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拓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美贸易战第二轮开启,对经济影响几何?

中美贸易战第二轮开启,对经济影响几何?

来源:华拓科技网
[Table_ReportInfo]2018年08月05日证券研究报告•宏观报告专题报告中美贸易战第二轮开启,对经济影响几何?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分析师:杨业伟[Table_Author]执业证号:S1250517050001电话:010-57631229邮箱:yyw@swsc.com.cn相关研究1.以稳为主,修正过度乐观和悲观的预期——评政治局会议(2018-08-01)2.经济回落价格下行,需继续观察调整(2018-07-31)3.实体依然弱平稳,趋于宽松修复悲观预期(2018-07-30)4.趋于宽松,助力经济悲观预期修复——月度经济预测(2018-07-30)5.信用能否扩张?向何处扩张?(2018-07-25)6.实体经济继续走弱,监管强压逐步缓和(2018-07-23)7.新规细则落地,市场资金供给或持续改善(2018-07-23)8.“央行先生”和“财政先生”分歧原因及演进可能(2018-07-17)9.经济下行压力上升,或有调整但难全面宽松(2018-07-16)10.信用已紧,财政难松(2018-07-16)摘要[Table_Summary]中美贸易战背后是美国对华定位的转变。中美贸易战背后是美国对华定位的变化,从美国官方多次表述来看,美国已经将中国定位为全面的挑战者。因而中美将由之前合作转为全方位的竞争,这种竞争对立将在多个方面展开,体现为政治制度、外交、贸易、产业等多个层面的冲突。中美之间博弈现实异常复杂,未来动态演变难以预测,这些决定全面认识中美冲突非常困难。而简化的宏大叙事往往有失偏颇,会形成过度乐观和过度悲观的看法。因而,本文将范围限定在两轮贸易战对经济的影响层面,尽量基于定量分析来判断贸易战可能产生的影响。在经历两轮贸易战之后,大部分双边贸易产品已被纳入加征关税范围之内,未来贸易战升级需要更多依赖其它方式或提升税率。经历了两轮贸易战后,中美双方加征关税规模已经覆盖了双边贸易的大部分,剩余多是双方必须的消费品和资本品,例如中国对美出口尚未加征关税的集中在服装、鞋帽等领域,而美国对中出口尚未被加征关税的则集中在大型飞机、部分矿物燃料等。因而双方进一步拓展加税范围的空间均有限。未来贸易战如进一步升级,将有扩大征税范围向提升征税比例转变。两轮加征关税对双方经济均有抑制作用,对通胀均有推升作用,我们估算将两轮税将压低中国GDP增速0个百分点,推升中国CPI约0个百分点,而两轮征税将推升美国CPI增速0-0个百分点。我们根据出口价格弹性来计算加征关税对出口和经济的冲击,结果显示,美国对我国出口两轮加税后出口将减少309亿美元,带动出口增速放缓1个百分点,相应的GDP增速将放缓0个百分点。而根据进口占消费品比例来估算,两轮加征关税实施后,中国CPI增速将提升0个百分点左右。而两轮加征关税实施后,美国CPI同比增速将提升0至0个百分点。应对中美贸易战,关键在于通过改革和创新释放国内经济活力。短期来看,中美贸易战将加大我国经济放缓压力,提升通胀水平。因而,短期宏观需要适当调整,加大积极财政发力力度,疏通货币传导渠道,保持经济平稳增长,避免实体经济信用过快收缩与外部冲击叠加,从而导致经济失速下行的不稳定局面。而由于贸易战时长期态势,因而长期应对更为关键。在美国改变全球贸易格局,外部不稳定性上升环境下,我们需要扩大自身经济活力。而改革和创新则是提升国内经济活力的不二选择。需要通过收入分配改革来提升居民消费需求;需要通过国有企业改革来释放民营企业和市场经济活力;需要通过财税改革来合理分配财权和事权,在保障功能实现情况下化解地方债务问题;需要通过加大创新力度来加快产业升级速度,实现高端产业自主化;需要通过加大开放来在可能的范围内维护自由贸易体系……。只有通过改革和创新提升自身经济活力,减少对外经济的依赖,形成长期内生增长动力,才能够成功的应对贸易战的冲击。而这需要在经济制度、对外、产业、宏观等方面一系列的改革来实现。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重要声明部分宏观专题报告目录1中美贸易战第二轮开打第二轮贸易战对经济的影响贸易战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贸易战对通胀的冲击贸易战下汇率走势如何应对贸易战冲击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重要声明部分宏观专题报告图目录图1:加征关税影响理论分析图2:需求曲线缺乏弹性意味着加税成本完全转移给进口者图3:各行业价格弹性图4:近年进口价格与通胀相关性显著下降图5:美国进口价格指数与CPI关系图6: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跟随上日收盘价贬值图7:央行并未用收紧离岸流动性的方法来抑制贬值图8:进出口结售汇比例图9:本轮汇率贬值时期商业银行对外净资产增量有限表目录表1:估算HS分类下美国对中国出口加征关税在各行业分布情况表2:HS分类下中国对自美进口征收关税商品占总进口商品比例表3:对出口价格弹性的估计表4:对出口价格弹性的估计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重要声明部分宏观专题报告1中美贸易战第二轮开打在7月6日中美第一轮贸易战正式落地之后,7月11日,美国宣布拟对中国向美国年出口额20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10%关税,而在7月31日媒体报道,特朗普计划提议对2000亿美元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25%关税。8月1日特朗普确认总统要求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拟就提高关税税率一事征求公众意见。