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拓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厂房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厂房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来源:华拓科技网


厂房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摘 要】结合某厂房基础工程实例,对钢筋和模板工程的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进行了介绍,总结了螺栓、预留孔的固定方法,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技术措施,为今后同类厂房的基础施工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厂房;基础工程;质量控制

1.工程概述及施工方法

某厂房设备基础轮廓尺寸40.3m×17.9m,基底标高-5.5m,施工内容包括降水施工、基坑开挖、钢筋混凝土基础、回填等工序。

1.1钢筋工程施工

(1)钢筋制作、安装。施工按施工阶段划分,分期制作、安装,基础半部分,第一阶段制作绑扎底标高-2.3以下部分,第二阶段制作-2.3 m以上。(2)南半部分底标高为-2.3m以下部分钢筋绑扎在基础四周外模支设完毕后进行。(3)活套坑墙壁纵向钢筋,在第一、三、四施工段施工时,插入下一施工段尚未开挖的土壤之中,插入深度大于500,各接头之间位置相互错开距离35d。(4)直径大于22钢筋优先选用焊接接头。(5)墙壁侧筋及底板下层钢筋保护层,采用砂浆垫块方法留置,基础顶层钢网,可以利用螺栓、预留孔的固定架横梁作为托架(马凳)。

1.2模板工程施工

(1)基础模板采用固定型钢模板支设,不符合模板的部位用木板板条拼配。(2)南半部基坑墙壁及北半部基坑墙壁外模在绑筋前支设完毕,内模板在绑筋后支设,内外模板用对拉片间距600~900固定屯对拉片相对应的位置,布设直径48钢管,每组2根用蝶紧固整体,以保证各模板之间的整体刚度。(3)活套坑内衬墙壁模板,在各阶段钢筋绑扎完成后,分直径12对螺栓与地下连续墙焊出的锚爪相焊接固定,对拉螺栓间距600。(4)活套坑墙壁施工各阶段的接槎部位用砌砖留置方法台阶,砌筑台阶之前,将钢筋插入后一层土壤之中。(5)南半部基础底标高-2.35顶板支撑用直径48×3.5钢管脚手架,间距600两根立杆并成一杆搭设,纵向间距500一根,水平杆三道。

1.3螺栓、预留孔固定方法

(1)螺栓、预留孔固定在基础底板,侧壁钢筋绑扎完毕之后,采用焊接75×5的角钢固定架方法进行固定。(2)固定架底脚的固定采用在其下部施工混凝土或垫层施工期间预埋角钢、铁件,固定架拉杆与其焊接固定的方法。(3)在确定固定架上枘梁布设高度的同时考虑起到顶层钢筋的支托作用。(4)悬臂吊基础环形布设的螺栓,采用事先制作一个法兰盘,确定中收及螺栓相对位置,打眼,然后

再将螺栓插入孔眼中焊牢最后将整组螺栓用固定架固定。(5)为确保螺栓、预留孔固定位置准确,在基础四周布设中心线架,在基础之外埋设控制坐标点。(6)锚板套筒座用微调螺栓调整其平整度,然后用固定架固定。(7)基础顶面上的部分直径20,24螺栓采用混凝土浇筑以后再打眼,用环氧砂浆或喜利得粘结。

1.4混凝土施工

(1)基础混凝土施工,采用商品混凝土,罐车运输泵车浇筑,石子粒径1cm~3cm,坍落度:(12±2)cm。(2)南半部基础标高为-2.3位置及北半部底标高-3.00,位置的施工缝采用钢板止水带,新浇混凝土之前严格按施工缝处理方法处理。施工缝外刷防水涂料,以提高防水效果。(3)活套坑墙壁,“逆作法”施工缝处理:a.上一施工段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之后,凿除砖砌的台阶,清理干净施工缝表面的全部粘物且凿毛,同时凿除松散混凝土。b.下一施工段混凝土浇筑从模板支设出来的“牛腿”部位浇筑,高出上层混凝土槎水平线200mm以上,待混凝土强度达1.2MPa后,再凿除“牛腿”。(4)活套坑墙壁底板等部位混凝土浇筑施工自由抛落高度不小于2m时,采用串桶、留槽浇筑。(5)各施工段接槎部位的砖砌台阶的高度不小于500mm,宽度大于1/2墙厚。且在同一平面上,保证其平整度。(6)基础混凝土在其浇筑完毕后,进行二次抹灰,表履塑料薄膜,浇水养护。

