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的意义与构建途径
来源:华拓科技网
第2期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No.2 2013年4月 Journal of Tianjin Academy of Educational Science Apr.2013 【高等教育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的意义与构建途径 于立军。任雪浩,周秀峰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300222) [摘要] 高校思想政治法治化是依法治教的客观要求、依法治校的重要支点。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构建 过程中要加强法制建设、强化救济程序、优化法治环境。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法制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2277一(2013)02—0017—02 方的主体地位不平等,学生必须履行服从义务。我们片面地 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纯粹是“义务”型,是一种强迫式的教育,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的内涵 总是要求学生必须做什么、接受什么样的思想。、国 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是指在和法律的范围内, 意见》中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 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法律、法规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高校 育理念,切实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确立学生在教 校内制度体系,依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法治 育中的主体地位,采取多样化的形式,鼓励他们自我教育、自 化,要建立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打破以往强迫服从的管制 我发展、自我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是一种平等关系。 办法,在学生面前没有任何;要加强大学生的法律素质 教育,提高大学生依法办事、自我保护的能力;要以国家出台 的相关法律法规为基本依据加强道德规范法制化建设。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的构建途径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的意义 随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全面落实以及法治的基本 建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在初步探索的基础上已进入 了逐步深入、不断深化的发展I 殷。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是依法治校的重要支点 法治化在法制建设、救济制度、法制环境建设以及教育者和受 依法治校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依法治国方 教育者的法纪教育等因素方面还不尽如人意。因此,高校思想 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依法治校对高校改进管理方式、规 政治教育法治化还需进一步系统把握和宏观构建上述因素。 范管理行为、营造良好的校园法制氛围和保障广大师生的合 (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法制建设 法权益有着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法制建设进入了健康发展的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是高校依法治校的重要内容。 期。1995年《教育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教育法制建设全面步 依法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 入正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阐明了推进依法 化、规范化,更具有可操作性,可以克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治校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因此,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教育 的人治弊端和随意化倾向,更好地发挥其支点作用,推进依 法制建设。 法治校的实现。 一要构建完备的教育法体系。应着力构建完备的教育法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能促成教育主客体间建 体系,在内容与形式上和谐一致,层次上排列有序,充分反映 立平等的新型关系 立法规律和时代要求,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方面和主要的 过去,高校与大学生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行政关系,双 教育行为都有法可依。同时,各高校虽然普遍都制定有成文 】7 于立军任雪浩周秀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的意义与构建途径 校规,但其立法主体、程序的合法性及立法技术的科学性都 不尽如人意。要及时清理高校内部规范性文件,把某些规范 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在合法的前提下,可以把一些文件视为 校管理环境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强调公平、效率与秩序 的法制环境能为人的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保障。健全的制度能 帮助学生树立法制信仰,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项重要 内容——法制教育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依法管理学生能在 对法律规范的一种补充和完善。同时要保证执行的严肃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行动必须统一到规范上来。 二要完善教育法制监督。教育法制监督是指有关国家机 关、社会组织或公民依法对中的有关教育条款、教育法 律、教育行规及规章实施情况的监督。有效的法律监督是 实际管理过程中树立起法律的权威。【2 ]为了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法制环境,一个重要的 措施就是加强法制的宣传教育。学校应把教育法制学习与宣 传纳入工作职责范围,使校园内从管理者到广大教师和学生 都了解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从而为管理者依法实施学校管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消除“有法不 依、执法不严”现象有着特殊的意义。首先,在立法上完善对教 育法制监督的规定,为教育法制监督提供法律依据。这既是加 强教育法制监督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育法制监督合法性 和权威性、防止监督任意性和盲目性的重要保障。其次,人民 的法律监督即司法审查是在审理具体案件中进行的,可 以说是法律监督最直接最重要的一种形式。最后,社会监督包 括社会组织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和社会的监督。要把 社会组织分散的监督组织化、制度化,使其真正发挥作用。 (二)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救济程序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救济机制主要是学生管理尤其是在 处分学生时,对可能损害学生利益的不当行为予以纠正。以 维护学生的基本权利。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权与大学生权 利冲突的救济机制,关键在于厘清高等学校与大学生之间的 各种不同关系,根据不同的法律关系,分别制订与之相适应 的救济方式。学生的权利救济属于正当程序的组成部分,应 当在教育法律法规中加以规定,相关内容也应在校规中得以 体现。没有救济的权利不是真正的权利,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的出台必须考虑学生作为权利主体本质。与其重要性相反,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却规定得相当原则和模糊,致使学生的救 济性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从法治的角度对大学生权 利救济制度予以完善和重构,显得十分迫切。…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树立科学、公开、公正、透明的 理念,听证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应该是适应这种管理理念的有 效选择。目前各高校应尽可能在一些较重大、容易给学生合 法权益造成侵害的领域建立听证制度。一是应在制定内部管 理规章时,引进听证程序听取广大利害关系人的声音。二是 推行重大改革措施时应通过各种形式的听证会,听取各界意 见,为措施的进一步完善和调整提供重要依据。三是在较重 等级处分学生和积极评价授予荣誉称号时应经过听证程序, 可以确保相对人的知情权,本身也是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作用的体现。 (三)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法制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高 18 理、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奠定基础,形成法治化的 育人环境。一方面要培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法律知 识和法律意识,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有关学生管理的 各项法律法规,转变观念,树立法治精神,以人为本,真正做 到依法管理,确保学生的权利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还应加强 大学生法制教育。从人才培养来看,法律素质是思想政治教 育中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大学生的法律素质 培养是依法治国方针的需要,更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 者和可靠人的需要。在依法治国的环境下对大学生进行 思想道德教育,要加强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对大学生进行 法制教育,提高大学生依法办事的能力、自我保护的能力,增 强有法必依的法律意识。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 具体措施,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是实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 理长效机制的重要手段,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依 法治校视野下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避免了传统思 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既包含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的基本内容,又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 工作,应当成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探索。【3】我们应 按照依法治教要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机制 和方式方法上不断创新,在传承中发展、在改进中加强、在创 新中深化,努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 力,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法治化水平。 爹考文献: [1]劳凯声.变革社会中的教育权与受教育权:教育法学基本 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庞志伟.优化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法治化探讨[J]. 学理论。2012(16). [3]冯刚.党的十六大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J]. 中国高等教育,2012fis). 责任编辑:乔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