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降水方案
一、 工程概况
1、本工程地处静安中心繁华城区,基地东侧为常德路,南侧为延安中
路高架,西侧为静安公园,北侧为南京西路。基坑北侧南京西路下的地铁二号线静安寺车站紧贴本工程北侧地下室结构外墙。拟建M7线地铁车站西侧地下连续墙与越洋广场东侧围护体外侧的距离为6.20~13.00m(现暂未施工)。
2、本项目由一幢43层超高层办公楼、24层酒店式服务公寓(Ⅰ区)及
6层商场大楼(Ⅱ区)组成。
3、本工程地下室 “Ⅰ区采用顺作施工,Ⅱ区采用逆作施工”。 4、Ⅰ区基坑总面积约为11293平方米,地下三层相互连通形成一体。 5、Ⅰ区基坑开挖深度及相关参数如下表所示:
项目 办公楼 酒店式公寓
开挖深度(米) 14.85/17.85
16.15
电梯井开挖深度(米)
22.90 21.90
分层挖土标高详见“挖土施工方案”
6、本工程设计±0.000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为+3.760m,自然地坪标高
为+3.06m,本工程挖深均以此标高为准。
7、本工程Ⅰ区基坑围护形式:采用三道混凝土支撑和一道钢支撑(办
公楼电梯井深坑部位)。
1
二、 地质条件
1、 地层情况根据上海市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提供的详勘报告: 各土层特性表 表2-1
土层编号 土层名称
层底标高 范围值(m)
土层厚度 范围值(m)1.00 ~1.83 5.00 1.00 ~1.81 2.90 2.50 ~3.67 5.50 6.50 ~8.54 10.30 1.70 ~4.29 6.50 8.30 ~11.59 14.60 1.20 ~2.79 5.00 6.70 ~10.20 14.90 4.30 ~5.69 7.60 6.40 ~8.61 10.70 7.70 ~8.74 10.00 20.70 ~28.26 39.80
容重r0
3
kN/m
含水量%
室内渗透系数 Kv Kh cm/sec cm/sec 1.21E-07 2.33E-06 2.50E-07 8.88E-08 3.47E-06 8.52E-06
9.42E-08 5.27E-06 3.95E-07 6.44E-08 5.81E-06 1.57E-05
①层
②层
③层
④层
⑤1-1层
⑤1-2层
⑤4层
⑦2-1层
⑦2-2层
⑧1层
⑧2层
⑨层
1.94
填土 ~1.03
-2.13 0.84
粘土 ~-0.70
-1.35 -2.93
淤泥质粉质粘土 ~-4.23
-5.55 -11.57
淤泥质粘土 ~-12.77
-13.85 -14.83
粘土 ~-17.06
-18.82 -25.33
粉质粘土 ~-28.61
-31.54 -27.83
粉质粘土 ~-31.31
-34. -40.96
粉砂 ~-41.73
-43.34 -45.59
粉细砂 ~-47.41
-49.47 -55.13
拈土 ~-56.02
-56.80 -63.66
粉质拈土 ~-.76
-65.37 -84.66
含砾粉细砂 ~-94.14
-107.59
17.9 37.3
17.3 42.5
16.6 51.0
17.5 41.0
18.0 34.0
19.6 23.1
19.0 27.4
19.4 24.5
18.1 34.6
18.2 32.6
19.8 22.1
详细的参数见勘察报告
2
2、 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上述地层情况,按其水文地质特性,本场地的地下水类型可分为两类:潜水型与承压水型。 ⑴ 潜水含水层
本场地潜水主要赋存于②、③及④层土中,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排泄方式主要为蒸发,潜水与地表水体也有较强的水力联系。勘探期间实测场地浅部地下水见水位埋深为0.90m~1.50m(上海市年平均地下水位离地表面约0.50m~0.70m)。 ⑵ 承压含水层
