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拓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21.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两套

部编版《21.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两套

来源:华拓科技网
《21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本课“耀、庆”等5个生字,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 2. 默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过程与方法: 1. 自主学习,默读课文,合作交流讨论。 2. 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木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 重点难点 1. 使学生透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2. 通过重点句子的分析,感受人物的可贵品质。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联系 学生的生活,利用 学生一、 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1. 同学们,你有好朋友吗?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你的好朋 友? 学生畅所欲言,当有人说出守信用时,板书。 生的学 习兴趣。】 2.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对好朋友之间守信用的故事。 板书课题,(板书:我不能失信) 解释题意:“信”指什么?“失信”是什么意思?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读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2. 检查自学情况。 (1) 把自己新学到的生字词读给同桌听一听 出示词语:(课件出示2:出示词语) 叠花篮、解释、歉.意、道歉盼着 的生活经验, 在揭示课题的同 时,激发学(2) 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 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3:生字田字格课件:) 耀庆盼歉叠 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 注意读准:前鼻音“盼 歉”,后鼻音“庆”。 (2)识记生字 4. 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 (1)熟字加偏旁:“广+大 =庆”“目+分二盼”“兼+欠=歉” (2)猜谜语:“鸦背夕阳红”谜底是“耀”。 (3)形近字比较:桑一叠 歉一谦 (4)认读生字词(以多种形式,如猜读、“开火车”读等。) 【设计意图:先解 决了文章的字词问 题,夯实基础,扫 清了阅读障碍。】 5.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师帮生,或生生互助,解决每个短文中不 理解的词义,如:(课件出示4:出示词语解释) ① 失信:违背协议或诺言,丧失信用。 ② 道歉:为不适当或有危害的言行承认不是;承认使人委屈或对 人无礼,同时表示遗憾。 ③ 歉意:抱歉的心意。 ④ 后悔:为了过去的作为或为了没有做到的事而感到懊悔。 6.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件出示5) 课文讲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 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 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还是(留了下 来),履行了自己的诺言。(教师板书:诚实 三、深入探究,感悟文法。 (一)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时候的宋庆龄是个诚实守信的孩 子? 守信) 1.默读课文,把能反映宋庆龄守信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并谈谈 体会。 【设计意图:本教 学环节力求在学生 充分研读的基础 上,自主

2.交流。

感悟,自 觉内化。培养学生 自主、合作、探究 的能力。】

A (课件出示6) 爸爸,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他来我们

家,我教她叠花篮。”宋庆龄说。

宋庆龄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爸爸见庆龄停住了脚步,当 时就很好奇,于是他就奇怪地问 指名朗读。

B正当爸爸拉起庆龄的手就要走的时候,庆龄又一次想到了小 珍,连忙说一一“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 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课件出示7)

指导朗读: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可以看出什么 ?(“庆龄边 说边把手抽回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C正当爸爸和庆龄在一旁迟疑的时候,妈妈想出了一个办法,

她在一旁说一一那……回来你去小珍家解释一下,表示歉意,明 天再教她叠花篮,好吗?

“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 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

(课件出示8)

D当爸

,庆龄回答说

爸妈妈回来后,妈妈心疼宋庆龄一人在家时,宋庆龄仰起脸回答 道:“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并没有 失信。”(课件出示9) 你认为宋庆龄的做法对吗?生活中, 你遇到同样的事应该怎么处 理? 预设:宋庆龄的做法是对的,她是在坚持正确的做法,不管别人 怎么做,做了什么,只坚持做好自己就够了。

预设:今后要像宋庆龄学习,坚持做好自己,不能因为一些诱惑 或原因,而失去自己的初衷,正确的事情,我们要坚持,做的冋 心无愧,坦坦荡荡。 指导朗读。

(二)宋庆龄的这种品质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相机(板书: 语言、动

作、神态)。

(提示:以后要想使你写的人也能像宋庆龄这样特点鲜明,一定 要注意描写这个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四、 角色朗读,体会情感。 分角色表演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 的话。 (通过分角色表演朗读课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五、 讨论理解,明辨是非。 1. 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宋庆龄做得好不好? (宋庆龄做的非常正确,无论怎样,她都严格要求自己,坚持正 确的。) 2.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读了本文后有何感想? (学生明辨是非,对诚信有了更深的理解。) 六、 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俗话说“一诺千金”。出示关于诚信的名言。希望同学们也能像 宋庆龄一样做个诚实守信的人。 【设计意图:本环 节设计了说的训 练,有效地训练了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 力,明确了 文章主 旨。】 【板书设计】 8*我不能失信 宋庆龄 诚实

