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钻孔灌注桩(冲击钻)施工方案DOC
K0+165 桥钻孔灌注桩(冲击钻)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 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50-2011 )。
2. 本项目部编制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总体施工进度计划》。
3.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规定。 4.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04)。 5.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 JTJ 076-95 )。 6. 省道204 线渌井至县城西干道改线升级工程设计文件 7. 现有机械设备条件、现场施工条件及施工准备情况。 二、工程概况及地质简介
K0+150桥采用简支体系预应力T梁,桥跨布置为2X25米,上部结构采用预应
力混凝土T梁;下部构造为柱式墩、肋板台,基础均为钻孔灌注摩擦桩(冲击钻)基
础。
本桥共40 根桩,其中:0#台桩基16 根,桩长15米,桩径 1.0 米;1#墩桩
基8根,桩长20米,桩径 1.8 米;2#台桩基16根,桩长16米,桩径 1.0 米。
根据本桥桩基础设计说明要求本桥桩基均嵌入中风化泥岩不小于 4 米,相邻基础
底连线倾角小于45度,桩身嵌岩深度以基岩面倾斜的下方嵌岩深度为准。
根据本工程设计文件结合实地踏勘情况分析:0#台粉质粘土位于桩顶以下0-4
米,强风化泥岩位于桩顶以下4-9 米,以下为中风化泥岩。 1#台粉质粘土位于桩顶以下0-2 米,强风化泥岩桩顶以下2-6 米,以下为中风
化泥岩。
2#台粉质粘土位于桩顶以下0-2 米,饱水泥沼土位于桩顶以下2-11 米,强风化
泥岩桩顶以下11-12 米,以下为中风化泥岩。
本桥0#台尾处有高压电线一跨,根据《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最小安全
距离为3米,实测桩位距高压线投影最小距离为 4.2 米,可以保证正常施工需要。
三、钻孔机具的选择
根据本桥设计桩基穿过地层主要为粉质粘土、泥沼土、强风化及中风化泥
页,并结合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安排,本标段钻孔机具拟选择CF20冲击钻成孔。
四、施工进度安排
K0+150桥桩基计划工期3个月。 五、施工技术方案 1 、施工准备 1.1 技术准备
①掌握场地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
②读懂桩基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编写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原材料
送检和混凝土配比申请。 ③准备施工用的各种报表、规范。 1.2 现场准备
①对桩位进行测量定位自检,监理复核; ②护筒埋设检查、测量复核; ③泥浆池、沉淀池的检查;
④检查水泥、骨料、水质及其它添加剂数量,其质量是否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是否与批准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报告的材料相一致;
⑤检查制作钢筋笼的钢筋型号、种类、数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钢筋加工各部位尺寸、焊接质量是否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有无埋声测管等。
⑥备足成孔用粘土、片石、碎石等必备材料,确保意外情况出现时,不致发生停工待料及其它严重事故。
⑦桩基混凝土浇筑过程采用钻机提管,并联系一台吊车备用,务必落实。
1.3 主要机具设备配备
根据本桥桩基实际情况,前期拟配备2台CF20型冲击钻钻机进行钻孔(雨季后根据实际情况可增加设备),钢筋笼采用钢筋加工场集中加工,汽车吊分节吊装,砼采用拌合站拌制,罐车运输,导管法灌注水下砼。
0#台每根钢筋笼重约1.1 吨,长度为15.5 米,混凝土方量约12方,实际浇筑约14 方。
1#墩每根钢筋笼重约3.8 吨,长度为21.3 米,混凝土方量约51 方,实际浇筑约58 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