拟建场地内因古河道切割,整个场区内第⑦2-1层粉砂层顶板埋深有一定的变化,第⑦2-2层粉细砂层,因而这两层共同构成该场地承压含水层,在基坑底板开挖时,应考虑降低承压水水头,以确保基坑底板开挖的安全。
三、 降水施工目的
根据本工程的基坑开挖及基础底板结构施工的要求,本次降水目的:
⑴ 加固基坑内和坑底下的土体,提高坑内土体抗力,从而减少坑底
隆起和围护结构的变形量,防止坑外地表过量沉降。 ⑵ 有利边坡稳定,防止纵向滑坡。
⑶ 疏干坑内地下水,方便挖掘机和工人在坑内施工作业。
⑷ 及时降低下部承压含水层的承压水水头高度,将其降至安全的水
头高度,以防止基坑底部突涌的发生,确保施工时基坑底板的稳定性。
3
四、 本工程疏干井及降压井设计依据
⑴ 方案设计与施工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① 越洋广场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和基坑围护设计方案 ② DGJ08-11-1999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③ GB50027-2001《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④ JGJ/T111-98《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 ⑤ SZ-08-2000《上海地铁基坑工程施工规程》 ⑥ GB50296-99《供水管井技术规范》 ⑦ GJ120-9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⑧ 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⑨ 上海市标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五、 降压井及降压观测井的设计布置
根据越洋广场基坑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的刃脚深度均进入⑤4层。因
此需对整个基坑进行第⑦层承压含水层的稳定性进行验算。 ⑴ 基坑底板的稳定条件:基坑底板至承压含水层顶板间的土压力应大
于承压水的顶托力。即:
H×γs ≥ Fs×γw×h
式中: H — 基坑底至承压含水层顶板间距离(m);
γs — 基坑底至承压含水层顶板间的土的平均重度(kN/m3); h — 承压水头高度至承压含水层顶板的距离(m); γw — 水的重度(kN/m3),取10kN/m3;
Fs — 安全系数,一般1.0~1.2(为确保本工程的安全性,取
1.2);
4
根据本工程的勘察报告,工程场区承压含水层顶板埋深约31米,承压水含水层水头埋深为地下5米计算,承压水含水层顶板以上的水头高度为26米。
根据本工程的基坑最大开挖深度(电梯井开挖深度)为22.9米,计算基坑底板到承压含水层顶板的土层厚度8.1米。 h≤H×γs/( Fs×γw)=8.1×18.3/(1.2×10)=12.35m
因此,在基坑开挖到底板式设计标高时,承压水头应在地面下18.65m左右,能确保底板的施工安全,根据本工程的勘察报告,承压水头为5米。因此,本工程基坑开挖时,要求把电梯井范围内的承压水头降低13.65m。 ① 计算公式的选用
根据本工程的承压含水层的特性,本次井结构设计的是完整井,除要考虑含水层的各向异性外,还应考虑含水层有越流补给的影响,故采用下列计算公式:
Q S={ 4πKvM {W(u
2 r 2M 2r , )+ Br π(L-d)(L1-d1 ) ∞ ∑ n=1 1 2 n nπL nπdnπL1 nπd1[Sin( )-sin( )]·[Sin( )-sin ( ) ] M MM M 22 r + ( )Kv nπr)]} W[ur√( ( )Br KhM式中: Kv、Kh — 分别为含水层的垂直向和水平向渗透系数(m/d); Br — 越流因子(无量纲); Q — 抽水井出水量(m/d); S — 干扰抽水水位降(m);
