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拓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

《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

来源:华拓科技网


《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

编写人:丁秀华 审核人:侯汉通 卢文成 刘永庆 审批人:刘秋元

学案编号: 日期: 学生评价: 老师评价: 小组名: 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

1、积累词语,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2、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

3、体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生命不息、为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

预习案

【使用说明&学法指导】

1、完成预习自测题目,所有题目书面完成,熟记基础知识。

2、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写在“我的疑问”处。

3、限时15分钟,闭卷完成。

Ⅰ、教材助读

一、 走近作者

马丁• 路德• 金 (1929—1968)神学博士,牧师,美国民权运动领袖。 19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他将全部奖金(54600美元)献给了自由运动。19年通过的新的民权法案,规定凡是接受美国资助的组织都必须平等地对待黑人。1965年一项新的选举权法案成立,从那以后,所有黑人都享有选举权。

由于马丁•路德•金从事黑人运动的工作,所以树敌众多,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有一次一枚爆炸毁了他的房屋。1968年4月18日—一个永远值得被所有人记住的日子,马丁•路德•金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城被种族主义者刺杀身亡.。

二、背景简介

1955年12月1日,一位名叫罗莎•帕克斯的黑人妇女在阿拉伯乘坐公共汽车,坐到“白人专坐”的区域内。她拒绝挪动座位,而被带走。于是成立了一个组织,要求公共汽车公司改变这种不公正的做法,马丁•路德•金被推荐为这个组织的领头人。他们在市内散发了好多传单,传单说:“你去上班时,请乘公租车去,或搭别人的车去,或步行。”整整一年里,黑人拒绝乘坐市内公共汽车。马丁•路德•金号召黑人不要步行,而要继续斗争。他的房子被人毁坏了,有段时间他的生命也受到威胁,最后该州首府律师说,公共汽车公司无权在车上把黑人和白人分开。

1963年,马丁•路德•金晋见了肯尼迪总统,要求通过新的民权法,给黑人以平等的权利。然后他又在阿拉巴马州的伯明翰领导了一场新的。此地黑人的住房情况很糟,黑人参加工作的机会极少,而且只有25%的黑人有选举权。马丁•路德•金被关进了监狱。他说:“我们已经为我们的权利等了三十年!”斗争在继续,一周后所有的监狱都关满了人。

黑人的赢得了全国的支持,最后,公共场所都对黑人开放,所有被关押的参加的黑人都被释放了。

1963年8月28日,华盛顿特区组织了一次二十五万人的集会,要求种族平等。马丁•路德金向成千上万的黑人发表了一篇演说,这就是“我有一个梦想”

三、演讲词的特点

演讲词为了增强语势,提高感召力,使感情更加充沛,它有“三多”,即多用整句,多用短句,多用修辞,用整句.如本文中“现在是…..时候”构成排比,气势强大,情感扑面而来。多用短句,呼唤语等,富于感召力,极具煽情性。多用比喻。排比。反问,增加感染力。如本文中“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要物质充裕的海洋中的一个穷困的孤岛上”“我有一个梦想,即如……,将会转化为自由正义的绿洲”。由此可见,演讲词是颇讲究艺术性的。

除了语言方面的特点,在内容方面的特点,我们已了然于胸,那就是针对性,逻辑性,思想性。演讲需要真情,演讲无需作秀。谁顺应时代,谁代表大从的心声,谁就是讲坛上的主宰者。危急关头,想民所想,讲民所不敢讲,乃是演讲的第一要义,是演讲的生命之源。舍此则为缘木求鱼。悟到这一点很重要,愿同学们多想一想,多悟一悟。

Ⅱ、夯实基础(A级)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镣铐( ) 枷锁( ) 骇人听闻( ) 给予( ) 磐石( ) 义愤填膺( ) 蜕变( ) 挫折( ) 匿迹( ) 曲折( ) 蜿蜒( )

二、解释下列成语。

①骇人听闻:

②义愤填膺:

③安之若素:

④心急如焚:

⑤息息相关:

⑥无济于事:

⑦不言而喻:

Ⅲ、整体感知(B级)

自由朗读课文,回答问题:

一、这一次演讲是针对什么人的?这一次演讲的时间、地点和场合各是什么?这次演讲涉及什么内容?这次演讲想达到什么目的?

二、分析全文的结构层次。

【我的疑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案

学习目标

1、体会全文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体会马丁•路德•金为理想献身的精神。

【合作探究一】(B级)

1、“我有一个梦想”中的“梦想”包含哪些内容?试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2、“我”为什么有这样一个“梦想”?

3、“我”怎样实现这个“梦想”?

【合作探究二】(C级)

重点句段赏析:(角度:修辞手法、用词、表达效果、句子含义等)

(1)“美国没有履行这种神圣的义务,只是给人开了一张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

(2)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

(3)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身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

三、活动现场(D级)

请以“青春应该坚持梦想还是立足现实”为论题,进行一场辩论赛。

正方:青春应该坚持梦想。反方:青春应该立足现实 。(选择一方,课下做好准备,发挥团体精神)

辩论流程1、第一阶段(陈词阶段)

(1)立论陈词 正方一辩陈词,反方一辩陈词。

(2)立证陈词(继续阐述本方观点)正方二辩陈词,反方二辩陈词。

2、第二阶段(盘问阶段)(1)正方三辩提问,反方任何选手(只限一名)回答。(2)反方三辩提问,正方任何选手(只限一名)回答。

3、第三阶段(自由辩论阶段)

由正方首先发言,然后反方发言,正反方轮流发言。

4、第四阶段(总结陈词阶段)

反方四辩总结陈词,正方四辩总结陈词。

训练案

1、根据拼音和前后字填写出下面的汉字。

签shǔ( ) liào( )铐 萎( )suō dì( )造 duì( )现 chǐ( )谈 pán(yīng

tuì( )变 shú( )罪 真( )d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镣铐 萎缩 坚如磬石 草拟

B、戳子 枷锁 安之若素 义愤填膺

C、侈谈 赎罪 冰雪覆盖 倍受压榨

D、蜕变 蜿蜒 挟手并进 镇静剂

3、下列加点的虚词,运用不当的一句是( )

A.当.

