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终止条款生效的情况:
1.合同到期后的自然终止;
2.合同中有显失公平的条款;
3.合同中存在欺诈行为,并对当事人造成直接利益损害;
4.合同当事人一方无法履行合同义务,且经双方协商后解除合同;协商不能达到双方目的的,通过进行判决,根据实际情况判决合同终止合同的;
5.合同一方自然人死亡,且财产继承者不愿继续履行合同的。
一、房屋买卖合同解除的法定和约定情形
房屋买卖合同解除的法定和约定情形有以下几种: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但不是有不可抗力就可以解除合同,而必须是由于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才能解除合同。
(二)与主要债务履行相关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1、预期违约。指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2、迟延履行。指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三)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指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四)双方协商一致的也可以解除合同。
(五)在不归属双方过错的情况下,因情势变更致使继续履行合同有失公平的,当事人也可以提出解除合同;
只是此时当事人并不当然拥有解除权,必须提请或仲裁机构裁决才能解除合同,决定权在或仲裁机构;且必须先协商,协商不能才能提出。
二、经济合同纠纷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解决
经济合同纠纷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和解和调解有利于纠纷的快速解决和双方的进一步合作;仲裁因其反映当事人共同意志、不公开审理、最终裁决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当事人的青睐。但仲裁程序的启动必须包括双方达成的仲裁协议或仲裁条款以及一方的申请;诉讼是解决纠纷最常见、最权威的方式。原则上所有纠纷都可以由解决,的判决体现了法律的意志。合同成立后,合同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当事人一方明显不公平的,受不利影响的当事人可以与对方重新协商;在合理期限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零二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依照法律、行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