3
5
M — 含水层厚度(m);
T — 导水系数 m/d, T = Kh· M; r — 观测孔或预测点至抽水井的距离(m);
L、L1 — 分别为抽水井及观测井的过滤器底部至含水层顶板的距
离(m);
d、d1 — 分别为抽水井及观测井的过滤器顶部至含水层顶板的距
离(m);
W(Ur)— 井函数;Ur — 井函数自变量,Ur =r/4at; a — 含水层导压系数(m2/d);
t — 抽水延续时间(d); ② 计算参数的选定
由于本场地无精确的水文地质参数,本次计算采用经验值。按第⑦层得出有关参数如下: a. 单井出水量Q取600m/d; b. 水平渗透系数Kh取4.0m/d; c. 各向异性系数Kv/ Kh 为0.50; d. 导水系数T取 200m2/d; e. 压力传导系数a取16000m/d; f. 越流因子Br取250; g. 含水层厚度M取18m;
h. 其它参数根据降压井结构图所示意的来取值;
考虑到Ⅰ区基坑东侧为拟建M7线地铁车站西侧地下连续墙与越洋广场东侧围护体外侧的距离很近(6.20 m~13.00m),在基坑的北侧靠近地铁二号线(约
2
3
2
2
6
为50m),为确保降压井抽水施工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小,因此采用在Ⅰ区施工区范围的基坑内布设降压井,暂共布置10口,井号为:Y1~Y10。
部份Ⅰ区第一道支撑施工,并养护完毕后,具备施工条件时,先打设三口降压井(与疏干井同时施工),然后实测各承压含水层的水头高度和实际出水量外,并在现场做一组非稳定流的抽水试验,以获得本场地的实际水文地质参数,来验证本次布井的合理性和井结构设计的准确性,并且预测干扰水位的降深,并根据现场所做的抽水试验,必要时调整降压井的数量及降压井的结构。
六、 疏干井及疏干井观测井的设计布置
本工程基坑采用围护明挖法,施工时需及时疏干开挖范围内土层的地下水,降低围护范围内基坑中的地下水位,保证基坑的干开挖施工的顺利进行。
疏干井的数量拟定47口疏干井,井号为J1~J47;
疏干井平面布置详见“井点平面布置示意图”(图1)。根据不同开挖深度,暂定四种深度的疏干井,疏干井结构详见“疏干井井结构图”(图2~图5)。
本工程不专门布设疏干观测井,在抽水运行过程中,利用局部暂停抽水的疏干井兼当疏干井观测井用。
七、 水井构造与设计要求
⑴ 井口:井口应高于地面以上0.50m,以防止地表污水渗入井内,一
般采用优质粘土或水泥浆封闭,以隔离地表水浸入下部含水层。 ⑵ 井壁管:降压井和疏干井的井壁管均采用焊接钢管,井壁管直径φ
250mm(内径)。
7
⑶ 过滤器(滤水管):降压井和疏干井均采用桥式滤水管,滤水管外
均包一层30目~40目的尼龙网,滤水管的直径与井壁管的直径相同。
⑷ 沉淀管:沉淀管主要起到过滤器不致因井内沉砂堵塞而影响进水的
作用,沉淀管接在滤水管底部,直径与滤水管相同,长度为1.00m,沉淀管底口用铁板封死。
⑸ 填砾料:降压井和疏干井的滤水管部位采用中粗砂围填,围填部位
从井底向上至滤水管顶部以上1.00m(详见井结构图),在填砾(中粗砂)以上围填粘性土止水,填至地表。
⑹ 填粘性土止水:降压井内在填砾围填面以上采用优质粘土围填至地
表并夯实,以隔离上部地层中的地下水进入井内。 ⑺ 各井的结构及过滤器的安装部位见附图(图2~图6)。
八、 对周边环境的沉降控制措施
⑴ 在降压井运行过程中随开挖深度逐步降低承压水头,没有抽水的降
压井也可作为观测井用。控制承压水头与上覆压力,以满足开挖基坑稳定性要求,这将使降水对环境的影响进一步降低。
⑵ 采用信息化施工,对周围环境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调整
抽水井及抽水流量,指导降水运行和开挖施工。
⑶ 及时整理基坑开挖和降水时的水位资料,并绘制相关的图表、曲
线,以降水运行。
⑷ 将降压井布置在基坑内,一方面确保基坑内底板的安全,同时将降
