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拓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供应链管理的现状与展望

供应链管理的现状与展望

来源:华拓科技网


河北科技大学2013——2014学年第2学期

《现代物流管理》论文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总分

供应链管理的现状与发展

一、供应链管理概述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的计划和控制等职能。从单一的企业角度来看,是指企业通过改善上、下游供应链关系,整合和优化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以获得企业的竞争优势。

1.最早的供应链管理

a)关于供应链。所谓供应链, 是指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即由物料获取、物料加工, 并将成品送到用户手中这一过程所涉及的企业和企业部门组成的一个网络。供应链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 是重要的流通组织形式和市场营销方式。它以市场组织化程度高、规模经营的优势, 有机地连接生产和消费, 对生产和流通有着直接的导向作用。

b)关于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就是在商品供给的链条中, 企业间就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管理活动,加强相互间的合作,形成战略联盟,通过信息的共有化、需求预测的共有化等等,来实现物流机能的分担,实现商品流通全过程的效率最大化。供应链管理是人们在认识和掌握了供应链各环节的内在规律和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利用管理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激励职能,对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各环节所涉及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价值流以及业务流进行的合理,以期达到最佳组合,发挥最大效率,迅速以最小的成本为客户提供最大的附加值。

1

c)供应链管理的载体。供应链管理的载体有两个:

1. 计算机信息系统。它又分为两部分:其一是企业内部网,也称局域网(Intranet)。对企业内部的财

务、营销、库存等所有的业务环节进行管理。其二是建立企业外部网,一般使用Internet,以便与上下游企业快速沟通,快速解决问题。包括定单体系、管理体系、库存查询等,通过公共游览器可以游览所有的公共信息,满足信息的逆向流动。

2. 物流配送中心。配送中心不仅完成物流活动,还产生了大量的信息和信息的流动。在企业内部要

进行业务流程的重构,企业组织机构的重构。在重构中,要冲破“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生产和流通方式,以核心竞争力的思想为指导。在企业外部要进行供应链的重构,选择好自己的战略联盟伙伴。规范联系的程序和技术,并对风险和利益进行合理的承担。

2.现代供应链管理的特点

a)供应链的敏捷化。敏捷供应链(AgileS叩plyChain,简称ASC),即以核心企业为中心,通过对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控制,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及最终消费者用户整合到一个统一的、无缝化程度较高的功能网络链条,以形成一个极具竞争力的战略联盟。供应链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敏捷性,必须拥有三个显著特性:市场灵敏性、过程集成、动态联盟(也可称为虚拟企业、扩展企业)。

b)供应链的虚拟化。虚拟供应链是基于全球化的虚拟企业依赖快速的信息技术支持和服务而建立的动态供应链。虚拟供应链可看作是合作伙伴基于专门的中立的信息服务中心,为提高技术支持和服务而组建的动态供应链。信息服务中心为供应链的建立和运作提供技术支持,但作为供应链合作伙伴参与供应链的运作与管理。

二、零售行业供应链管理的现状

2

对于中国零售业来说,面临着国外零售业巨头的挑战与威胁,我们只有面对现实,从战略观念到内部管理直至技术投资等各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零售行业供应链管理的应用状况

供应链管理是指在满足服务水平需要的同时,为了使系统成本最小而采用的把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客户有效地结合成一体来生产商品,并把正确数量的商品在正确时间运送到正确地点的一套方法。其中我国供应链管理存在很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供应链管理观念落后;

(二)与供应商的伙伴关系尚未建立;

(三)物流系统效率低下;

(四)支撑技术应用不足。

2.零售行业加强供应链管理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

(二)与供应商建立战略联盟;

(三)进行业务流程重组;

(四)优化物流配送系统,加强库存管理;

3

(五)第三方物流管理;

(六)实现信息化管理。

总之,对于中国零售业来说,面临着国外零售业巨头的挑战与威胁,我们只有面对现实,从战略观念到内部管理直至技术投资等各方面做好充分准备,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供应链管理的战略

