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郊柑桔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来源:华拓科技网
沪郊柑桔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袁亚祥 柑桔是世界第一大水果,中国是世界上许多柑 系,让关键技术、配套技术基本做到了有标可依。 桔种类的原产地,而上海的柑桔种植面积在全国几 (四)栽培技术不断提高。以崇明为基地培育和 乎是排不上名次,种植面积只能算是个“小弟弟”。但 引进推广了一批优良品种,加速了沪郊柑桔产业的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的深入推 良种化进程,大力推广优良品种的无病毒容器苗木, 进,消费者对柑桔的需求量的增加,如今沪郊柑桔种 采用高接换种方式,改造了一批低产老果园,并在崇 植同全国一样,在面积趋于稳定的同时,又有了长足 明推广柑桔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建立了一批标 的发展,品种和品质结构调整发展迅速,产业链条不 准化生产示范园。 断延伸,产业整体竞争力显著提升。来自上海市农业 (五)质量水平稳步提升。在上海市农委、上海市 部门的专家学者对沪郊柑桔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 林业总站等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沪郊各地推广病 析和展望,认为应在提高品质的基础上限量发展。 虫害综合治理,以生态防治为主,使出产的柑桔符合 无公害、绿色产品的要求。 一、沪郊柑桔产业发展现状 (六)采后加工发展迅速。一是柑桔采后商品化 (一)产业布局逐步合理。沪郊土壤、气候等生态 处理、贮藏加工和市场营销体系不断完善,使得商品 环境虽不适应柑桔种植,但为优化生产布局,达到品 化处理的柑桔比例不断上升,贮藏能力也有所增长。 种结构平衡,加快形成补充优势产业带有着重要的 二是柑桔加工产品多样化,加工规模稳中有升,柑桔 意义。因此,经过农技人员的努力,从80年代起,沪 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三是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较快, 郊首个柑桔基地在当时的宝山区长兴岛落成,并逐 涌现出一批营销强势的龙头企业。 步延伸到崇明、南汇等地,柑桔区域迅速扩大。目前, 沪郊柑桔种植面积达到16万亩。 二、世界柑桔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二)品种结构更加优化。除了先前引进的无核 (一)目前,世界人均柑桔占有量为l7.2公斤, 桔之外,甜橙、脐橙、金桔、蜜柚等也有种植,并逐渐 其中发达国家人均年消费量35公斤,发展中国家人 形成业态。另外,崇明的柑桔加工业初具规模,对丰 均占有量仅为8.9公斤,消费增长的空间很大。 富水果淡季市场供应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鲜果贸易仍将占主体地位。全世界柑桔以 (三)标准体系逐步完善。随着无公害食品行动计 鲜果形式消费的占60%,用于加工的占30%。柑桔鲜 划的实施,沪郊农业部门提出不断加大标准化工作力 果贸易量仅占鲜销果总量的1/5左右,占世界柑桔 度,已基本形成了包括产品标准(含等级标准)、生产 产量的l0.6%,说明目前柑桔鲜果仍以自产自销为 技术规程和环境条 ‘三位一体”的柑桔生产标准体 主。中国柑桔出口量约占世界的2%。目前,甜橙仍是 上海农村经济2011年第11期 7 世界主要柑桔鲜果的贸易品种,但是宽皮柑桔增长 迅速,从今后发展趋势来看,鲜果仍将是国际间柑桔 贸易的主体,“易剥皮、无核、有香味、风味浓”的鲜食 柑桔品种以其良好的品质和更加适宜贮藏运输,将 成为柑桔鲜果贸易的重要品种。 (三)加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全世界1/3的柑桔 用于加工,其中甜橙和葡萄柚加工比例为37%,宽皮 桔的9.1%和柠檬的22.1%用于加工,加工产品主要 是果汁和罐头。我国目前只有3%的柑桔用于加工, 主要加工品是桔瓣罐头。进一步巩固我国在桔瓣罐 头上的优势,加快其他加工品种发展,是我国柑桔加 工业的主要发展思路。 (四)周年供应、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更加明显。柑 桔果实耐贮藏,可以远距离运输,是世界大宗水果中 为数很少的几个能通过品种实现周年供应的类型, 在美国、巴西等国,利用品种的成熟期,在品种布局 上合理搭配,基本上实现了鲜果的周年供应,而且很 少进行贮藏,使加工厂和包装厂能充分利用设备,为 保障市场供应服务。今后,进一步调整早中晚熟品种 结构、完善贮藏技术、合理发展设施栽培,实现鲜果 周年供应。 (五)加强病虫害防治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前提。 近十几年来,溃疡病、柑蛆、“突然死亡(SUDDEN DEATH)’’病、杂色花叶病、潜叶蛾等新的病虫害不断发 现,愈来愈成为柑桔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在稳 定发展生产的同时,要加大病虫害防控力度,推广生 物防治,加快非疫区建设,以提供质量可靠的柑桔。 