压井运行时,尽量减少对施工区域外建筑的影响。
8
九、 成孔(井)施工工艺与技术要求
成孔施工机械设备选用水井工程钻机和干挖机相结合,成井过程中的下井壁管、滤水管,填砾、粘性土、止水等工艺流程如下: ⑴ 测放井位:根据井位平面布置图测放井位,当布设的井点受地面障
碍物或施工条件的影响时,现场可作适当调整。
⑵ 埋设护口管:护口管底口应插入原状土层中,管外应用粘性土或草
辫子封严,防止施工时管外返浆,护口管上部应高出地面0.10m~0.30m。
⑶ 安装钻机:机台应安装稳固水平,大钩对准孔中心,大钩、转盘与
孔的中心三点成一线。
⑷ 钻进成孔:疏干井的开孔孔径为φ500mm,降压井的开孔孔径为φ
550mm,均一径到底。钻进开孔时应吊紧大钩钢丝绳,轻压慢转,以保证开孔钻进的垂直度,回转钻成孔施工采用孔内自然造浆,钻进过程中泥浆密度控制在1.10~1.15,当提升钻具或停工时,孔内必须压满泥浆,以防止孔壁坍塌。
⑸ 清孔换浆:钻孔钻进至设计标高后,在提钻前将钻杆提至离孔底
0.50m,进行冲孔清除孔内杂物,同时将孔内的泥浆密度逐步调至1.10,孔底沉淤小于30cm,返出的泥浆内不含泥块为止。 ⑹ 下井管:管子进场后,应检查过滤器的缝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下
管前必须测量孔深,孔深符合设计要求后,开始下井管。下管时在滤水管上下两端各设一套直径小于孔径5cm的扶正器(找正器),以保证滤水管能居中。井管焊接要牢固、垂直,下到设计深度后,井口固定居中。
9
⑺ 填砾料(中粗砂):填砾料前在井管内下入钻杆至离孔底0.30m~
0.50m,井管上口应加闷头密封后,从钻杆内泵送泥浆进行边冲孔边逐步调浆使孔内的泥浆从滤水管内向外由井管与孔壁的环状间隙内返浆,使孔内的泥浆密度逐步调到1.05,然后开小泵量按前述井的构造设计要求填入砾料,并随填随测填砾料的高度,直至砾料下入预定位置为止。
⑻ 填粘性土:在围填粘性土时,应将块状的粘性土碾碎(粒径≤3cm)
后填入,下入速度不宜太快,围填部位见“降水(压)井井结构图”(图2~图6)。
⑼ 井口封闭:为防止泥浆及地表污水从管外流入井内,在地表以下回
填2.00m厚粘性土止水,或采用水泥浆封孔。
⑽ 洗井:在提出钻杆前利用井管内的钻杆接上空压机先进行空压机抽
水,待井能出水后提出钻杆再用活塞洗井,活塞必须从滤水管下部向上拉,将水拉出孔口,对出水量很少的井可将活塞在过滤器部位上下窜动,冲击孔壁泥皮,此时应向井内边注水边拉活塞。当活塞拉出的水基本不含泥砂后,可换用空压机抽水洗井,吹出管底沉淤,直到水清不含砂为止。
⑾ 安泵试抽:成井施工结束后,在疏干井内及时下入潜水泵与接真空
管、排设排水管道、地面真空泵安装、出水口水表安装、铺设电缆等,电缆与管道系统在设置时应注意避免在抽水过程中不被挖土机、吊车等碾压、碰撞损坏,因此,现场要在这些设备上进行标识。抽水与排水系统安装完毕,即可开始试抽水。先采用真空泵与潜水泵交替抽水,真空抽水时管路系统内的真空度不宜小于0.06MPa,以确保真空抽水的效果。
10
⑿ 排水: 洗井及降水运行时应用管道将水排至场地四周的明渠内,通
过排水渠将水排入场外市政管道中。
十、 成井施工及运行时间控制
成井机械设备在支撑施工提前3天进场,做好机械设备的安装准备工作,根据第一道支撑施工进度,在局部支撑养护后,先完成一个降压井、坑外两口降压观测井的施工,同时,具备施工条件的疏干井也及时进行施工,以确保工程预降水工作时间或及早做抽水试验。
1、抽水运行前的准备工作
⑴ 开始抽水前,应对全体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做好本工程降水运行施
工技术交底工作,降水时间及降水的关键节点作详细交底,使全体施工人员明了本工程的技术要点,并认真做好本工程各项工作。 ⑵ 调试运行之前,准确测定各井口和地面标高、静止水位,然后开始
试运行,以检查抽水设备、抽水与排水系统能否满足降水要求。 ⑶ 降水的设备(主要是潜水泵与真空泵)在施工前及时做好调试工
作,确保降水设备在降水运行阶段运转正常。
2、疏干井降水运行