而8月2日,中国财政部很快出台了反制措施,公布了涉及美国对华出口600亿美元,税率分别为25%、20%、10%和5%的加征关税清单。中美贸易战第二轮正式打响。第二轮征税范围较第一轮有了大幅扩展。美国第一轮征税范围较为集中,按公布的清单所列的HS编码八位数分项来看,第一批中7月6日落地的360亿美元包括1333个八位数子项,仅涉及HS两位数行业中的18个子行业,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电子设备、运输设备、医药等高端制造业,显示第一批征税主要针对中国高端制造业。但由于第二批征税规模从500亿美元扩张至2000亿美元,因而征税范围有了显著扩大。征税范围涉及604HS八位数商品。涵盖了绝大部分HS两位数子行业,除玩具、针织品、乐器等个别高度依赖中国的消费品之外。其中化工品、纺织品以及金属所占条目最多,分别占到了1435、932和733,分别占总体的23%、15%和12%。而对美出口规模最大的机电音像设备则包含416个八位数子项。高端制造依然是美国第二轮征税的主要对象,但家具、服装等消费品也大量进入征税范围,这些可能成为削减征税规模的主要部门。虽然中美征税清单均是基于HS八位数分类,但由于缺乏HS八位数的中美贸易数据,我们只能通过可以获得的HS两位数贸易数据,以及征税清单来进行估计。具体估计方法为假定HS两位数子项中被征收关税的比例,与该子项所涵盖的HS八位数分项中,被征收关税项占总条目数量相同。估算结果显示,第二批2000亿美元征税中,机电、音像设备大概占1000亿美元左右,其中主要是电气及机械设备。显示高端制造依然美国征税的主要对象。除此之外,家具、纺织品等消费品也成为征税的主要对象,其中,纳入第二批征税范围的家具、寝具、灯具等出口额为245亿美元,纺织原料及纺织品出口额40亿美元。对这些消费品加征关税将显著提升美国消费者生活成本,因而这些商品可能成为未来听证会期间被剔除出征税范围或受到加税豁免的主要商品。进一步拓宽征税范围空间有限,贸易战升级需要只能通过提升税率或其它方式。经历两次加征关税之后,大部分商品都已经被包含在征税清单中。如果按中国海关统计,两轮和及2500亿美元征税规模已经占到中国对美出口的58%。如果按美国统计中国对美2017年出口5056亿美元规模计算,2500亿美元出口额也已经占到49%。而分行业看,除纺织品、鞋帽伞及羽毛制品等少数消费品行业已经纳入征税的比例较低以外,其它行业加征关税部分占中国对美出口的比例大多都在50%以上。其中矿产品、木制品、运输设备等部分行业占比在八成以上,金属制品、纸制品、矿物材料制品等部分行业也达到了七成。在考虑加征关税对美国自身冲击的情况下,进一步拓宽征税范围的空间有限。如果贸易战进一步升级,只能通过提升税率或对对特定行业出口等方式。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重要声明部分1表1:估算HS分类下美国对中国出口加征关税在各行业分布情况宏观专题报告数据来源:西南证券整理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加征关税基本上覆盖了美国对中国出口的大部分。8月3日,财政部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5207个税目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其中对2493个税商品加征25%的关税,对1078个税目商品加征20%的关税,对974个税目商品加征10%的关税,对662个税目商品加征5%的关税。根据我们估算,加征税率为25%、20%、10%和5%的进口规模分别为217亿美元、121亿美元、107亿美元和155亿美元。至此,两轮加征关税之后,按我国海关数据,加征关税涉及进口额已经占到我国自美进口的71%,而按美国数据,加征关税涉及我国进口额已经占到我国对美出口的84%。目前加征关税已经基本上覆盖了美国对中国出口的大部分。从行业分布来看,除运输设备、武器弹药等少部分行业之外,其它行业大部分已经在第二轮征税清单中纳入征税范围内。我国对美国第一轮征税清单主要局限农产品、矿产品等初级产品范围内,而第二轮征税清单已经扩展至几乎所有行业。目前除运输设备、武器弹药等部分行业,加征关税税目商品占总进口商品比例在30%左右以外,其它大多数行业加征关税税目商品占总进口商品比例大多在一般以上,其中金属、塑料制品、矿物材料制品等部分行业达到八成以上。同样,如果贸易战进一步升级,我国对美加征关税范围扩大空间有限,同样需要通过其他方式应对。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重要声明部分2第一批征税规模(亿美元)第二批征税规模(亿美元)中国对美总出口(亿美元)第一批占总出口比例(%)第二批占总出口比例(%)两轮征税合计占比(%)第1类活动物;动物产品0第2类植物产品0第3类动、植物油、脂、蜡;精制食用油脂0第4类食品;饮料、酒及醋;烟草及制品0第5类矿产品0第6类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的产品4第7类塑料及其制品;橡胶及其制品49第8类革、毛皮及制品;箱包;肠线制品0第9类木及制品;木炭;软木;编结品0第10类木浆等;废纸;纸、纸板及其制品0第11类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0第12类鞋帽伞等;已加工的羽毛及其制品;人造花;人发制品0第13类矿物材料制品;陶瓷品;玻璃及制品0第14类珠宝、贵金属及制品;仿首饰;硬币0第15类贱金属及其制品40第16类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件、附件245第17类车辆、航空器、船舶及运输设备93第18类光学、医疗等仪器;钟表;乐器48第19类武器、弹药及其零件、附件0第20类杂项制品16第21类艺术品、收藏品及古物0第22类特殊交易品及未分类商品0合计50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