语言 动作 神态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我不能失信》这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培养学生阅 读的能力。在

教学时,我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让学生阅读思考。

首先,我让学生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难读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读流利。统揽全篇,整体感知。弄清楚课文主要写的一件什么事,并尝试用自己的话概 括主要内容。

其次,让学生细读课文,抓词理句,深入探究,感悟文法。放手让学生去学,我给 学生出示问

守信

题,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去圈点,去划出有关语句,或者有关句子并写出体 会。一定要动手动笔动脑给足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思考去感悟。

接着,让学生入情入境读重点句段,边读边体会。边交流各自的观点感想。老师做 听众,先不作评价,只作比较。让学生去评价正确与否。从文中找出依据和理由。

然后,分角色朗读课文,全面欣赏体会,体会情感,感受人物的可贵品质。明白写 一个人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语言、动作、神态来表达来描写。课堂上只有充分地读,反复 地读,才能让学生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在此基础上我安排讨论理解,明辨是非。学生 对诚信有了更深的理解。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不足之处:阅读课文的教学重点在“放”。还课堂给学生,还时间给学生。如果不 分轻重主次的教学就失去了编者设计略读课文的意图。但也绝对不能只是泛泛而谈,不 求甚解,简单马虎走过场。要注意阅读方法的训练,阅读技能的指导。

【同步练习】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选字填空。

耀要药 盼畔判 歉欠纤

闪() 湖() ()钱

()品 企() ()夫

只() ()断 道()

二、用线把下面的词语恰当的连起来。

尖尖的 红红的

眼睛 嘴巴

I

耐心地 守信用的

孩子 等待

三、我能把下面的话补充完整。

1. 宋庆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可是我没有忘记,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啊!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课文整体梳理

课文讲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到一位()家去,二女儿宋庆龄()。她突然想起(), 爸爸妈妈都劝她(),但她为了()还是(),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五、重点段落品析

“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 我不能失

信。”

宋庆龄仰起脸回答道:“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并没有 失信。” 1.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忘记一一

失信一一

2. 分别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如果 ... 可是 :_ ……因为……

3.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对“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 并没有失信。”理解。

思维创新大拓展 六、猜谜语

一人言,言人成。(打一词语)

一、选字填空。

闪(耀) 湖(畔) (欠)钱

(药)品

只(要)

企(盼) (判)断

(纤) 夫

道(歉)

二、连线。

尖尖的 红红的

眼睛

耐心地 守信用的

孩子 等待

嘴巴

三、1.守信用的孩子。 2. 不能失信

四、课文讲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 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 她为了(守信)还是(留了

下来 ) ,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五、1. 忘记——牢记 失信——守信

2. 如果今天下雨,你不用来了,可是,今天没有下雨呀! 小刚的学习成绩进步很快,因为最近他学习非常刻苦。

3. 生活中,我和朋友之间也会一些约定,也会有不能及时履行约定的事情发生,自 己会是给坚守承诺的人,不管对方能不能及时履行约定,要做个“说到做到”的人。

六、谜底:诚信

备课素材

【写作背景】 本课是部编版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这篇 课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 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 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还是留了下来,履行了自己的诺言。选编这篇课文 的意图,一是要使学生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在思想上受到熏陶和感染,使 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二是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