三、从我国柑桔产业发展的 大局看沪郊产业发展 沪郊柑桔产业发展要按照“改良品种、提高品 质、建立品牌,降低成本”的指导思想,努力提高柑桔 产业的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在发展思路上坚持以 内销为主,积极发展出口前景好的高品质无核桔,并 立足一爪‘‘早”字,加快发展以脐橙为主的鲜食甜橙, 尝试种植我国独有的、品质优异的柚类等名特优新 稀品种,促使沪郊柑桔在质量、分级、包装、加工等方 面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努力构建现代化柑桔产业体 8 系。这对于沪郊柑桔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继续推进以崇明为主体的优势区域规划实 施。加大优势区域布局规划的实施力度,调整柑桔产 业的区域结构、品种结构和产品结构,优化产业整体 布局,形成一批不同市场需求的鲜食、加工和兼用型 的柑桔生产基地。 (二)加快发展无病毒容器苗木。加快种质创新, 加大优质、高产、高抗柑桔新品种推广力度,全面推 广无病毒容器苗木,研究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 术,开发先进适用的质量检测技术,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种植效益。 (三)完善标准体系,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制定修 订相关标准,完善等级标准,形成与优势区域布局相 适应的质量标准体系,进一步加强质量控制,严格禁 止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扩大推广良好生产、加 工规范,提高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四)将柑桔培育成为适生区“一村一品”的支柱 产业之一。配厶‘‘一村~品’行动的实施,在柑桔优势 区域内,鼓励整村推进,发展优势品种,改变以往“大 而全”和“小而全”的生产格局,加快形成优势产业集 群,使柑桔成为“一村一品”的支柱产业,成为农民增 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发挥积极作用。 (五)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华人民共 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已经正式实施,结合贯彻落 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实施,积极培育发展各种 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充分发挥其在联系企业、 市场、农户方面的积极作用,提高生产的规模化、组 织化程度,形成果农自己的利益共同体,提高我国柑 桔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六)加强与上海市供销合作总社的合作,发挥 供销社连结城乡、网点多的优势。要积极探索产供销 一体化的模式,充分发挥上海市供销合作总社点多 面广的优势,加快与供销社所属果品公司的联姻,走 产加销商贸的道路。 四、沪郊柑桔产业发展展望 跨入新世纪,沪郊农村经济发展正在由数量增 上海农村经济2011年第11期 长型向数量、质量、效益兼顾的复合型转变,优化柑 为城里人展现更广阔的旅游、休闲空间。 桔质量、增加农民收益,已成为沪郊农业和农村经济 发展的首要任务。因此,我们必须发挥上海大都市自 身的资源和产业优势,研究制定柑桔产业发展战略 与规划,在长三角大开发中掀起以质量取胜的新一 轮热潮,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突出“一圃”建设 以崇明县柑桔基地的果品良种繁育场为依托进 行改、扩建,进一步新增完善基础设施,建成沪郊无 核桔、脐橙、蜜柚等生产基地的柑桔良种引进、试验、 示范无病毒苗圃。苗圃建设以施格兰项目为样板,积 极引进优良品系,实行规范化、集约化、工厂化育苗。 (二)加强“二园’’建设 l、建立无核桔绿色食品生产示范园。按照无公 害、高标准、高质量、高科技、高效益的原则,在绿华 镇和长兴岛前卫农场建立优质无核桔绿色食品生产 示范园,带动全市无核桔绿色食品的生产。 2、建立集橙、柚、金桔等混合体的苗木假植园。 要在浦东南汇地区或奉贤区庄行镇的上海农科院基 地新建柑桔假植园,并借助于“定质量、定品种、定数 量、定价格、定时间”五定条件下,实行业主开发、市 场化运作,培育优质柑桔大苗供应沪郊各基地乡镇。 (三)强化‘‘桔业三区”建设 l、核心园区建设。在崇明县、宝山区、奉贤区、浦 东新区建立万亩以橙类为主的柑桔科技园核心区。 按高起点规划,在园区内建设柑桔品种资源保存及 展示基地、现代柑桔优良品种繁育基地、现代柑桔生 产技术示范区、桔海观光游览区、休闲旅游采果品赏 度假区、柑桔产品交易区、柑桔采后商品处理及加工 区、农民新村等功能区。 2、示范园区建设。在宝山区建设夏橙基地,为申 城柑桔饮料淡季提供加工原料果。 3、旅游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在崇明县的相关镇 实施综合治理,搭配种植其他果树,购筑“桔海”中的 花岛、绿岛等景观,并修建以柑桔为主题的百桔生态 文化长廊,修建亭台楼阁,将“桔海”、“花岛”、“绿岛” 等景观有机结合,构成独具特色的生态景观游赏系 统,继续举办“上海柑桔节”等大型文娱、经贸活动, 上海农村经济2011年第11期 (四)完善“四大体系”建设 1、加快大市场体系。