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培训记录表
编号:
培训名称 组织部门 培训地点 培训日期 培训机构 参加人员 参加人数 培训内容 记录人 培训时间 见会议签到表 一、个人安全防护用品使用常识 (一)安全帽 1、安全帽保护作用 施工现场,工人们所使用的安全帽主要是为了保护头部不受到伤害。它可以在以下几种情况保护人的头部不受伤害或降低头部伤害的程度。 ⑴ 飞来或坠落下来的物体击向头部时; ⑵ 当作业人员从2米及以上的高处坠落下来时; ⑶ 当头部有可能触电时; ⑷ 在低矮的部位行走或作业,头部有可能碰触到尖锐、坚硬的物体时。 2、安全帽的佩戴规定 安全帽的佩戴要符合标准,使用符合规定。如果佩戴和使用不正确,就起不到充分的保护作用。一般应注意下列事项: ⑴不要把安全帽歪戴,也不要把帽沿戴在脑后方。否则,会降低安全帽对于冲击的防护作用。 ⑵安全帽的下领带必须扣在颌下,并系牢,松紧要适度。这样不至于被大风吹掉,或者被其他障碍物碰掉,或者由于头的前后摆动,使安全帽脱落。 ⑶安全帽体顶部除了在帽体内部安装了帽衬外,有的还开了小孔通风。但在使用时不要为了透气而随便再行开孔。因为这样做会使帽体的强度降低。 ⑷由于安全帽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损坏。所以要定期检查,检查有没有龟裂、下凹、裂痕和磨损等情况,发现异常现象要立即更换,不准再继续使用。任何受过重击、有裂痕的安全帽,不论有无损坏现象,均应报 培训内容 废。 ⑸严禁使用只有下颌带与帽壳连接的安全帽,也就是帽内无缓冲层的安全帽。 ⑹当施工人员在现场作业中,不得将安全帽脱下,搁置一旁,或当坐垫使用。 ⑺由于安全帽大部分是使用高密度低压聚乙烯塑料制成,具有硬化和变蜕的性质。所以不宜长时间的在阳光下曝晒。 ⑻新领的安全帽,首先检查是否有劳动部门允许生产的证明和产品合格证,再看是否破损、薄厚不均,缓冲层及调整带和弹性带是否齐全有效。不符合规定要求的立即调换。 ⑼在现场室内作业也要戴安全帽,特别是在室内带电作业时,更要认真戴好安全帽,因为安全帽不但可以防碰撞,而且还能起到绝缘作用。 ⑽平时使用安全帽时应保持整洁,不能接触火源,不要任意涂刷油漆,不准当凳子坐,防止丢失。如果丢失或损坏,必须立即补发或更换。无安全帽一律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二)安全带 建筑施工现场上,高处作业,重叠交叉作业非常多。为了防止作业者在某个高度和位置上可能出现的坠落,作业者在登高和高处作业时,必须系挂好安全带。安全带的使用和维护有以下几点要求: ⑴ 思想上必须重视安全带的作用。无数事例证明,安全带是“救命带”,事故往往发生在一瞬间,所以高处必须按规定要求系好安全带。 ⑵ 安全带使用前应检查绳带有无变质、卡环是否有裂纹,卡簧弹跳性是否良好。 ⑶ 高处作业如安全带无固定挂处,应采用适当强度的钢丝绳或采取其他方法。禁止把安全带挂在移动、带尖锐棱角或不牢固的物件上。 ⑷ 高挂低用。将安全带挂在高处,人在下面工作就叫高挂低用。这是一种比较安全合理的科学系挂方法。它可以使有坠落发生时的实际冲击距离减小。与之相反的是低挂高用。就是安全带栓挂在低处,而人在上面作业。这是一种很不安全的系挂方法,因当坠落发生时,实际冲击的距离会加大,人和绳都要受到较大的冲击负荷。所以安全带必须高挂低用,杜绝低挂高用。 ⑸ 安全带要栓挂在牢固的构件或物体上,要防止摆动或碰撞,绳子不能打结使用,钩子要挂在连接环上。 ⑹ 安全带绳保护套要保持完好,以防绳被磨损。若发现保护套损坏或脱落,必须加上新套后再使用。 ⑺安全带严禁擅自拉长使用。如果使用3m及以上的长绳时必须要加缓冲器,各部件不得任意拆除。 ⑻ 安全带在使用前要检查各部件是否完好无损。安全带在使用后,要注意维护和保管。要经常检查安全带缝制部分和挂钩部分,必须详细检查捻线是否发生裂断和残损等。 培训内容 ⑼ 安全带不使用时要妥善保管,不可接触高温、明火、强酸、强碱或尖锐物体,不要存放在潮湿的仓库中保管。 ⑽ 安全带在使用两年后应抽检一次,频繁使用应经常进行外观检查,发现异常必须立即更换。定期或抽样试验用过的安全带,不准再继续使用。 (三)防护服 施工现场对作业人员防护服的穿着要求是: 作业人员作业时必须穿着工作服。 (四)防护手套 1、防护手套的作用 施工现场上人的一切作业,大部分都是由双手操作完成的。这就决定了手经常处在危险之中。对手的安全防护主要靠手套。 2、使用防护手套的规定 使用防护手套时,必须对工件、设备及作业情况分析之后,选择适当材料制作的,操作方便的手套,方能起到保护作用。但是对于需要精细调节的作业。戴用防护手套就不便于操作,尤其对于使用钻床、铣床、传送机旁及具有夹挤危险的部位操作人员,若使用手套,则有被机械缠住或夹住的危险。所以这些作业的人员,严格禁止使用防护手套。 3、防护手套的种类 现场常用的防护手套有下列几种: ⑴ 劳动保护手套。具有保护手和手臂的功能,作业人员工作时一般都使用这类手套。 ⑵ 带电作业用绝缘手套。要根据电压选择适当的手套,检查表面有无裂痕、发粘、发脆等缺陷,如有异常禁止使用。 ⑶ 耐酸、耐碱手套。主要用于接触酸和碱时戴的手套。 ⑷ 橡胶耐油手套。