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拓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增广贤文》(下)

《增广贤文》(下)

来源:华拓科技网
书声琅琅

国学诵读本阅读建议:晨间朗读

主持:洛晓溪

温馨提示:《千字文》《弟子规》《声律启蒙》《论语》《三十六计》相关内容可阅读往期刊物。

《增广贤文》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书名最早见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于万历年间。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

《增广贤文》篇幅不长,通行本只有三千八百字左右。全书以韵文的形式,将格言排列在一起,三言、四言、五言、 六言、七言交错而出,灵活多变,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从而突破了传统蒙学读物单一句式贯穿始终的基本格式,使语句更接近口语,更易为人们接受。

《增广贤文》的内容十分广泛,从礼仪道德、典章制度,到风物典故、天文地理,几乎无所不含,同时又语句通顺,易懂。但中心是讲人生哲学、处世之道。其中一些谚语、俗语反映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许多关于社会、人生方面的内容,经过人世沧桑的千锤百炼,成为警世喻人的格言,如“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乐不可极,乐极生悲”等;一些谚语、俗语总结了千百年来人们同自然斗争的经验,成为简明生动的科学知识,如“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等。

《增广贤文》(下)

6万象 国学

国学诵读本

|课时1 晨读15分钟|

书声琅琅

>>社会事理篇<<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注释】有:存在。 无:不存在。

【译文】宁可相信(那个事物)存在,也不能相信(那个事物)不存在。

贫穷自在,富贵多忧。

【注释】自在:自得其乐的状态。 忧:烦恼。

【译文】人虽然贫穷但却自得其乐,人变富贵后反而会有许多烦恼忧愁。

箕子见微知著

商纣王即位不久,便命工匠为他雕琢了一双象牙筷子。箕子见了感叹道:“象牙筷子肯定不能配土瓦器,而要配犀角的碗、白玉的杯子。有了这些珍贵的器皿,肯定不能再吃粗豆饭和野菜汤,而要以山珍海味才相配。吃了山珍海味就不愿再穿普通衣服,也不愿再住茅草陋室,而要穿华丽的衣服,住华贵的宫殿。这样下去,我们都将满足不了他的欲望了……

果然,纣王的贪欲越来越大,他抓了成千上万的劳工为他修建鹿台和琼室,还到处搜罗名贵珍宝、奇禽异兽。

这时,不仅朝堂上有人反对他,连全国的老百姓也都纷纷造反,要推翻他的。最后,纣王死在了鹿台的熊熊烈火之中。

7万象 国学

书声琅琅

国学诵读本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注释】养:供养。 一时:关键时刻。

【译文】长期供养、训练,目的是在关键时刻用兵打仗。

国清才子贵,家富小儿娇。国乱思良将,家贫思贤妻。

【注释】清:清正廉明。 贵:被重视。 娇:娇气。 思:盼望。【译文】国家太平清廉,有才能的人才会被重视;富裕人家的孩子,要比穷人家的孩子娇气。国家时,盼望有贤才良将;家庭贫困时,盼望有贤惠善良的妻子。

马革裹尸

马援是汉光武帝刘秀手下的名将。他志向宏远,英勇善战,为东汉王朝立下了不少战功,被光武帝封为“伏波将军”。

公元44年秋天,马援从西南打了胜仗归来,亲戚朋友听到之后早早就出来迎接。这些人中,有一个叫孟冀的人,很有声望。马援便诚恳地对他说:“我本希望你能多说几句指教我的话,可怎么你也随波逐流来夸奖我。我的功劳小,受的赏赐大,如何能保持长久呢?”

孟冀说:“我哪里够得上指教您?您如此辛劳,该在家好好休养休养!”

马援听了,慷慨激昂地说:“现在匈奴、乌桓还在侵扰北部边疆,我正想请求去讨伐。男子汉大丈夫为了保卫祖国,就应当战死沙场,用马革裹着尸体运回故乡,怎么能待在家里呢!”

孟冀听了十分感动,称赞道:“将军真不愧为大丈夫啊!”

8万象 国学

国学诵读本

书声琅琅

>>人生哲理篇<<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注释】失火:着火。 殃及:受到牵连。

【译文】城门着了火,(用护城河的水救火)池中的鱼也会受到牵连。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注释】推:推动。 赶:赶上。

【译文】长江的后浪推动着前浪,一浪胜过一浪;世上的新人赶上了旧人,一代替换了一代。

|知识卡

四上扬州

黄慎是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擅长人物画,用笔稳健、笔致工整。

在他刚到扬州时,有懂画的人劝他:“工笔人物,古人画得好的甚多,人们也看习惯了,你再走这条路子,怎能出人头地呢?不妨走写意人物的路子。”黄慎听了,觉得有理,便立即回乡,埋头苦练了三年写意画,自觉大有进步,于是二上扬州。果然他的画被大加赞赏。不多时,有人提出:“你是画写意画的,但你画上的字体还写得过于端正,字和画不相称。”他领会了,又折返闽南练了三年的草书。当他带着字画三上扬州时,声名已大增了。一回,一位读书人来买他的画,看后说:“人物造型大胆夸张、落款笔势生动有力,只是画上只有年号,缺少诗词文章,似乎美中不足。”黄慎又束装归里,攻研三年诗文,在他四上扬州的时候,已是“诗书画”三绝了。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清朝的黄慎是“扬州八怪”之一。他从小喜欢画画,并拜同郡一位名画家上官周做老师,恭恭敬敬地跟着他学画。没过多久,他就把老师的全套技巧学到了手。