【作者介绍】 牟文正著有小学课文《我不能失信》,文学科普类作品《中国百首经典歌曲及其背 后的故事》、 《中国传统节日故事》、 《全国儿童幻想作文选》、 《中华名人童年故事》 等,青少年名著类作品有(均为青少年版或缩写版) 《复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八十天环游地球》、《山伯爵》、《巴黎圣母院》等。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宋庆龄( 13年 1月 27日- 1981年 5 月 29日),是已故中国家及中华 国父孙中山的第二任妻子。 1927年 11月 1 日,宋庆龄等成立临时行动委员会。 1938年 6月 14日,宋庆龄在发起成立保卫中国同盟。 1940年中国常务 委员会第 143 次会议决议:尊称孙中山先生为国父,以表尊崇。故而根据传统习惯,宋 庆龄女士亦被尊称为 “国母” 。1981年 5月 16日,全国常委会决定授予宋庆龄 “中 华人民共和国名誉”称号。 1981年 5月 29日 20时 18分,宋庆龄在其北京寓所病 逝,享年 88 岁。

【其他资料】 关于守信的名言警句:

1.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孔子

2. 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一一高尔基 3. 小信诚则大信立 韩非子

4. 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 ---------- 莎士比亚 5. 人背信则名不达一一刘向

6. 有所许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 -------------- 袁采 7. 忠诚的高尚和可敬,无与伦比。 ----------- 裴多菲 8. 友者必先以诚相待,无信者不可交也。 ------------ 马千里 9. 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一一《资治通鉴》

10. 工作上的信用是最好的财富。没有信用积累的青年,非成为失败者不可一一池 田大作

21我不能失信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 •学会文中的生字新词。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 人物对话。

3.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运用多种方法理 解难懂的句子,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 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 4. 培养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小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 是本文的重点内容。

2. 如何使学生透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 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和运用多种方法理 解难懂的句子是学习本文的难点。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 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写出下面词语的 反义词。 失信( 高兴( 耐心( 后悔( 1•冋题交流:同学们,你有好朋友吗?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成 为你的好朋友?(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抓住机会相机总结交流, 重点强调“守信用”。) 2.导入课题: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 名人小时侯的故事,题目是《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我们一 起把课题来读一读。 ) ) ) ) 3.理解题目:你能说说“失信”是什么意思吗?(违背协议或诺 言,丧失信用。)“失信”的反义词是什么,你知道吗?(守信) 4.那课题中“我不能失信”,说明故事中的“我”做到了什么? (守信。) 5•你能把课题再读一读吗?质疑:课文在写谁呢?说她在哪件事 情上不能失信呢?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读了课文就 知道了,请同学们读读课文 6.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轻声读课文, 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 遍,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小黑板出示朗读要求,学生自由朗读: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划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2)读通课文。(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子) (3)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1)课文一共用几个自然段?课文中的“我”是谁呢? ( 个自然段宋庆龄) 简介宋庆龄:宋庆龄曾经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名誉, 被海内外公认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她毕生关注少年儿 2.看拼音,写词语。 p anwa ng ( ) yu e d i ng ( ) d ao qi an ( ) x int e ng 10 ( ) 3.比一比,组词语。 庆()床() 盼()扮() 童的成长,倡导兴办了中国福利会等儿童文化教育机构,《儿童 时代》杂志也是在她的关心下创办的。为了纪念宋庆龄, 1982 年5月,我国成立了宋庆龄基金会。宋庆龄是 20世纪伟大的不 平凡的女性,课文讲的是宋庆龄小时候的一个平凡的故事。 (2)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一个星期天)文中讲到了哪几个 人?(爸爸伯伯宋庆龄妈妈小珍) (3)指名朗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够准确的字音。 (4)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课文前面导语中提到的“想想课文讲 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展开交流。(课文讲了一个 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做客,二女儿宋庆龄也 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约好了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 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故事告诉我们要做守信 用的孩子。) 3.学生自由读课文。 三、学习第一段 1.同学们,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快速读读课文第一段,哪个 句子让你感受到她想去? 2.找到句子,出示句子: 二女儿宋庆龄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 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 送她一只呢! 3.这个句子中哪个词让你感受到宋庆龄是多么想去的?(板书: 特别高兴早就盼着) 4•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请用简短的话介绍一下。 言,教师评议。) (学生畅所欲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指导学生抓住带点的词句,女口: 等,体会宋庆龄是多么想去那位伯伯家,多么想去看那些可爱的 “盼着” 鸽子。) 四、作业:熟读课文。 一、 复习导入。 1. 板书课题。指名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 自由朗读课文。 二、 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 课文从那些语句看出宋庆龄守信用呢? 2. 同学们默读课文,划出宋庆龄说的句子,并好好读一读画出来 的句子。 3. 探究交流。 (1) “爸爸,我不能去了!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她来我们 家,我教她叠花篮。”庆龄说。 ① 同学们,宋庆龄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爸爸见庆龄停住 了脚步,当时就感到很奇怪,于是他就奇怪地问 _____________ 庆龄回答 说: (板书:想起约定) (2) “爸爸,我不 能去了!我昨天和 小珍约好了,今天 她来我们家,我教 她叠花篮。”庆龄 说。 1•照样子,写句子。 (1) 父亲看见了, 奇怪地问:“庆龄, 你怎么不走啦?” 说:“ ② 同学们,当时只是停住了脚步,可见她还是有点犹豫的,是吗? ③ 指名朗读。 ④ 小结:宋庆龄是多么想去伯伯家,多么想去看看那些可爱的鸽 子。如此想去却不能去,表明了宋庆龄为守信用作出的牺牲是多 么的难能可贵。 (2) “不行!不行!我走了,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 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① 教师引读:正当爸爸拉起庆龄的手就要走的时,庆龄又一次想 到了小珍,连忙说 ② 指导加动作(边说边把手抽回来)朗读。 ③ 这里可以看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④ 教师小结:从这里也可以感受到她的守信。 (3) “不,妈妈。您说过,做人要信守诺言。如果我忘记了这件 事,见到她时向她道歉是可以的,但我已经想起来了,就不能失 信了! ”庆龄坚定地说。 ①正当爸爸和庆龄在一旁迟疑的时候,妈妈想出了一个办法:说。 (3)“我明白了, 我们的庆龄是个守 信用的孩子。”妈 妈望着庆龄笑了 笑,说,“那你就 留下来吧!” 说,