主要用于接触矿物油、植物油及脂肪簇的各种溶剂作业时戴的手套。 ⑸ 焊工手套。电、火焊工作业时戴的防护手套,应检查皮革或帆布表面有无僵硬、薄档、洞眼等残缺现象,如有缺陷,不准使用。手套要有足够的长度,手腕部不能裸露在外面。 二、事故形成机理 “隐患”多由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共同偶合形成的,客观上一经出现事故隐患,人主观上表现不安全行为,就会立即导致伤亡事故的发生。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但是,造成“人失误”和“物故障”的这个直接原因的原因常常是管理上的缺陷,后者虽然是间接原因,但它却是背景因素,而且是事故发生的本质原因。 从事故形成机理看,我们要保证安全生产,把伤亡事故降下来,除必须依靠科学的安全管理和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外,尚应广泛开展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使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群众,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必要性,懂得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的科学性;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培训内容 自觉地遵守国家和企业各项安全生产法令、规程和规章制度。 三、一般规定 工人入场安全教育主要根据上级的有关规定,结合项目部的实际情况进行的。 1、参加本企业生产的职工要热爱本职工作,努力学习,提高政治、文化、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积极参加安全生产的各项活动,提出改进安全工作的意见,搞好安全生产。 2、遵守劳动纪律,服从领导和安全检查人员的指挥,工作思想集中,坚守岗位,未经许可不得从事非本工种作业,严禁酒后上班。 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包括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的操作规程等),不得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违章指挥的指令有权拒绝,并有责任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4、听从班组和现场施工员的指挥,服从分配,团结一致,共同完成好生产任务。 5、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不得穿拖鞋,高跟鞋或光脚上班;不得穿硬底和带钉易滑鞋上高空。 6、施工现场的种种设施,安全标志,警示牌、安全操作规程牌等,不得任意拆除或挪动,要移动必须经现场施工负责人同意方可。 7、施工现场设的标志标牌,不得随意拆拿,施工现场工作要注意车辆来往及机械吊装。 8、不得在工作地点或工作中开玩笑、打闹以免发生事故。 9、上班前应检查所要工具是否完好,上高空作业所携带工具应放在工具袋内,随用随取。操作前应检查操作地点是否安全,道路是否畅通,防护措施是否完善。工作完成后应将所使用工具收回,以免掉落伤人。 10、高处作业,不准上下抛掷工具、材料等物,不得在高空作业下方操作,如确需要上下交叉作业必须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 11、在没有防护设施的高处,陡坡作业,必须系安全带。 12、不得站在不安全部位施工。 13、不得带小孩进入施工现场。 14、现场材料堆放要整齐稳固成堆成垛,搬运材料、半成品等应由上而下逐层搬取,不得由下而上或中间抽取,以免造成倒垛伤人毁物等事故。 15、在建工程清理的建筑垃圾余料应集中运至地面,禁止随便由高处往下抛掷,以免造成尘土飞扬和掉落物伤人。 16、在易燃、易爆场所工作,严禁明火、吸烟等。 17、消防器材、用具、砂堆、消防用水等不得挪做他用或移动。 18、现场电源开关、电线线路和各种机械设备,非操作人员不得使用。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应穿戴好个 防护用品,电源线要架空。 19. 起重机械在工作中,任何人不得从起重臂下或吊物通过。 20. 砼搅拌机在运行中,任何人不得将工具伸入筒内清料,进料斗升起时,严禁任何人在料斗下方通过或停留。 培训内容 21. 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灯光,照明灯具应架高不低于3m,路线应架空,导线绝缘应良好,灯具不得挂或绑在金属架上。 备 注 后附培训相关照片、会议签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