我们行动时,我们必须保证向前进。 )石)人听闻义愤填( hài(

B.在争取合法地位的过程中,我们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 .

C.现在决非侈谈冷静下来和服用渐进主义的镇静剂的时候。 .

D.这个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 .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在起草《》和《宣言》气壮山河的词句时,曾向每....一个美国人许下了诺言……

B.因为我们的许多白人兄弟已经认识到,他们的命运与我们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他们的自由与我们的自由是休戚相关的。 ....

C.我们相信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所有的人生而平等。 ....

D.有人希望,黑人只要撒撒气就会满足,如果国家安之若素,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的。

5、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学校自从调整了作息时间后,许多学生由于开始不习惯,上课经常迟到。

B. 能否考上大学与个人的勤奋程度有关。

C. 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D. 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平凡而细致,但却是我们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之一。

6、仿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为马丁·路德金先生拟写诺贝尔和平奖颁奖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夯实基础1、liào jiā hài jǐ pán yīng tuì cuō nì qū wānyán

2、①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②由不义的人和事所激起的愤怒感情充满胸膛。膺,胸。③(遇到不顺利的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④心里非常着急。⑤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密切。⑥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⑦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整体感知:一、(1)主要是针对美国黑人,同时也包括美国。(2)这一次演讲的时间是1963年8月28日;地点是在华盛顿广场;场合,在华盛顿特区组织二十五万人的集会上。(3)要求自由、民主、种族的平等。

(4)进一步推动黑人要求自由、公正、平等的运动,加快实现理想的步伐。

二、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 自然段,回顾。肯定《黑奴宣言》的重大意义。 第二部分(第3—17自然段),揭示黑人生活的状况,抨击美国社会黑暗的一面,得出自己正当的要求。 第三部分(第18自然段到结尾),展望前途,前途是光明的,胜利一定能够到来。第三部分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揭露事实”“讽刺许诺”“提出要求”“提醒当局”“讲究策略”“表明决心”。

探究案

一、1、美国真正实现人人平等 。 “梦想”的具体内容: 让黑人享有政治平等权 , 拥有正义和自由 , 消除种族歧视和隔离 ,黑人和白人能和睦共处,亲如兄弟

2、黑人仍然生活在受歧视和贫困的环境中,美国没有实现百年前自由的诺言,今天讨回权利已是迫不及待的事,如若不能实现,美国将出现叛乱。 ( 注:学生可能不能回答出来,尤其是第一段和第五段可能包括不进,教师加以点拨,五段是说明现在是兑现承诺的时候 )

3、斗争的方式:采用非暴力手段。 斗争的手段:团结白人、长期坚持以彻底达到目的

斗争的态度:坚决、毫不退缩、彻底。

二、(1)运用比喻,把美国比作支票的签字者,而把美国公民比作支票的合法持有人。“空头支票”指的就是违背诺言,对有色人种拒付支票。这样就撕破了的

虚伪外衣,让听众明白他们和之间的关系,促使听众放弃幻想,更加清醒、警觉地投入战斗。

(2)运用比喻,把黑人也享有自由平等、摆脱贫困、享受教育的那一天比作爽朗的秋天,这样就能把黑人为之奋斗的最终结果的感受,生动而直观地传达给听众。与此形成对比的则为“酷暑”,“酷暑”一是揭示了黑人备受摧残的生活现状,二是指黑人胸中的怒火。

(3) “这个信念”当指前文的梦想,即自由、民主、平等的那一天一定能够到来,正是有了这样一种信念,他们才有了拼搏奋斗的源泉。所谓“交响曲”是一种大型管弦乐套曲,既有管乐,又有弦乐,自然少不了合奏与“交响”。作者把它用到这儿,可谓匠心独运,恰到好处,因为它恰如其分地展现了黑人运动取得最终胜利后和白人一样共享美好生活的和谐而又优美的画面。

训练案答案

1、略2、B(A磬——磐C倍——备D挟——携)

3、C “和”应改为“或”,“和”作连词表并列关系,“或”作连词表选择关系

4、B 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与语境不符。

5、选B。A首句结构混乱,“自从”应移到“学校”前,使首句做状语成分。B前面用了“ 能否” 而后面并没有表示两面的词语,因为“ 勤奋程度”本身就包含了两面性,该表述是正确的。C不合逻辑。“否认”改为“认为”。 D多一个“的”字,使主语宾语

配搭不当

6、、一个为有色民众自由平等而生的斗士,一个为民众和平竭尽心力的英雄,必将永远在渴求和平自由的民众心中巍然屹立,世界将拥有同一个梦想:人人生而平等,让自由和平之声响彻每一个角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