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拓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幼儿园故事教案小猴下山

幼儿园故事教案小猴下山

来源:华拓科技网
幼儿园故事教案小猴下山

幼儿园故事教案小猴下山

篇一:教案2

篇二:第三周教案苏呼琳

崆峒区西大街小学2019-2019学年第一学期电子备课 教案

崆峒区西大街小学2019-2019学年第一学期电子备课教案

篇三:部编本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部分《18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教案

18小猴子下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猴、结、掰”等生字,会写“块、非、常”等生字。

第1 页

幼儿园故事教案小猴下山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结合插图讲述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做事情要有恒心、有始有终,而不应这山望着那山高。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小猴子的“掰、扛、扔、摘、捧、抱”等动词。 [教学课时] 2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以图导言,激趣导入

教师板画一座小山。教师:同学们都很喜欢小动物,瞧,今天我们的课堂上就来了一只小猴子。(在小山上贴上一只小猴子图片)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猴子呢?(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只小猴子的故事。(板书课题:小猴子下

第2 页

幼儿园故事教案小猴下山

山)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大声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在文中画出小猴子都去了哪里。

3.分组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1.给下列汉字注音。

()掰()扔()摘

()捧()蹦()追三、学习第1自然段(掰玉米) 1.小猴子下山来了,他首先来到玉米地里。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他做了什么呢?(板书:玉米地)

课件出示:小猴子走到玉米地里。他看见,非常高兴,就。 2.理解“掰、扛”两个动词。

第3 页

幼儿园故事教案小猴下山

(1)指名上台做“掰、扛”的动作。

(2)让学生说说小猴子为什么用“掰”“扛”这样的动作,进一步理解玉米大的意思。

3.指导表情朗读。

(1)小猴子第一次下山,看到又大又多的玉米,他毫不犹豫地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甭提有多高兴了!现在请同学们戴上小猴子的头饰跟着老师一起做动作,有表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2)指名上台表演读。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小猴子来到了,看到的玉米。

3.小猴子非常高兴。“非常”一词可以用来替换。(填序号) A.时常 B.十分

第4 页

幼儿园故事教案小猴下山

C.经常四、回顾所学,小结学法

1.刚刚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1自然段,哪位同学来说一说小猴下山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教师板书:掰玉米又大又多掰、扛)

2.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总结出学习第1自然段的方法。 (1)小猴子来到哪里,做了什么? (2)理解小猴子的动作。 篇四:13、小猴下山 13、小猴子下山 学习者分析:

本班学生活泼可爱、聪聪明伶俐,通过了解本班有三、四名学生由于他们生长环境和学习能力有限(智障)而掌握生字和理解内容方面有所困难,所以我要特别关注他们。教学目标:

第5 页

幼儿园故事教案小猴下山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6个生字。

2、学习本课要求掌握的词语,了解它们的意思和用 法。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 力。

2、利用课件欣赏和反复朗读课文来扎实故事情景和 课文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懂得做任何事,都要坚持,不要三心二意,半途而废,否则结果只能是空手而归的道理。

第6 页

幼儿园故事教案小猴下山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 重点:

识记生字音准,正确书写。能用汉语普通话正 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难点:

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懂得做任何事,要有明确目的,要有始有终的道理。

教学方法:

(一)教师教法:激发引导、创造情景. (二)学生学法:欣赏中理解,朗读中体会。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头饰。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7 页

幼儿园故事教案小猴下山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课前导语: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 那么请你们看屏幕,猜猜这是什么动物? (出示屏幕)——猴子。 一、课文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关于猴子 的故事,你们想看吗?

2、《小猴子下山》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13课,请同学们把课文翻到66页。(板书课题)

第8 页

幼儿园故事教案小猴下山

二、学习课文内容

1、读课文,让学生边听边思考,并说说找找: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与每段相关的图片是哪一幅?

2、学生借助拼音齐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小猴子下山干什么?它下山到过哪些地方?都看到了些什么?有什么想法?又是怎么做的?

3、学习第一自然段。 (1)小组朗读,教师指导。

(2)学生动脑、动手,完成练习:小猴子下山后先来到什么地方?(用圆圈在课文中画出来);它看到了什么?玉米长得怎么样?小猴子心情怎么样?它是怎么做的?(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贴玉米图:又大又多掰扛)

4、师生共同依次学习2-4自然段,采用同样方法。 三、总结课文展开联想。

第9 页

幼儿园故事教案小猴下山

这个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表述见解的能力。具体过程是这样:老师设问:小猴子空着手回家,在路上它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吗?让学生观察图片并发表见解。

四、拓展活动。1.创设情境,排演课本剧。活动要求是:让五个学生分别上台扮演小猴子、玉米、桃子、西瓜和小兔子,

表演课文内容。教师及时点拨指导并加以鼓励。2.如果下次小猴子再下山,它该怎么做才不犯像这一次一样的错误?由学生讨论,给小猴子出主意。

设计意图:通过排演课本剧,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把握德育渗透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也特别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填空并造句。 又()又()

第10 页

幼儿园故事教案小猴下山

又()又() 又()又()

(五)布置作业(六)课后反思: 篇五:嘉华幼儿园故事大赛主持稿 嘉华幼儿园故事大赛主持稿

尊敬的家长朋友,亲爱的小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故事是我们每个人成长历程中不可缺少的亲密伙伴,它像阳光雨露,滋润着我们的梦想。为了给幼儿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欢聚在这里,举办幼儿故事大王比赛。我们的孩子需要这样的比赛。让孩子们知道,比赛就是比赛,比赛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让我们一起走进小朋友们的童话故事里,读出一份真情,演绎一份感动。下面我宣布:嘉华幼儿园“心灵语妙启迪智慧幼儿故事大王比赛”现在开始。

第11 页

幼儿园故事教案小猴下山

我很荣幸的介绍本次比赛的评委: 小一:黄梓涵、《小壁虎借尾巴》 小二:朱星瑞:《七只小羊》 洪文汐《小兔子找太阳》 中一:李玉豪《小壁虎借尾巴》 江彦霖《小花猫刮胡子》 官丞一《老爷爷的帽子》 中二:陈翰林《乌鸦喝水》 张艺潇《叼着肉的小狗》 甘筱萱《小猴下山》

大一:王音希:《找靴子的猫》 吴沛珈《狼和七只小羊》

第12 页

幼儿园故事教案小猴下山

徐湘浩《不知道》 大二班:蒲浩宇 田梓垚 徐祈轩

下面进行颁奖仪式 获得三等奖的是:

请获得三等奖的小朋友上台领奖。祝贺他们! 二等奖的获得者是:

请获得二等奖的小朋友上台领奖。祝贺他们! 一等奖的获得者是:

请获得一等奖的小朋友上台领奖。祝贺他们!

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一个个美丽动听的故事,在这寒冬里,感谢孩子们送给我们一份温馨、一份温暖。他们用着世

第13 页

幼儿园故事教案小猴下山

界上最美妙的声音,用着世界上最纯真的情感。让我们再一次把热烈的掌声送给这些可爱的孩子们!

此刻“心灵语妙启迪智慧”幼儿故事大王比赛到此结束,感谢各位家长朋友对我们活动的支持。

第14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