在柑桔集散中心——崇明 县新建柑桔批发市场,并在主产地绿华镇建设小型 柑桔批发市场,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同时,在 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上海山华果品市场内建 立沪郊柑桔直销窗口,使沪郊柑桔完全融入大循环、 大流通的销售格局。 2、产后处理加工体系。沪郊柑桔开发立足于柑 桔鲜销基地和加工原料基地建设,重点发展鲜食、加 工兼宜的橙类品种。鲜销柑桔重点是提高商品化处 理质量,按早期出口,中期市内与市外并举,后期饮 料生产为主进行。 3、科研技术体系。要像草莓、桃、蓝莓等研究所 那样,建立上海柑桔研究所,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科 学技术,吸纳人才,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和科研活动, 有针对性地开展沪郊环境对柑桔生产发展的影响等 重大课题研究,积极开展人才培训、绿色食品生产技 术推广工作,为柑桔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形成以 科技为支撑的现代园区。 4、质量监测体系。对果园土壤、大气、水源进行 监测,结合柑桔树体营养诊断,按照绿色食品标准控 制生产环节,逐步改变目前以色泽外观判断果实优 劣的现象,以果实内质分析确定采收期,确保沪郊柑 桔在国内外市场的良好声誉。 五、沪郊发展柑桔产业 需研究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生产基础薄弱,规模效益不高。由于沪郊柑 桔业是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起步晚,效益 低,生产规模零星分散,生产投入严重不足,导致柑 桔单产低,即使是目前市场上俏销的优质无核桔,也 因其零星分散、未能攥成拳头而难以产生规模效益。 因此,必须首先解决目前农户小规模生产与实现产 业化经营的矛盾。 (二)市场建设力度不够。沪郊柑桔作为一个新兴 的产业,没有一个与之匹配的产地果品专业批发市 场,流通信息网络还不够健全,柑桔销售盲目、分散、 9 沪郊文化创意产业的 发展策略和实践思考 ■王星云 党的十七届六中会议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 意产业是朝阳产业,也是城市发展的方向,特别是在 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 发达城市和地区,文化创意产业是后工业化时代的 需求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 一种必然选择。上海各区县随着房地产的开发,第二 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 产业的发展,可用土地的日益减少,人口的大量聚 展,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集,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城市新兴产业,以其高 是郊区经济社会发展路径必然的选择和永远的方 附加值、强渗透力以及跨界融合能力,正成为推进 向。 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推动“十二五”建设发展 一、的支柱产业。上海文化创意产业是在国际创意产业 着重规划引领和推动 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随着中心城区产业机构和布 要抓住上海发展的有利时机,根据地区建设和 局调整,逐步发展起来的。市郊经济要跟上全市发 现有产业结构实际,分析现有产业情况,迎接中心城 展的步伐,也要努力发展各区县自己的文化创意产 区和国际国内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转移,制定符合 业。 市郊特点的文化创意产业规划,制定落实好扶持培 发展郊区文化创意产业是提升地区城市品质, 育文化产业的措施,吸引文化产业项目落地郊 提高区县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实践已经证明,文化创 区广袤大地良好的成长环境。 无序,对外地客商和企业缺乏吸引力,不利于柑桔产 商项目。 业化经营。解决好这个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 要实现沪郊柑桔产业良性发展,应出台政 (三)产后处理加工滞后。柑桔产业链条延伸不 策,鼓励龙头企业参与柑桔产业的开发。对沪郊主产 够,商品化处理尚停留在小打小闹的阶段。加工则 区参与、领办柑桔加工的龙头企业,比照“一村一品” 更加落后。而在湖南湘西,已经形成了柑桔饮料为 享受给予的扶持,对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 核心的加工企业,解决了滞销问题。沪郊的无核桔 术、新工艺所发生的费用在税收上给予照顾,列入成 加工,零星不成气候,拖了柑桔业发展的后腿。因 本,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鼓励龙头企业利用资产重 此,建议沪郊各级要以解决“三农”问题为突破 组、控股、参股、兼并、租赁等多种方式,扩大企业规 口,在短期内解决好这个问题,须尽快引进加工招 模,增强企业实力。口 10 上海农村经济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