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拓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176例临床观察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176例临床观察

来源:华拓科技网
28 内蒙古中医药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1 76例临床观察 黄国和 摘要:目的:观察运用王清任的少腹逐瘀汤加减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方法:口服少腹逐瘀汤加减。结果:治疗子宫内膜异 位症,疗效显著。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值得参考。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少腹逐瘀汤 中图分类号:R271.9 1资料与方法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5)08—0028—02 细。分析:肾阳不足,命门失衰,不能化气行水,寒湿停于胞宫,血瘀 则月经量少。色紫而有块,舌紫暗,经期少腹冷痛,是血瘀,命 1.1资料来源:17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均系我院门诊2001年1 寒阻,月~2015年1月诊治。年龄25~55岁,平均病程15年。 门失衰无于温煦,不能滋养机体,故是腰疲腿软,脾胃阳虚四肢厥 苔白,脉沉细,总之肾气不足,命门失衰,胞宫失 临床表现:经期或经期前后小腹痛,得热则舒,怕冷,四肢不 逆,小便少或清长,温,严重者面色苍白,恶心,出虚汗,甚或昏厥;月经偏少,色淡,可 于温煦,故不能受精成孕,精子失养失温不能怀孕。 见血块,或黑如漆,血块排出而疼痛减轻。舌质暗淡,舌苔白或白 服药后诸证俱消,月经有准,已无不适。 4讨论 腻,脉沉或紧。 诊断标准:以临床症状,影像检查如MRI,腹腔镜为主,部分结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生育期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ll】,指有生长功 能的子宫内膜出现于正常子宫腔内襞以外的部位日。子宫内膜异位 合病理诊断。 症最常见于卵巢、子宫骶骨韧带、盆腔黏膜,也可见于膀胱直肠等处。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症状是继发性痛经,伴下腹部和背部 药物组成:川芎10g、炮姜1 元胡10g、炒五灵脂10g、赤芍 10g、小茴香5g、蒲黄10g、肉桂10g、当归10g、没药10g。 进行性疼痛,常向腿部放射。晚期患者疼痛剧烈,尤其是当盆腔有 疼痛持续。 若腹痛甚剧,肢冷汗出者加川椒10g、制川乌3g,N草乌3g;阳 广泛粘连时,虚内寒者加人参10g 、熟附子10g、仙灵脾10g;湿邪较重,兼有胸闷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特别多见于中青年的“现代病”。根据 腹胀,舌苔白腻者加苍术10g、橘皮:10g、泽兰10g、茯苓10g。上述药 调查,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有半数不育,对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 物1剂/d,水煎400mL,早晚餐前分服。经行前1wk开始至经行结束 量造成明显影响。子宫内膜异位症虽不是肿瘤,但也让患者饱受困 这与其发病机制有关。迄今为止,有三种学说:种植学说、体腔 为1疗程,连服3个疗程。服药期间禁服其他止痛药,不吃生冷及 扰。刺激性食物,情绪力求稳定,经期避免下水浸泡或着凉。 上皮化生学说、诱导学说,具有遗传倾向和家族聚集性。病理分期 卵巢型、深部浸润型、其他部位。 1.3结果判定: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显效:临床症状大部消失; 有腹膜型、有效: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 子宫内膜异位症也有类似增生、扩散、转移的特点,但极少恶 2结果 变,是良性疾病,近年来有增加趋势,其明确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口服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部分患者疗效 目前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人为因素有:①人工流产手术;②剖腹 ③经血逆流;④多次生产。 显著,部分有效,少数无效。34例患者因不能坚持服药最终选择手 产手术;术。病理检查证实,患者服用少腹逐瘀汤3个月后 子宫内膜腺体 子宫内膜异位症西医治疗: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主要药物丹 那唑(Danazo1)与微创腹腔镜手术,药物治疗有激素依赖性,手术治 与内膜问质萎缩,甚至消失,病灶减少53%~57%,粘连改善。 表1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176例临床观察 疗易复发l 3 l。;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治疗:中医认为形成本病最主要的原因 是瘀血,寒湿凝滞为主要原因 瘀血引起运行不畅,甚至停滞,瘀血 不去,新血不生,故月经盘多且长;瘀血日久,积聚成块,形成瘸瘕, 临床上实证多见|。  , .朱丹溪认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 郁,诸病生焉 常用 3典型病例 疏肝理气和活血化瘀之法,治疗各种与气血有关的疾病。 