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拓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侵吞集体的财产该如何处置

侵吞集体的财产该如何处置

来源:华拓科技网

侵吞集体财产的处置及侵占集体财产罪的立案标准。侵吞集体财产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构成贪污罪,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罚金;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构成职务侵占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罚金。侵占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数额较大且拒不交还。

法律分析

一、侵吞集体的财产该如何处置

1、如果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吞集体的财产,数额较大的,构成贪污罪,应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如果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外的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集体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构成职务侵占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八十三条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二)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二、侵占集体财产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1、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本罪的犯罪对象为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和埋藏物。

2、明知属于他人交与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为己有;将自己业已持有的公私财物非法转为己有的行为,予以立案。

3、为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和埋藏物,通过正当、善意、合法的手段,持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将他人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拒不交还的行为。

结语

侵吞集体财产,无论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还是其他人,都构成了犯罪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对于贪污罪和职务侵占罪,根据情节的轻重,将依法处以不同程度的刑罚和罚金。对于贪污数额较大、巨大或特别巨大的情况,还可能面临没收财产、无期徒刑甚至死刑的处罚。而侵占集体财产罪的立案标准是明知属于他人交与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为己有,或将已持有的财物非法转为己有,并拒不交还。以上是对侵吞集体财产的处理和立案标准的简要说明。

法律依据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二节 讯问犯罪嫌疑人 第二百零九条 对犯罪嫌疑人供述的犯罪事实、无罪或者罪轻的事实、申辩和反证,以及犯罪嫌疑人提供的证明自己无罪、罪轻的证据,机关应当认真核查;对有关证据,无论是否采信,都应当如实记录、妥善保管,并连同核查情况附卷。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三节 询问证人、被害人 第二百一十条 询问证人、被害人,可以在现场进行,也可以到证人、被害人所在单位、住处或者证人、被害人提出的地点进行。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书面、电话或者当场通知证人、被害人到机关提供证言。

询问证人、被害人应当个别进行。

在现场询问证人、被害人,侦查人员应当出示人民证。到证人、被害人所在单位、住处或者证人、被害人提出的地点询问证人、被害人,应当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制作询问通知书。询问前,侦查人员应当出示询问通知书和人民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八节 时效 第八十九条 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