⑴在疏干井的成井施工阶段应边施工边抽水,即完成一口投入降水运行
一口,力争在基坑开挖前,及时降低围护结构内基坑中的地下水位,做到能及时降低围护结构内基坑中的地下水位至每一层开挖面以下0.5 m~1.0m。
⑵ 坑内疏干井抽水时,潜水泵的抽水间隔时间自短至长,每次抽水井
内水抽干后,应立即停泵,对于出水量较大的井每天开泵的抽水的次数相应要增多。
11
⑶ 疏干井的运行数量,需根据基坑开挖施工工况来随时开启和调整,
未投入运行的疏干井兼作疏干观测井用。
⑷ 工地现场要备足潜水泵,数量多于井数的1~2台。使用的潜水泵要
做好日常保养工作,发现坏泵应立即修复,无法修复的应及时更换。
⑸ 降水运行期间,现场实行24小时值班制,值班人员应认真做好各项
质量记录,做到准确齐全。
⑹ 降水运行过程中对每口井的出水量、运行时间作好记录,并及时分
析整理,绘制各种必要图表,以合理指导降水工作,提高降水运行的效果。降水运行记录每天提交一份,对停抽的井应及时测量水位,每天1~2次。 3、降压井的运行
基坑开挖时底板的稳定条件:开挖基坑底板至承压含水层顶板间的土压
力应大于承压水的顶托力。即: H·γs ≥Fs·γw·h
式 中: H — 基坑开挖底至承压含水层顶板间距离(m), γs — 基坑底至承压含水层顶板间的土的平均重度(取
18.3kN/m3)
h — 承压水水头高度至承压含水层顶板的距离(m), γw — 水的重度(kN/m3),取10kN/m3; Fs — 安全系数,一般为1.0~1.2,取1.2;
根据本工程的勘察报告,工程场区承压含水层顶板埋深约31米,承压水含水层水头埋深为地下5米计算,承压水含水层顶板以上的水头高度为26米。
12
根据上式计算,当基坑开挖深度达13.95米,应提前进行降低承压水的水头高度,然后根据基坑开挖的进度,调整降压井的运行数量,以确保开挖基坑的安全。
4、降水运行的注意事项
⑴ 应做好基坑内的明排水准备工作,以防基坑开挖时遇降雨能及时将
基坑内的积水抽干。
⑵ 降水运行阶段应经常检查泵的工作状态,一旦发现不正常应及时调
泵并修复。
⑶ 降水运行阶段应保证电源供给,如遇电网停电,有关单位须提前两
个小时通知降水施工人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降水效果。 ⑷ 降水工作应与开挖施工密切配合,根据开挖的顺序、开挖的进度等
情况及时调整降压井的运行数量。
十一、
抽水管(电线)排布及井管保护措施
⑴ 井位尽可能靠近支撑边,沿支撑的垂直向离支撑约50cm~100cm,
并在支撑上打设膨胀锣丝,将井管与支撑用钢板固定焊牢,井管口设置醒目标志,做好标识工作。
⑵ 为减小影响挖土施工,及防止水管(电线)的损坏,水管(电线)
沿支撑边排放,并在挖土时,全天24小时派人看护,根据挖土情况随时调整水管(电线)的走向。
⑶ 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不断加深,井管的暴露长度不断加大,由于本
工程基坑开挖深度较深,为避免井管暴露过长,确保井管的安全,本工程采用法兰联接的井管,井管长度3米一节,根据开挖深度及时卸除曝露在外面的井管。
13
⑷ 为确保真空的有效运行,露出外面的滤水管及时卸除,并采用粘土
在井管外围埋,以确保真空度。
十二、
封井方案
考虑到基坑北侧南京西路下的地铁二号线静安寺车站的地下连续墙紧贴本工程商场北侧地下室结构外墙,拟建M7线地铁车站西侧地下连续墙与越洋广场东侧围护体外侧的距离很近(6.20~13.00m),本工程中,为减小降压井对周边建筑的影响,在基坑范围内布置2口、基坑外布置8口降压井,在基坑开挖到底后,基坑内降压井应采取封井施工。
封井采取在井管内先填瓜子片然后注浆再灌注混凝土的封堵方法,基本操作顺序及有关技术要求如下:
⑴ 当本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在基坑底开挖面以上50cm处,在井管外
焊一止水板,止水板外圈直径φ600mm。
⑵ 降水运行结束封井前,先预搅拌1.00m3左右的水泥浆,水灰比
0.4~0.5。
