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拓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污水处理史上最全的生化处理常见问题刨析及解决方法

污水处理史上最全的生化处理常见问题刨析及解决方法

来源:华拓科技网
污水处理史上最全的生化处理常见问题刨

析及解决方法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污水问题,比方: COD、氨氮、SS等指标不达标,污泥膨胀、浮泥、活性微生 物死亡等,因为污水处理的原理都是一样的,所以污水处理 研究从开始基本上是以生活污水作为研究蓝本的,以下我们 以生活污水的为目标来总结运营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

一、进水水量与水质 (一)进水水量

在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水量缺陷的现象普遍存在, 这种吃不饱的原因既有通常被提到的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滞 后问题,也有设计能力超前的问题。这两方面原因导致许多 地方的污水处理厂已经建成几年仍不能满负荷运行,有些污 水处理厂甚至只能抽取厂区周边的河水开展处理,使得污水 处理工艺控制增加了难度,也增加了工程投资的成本,造成 资产的闲置与浪费,无谓地过多消耗本来就已非常紧张的污 水处理资金。

相反,有的污水处理厂存在长期超负荷运行状态,例如 某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规模为40万m3∕d,二期工程规模为 24万

m3∕d,但由于资金短缺而使二期工程建设滞后,一期 实际处理量

已到达52万m3∕d,处理出水水质有所下降。为 此,合理确定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与分期,高效使用治污资 金,以及尽量提高污水收集率,是实现污水减排的前提。

(二)进水水质

由于城市污水收集管网不配套,雨污合流制管网较普遍, 管

网管理不到位,致使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进水中雨水、 河道水和工业废水的比例较大。

以下进水水质情况均不利于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

(1)进水中BOD、COD含量比设计值低,而氮、磷等指 标则

等于或高于设计值,从而增加污水脱氮除磷处理达标排 放的难度;

(2)工业废水中的夹带油污或有毒物质对城市污水处 理厂

的生物系统造成巨大影响,在极端情况下这些油污或有 毒物质会使整个生物系统瘫痪,微生物菌种死亡,整个污水 处理厂不得不重新培养活性污泥;

(3)进水水质偏高,供氧与污泥脱水设备规格不能满 足污

水与污泥处理要求。其中垃圾渗滤液引入给城市污水处 理厂运行所造成的影响需要给予足够重视。

对于污水收集与污水处理能力不协调问题,需要有关主 管部门将城市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近、 远期总体规划,保证污水收集系统与污水处理厂同步或先行 建设。同时做好新建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内污水水质调查, 以合理确定设计进水水质。

二、出水水质

我国近年建设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基本要求到达国家

GB118-20**中的一级B标准,在一些地区还有要求到达一 级A标准。即使是原有已建项目,也在逐渐开展升级改造, 以提高

污水减排效果。

根据规定的污水处理排放标准要求,各城市污水处理厂 采用适合于本地进水水质等客观条件的污水处理工艺技术, 并加强运

营管理。然而,在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运行管理过程 中,仍会遇到一些来自不同方面的问题而导致处理出水水质 不达标。

1、有机物超标

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主要成效是去除城市污水中的有 机污染物质,设计与运行良好的活性污泥工艺,出水B0D5 和SS均可小于20mg∕Lo

影响有机物处理效果的因素主要有:

(1)营养物

一般城市污水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都能够满足微生物 需要,且过剩很多。但工业废水所占比例较大时,应注意核 算碳、氮、磷的比例是否满足100:5:lo如果污水中缺氮, 通常可投加铁盐。如果污水中缺磷,通常可投加磷酸或磷酸 盐。

(2) PH

城市污水的PH值是呈中性,一般为6.5~7∙5° PH值的 微小降低可能是由于城市污水输送管道中的厌氧发酵。雨季 时较大的PH降低往往是城市酸雨造成的,这种情况在合流 制系统中尤为突出。PH的突然大幅度变化,不管是升高还是 降低,通常都是由工业废水的大量排入造成的。调节污水PH 值,通常是投加氢氧化钠或硫酸,但这将大大增加污水处理 成本。

(3)油脂

当污水中油类物质含量较高时,会使曝气设备的曝气效 率降低,如不增加曝气量就会使处理效率降低,但增加曝气 量势必增加污水处理成本。另外,污水中较高的油脂含量还 会降低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严重时会成为污泥膨胀的原因, 导致出水SS超

