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太擘图书情报学刊 Feb,2002 第20#第1 Journal ofAcademic Library dInfemmtionScience Vol 20 No.1 ——网络环境下文献传递与外文期刊ST. ̄ -肖冬梅 (湘潭大学,411105) 摘 要:从图书馆外刊订购的现状出发,具体阐述了外刊订购的契机、文献传递的意义和现阶段如何利用文献传递擞好外 文期刊的订昀工作。 关羹词 图书馆 文献传递 外文期刊;期刊订购i网络环境 中围分类号:G255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006 1525(2002)01—0063—03 Document delivery and foreign journals booking on network XIAO Dong—mei 【Xiar,gtan University,Xiangtan,Hunan 41l105,China) Abstract:Th paper dis哪3se3the phm and sign矗c缸m offoreinglan ̄gejoumais b ̄oklng,lays stresseson how【0 better the work of foreign language journals booking with document delivery. Keywords:library;document delivery;foreign lnaguage joumal;booking joumal;network environment 1外文期刊订购现状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在 外文期刊是世界上传递科学知识 先进技术 图书馆的飞速普及,为图书馆开展文献传递服务, 和科研动态的主要载体,是国外最新研究成果的 实现资源共享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INTER- 信息源。据统计、国内科研工作者获取的国外信息 NET的开通、中国教育和科研网与各高校校园网 大约80%来自外文期刊,由于经费紧张和书刊价 的建立,在各图书馆之间和文献传递机构与图书 格大幅上涨、图书馆购买外文期刊的能力逐年下 馆间架设起了信息通道。图书馆之间的协作也逐 降,远远小于需求量,与过去等量的经费甚至几倍 日加深,譬如,1994年上海地区文献资源协作网 于过去的经费却购置不了与过去等量的文献,图 开始运作,1998年已得到极大发展;1998年11月, 书馆整体购买能力下降。由此导致图书馆经费紧 北京图书馆 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和 张,馆藏老化严重,现有馆藏利用率不高。据中国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先后签订了包括文献资 图书进出口总公司统计,近十年来外刊价格上涨 源共享在内的合作协议;全国外文期刊协调网督 了十倍有余,图书馆整体购买能力下降,供不应求 促每个成员馆做好单篇文献的快速传递,使得各 的矛盾13趋尖锐,不少外刊订购人员都在抱怨:每 成员馆之间的文献传递工作得以及时展开,促进 年的订刊成了每年的砍刊。以我校外刊馆藏的发 了外刊资源的共建共享;尤其是“211工程”中国 展为例,2000年外刊经费是1988年的5倍,但由 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LS)的立项和实施,标志 于外刊价格的增长远远超过了图书馆经费的增 着我国图书信息界在资源共享方面的研究和实践 长,到2000年汀购的外刊种数已不及1988年种 已经达到了最高级别,为我国图书馆实现资源共 数的一半,图书馆外刊订购在当前无可避免地陷 享创造了条件。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不再是一个 入了困境。如何解决供求之间的矛盾,走出外刊订 个分散封闭的孤岛,而是地区、全国乃至全球范围 购的窘境 开拓出外刊订购的一方新天地来呢?这 庞大信息网络上的一个个节点,每一个馆都可以 个问题近些年来已在图书馆界引起广泛重视。 利用整个网络上无比丰富的信息资源来为其读者 的需求提供充分的保障。这无疑为陷人窘境的外 2网络环境下外刊订购的契机 刊订购提供了契机。 收辅日期:2D0i一05—2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肖冬梅:网络环境下文献传连与外文期刊订购 3文献传递在外刊订购中的意义 从而满足读者的图书馆订购外刊之外的文献需 3.1文献传递是馆藏建设的组成部分 求,这样不仅会节约外刊购置经费.更能提高外 据悉,国外大学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通 刊利用率,文献传递将图书馆的文献拒借率减至 过文献传递索取外刊为其师生服务的种数是其馆 最小成为可能。其次,图书馆同时作为文献传递 藏外刊种数的几倍甚至十倍 上。勿庸置疑,从 服务中的传递者,其读者对象不再局限于本馆读 “重藏轻用”的旧观念束缚中挣脱出来的现代图书 者,当其他图书馆乃至社会的其他读者提出文献 馆.其馆藏的概念已不再限于本馆收藏的文献,不 传递请求时,图书馆把馆藏文献传递出去,服务 管通过何种途径获取信息.只要读者所需要,把信 范围扩大了,利用率相应得到提高。 息传递到了读者手里,都可算是现代图书馆一一 3 4文献传递有助于外刊经费的各理分配,优化 信息中心的馆藏的一部分。没有一个图书馆有能 外刊馆藏结构 力建设包罗万象和自给自足的馆藏,在当今这样 通过定期评估外刊馆藏和不断分析文献传递 的信息时代.文献繁多,任何图书馆想把所有出版 的频率数据,有助于图书馆制订外刊购买计划, 文献收集齐全.既不现实,也无必要 “太而全”、 能设计多样化的外刊馆藏来满足读者不断变化 小而全”的馆藏建设的观念已不适应形势的发 的需求,能合理使用外刊经费,扩大外刊的获取 展。早在9O年代初,美国就有不少图书馆把馆际 量,从而优化外刊馆藏结构。 互借和文献传递作为馆藏的组成部分,在美国图 3.5作好文献传递工作 书馆理论研究中,文献传递也得到了足够的重视, 作好文献传递对形成全国、各系统和地区间 1993年美国图书馆学会把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 各级外刊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 作为其年会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图书馆事业 义。