⑶ 井管内填入瓜子片,瓜子片的回填高度在基坑底板以下4.00m~
5.00m左右。
⑷ 井管内下入注浆管,注浆管的底端下入深度离瓜子片的回填高度以
上1.00m左右。
⑸ 在井管内设置一个压板,与注浆管连接并由注浆管送入井内,压板
的放置深度与瓜子片回填的回填顶部。见“封井结构示意图”(图7)。
14
⑹ 正式注浆前井管口用钢筋作支撑,将注浆管固定,然后开始注浆,
注浆时要求将水泥浆通过瓜子片的空隙渗入底部滤水管的周围将滤水管的缝隙堵死,一般要将预拌的水泥浆注完。
⑺ 注浆完毕,水泥浆达到初凝的时间后,抽出井管内压板以上的残留
水,并及时观测井管内的水位深度或标高的变化情况。一般观测2~4小时后,井管内的水位无明显的升高,说明注浆的效果较好。 ⑻ 当判定已达到注浆的效果后,即向井管内灌入混凝土,混凝土的灌
入高度略低于基坑底板混凝土面约10cm。混凝土灌注结束,及时观测井管内水位的变化情况,以判断封堵的实际效果。
⑼ 待井管内混凝土的初凝能符合要求,并能确定封堵的实际效果满足
要求后,即可割去所有外露的井管。
⑽ 井管割去后,在管口要用铁板焊封,管口低于基底混凝土面以下
10cm左右。
⑾ 管口焊封后,用水泥砂浆填入孔洞抹平,封井工作完毕。
十三、
工期保证措施
1、为配合开挖施工进度,应确保成井施工、抽水试验和一切安装试抽
水工作按基坑开挖的总进度要求进行施工,直至基坑顺利开挖结构底板完成后降压降水结束。 2、施工进度计划
⑴ 根据钻井施工工艺的特点,单井施工要求连续施工,即从开孔到洗
井不间断的作业,为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工效,本工程采用24小时连续施工。依据本工程的勘察资料的分层情况及设计图纸的要求,结合本公司以往的施工经验,同时参考各种不可预见的地下障
15
碍物及恶劣的气候因素等情况,本工程干挖机平均每1日成疏干井2~3口,回转钻机平均每3日成降压井2口。 ⑵ 进度保证措施
① 加强生产计划与调度措施
负责生产的项目经理在开工前编出详细的月、周施工作业计划,额定出月、周应完成的实物工作量指标,并分解落实到钻机与班组。作业计划应明晰、准确、符合工程实际情况。每日、周及时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如计划执行不佳,及时分析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补救措施,逐日补回。 ② 保证物资供应措施
后勤部门及时组织进料,保证施工顺利进行。根据日完成工作量编制井管、砾料的需用量。现场有专人负责与材料供应部门联系,保证材料及时供应。
动力维修保养部门要加强对机械设备运行势态进行监护管理,使机械设备的施工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良好运转状态。
十四、
施工机械配备
根据公司多年来的施工经验,本工程降压井成孔采用正循环自然泥浆造浆,泥浆护壁回转钻进成孔,钻头选用带保径圈的三翼钻头。使用此钻头施工稳定性好,能确保成孔质量。
疏干井采用干挖钻机成孔,根据施工顺序、设计工程量及现场用水、用电量等因素综合考虑本工程计划进2套钻机,本工程的主要机械设备配备见下表:
16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设备名称 干挖钻机 规格型号GJD/120
数 量1套1套2台2台1台1台
备注(用途)疏干井成井施工降压井成井施工疏干井成井施工疏干井成井施工
降压井洗井井管焊接
工程钻机 130型水井钻机泥浆泵 泥浆泵 空压机 电焊机 深井潜水泵 3PNL85型W-1-7BX1-300QX25-25-4Z
13台降压井用,其中3台备用42台疏干井用,其中2台备用232根1个
疏干井抽水,备用3台
成井时测孔深
水位测量
潜水泵 QDX3-25-0.75真空泵 测绳 水位计 2S-185100m30m
十五、 施工组织管理
1、项目部施工组织管理网络图
17
项目经理
现场负责 技术负责
质量员 施工员 安全员 材料员 材料员 设备员 资料员