1.供应链管理的基本要求

a)信息资源共享。信息是现代竞争的主要后盾。供应链管理采用现代科技方法,以最优流通渠道使信息迅速、准确地传递, 在供应链商的各企业间实现资源共享。

b)高服务质量,扩大客户需求。现在消费者大多要求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前置时间越短越好,为此供应链管理通过生产企业内部、外部及流通企业的整体协作,大大缩短产品的流通周期,加快了物流配送的速度,从而将客户个性化的需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满足。

c)实现双赢。供应链管理把供应链的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等联系在一起,并对之优化,使各个相关企业形成了一个融会贯通的网络整体,在这个网络中,各企业仍保持着个体特性。但它们为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共同合作,实现多赢的结果。

2.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意义

a)对现代流通方式的创新。实际上在流通方式的中,我们一直都希望自己的商圈相对稳定。在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形成了战略联盟。它们通过信息共享,形成双赢关系,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降低社会总

4

的成本,避免了企业间的恶性竞争,提高了各企业和整个供应链及全社会的效益。

b) 加速现代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现代生产方式是依据比较优势的理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为中心,实现全球化的采购、全球化的组织生产和全球化的销售。

c) 改变现代社会竞争的方式。传统的生产和流通中,竞争方式主要是企业之间的竞争,既有同业之间的竞争,也有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的结果往往破坏了生产和流通的规律和次序,使企业的效益下降,更有甚者,导致了产品的加速灭亡。

d) 导致企业机构和供应链的重构。供应链的管理不仅是技术和管理方法,还涉及到企业组织和产业组织的重构这样深层次的问题。在企业内部要进行业务流程的重构,企业组织机构的重构。在企业外部要进行供应链的重构,选择好自己的战略联盟伙伴。

e) 促进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由于利益主体的不同,供应链的管理比企业的管理更为复杂。特别是供应链的各企业的地域分布更广,因此,现代信息技术是供应链管理必不可少的技术。在供应链管理的主要方法ECR和QR中,都运用了如EDI、POS、自动补货(CAO)、预先发货通知(ASN)、厂家管理库存(VMI)等信息技术。它们在供应链管理中产生,反过来又促进了供应链管理的成熟和不断发展。

四、未来供应链发展趋势

1.提高对供应链管理的认识

加强对供应链的管理在美国和欧洲开始于20世纪的70、80年代。供应链管理技术QR的创造来源于沃尔玛对美国服装产业链改革的贡献。我国的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是20世纪90年代与现代物流一起引进的。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特别是近几年的实践,我国东南沿海的大型制造业和流通连锁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日趋成熟。

5

2.对现有的供应链进行整合

实际上供应链对于制造业和流通业是早已存在的。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认识它的重要性, 对它进行优化整合,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它的管理。对供应链的整合,主要是对业务流程的优化。不断加强其核心业务,将非核心业务外包,使企业内部供应链外化,特别是物流的外包,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华为”集中人力优势进行高科技的研发,“麦当劳”集中精力开设世界连锁等。整合供应链要对供应商和分销商进行优化选择、动态管理,使整个供应链对市场更具有快速反应能力。从整合中要效率和效益。

3. 加速推广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既是现代物流的基础,也是供应链管理的基础。信息共享是供应链管理的基点。实施供应链管理就要实施POS系统、EOS系统、数据库系统的共享、EDI和VMI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加速Internet、Intranet、Extranet的商务发展,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

五、总结

供应链管理与现代物流是在现代经济生的新的学科领域。它们的产生和发展是互相关联和一致的。物流是供应链形成和连接的关键活动,并促进了供应链的改造和优化。当物流的概念产生时,供应链的概念也随之产生。物流的发展出现了生产和流通企业物流外包的现象,这样可以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和降低成本。物流外包使供应链由内部供应链转化为外部供应链, 由此产生了供应链的优化和改造问题。在这种相互促进的活动中, 最终引起了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的变化。

供应链促进了物流配送的发展, 要求物流的专业化。由企业的管理转到供应链的管理, 要求提供高水平的物流配送服务来支撑供应链的管理。这就要求物流配送的专业化。这引起了物流方式的改变和发展, 出现了第三方, 甚至第四方物流形式。加速第三四方物流的发展, 是供应链管理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是供应链管理必须解决的瓶颈问题。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