文献传递是图书馆走联合、协作办馆之路,在 的发展,文献传递在图书馆馆藏建设中将占据越 图书馆之间架起信息通道的具体操作方式。 来越大的比重。 3.2文献传递能有效节约外刊经费 4现阶段如何做好外刊的文献传递工作 很多图书馆的实践表明,从文献传递机构购 4 1在互通有无、平等互利基础上结成良好的文 买文献或通过馆际互传得到外刊文献远比购置外 献传递关系 刊文献便宜。将外刊订购和文献传递结合起来,能 加强图书馆之间的协作是现代图书馆发展和 够使图书馆更为经济和有效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改革的必要措施之一,实行门户开放、架设信息 削减那些价格昂贵而使用率低的外刊,读者需要 通道.在各图书馆之间进行外刊文献资源的共建 时再通过文献传递获取.比订购那些外刊要便宜 共享,使各图书馆得到共同发展 得多 美国乔冶一华盛顿大学的报告指出.该校图 4.2向读者宣传利用文献传递 书馆削减2(3(3种期刊节约费用为3O万美元,而被 鼓励读者利用文献传递服务,使读者尽快了 削减的那些刊用于文献传递的费用仅为l 5万美 解并接受文献传递,最终象使用图书馆传统外刊 元。西伊利诺依大学报告的结果是,削减期刊后节 馆藏一样来利用文献传递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外 约的经费总额为l7 7万美元,用于文献传递的费 刊 用仅为35(3美元。用文献传递代替所削减的期刊 4 3深入细致的调研 而节约的经费,加上所节约的书架空闯和工作人 结合本馆的性质、任务、协作馆的外刊订购情 员等经费可用于汀购瓤的期刊和用来支付现有期 况以及读者情况,确定图书馆自己订购哪些外 刊上涨的费用,这无疑是有利于图书馆的馆藏建 刊,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馆藏格局.建立科 设的。 学的、台理的、有本馆特色的外刊馆藏体系。这是 3 3文献传连是提高外删引用率的有效手段 做好文献传递的基础,因为文献资源的共建与共 首先.在对读者需求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享是不可分割的。同时通过各种联台目录,了解 确定那些凄者面广、最能满足读者需要的外刊图 国内其他图书馆,尤其是本地区其它图书馆的外 书订啕.另外以文献传递弥补图书馆订购的不足, 刊收藏情况,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确定哪些刊物 64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总第75期 走学围书情报学刊 2OO2年第1期 自己订购,同时与其它馆或文献传递机构建立文 存,重新审视外刊传统的订购原则,改变“大而 全”、“小而全”的外刊馆藏观念,调整外刊订购原 则,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本馆外刊订购品种, 以文献传递弥补外刊订购之不足,不拘一格地为 献传递关系,广泛开展外刊的文献传递服务.拓宽 读者获取外刊的途径,扩大其外刊获取量。 4 4拔培文献传递适当的经费 图书馆不仅是文献的接受者,同时也是文献 的传递者。一方面,图书馆不仅要就本馆读者的外 刊需求向文献传递机构和其他图书馆提出外刊文 献传递的请求,接受传递过来的外刊.还要把接收 到的外刊传递给读者;另一方面,图书馆也接受别 的图书馆及其读者的外刊文献传递请求,把馆藏 外刊文献传递出去,更好地发挥图书馆传递知识 信息的职能。但不管是接受还是传递,都需要相应 的硬件和软件 所以,要想在文献传递中受益,必 须首先投入。 4 5确定专门人员负责外刊文献传递 读者提供外刊资料。 没有一个图书馆有能力建设包罗万象的馆 藏,随着馆藏观念的更新,传统的馆藏建设模式已 被打破,调整外刊采访策略、制订新的符合时代发 展需要的外刊订购原则.将外刊订购与文献传递 结合起来.以达到最大限度地使用现有经费和最 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以文献传递弥补外刊馆 藏建设之不足 最终实现美国图书馆学家杜威先 生所说的“以最小的花费为最多的读者提供最好 的读物”。 参考文献: 外刊文献传递需要高素质的工作人员担任。 熟练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较高的英语水平、渊博 (I]于{胡滨 文献电子化与图书馆藏书建设工作 图书情 报工作.1998(12) 的知识、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顾全大局 的整体观念和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都是一个好 的外刊文献传递员必备的素质。 (2]赫泗滨 如何提高外文期刊利用串.图书馆学研究1995(5) , (3]杨毅.期刊订购原则的重新评估.大学图书馆学报, 1999(2) 美国一些图书馆学专家把图书馆在经济上面 临的危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说成是推动图书馆变 革的两大动力:穷则思变.近些年来.从事外刊订 (4]叶银珍.谈谈外文期刊的订购和利用 图书情报论坛. 1997(4) (5]盂广均等 信息资源管理导论 北京:科学出版杜, 1998 购工作的图书馆人在外刊订购上进行了不懈的努 力和探索,试图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订购实 (责任嫡辑:倬 正) 用外刊。笔者在近几年的外刊订购实践中,颇有感 悟,在当前这个急剧变化的时代,挑战和机遇并 (上接第55页) 目,并编制外文文献CNMARC编目的规范手册, 指导各馆按统一的标准进行编目,最终实现全国 (2]郑巧英.Horizon双MARC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结构和使 用图书馆杂志.2000(4) 书目资源共享和文献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I]沈正华.林明 关于授权影印版西文图书的绾目问题 国家图书馆学刊,2001【1) (3]李盒庆CNMARC与USMARC中教目连接块比较浅析. 河南图书馆学刊.1998(6) [4]北京图书馆‘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绾委会.中 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北京:华艺出版社.1995 (责任嫡辑;陆和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