成孔成井班 降水运行班
2、主要岗位人员的职责 表10-1
岗位
定员 主 要 职 责
本工程施工的组织者,是工程质量直接负责人,对履行合同负全责,杜绝质量安全事故,本工程一次交验合格,人员、材料、设备、工艺方法和施
项目经理
1
工等几个方面因素控制好,确保生产工序质量的稳定。对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文明生产领导责任,严格按质量计划作业指导书组织施工。组织工程竣工验收等工作。
本工程施工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工程质量主要负责人,对履行合同负主要责任,杜绝质量安全事故,本工程一次交验合格。对人员、材料、设
现场负责
1
备、工艺方法和施工等几个方面因素控制好,确保生产工序质量的稳定。 对工程质量、安全、工期、文明生产负领导责任,严格按质量计划及作业指导书组织施工,项目经理不在时行使项目经理职责,配合工程竣工验收等工作,对项目经理负责。
18
对本项目技术质量工作负直接责任,核对业主提供的技术资料图纸,施工组织设计与成井报告的编写与送审,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签证、质量记录
技术负责
1
控制(原始资料收集整理、保存等),统计技术应用,负责现场检验、测量、试验设备的控制以及纠正和预防措施制定,审查采购物资的技术要求,竣工报告编写送审和工程质量验收、资料提交。
质量员
1
工序质量监督检查与验收,填写开孔令,对成孔成井验收,施工中一般合格项目评审与处置,材料检验、半成品状态标识及质量记录资料。 总施工员负责生产调度,作业计划调整,保证均衡生产,总施工员填写施
施工员
1
工日记,负责工序调度,组织,相关纠正、预防措施督促执行,事故预防与处理、器具搬运。
安全员
1
检查督促安全与文明生产措施落实,纠正不安全行为,生产设备检验、安全装置的检查。现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上岗证书检查,安全日记填写。 确保材料,对材料质量进行初验、进场材料物资的签收、发放、登记和保管。
严格按施工图纸进行测量放样,记录测量成果,控制井位放样偏差,同时对以后的井位进行复测。
1人
负责维修、保养和修理各种机具,协助设备安装。
材料员 1
测量员 1
焊工
机修班
电工 机长
钻井队
班长 钻工 班长 普工
1人 负责维护、保养和修理各种电器设备,负责各种电器线路。2人
服从项目统一安排,认真组织本机施工,对本机的安全、质量和效率负责。 4人 及时完成机长安排的工作,对本班的安全、质量和效率负责。16人 2人
服从班长的安排,负责钻机移位、成孔、下井管、填砾和洗井工作。 全面负责降水运行的现场工作。
降水班
10人 降水。 十六、
质量保证措施
⑴ 施工过程质量目标
① 成孔规格、垂直度、泥浆及孔底沉渣等质量控制符合方案规定的设
计要求。
19
② 成井质量(井管深度、滤水管及其布置位置、管外填砾、封孔等关
键工序质量)符合成井工艺技术要求。 ③ 疏干井、降压井的试抽水达到设计效果。
④ 确保基坑降水系统正常运行,并满足降水方案的预期要求和效果。 ⑵ 施工过程质量保证措施
①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选择适合本工程施工条件及能满足本次降水技
术要求的洗井、降水的机械设备(具体设备见“机械设备选用表”)。
② 施工质量标准及技术交底工作要严格按供水管井技术规范降水方案
设计要求的各项规定进行开工前进行技术交底。
③ 施工交质量检验要贯彻下岗检查的精神,严格执行“班组施工
十不交制度”。
④ 工现场必须坚持“三检”制度,即操作人员自检,班与班之间互
检,质量员和监理专检,检查内容必须有记录和整顿措施。 ⑤ 降水资料由技术人员和现场技术负责人统一收集、整理、存放,并
按要求报有关技术部门。
十七、
安全施工组织设计
1、 安全管理目标:
严格按上海市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标准化管理和公司的各种规章制度进行施工,做到无任何重大伤亡事故发生。 2、 总体思路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健全建立各级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好有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安全员、施工
20
员及各班班组长参加的安全生产网络,制定主要工种的安全技术措施,加强安全技术交底和特种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3、 安全生产组织网络
4、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⑴ 现场钻机必须持证操作,挂牌负责,定机定人。
⑵ 保持机械设备整齐完好,无老油污,绳索无锈浊,磨损控制在标
准范围内,齿轮及齿轮啮合处润滑良好。
⑶ 钻机转动部分一定要有安全防护装置,开钻前要检查齿轮箱和其
他机械传动部分是否灵敏、安全、可靠,启动时要看清机械周围环境,要先招呼后推闸。
⑷ 工禁止不戴安全帽、穿拖鞋、赤膊进入施工现场,三米以上高空
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帽。
钻孔成井班 电 工 降水运行班 专职安全员 技术负责人 现场施工负责人 项 目 经 理
21
⑸ 施工现场的沟、坑等处必须有防护装置或明显标志,护孔管埋好
后必须加盖或设置警戒线,泥浆池要设置防护栏杆。
⑹ 施工前必须先摸清有关地下构筑物及地下电源、水、煤气管道的
情况,及时按国家有关规定采取防护措施。
⑺ 在架空输电线附近施工,必须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进
行施工,高压线的正下方不得堆放吊车等设备,钻架与高压线之间应有可靠的安全距离。
⑻ 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的照明设备,钻机操作台、传动及转盘等危险
部位,主要通道不能留有黑影。
⑼ 钻机机长、班长兼安全员,钻机移动必须亲临机台指挥,每天上
下班时对劳动用品、机械设备及机具、吊具、索具等进行检查,确保用具在完好的情况下进行施工,清除隐患,确保安全施工。
5、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⑴ 施工现场不得架设裸导线,严禁乱拉乱接,不准直接绑扎在金属
支架上。
⑵ 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保护。 ⑶ 所有的临时和移动电器必须设置有效的漏电保护开关。 ⑷ 电力线路和设备的选型必须按国家标准限定安全载流量。 ⑸ 在十分潮湿的场所或金属构架等导电性能良好的作业场所,宜使
用安全电压。
⑹ 现场应有醒目的电气安全标志,无有效安全技术措施的电气设备
不得使用。
⑺ 配电箱内开关、熔断器、插座等设备齐全完好,配线及设备排列
整齐,压接牢固,操作面无带电体外露,电箱外壳设接地保护,
22
每个回路设漏电开关,动力和照明分开控制,并单独设置单相三眼不等距安全插座,上设漏电开关。
⑻ 施工现场的分电箱必须架空设置,其底部距地高度不少于0.5m。 ⑼ 电焊机的外壳应完好,其一、二次侧的接线柱应有防护罩保护,
其一次侧电源应有橡套电缆线,长度不得超过5m。
⑽ 现场照明一律采用软质橡皮护套线并有漏电开关保护,移动式碘
钨灯的金属支架应有可靠的接地(接零)和漏电开关保护,灯具距地不低于2.5m。
十八、
附图
1、)井点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1 2、水井结构图 图2~图6 3、封井结构示意图 图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