标。对油类物质含量较高的进水,需要在预 处理段增加除油装置。

(4)温度

温度对活性污泥工艺的影响是很广泛的。首先,温度会 影响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活性,在冬季温度较低时,如不采 取措施,处理效果会下降。其次,温度会影响二沉池的 分离性能,例如温度变化会使沉淀池产生异重流,导致短流; 温度降低会使活性污泥由于粘度增大而降低沉降性能;温度 变化会影响曝气系统的效率,夏季温度升高时,会由于溶解 氧饱和浓度的降低,而使充氧困难,导致曝气效率的下降, 并会使空气密度降低,若要保证供气量不变,则必须增大供 气量。

2、氨氮超标

污水中氨氮的去除主要是在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根底 上采用硝化工艺,即采用延时曝气,降低系统负荷。

导致出水氨氮超标的原因涉及许多方面,主要有:

(1)污泥负荷与污泥龄

生物硝化属低负荷工艺,F/M 一般在0. 05 ~ 0.

15kgB0D/kgMLVSS˙do负荷越低,硝化开展得越充分, NH3-N向N03—N转化的效率就越高。与低负荷相对应,生物 硝

化系统的SRT一般较长,因为硝化细菌世代周期较长,若 生物系统的污泥停留时间过短,即SRT过短,污泥浓度较低 时,硝化细菌就培养不起来,也就得不到硝化效果。SRT控 制在多少,取决于温度等因素。对于以脱氮为主要目的生物 系统,通常SRT可取

ll-23do

(2)回流比

生物硝化系统的回流比一般较传统活性污泥工艺大,主 要是因为生物硝化系统的活性污泥混合液中已含有大量的 盐,若回流比太小,活性污泥在二沉池的停留时间就较 长,容易产生反硝化,导致污泥上浮。通常回流比控制在50〜 100%o

(3)水力停留时间

生物硝化曝气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也较活性污泥工艺长, 至少应在8h以上。这主要是因为硝化速率较有机污染物的 去除率低得多,因而需要更长的反应时间。

(4) BOD5/TKN

TKN系指水中有机氮与氨氮之和,入流污水中B0D5/TKN 是

影响硝化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B0D5∕TKN越大,活性污泥 中硝化细菌所占的比例越小,硝化速率就越小,在同样运行 条件下硝化效率就越低;反之,B0D5∕TKN越小,硝化效率越 高。很多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实践发现,B0D5∕TKN值最正 确范围为2〜3左右。

(5)硝化速率

生物硝化系统一个专门的工艺参数是硝化速率,系指单 位重量的活性污泥每天转化的氨氮量。硝化速率的大小取决 于活性污泥中硝化细菌所占的比例,温度等很多因素,典型 值为 O.

02gNH3-N∕gMLVSS×do

(6)溶解氧

硝化细菌为专性好氧菌,无氧时即结束生命活动,且硝 化细菌的摄氧速率较分解有机物的细菌低得多,如果不保持 充足的氧量,硝化细菌将“争夺”不到所需要的氧。因此, 需保持生物池好氧区的溶解氧在2mg∕L以上,特殊情况下溶 解氧含量还需提

高。

(7)温度

硝化细菌对温度的变化也很敏感,当污水温度低于15。C 时,硝化速率会明显下降,当污水温度低于5。C时,其生理 活动会完全结束。因此,冬季时污水处理厂特别是北方地区 的污水处理厂出水氨氮超标的现象较为明显。

(8) PH

硝化细菌对pH反应很敏感,在PH为8-9的范围内, 其生物活性最强,当「11<6.0或>9.6时,硝化菌的生物活 性将受到抑制并趋于结束。因此,应尽量控制生物硝化系统 的混合液PH大于7. Oo

3、总氮超标

污水脱氮是在生物硝化工艺根底上,增加生物反硝化工 艺,其中反硝化工艺是指污水中的盐,在缺氧条件下, 被微生物复原为氮气的生化反应过程。

导致出水总氮超标的原因涉及许多方面,主要有:

(I)污泥负荷与污泥龄

由于生物硝化是生物反硝化的前提,只有良好的硝化, 才能获得高效而稳定的的反硝化。因而,脱氮系统也必须采 用低负荷或超低负荷,并采用高污泥龄。

(2)内、外回流比

生物反硝化系统外回流比较单纯生物硝化系统要小些, 这主要是入流污水中氮绝大部分已被脱去,二沉池中N03-N 浓度不高。相对来说,二沉池由于反硝化导致污泥上浮的危 险性已很小。另

一方面,反硝化系统污泥沉速较快,在保证 要求回流污泥浓度的前提下,可以降低回流比,以便延长污 水在曝气池内的停留时间。

运行良好的污水处理厂,外回流比可控制在50%以下。 而内回流比一般控制在300〜500%之间。

(3)反硝化速率

反硝化速率系指单位活性污泥每天反硝化的盐量。 反硝化速率与温度等因素有关,典型值为0. 06 ~ 0. 07gN03-

N∕gMLVSS×do

(4)缺氧区溶解氧

对反硝化来说,希望DO尽量低,最好是零,这样反硝 化细菌可以“全力”开展反硝化,提高脱氮效率。但从污水 处理厂的实际运营情况来看,要把缺氧区的DO控制在 0. 5mg∕L以下,还是有困难的,因此也就影响了生物反硝化 的过程,进而影响出水总氮指标。

(5) B0D5∕TKN

因为反硝化细菌是在分解有机物的过程中开展反硝化 脱氮的,所以进入缺氧区的污水中必须有充足的有机物,才 能保证反硝化的顺利开展。由于目前许多污水处理厂配套管 网建设滞后,进厂BOD5低于设计值,而氮、磷等指标则相 当于或高于设计值,使得进水碳源无法满足反硝化对碳源的 需求,也导致了出水总氮超标的情况时有发生。

(6) PH

反硝化细菌对PH变化不如硝化细菌敏感,在PH为6~9 的范围内,均能开展正常的生理代谢,但生物反硝化的最正 确PH

范围为6. 5~8. Oo

(7)温度

反硝化细菌对温度变化虽不如硝化细菌那么敏感,但反 硝化效果也会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温度越高,反硝化速率越 高,在

30〜35。C时,反硝化速率增至最大。当低于15。C时, 反硝化

速率将明显降低,至5。C时,反硝化将趋于结束。因 此,在冬季要保证脱氮效果,就必须增大SRT,提高污泥浓 度或增加投运池数。

4、总磷超标

城市污水处理厂除磷主要是依靠生物除磷,即在好氧段 前增加厌氧段,使聚磷菌交替处于厌氧和好氧状态,实现磷 酸盐的释放与吸收,并通过排放剩余污泥来到达除磷目的。 在生物除磷难以达标的条件下,还可以考虑投加化学药剂来 辅助除磷。化学除磷主要是通过混凝、沉淀和过滤等方法使 磷成为不溶性的固体沉淀物,从污水中分离出来。

导致生物除磷出水总磷超标的原因涉及许多方面,主要 有:

(1)污泥负荷与污泥龄

厌氧-好氧生物除磷工艺是一种高F/M低SRT系统。当 F/M较高,SRT较低时,剩余污泥排放量也就较多。因而, 在污泥含磷量一定的条件下,除磷量也就越多,除磷效果越 好。

对于以除磷为主要目的生物系统,通常F/M为0.4~ O.

7kgB0D5∕kgMLSS×d, SRT 为 3. 5~7d° 但是,SRT 也不能

太低,必须以保证B0D5的有效去除为前提。

(2) B0D5/TP

要保证除磷效果,应控制进入厌氧区的污水中B0D5/TP 大于

20。由于聚磷酸菌属不动菌属,其生理活动较弱,只能 摄取有机

物中极易分解的部分。因此,进水中应保证B0D5 的含量,确保聚磷酸菌正常的生理代谢。但许多城市污水处 理厂实际进水存在碳源偏低,氮、磷等浓度较高等现象,导 致B0D5/TP值无法满足生物除磷的需要,影响了生物除磷的 效果。