有一回,外地有几个画师慕名来看画,他们展开一看,齐声说道:“这跟上官周先生的作品太像了!”但随即有个画师说:“可就算很像又能怎么样呢?别人的东西总是别人的,模仿得再逼真也不是自己的。”

黄慎听了,想:对呀!我的画哪一点算是自己的呢?此后,黄慎日夜思索这个问题。他废寝忘食,一会儿呆呆地想,一会儿推敲字画,一会儿又在纸上涂抹。

终于有一天,黄慎画出了自己的风格,他的字弯弯曲曲,像草书又不像草书,像画又不像画,但是把它当字看就是字,当画看就是画,自成一体。

上官周见黄慎自创一体,十分高兴,逢人便说:“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黄慎已经超过我了!”9万象 国学

书声琅琅

国学诵读本|课时2 晨读15分钟|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注释】毫厘:长度单位,比喻很微小。 失:失误、错误。

【译文】开始时只差几毫米几厘米,但结果会造成上千里的失误。

|知识卡

中国象棋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注释】当局者:下棋的人 。 迷:迷惘。 清:清楚,明白。

【译文】下棋的人迷惘,而旁边看棋的人却很清楚、明白。

早在战国时期,象棋就有了记载。当时的象棋,是用象牙做的棋子,被称为“象戏”,但棋局的摆设与当今的象棋有一定的差别。

到了宋代,现代象棋的基本形式才得以确定。那时的象棋分为“大象戏”和“小象戏”,经过数百年的实践,小象戏后来发展成了现代象棋。

螳螂捕蝉,岂知黄雀在后。

【注释】岂知:怎么知道。

【译文】螳螂正想要捕捉蝉,怎么知道黄雀在

它的后面(正要吃它)。

|知识卡

古代用的器皿

角:饮酒器。形状像牛角,没有支脚,有的有盖。

既坠釜甑 (zèng),反顾无益。

翻覆之水,收之实难。

【注释】既:已经。釜甑:釜和甑,古代用于

煮饭的器皿。反顾:回头看。益:增加,益处。实难:很难。

【译文】釜甑已经掉在地上(打碎了),再回头看也于事无补。已经泼洒出去的水,就很难再收回来。

鬲:煮饭用的器皿,一般为广口、三只支脚。

樽:盛酒器。形状像觚,中部较粗,口径较小,也有方形的。

盘:用来盛水或接水,大多是圆形,很浅,有底儿。

盂:用来盛水或盛饭,广口,很深,有把手。

10万象 国学

国学诵读本

书声琅琅

碎罐

从前,有一个人提着一个非常精美的罐子赶路。走着走着,一不小心,“啪”的一声,罐子摔在路边的一块大石头上,顿时成了碎片。路人见了,唏嘘不已,都为这么精美的罐子成了碎片而惋惜。可那个摔破罐子的人,却像没事人一样,头也不扭一下,看都不看那罐子一眼,照旧赶他的路。

过路的人都很惊讶:为什么此人如此洒脱?多么精美的罐子啊,摔碎了多么可惜!

于是,有人问他:“罐子都打碎了,你为什么都没有停下来看一看?”他却说:“已经摔碎了的罐子,我回头去看也没有什么用,那又何必再去留恋呢?我应该赶自己的路才是。”

>>人生哲理篇<<

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注释】开:开花。 荫:遮阴,比喻柳树长大了。

【译文】用心栽花,花却总是不开;而随意折下来的柳条插在地里,却长成了能够遮阴的柳树。

当时若不登高望,谁信东流海洋深。

【注释】当时:当初。 谁信:谁会相信。

【译文】当初若不是去登高望远,谁会相信河水东流,海洋那么深广。

11万象 国学

书声琅琅

国学诵读本驴子和马

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安城西的一家磨坊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子。它们是好朋友。

贞观四年,这匹马被玄奘大师选中,出发去印度取经。十三年后,这匹马驮着佛经回到长安,又见到了老朋友驴子。老马谈起这次旅途的经历:浩瀚无垠的沙漠,高耸入云的葱岭,高山上的冰雪,大海中的波涛……那些神话般的境界,使驴子听了大为惊异!

驴子惊叹道:“你有那么丰富的见闻啊!那么遥远的道路,我简直连想都不敢想。”

“其实,”老马说,“我们跨过的步

子大体是相等的,当我向印度前进的时候,你一步也没有停,只不过是在原地打转。”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注释】近:(居住的地方)离得近。 性:特性。 识:认识,分辨。

鸟音:鸟鸣叫的声音。

【译文】住得离水近,就会知道各种鱼的特性;住得离山近,就会分辨出各种鸟鸣叫的声音。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注释】至察:精明。 徒:同类或伙伴,指朋友。

【译文】水太清的话就不会有鱼,人太精明的话就不会有朋友。

12万象 国学

国学诵读本

书声琅琅

近水楼台先得月,近水楼台先先得月,向阳花花木早逢春。向阳花木早逢春。

【注释】得:观赏到。 向阳:朝南边。【译文】离水近的楼台能先看到投射在水中的

月影,朝南边的花木会提前吐芽、开花,进入春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注释】天时:时机。地:地理位置。和:团结,和气。

【译文】时机好不如地理位置好,地理位置好不如人团结。

|知识卡

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其道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注释】芝兰:蕙芷的简称。 芳:芬芳。 修:修习,培养。 节:节操,气节。

【译文】兰花生长在幽深的树林之中,环境清幽,人迹罕至,但是它不因为没人观赏就缺少芳香;君子修养自身道德,不因为处境艰难就改变节操。

历史上的“六君子”礼者六君子:禹、汤、文、武、成王、周公。

苏门六君子:黄庭坚、秦观、晁补之、陈师道、李廌(zhì)。

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

13万象 国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