“那……回来你去小珍家解释一下,表示歉意,明天再教她叠花 篮,好不好?” (板书:父母劝说)

② 引读:可是庆龄觉得这样好不好,她是怎么说的? ③ 小结:这里也可以感受到宋庆龄的守信。

4. 师:能否在宋庆龄说的每句话中恰当地加上一个表示语气的 词?(为难、扫兴、大声说、坚决、冷静、理智……)指名读, 同桌读,各自读读出不同的感受。

(1) “爸爸,我不能去了!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她来我们 家,我教她叠花篮。”庆龄说。

(2) “不行!不行!我走了,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 ” 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3) “不,妈妈。您说过,做人要信守诺言。如果我忘记了这件 事,见到她时向她道歉是可以的,但我已经想起来了,就不能失 信了! ”庆龄坚定地说。

5. 引读守信的句子。

(1) 同学们,庆龄是多么的想去伯伯豕的啊! 可是当他走到门口 的时候,想起今天要教小珍叠花篮的时候,她便停住了脚步,对 爸爸说:

(2) 爸爸让她改天再教,拉起庆龄的小手要走时,她连忙说: (3) 爸爸让她改天再教,拉起庆龄的小手要走时, 地说:

(4) 这时,妈妈也给她建议,让她回来向小珍道歉,但是她还是 拒绝了,并且说

从这一系列的语言和动作中,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庆龄是个(守 信)的人。(板书:坚决留下

诚实守信)