2.质量控制技术

2.1土方工程

(1)土方开挖前,地下水位必须降到基底以下0.5m~1m,并且持续到回填完毕后方可停泵封井。(2)土方开挖后要设置排水措施,基底留设排水盲沟,用粒径1m~3m的碎石铺设。(3)土方开挖必须接开口图放置边坡,土方随挖随运去人工配合要将基底(预留200mm 厚)整平,并将边坡修理好。(4)土方开挖过程中或开挖完成后,若遇下雨天,宜用塑料布将边坡覆盖,防止雨水渗入边坡引起塌方。(5)回填土必须保证质量并分层夯实,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小密实度,做好土壤干容量重实验。

2.2测量控制

(1)必须专门设置测量标架和线架,且和其他搭设的脚手架分开。(2)标架的线架要专人定时,定线路进行检查,以确保测量准确性。(3)测量前必须对所用仪器进行检查、核对、确认符合要求后可使用。(4)认真、真实地做好测量记录,并且相关人员签字盖章,作为保证资料保存。

2.3钢筋工程

(1)所有钢筋必须有进出合格证及复检报告,若没有则禁止使用。(2)钢筋制作前必须除锈、除油污,进行表面清理。(3)钢筋制作安装按图纸及施工规范执行,钢筋焊接接头按规定取样。(4)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做好钢筋隐蔽记录,

并以质量部门签字认可。(5)直径大于22mm(含直径22mm)的钢筋连接采用闪光对焊时必须保证其接头质量,其接头的外观检查,在同一班内,由一焊工按同一焊接参数完成200个同类型头作为一批,每批抽查10%的接头,并不得小于10个,接头处的钢筋轴线偏移,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 0.1倍,同时不得大于2mm。(6)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严格按设计及规定标准施工,其控制使用水泥砂浆垫块,砂浆垫块的平面尺寸为: 当保护层不大于20mm 时,为 30mm×30mm,大于20mm 时,为50mm×50mm。当垂直方向使用垫块时,可在垫块中埋入20号铁丝。

2.4模板工程

(1)模板进场前必须矫正,补孔修理好。(2)模板支设前应涂刷隔离剂,并注意不要污染钢筋。(3)模板支撑系统严格按方案实施,混凝土浇筑期间安排专人对模板稳定属性进行监护,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2.5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等级严格按设计要求浇筑,对于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如防水、防冻等)必须保证其外填加剂配比和质量。(2)在浇筑混凝土后的一段时间内,必须进行妥善养护(覆盖草袋或塑料布)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降低太快,从而防止因混凝土水化热造成结构各部分产生的温度差所产生的温度裂缝。(3)振动器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快插是为了防止先将表面混凝土振实而与下面混凝土发生的分层,离析现象; 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能填满振动棒抽出时所造成的空洞。

3.结语

基础工程施工前应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如清除场地内所有地上、地下障碍物;排除地面积水;铺筑临时道路等。正是由于不同的场地和土质,在施工时才对基础工程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同时也正是基础工程的多样性以及其各自的特质才能满足不同场地的要求,以达到缩短工期,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根据本文所述方法控制和施工,所有分部分项工程评定均达到合格标准,说明此控制技术切实可行。

【参考文献】

[1]高书艳.浅谈建筑基础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资讯,2011(05).

[2]毛海燕.浅谈场地平整与基础工程施工方法[J].价值工程,2011(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