例1:患者,女,35岁,工人。2001年5月20日就诊。该患者沉 治疗时器审因论治,针巧时瘀血这一实质 ,以活血祛瘀为主。 其 默寡言,内向,婚后多年不孕,面带愁容,眼圈乌黑,15岁初潮,现 中|少腹逐瘀汤就是主治寒凝血瘀,征 其中痛经最先缓解 治疗期几 15—30d来潮1次,经期4d左右,量少,色紫,有血块,经前经期乳 乎消失。 ."弧 ㈠ 。 ‘. 房、少腹胀痛,胸闷,气短,善太息,四肢厥逆,脉沉弦面涩,舌边紫 少腹逐瘀汤加减功效 活血祛瘀,温经北痛 主治::少腹积块, 暗,苔白。 疼痛,或痛而无块,或少腹胀满,或经期腰酸膝冷、腹胀,或月经频 1.2方法:少腹逐瘀汤加减。 r 分析:情志不舒,肝失调和,气血逆乱,血海不宁,则经行无定,肝 至,连而不断 惭而又续, 其像紫,或黑 倜有血块 或崩漏甚,兼少 郁气滞,气滞,血行不畅,气机不利,经脉壅滞,故见胸胁胀闷,乳房及 腹痛,或粉红中见白带者。瘀血结于下焦。肝肾位于下焦,肝肾功能 少腹胀痛,太息可舒积气,月经量少,色紫,眼睑乌黑,舌边紫暗,为瘀 失调 寒凝气滞 疏泄不畅 血瘀不适,结于 腹,故症见少腹积块 血之见证。寒阻阳气,不能宜达,四肢厥逆,肝郁则脉弦,血瘀则脉涩、 作痛,或月经不调等诸病;治宜逐瘀活血、温阳理气为法;故方用小 脉沉,气滞,胞寒致使瘀血内停,气机不利,不能受精成孕。 茴香、肉桂、干姜味辛而性温热,人肝肾而归脾,理气活血 ,温通血 服用3个月,月经准期,四肢温暖,胸闷胁胀减轻,嘱其再服。 脉;当归、赤芍人肝 行瘀活血;蒲黄、五灵脂、川芎、元胡 没药入 又调2个月,经闭,已怀孕。 肝,活血理气 使气行则血活,气血活畅故能止痛,共成温通少腹瘀 例2:患者,女,30岁。2004年3月24 13就诊。已婚,未孕,丈夫 血之剂。、 ,} -I l体健。16岁初潮,现2个月来经1次,每次3—5d,量少,有块,色紫 药理学认为,肉桂、当 均能扩张血管I 加快血液循环,l当归还 而暗,经期少腹冷痛,腰酸腿软,小便清长,舌苔白舌边紫暗,脉沉 具有兴奋和抑制予宫收缩!的鼹重作用;赤芍、元胡、l炒五灵脂有解 I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病理科(211400) . 一 痉、镇痛的作用;当归、』JI芍 :降 m黏摩 抑制血小捉聚集,促进 子宫内膜退行性变、裂解、萎缩、脱落的功能,调节内分泌功能,Jil 201 ̄+g0 l零扭收稿'。.; }。I 一囊 I }并 -f1 r 2015年8月 椒、制川乌、制草乌据动物实验表明,少量持续服可促进有关新陈 含量的作用。 29 代谢腺体发育,多量则可促进有关生殖腺体发育,表明古人温阳补 有小部分患者效果不佳,估计与辨证不准不全或者个体差异  肾的合理性;仙灵脾可改善缺血组织单胺神经递质和神经肽的代 有关。谢失衡,纠正化学突触传递紊乱保护组织细胞;蒲黄具有止血、化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子宫内膜异位症协作组.子宫内膜异位 瘀、通脉之效,多种制剂对兔、大鼠、小鼠、犬的离体和在体子宫均 【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7,42:645—648. 有兴奋作用。有研究认为:活血化瘀类中药具有改善患者盆腔血流 症的诊断与治疗规范[波形、波幅、血灌注量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作用;甲皱毛细血管的形 [2]张惜阴疾用妇产科学【MJ.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744. 态、流态、袢周状态呈现的微循环障碍也随着临床症状的缓解而改 【3】戴毅,冷金花,等.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病理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 善。还有研究报道:活血化瘀类中药有降低经血和子宫内膜PGF2a l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0,45:93—98. 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对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罗俊勇 罗献伦 摘要:目的:探究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给予通心络胶囊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 6月~2014年6月收治的9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通心络胶囊辅助治疗。观察两 组治疗效果和高敏c反应蛋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尸<O.05)。两组治疗前高敏c反应蛋 白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水平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无不良反应。结论:治疗急性冠 脉综合征加用通心络胶囊辅助治疗与常规治疗相比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可明显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值得推广。 关键词:通心络胶囊;急性冠脉综合征;高敏c反应蛋白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5)08—0029一O1 表1两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一种急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综合征,局部炎 症导致粥样斑块不稳定是发病机理的一个重要因素,高敏C反应 蛋白在炎症反应中有重要作用。