶体析出,得到溶液乙;溶液乙,蒸发5g水析出2g晶体,得到溶液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溶液甲一定是饱和溶液

B、溶液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溶液乙和溶液丙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D、溶液丙若再蒸发5g水析出的晶体可能大于2g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一定温度时,某物质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中的溶解度是相同的

B、20℃时,50g水中溶解了10gNaCl的溶解度为20g

C、溶解度曲线上的任意一点,表示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里溶解溶质的质量

D、20℃时,磷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10、下列生活用品中,通常用加热方法配制浓溶液的是( )

A、用于调味的糖水 B、粉墙用的石灰浆 C、腌制蛋类的食盐水 D、夏天自制汽水

11、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100g,当蒸发掉2g溶剂水后,剩下的盐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A、大于20% B、等于20% C、小于20% D、无法确定

12、实验室用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500g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欲计算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还需要已知水的密度为1g/ cm3

B、还需已知20%的稀硫酸的密度为1.14g/ cm3

C、还需已知密度为1.84 g/ cm3的浓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8%

D、题中条件充分,不需补充其他数据

13、小英在做饭时,发现很多因素都能影响食盐在水中的溶解的速率。

(1)从你能想到的可能影响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率的因素中,写出其中的三项,并预测此因素对食盐的溶解速率的影响。

因素一: ,你的预测是 升高(降低),食盐溶解加快(减慢) 。

因素二: ,你的预测是 越小,溶解越快 。

因素三: ,你的预测是 能加快食盐的溶解。

14、在实验室配制溶液时,常涉及以下过程:①称量、量取;②过滤;③蒸发结晶、干燥;④计算;⑤溶解。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用10g含杂质10%的食盐(杂质不溶于水)和蒸馏水配制50g5%的氯化钠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2)如果配制的NaCl溶液质量分数小于5%,则可能造成的误差原因有哪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