她大声地坚决

6. 分角色朗读,师读父亲、母亲的话,学生齐读宋庆龄的话。

7•请同学们再读读人物的对话,在引用人物语言的时候,表达上 有什么不同。

师小黑板出示文中三个句子: (1)父亲看见了,奇怪地问:“庆龄,你怎么不走啦?” (2) “爸爸,我不能去了!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她来我们 家,我教她叠花篮。”庆龄说。 (3)“我明白了,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妈妈望着庆 龄笑了笑,说,“那你就留下来吧!” ①从这三句话找出带有动作的词,读一读。 ②齐读这三句话,指名读。 ③从这一系列的语言和动作中,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庆龄是个(守 信用)的人。 (4)同学们,在写人的习作中,要想使你写的人也能像宋庆龄这 样特点鲜明,大豕一定要注意描与这个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 (5)人物的语言无时不在,你能学着文章的样子用不同的语言表 达形式也来描写一个“对话”的片段吗?如:买文具和营业员的 对话,放学回家和妈妈的对话。 7.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交流:送家里人出门后,庆龄一个人回到房间里,耐心地等 候着。她一会儿拿起一本书看,一会儿又坐到琴凳上弹钢琴,平 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可是,直到全家人吃过午饭 回来,小珍也没有来。妈妈心疼地说:“我的女儿一个人在家, 该多没意思啊! ”这时,庆龄是怎么说的?(庆龄仰起脸回答道: “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2)从庆龄的话中你又感受到什么?(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 (3)怎样读好庆龄的话?(读出庆龄自豪的心情。) 8.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三、分角色朗读,组间竞赛。 1.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2.小组进行比赛。 3.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四、讨论深化。 1. 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宋庆龄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 样处理这件事? 2. 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讲诚实守信的人和事吗? 3. 小结:俗话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在现实生活中,一个 人要做到时时处处守信并不容易。但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 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五、作业。 1.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格言。 2•阅读有关名人诚实守信的故事。 2.写几句自己积累 的与诚信有关的名 言。 六、名言积累。 1.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 2. 一丝一毫关乎节操,一件小事、一次不经意的失信,可能会毁 了我们一生的名誉。一一林达生 3. 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一一《资治通鉴》 4.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一一莎士比亚 5•信用就像一面镜子,只要有了裂缝就不能像原来那样连成一片。 瑞士阿米尔 6. 没有诚实何来尊严。 西塞罗 7. 信用是一种现代社会无法或缺的个人无形资产。诚信的约束不 仅来自外界,更来自我们的自律心态和自身的道德力里。 何 智勇 8. 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一一巴尔扎克 9. 信用疋难得易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 时的 言行而失掉。 池田大作 法国 10. 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了生命。 课堂小结 [教学板书]

我不能失信 特别高兴 早就盼着

想起约定 坚决留下 诚实守信 [教学反思] 《我不能失信》 这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 要使学生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在思想上受到熏陶和感染,使自己在做人做 事上面获得启示;二是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 本文作为略读课文,学习时应该放手 让学生自主阅读,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就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同学进行交流, 与人分享 阅读成果,感受阅读的乐趣,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运用默读、朗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方式,读通读懂课文, 在 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以小组或全班为单位,围绕课文前面导语中提到的“想想课文讲了 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展开探讨交流。在展开讨论时,将“课文讲了一件什 么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拆分成几个小问题: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她为什么不去 停住了脚步?别人是怎么劝说的?她是怎么说的?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示?更有利于 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品质。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重点品读,理解文本。一读宋庆龄的话:她在多么想去伯伯家玩 而最终却因为和别人约好了没去,从读中体会宋庆玲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二读爸爸 妈妈的话:首先让学生体会爸爸妈妈当时的心情,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指导同学们朗读。 通过自由读,师生分角色读,小组内分角色读等形式,让学生体会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品 质。 课后拓展,升华主题。学完了课文,我请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在日 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 我深深感到在今后的教育中多 引用故事,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使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将做人的道理融入 了其中。 参 第一课时

1. 失信(守信) 高兴(烦恼) 耐心(急躁) 后悔(无悔) 2. 盼望约定道歉心疼

3. 庆(庆祝) 床(木床) 盼(盼望) 扮(打扮)

第二课时

1. (1)老师说:“今天的课就到这里。”

(2)“假期是你们巩固所学、拓展知识的最好时机,我希望你们珍惜时间,度过 一个充实的假期。”老师语重心长地对学生们说。

(3)“真好吃!”我一边吃着妈妈做的饭一边说,“我还要吃一碗。”

2. (1)一丝一毫关乎节操,一件小事、一次不经意的失信,可能会毁了我们一生 的名誉。——林达生

(2)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莎士比亚 (3)信用就像一面镜子,只要有了裂缝就不能像原来那样连成一片。——瑞士阿 米尔

(4)信用是一种现代社会无法或缺的个人无形资产。诚信的约束不仅来自外界,心态和自身的道德力量。——何智勇

更来自我们的自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