目前大部分使用基础药物治疗,虽 然有一定疗效但并不理想。有研究报道【l_,通心络胶囊有稳定斑块、 消炎并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作用。本次研究观察在治疗该病 时加用通心络胶囊对临床疗效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报 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表2两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 拯,n咖L)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6月一2014年6月收治的90例急 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病情诊断均符合欧洲心脏病协会标准。患者均 无风湿性心脏病、心包膜以及心肌炎等其他心脏病。随机将患者分 为两组。对照组45例,男性29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48 ̄8.9) 岁;观察组男性30例、女性l5例,平均年龄(47 ̄7.6)岁。两组患者 在年龄、性别和其他临床资料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都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药物包括:抗凝血药物阿 司匹林肠溶片、溶血栓药物肝素、改善心肌功能B受体阻滞剂、降 血压药物钙离子拮抗剂以及他汀类药物。观察组在治疗后24h内 加用通心络胶囊(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Z19980015;0.26g),口服,3粒,次,3次/d。所有药物连续服用一个月 为一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两个疗程。观察两组两个疗程结束后 的临床疗效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目。定期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 查,观察并记录患者心绞痛情况。并检测治疗前和两个疗程后的高 敏c反应蛋白水平。 1.3疗效评判:显效:心电图趋于正常,心绞痛发作时疼痛感明显降 低、次数减少。好转:心电图sT段降低,心绞痛次数有一定降低,疼 痛感稍微改善。无效:治疗后无变化甚至恶化。有效率=(显效例数+ 好转例数)/总例数x100%。 1.4统计学方法:根据SPSS 13.0对数据进行统计,计数资料比较采 用x 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粥样斑块的破裂引起 的血小板聚集而形成血栓,进而导致动脉堵塞,最后导致心肌缺 血、坏死。大量研究报道,炎症反应是促发此病恶化的重要原因,炎 症越严重,斑块越不稳定。高敏c反应蛋白是炎症反应中起到重要 作用的因子,其数量水平可以作为炎症反应和冠脉粥样斑块稳定 性评判的依据[引。一般的溶血栓、抗凝血药物只能部分解除患者病 根且效果并不理想,临床上迫切需求一种新型药物。 研究表明,通心络胶囊是一种用人参、赤芍冰片、蝎子、水蛭、 地鳖虫、蝉蜕、蜈蚣等中药材制成的中成药,可以通经活血、止痛益 气。现代药理学实验也有证实,通心络胶囊确实可以稳定斑块并且 可以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此外,芍药和蜈蚣等中药材可以起到 消炎作用,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进而稳定粥样斑块,延缓硬 化。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临床疗效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优 于对照组(P之0.05),证明了通心络胶囊的作用 。 综匕所述,通心络胶囊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时有很好的临床疗 效,可以显著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f1】贺涛,刘明江,等.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 的干预 临床医药,2oo6,15(14):46—47. 2.1临床效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刘淑娟.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围手术期c反应蛋白 J1.新中医,2009,41(7):41~42. 2.2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两组患者在治疗后高敏c反应蛋白 影响的临床研究『31张红斌,赵明,等.通心络胶囊对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脑循环的影 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但观察组的水平仍明显低于对照组,见 『表2。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中医医院(5142 ̄) 2015年3月6日收稿 响[J].河北中医,2014,36(1):98—101. f4】常丽萍,等.通心络对缺血脑卒中大鼠微血管新生及血流灌注状 态的影响『J1.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2(12):1667—167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