(3)溶解氧

厌氧区应保持严格厌氧状态,即溶解氧低于0. 2mg∕L, 此时聚磷菌才能开展磷的有效释放,以保证后续处理效果。 而好氧区的溶解氧需保持在2. 0mg∕L以上,聚磷菌才能有效 吸磷。因此,对于厌氧区和好氧区溶解氧的控制不当,将会 极大影响生物除磷的效果。另外,有些污水处理厂的进水为 河道水,污水中溶解氧含量较高,若直接进入厌氧区,则不 利于厌氧状态的控制,影响了聚磷菌放磷效果。

(4)回流比

厌氧-好氧除磷系统的的回流比不宜太低,应保持足够 的回流比,尽快将二沉池内的污泥排出,防止聚磷菌在二沉 池内遇到厌氧环境发生磷的释放。在保证快速排泥的前提下, 应尽量降低回流比,以免缩短污泥在厌氧区的实际停留时间, 影响磷的释放。

在厌氧-好氧除磷系统中,若污泥沉降性能良好,则回 流比在50~70%范围内,即可保证快速排泥。

(5)水力停留时间

污水在厌氧区的水力停留时间一般在1. 5~2. Oh的范围 内。停留时间太短,一是不能保证磷的有效释放,二是污泥 中的兼性酸化菌不能充分地将污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 成低级脂肪酸,

以供聚磷菌摄取,从而也影响了磷的释放。

污水在好氧区的停留时间一般在4~6h,这样即可保证 磷的充分吸收。

(6) PH

低PH有利于磷的释放,高PH有利于磷的吸收,而除磷 效果是磷释放和吸收的综合。因此在生物除磷系统中,宜将 混合液的PH控制在6∙5~8.0的范围内。

由于对出水总磷指标要求的不断提高,除生物除磷外, 化学除磷也得到越来越多地应用。但化学除磷在提高除磷效 果的同时,也会因投加化学药剂而使剩余污泥量大大增加, 进而增加污泥处理量与泥饼处置量。

实际中应根据实验来确定化学药剂的投加点与投加量, 并及时调整,确保出水磷含量稳定达标,并尽可能降低药耗。

5、悬浮物超标

出水中的悬浮物指标是否达标,主要取决于生物系统污 泥的质量是否良好、二沉池的沉淀效果以及污水处理厂的工 艺控制是否恰当。

造成二沉池出水悬浮物超标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二沉池工艺参数选择

二沉池设计参数是否选择恰当是出水悬浮固体指标会 否超标的重要因素。许多城市污水处理厂在设计之初,为节 约建设成本,将水力停留时间大大缩短,并尽量提高其水力 表面负荷,造成运行时二沉池经常出现翻泥现象,致使出水 悬浮固体超标。

另外,某些污水处理厂由于实际工艺调整需要,需将生 物池

污泥浓度控制在较高的水平时,也会造成二沉池固体表 面负荷过大,影响出水水质。因此,一般认为应对二沉池的 这几个工艺参数的设置留有较大的余地,以利于污水处理厂 工艺的控制与调整。

一般来说,影响沉淀池沉淀效果的主要工艺参数为水力 停留时间、水力表面负荷和污泥通量。

(2)二沉池水力停留时间

污水在二沉池的水力停留时间长短,是二沉池运行的重 要参数。只有足够的停留时间,才能保证良好的絮凝效果, 获得较高的沉淀效率。因此,建议二沉池的水力停留时间设 置在3~4h左右。

(3)二沉池水力表面负荷

对于一座沉淀池来说,当进水量一定时,它所能去除的 颗粒的大小也是一定的。在所能去除的这些颗粒中,最小的 那个颗粒的沉速正好等于这座沉淀池的水力表面负荷。因此, 水力表面负荷越小,所能去除的颗粒就越多,沉淀效率就越 高,出水悬浮物的指标就越低。设计二沉池较小的水力表面 负荷,有利于污泥等悬浮固体的有效沉淀。一般建议二沉池 的水力表面负荷控制在O.

6~L 2m3∕m2×ho

(4)二沉池固体表面负荷

二沉池的固体表面负荷的大小,也是影响二沉池沉淀效 果的重要因素。二沉池的固体表面负荷越小,污泥在二沉池 的浓缩效果越好。反之,则污泥在二沉池的浓缩效果越差。 过大的固体表面负荷会造成二沉池泥面过高,许多污泥絮体 来不及沉淀就随污水流出,影响出水悬浮物指标。一般二沉 池固体表面负荷最大不宜超过150kgMLSS∕m2×do

(5)活性污泥质量

活性污泥质量的好坏是影响出水悬浮物是否超标的重 要因素。高质量的活性污泥主要表达在四个方面:良好的吸 附性能,较高的生物活性,良好的沉降性能以及良好的浓缩 性能。

胶体状态的污染物首先必须被吸附到活性污泥絮体上, 并进一步被吸附到细菌表面附近才能被分解代谢,因而吸附 性能较差的活性污泥去除胶态污染物质的能力也差。活性污 泥的生物活性系指污泥絮体内的微生物分解代谢有机污染 物的能力,生物活性较差的活性污泥去除有机污染物的速度 必然较慢。

只有沉降性能良好的活性污泥才能在二沉池得以有效 地泥水分离。反之,如果污泥沉降性能恶化,分离效果必然 降低,导致二沉池出水浑浊,SS超标,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活 性污泥的大量流失,使系统内生物量缺陷,继而又影响对有 机污染物的分解代谢效果。

只有活性污泥具有良好的浓缩性能,才能在二沉池得到 较高的排泥浓度。反之,如果浓缩性能较差,排泥浓度降低, 就要保证足够的回流污泥量,提高回流比。但是,提高回流 比会缩短污水在曝气池的实际停留时间,导致曝气时间缺陷, 影响处理效果。

(6)进水 SS/B0D5

生物系统活性污泥中MLVSS比例与进水SS/B0D5有很大 的关系,当进水SS/B0D5高时,生物系统活性污泥中MLVSS 比例则低,反之则高。根据运行经验来看,当SS/BOD在1 以下时,MLVSS比例可以维持在50%以上,当SS/B0D5在5 以上时,VSS比例将会下降到20~30%o当活性污泥中MLVSS 比例较低时,为了保证硝化效果系统就必须维持较高的泥龄, 污泥老化情况较明显,导致

出水SS超标。

(7)有毒物质

入流污水中含有强酸、强碱或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将会使 活性污泥中毒,失去处理成效,严重的甚至发生污泥解体, 造成污泥无法沉淀,出水悬浮物超标。解决活性污泥中毒问 题的根本方法就是加强对上游污染源的管理。

(8)温度

温度对活性污泥工艺的影响是很广泛的。首先,温度会 影响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活性,冬季温度较低时,如不采取 措施,处理效果会下降。其次,温度会影响二沉池的的 分离功能。如温度的变化会使二沉池产生异重流,导致短流 现象发生;温度降低时,会使活性污泥由于黏度增大而降低 沉降性能等。

三、泥饼含水率

目前,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考核的主要指标主要是泥 饼含水率。

在我国,已经投入使用或在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普遍 采用活性污泥法开展污水处理,活性污泥的污泥龄设计较短, 且设计中基本不设污泥浓缩和污泥消化设施,使得剩余污泥 量大,污泥中有机成分多,不易于脱水。因此,若要将泥饼 含水率控制在80%以下,就需要加大PAM的投加量,从而使 污水处理成本提高。

为保证污泥浓缩与脱水效果,在污泥脱水絮凝剂的配制 方面,絮凝药剂的配制浓度应控制在0.1%〜0.5%范围内。浓 度太低则投加溶液量大,配药频率增多;浓度过高容易造成 药剂粘度过高,可能导致搅拌不够均匀,螺杆泵输送药液时 阻力增大,容易加快

设备损耗和管路堵塞。另外,不同批次 和不同型号的絮凝剂比重差异较大,需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或 不定期地标定药剂的配制浓度,适时调整药剂的用量,保证 污泥脱水效果和减少药剂浪费。同时,干粉药剂在储存和使 用过程中注意防潮防失效。

现在对污泥含水率要求越来越高,污泥干化渐渐提上日 程,污泥干化一般有晾晒、高温干化、投加石灰做添加剂等 方法,但是现在很多地方禁止投加石灰来降低含水率了,晾 晒要求很大的空间而且臭气无法预防,而高温干化耗能太高, 所以目前只能从药剂、脱水机、工艺来解决,目前比较先进 的有高压隔膜压泥机、低温干化等等。以后大型的污水处理 厂的污泥厌氧消化产沼气将会是个趋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