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统计分析》教学大纲
专业核心课 加入时间:2010-4-21 14:41:34 点击:729
《多元统计分析》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英文名称 多元统计分析 课程编号 1123084 Introduction to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课程类型 必修 analysis 总学时 54 学分 3 理论学时 36 实验学时 18 实践学时 预修课程 线性代数、数理统计等 适用对象 统计专业等 该课程是为统计等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针对多元变量的统计方法,展开基课程简介 (200字左右) 本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包括多元统计分布、多元方差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对应分析、典范相关、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该课程将为多元统计数据分析提供较全面的方法和理论基础学习,结合数据采集、SAS统计软件系统学习多元统计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本课程是统计学应用的主要方面,在统计学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该课程还是数理统计数学知识的延伸。该课程提供的方法在包括经济学、生物学、地质学、工业、农业等十分广泛的领域都有应用。 该课程以多元变量的分布为基础,系统学习多元统计的理论和方法,依次讲授多元方差分析、判别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对应分析、典范相关、多元回归、偏最小二乘法等多元统计方法。通过学习,掌握这些方法,达到能够实践应用多元统计理论的目的。 多元统计方法考虑了事物的多个方面的数据,涉及相互联系的多个指标变量,综合考虑事物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因而形成的方法体系,能够较好地解决复杂性的问题,也能够较好地说明事物的本质。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章节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绪论 多元正态分布及其抽样分布 均值向量与协方差阵检验 多元数据的图表示法 聚类分析 判别分析 主成分分析 因子分析 章节内容 讲课 2 3 3 2 4 4 3 4 1 2 2 2 2 2 2 实验 实践 合计 2 4 5 4 6 6 5 6 第八章 第九章 合计 对应分析 典型相关分析 3 4 32 2 1 16 5 5 48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 绪论 教学内容:多元统计发展的简介、多元统计解决的实际问题、多元统计数据类型、主要学习内容。 习题要点:为什么要学习多元统计,可以解决那些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多元统计的重要性、多元统计学习方法。 本章的教学要求:了解多元统计发展简史;理解多元统计的重要性;掌握多元统计能够解决主要问题。 第二章 多元正态分布及其抽样分布 第一节 多元正态分布 1、 随机向量的概率分布 2、 随机向量的数字特征 3、 多元正态分布的定义和性质 4、 参数估计 习题要点:多元分布及其概率密度函数、多元正态分布的样本特征数和参数估计。 第二节 抽样分布 1、 Wishart分布 2、 Wilks分布 习题要点:Wishart分布、Wilks分布及其推导和应用。 本章重点和难点:多元分布的概念;多元正态分布的推导;抽样分布的理论基础。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多元正态分布及其抽样分布;理解抽样分布的理论推演。 第三章 均值向量与协方差阵检验 第一节 均值向量的检验 21、 Hotelling T分布 2、 均值向量的检验和置信域 3、 均值向量的差异比较 2习题要点:Hotelling T分布和性质,与F分布的关系;均值向量的检验(3种情况)。 第二节 多元方差分析 1、 单向分组的MANOVA 2、 两向分组的MANOVA 第三节 协差阵的检验 1、 似然比检验 2、 正态总体的协差阵检验 习题要点:协差阵检验 本章重点和难点:均值向量检验、MANOVA。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均值向量的检验方法和MANOVA方法;了解协差阵检验方法。 第四章 多元数据的图表示法 教学内容:学习多元数据的图形表示方法,包括轮廓图、雷达图、调和曲线图、星座图等的绘制,以及这些图的含义。 习题要点:绘制多元数据的图式。 本章教学难点:图形的正确运用。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多元数据的图示方法。 第五章 聚类分析
第一节 距离和相似系数
习题要点:指出不同距离的定义和应用方面。 第二节 系统聚类方法
习题要点:理解8种系统聚类方法。
本章教学重点和难点:系统聚类方法是教学重点。难点是:要领会8种聚类方法的应用上的不同。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聚类方法的类别;理解距离定义和应用方面;掌握系统聚类分析方法。 第五章 判别分析 第一节 距离判别
习题要点:演算离题数据,掌握计算方法。 第二节Fisher判别
习题要点:判别函数的构建。 第三节Bayes判别
习题要点:利用Bayes判别方法对数据进行具体分析。 第六章 主成分分析
第一节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思想
习题要点:为什么要对数据事实主成分分析?主成分的几何解释? 第二节 主成分的数学模型和性质
习题要点:主成分的推导?主成分的方差? 第三节 主成分的应用
习题要点:演算和分析数据。
本章重点和难点:主成分分析的数学模型及其应用。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主成分分析方法。 第七章 因子分析
第一节 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
习题要点:为什么要进行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差异? 第二节因子模型和因子旋转
习题要点:因子模型的数学推导? 第三节 因子分析的应用 习题要点:演算和分析数据
本章重点和难点:因子模型分析的原理;因子得分如何计算。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应用方法。 第八章 对应分析
第一节 对应分析的基本思想
习题要点:为什么要进行因子分析?和因子分析的联系? 第二节 对应分析的模型
习题要点:对应分析模型的数学推导? 第三节 对应分析的应用 习题要点:演算和分析数据
本章重点和难点:对应分析的原理和应用。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对应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应用方法。 第九章 典型相关分析 第一节 什么是典范相关?
习题要点:典范相关的基本思想。 第二节 典范相关的数学描述和推导 1、 数学描述
2、 典范变量求解和典范相关系数 3、 典范相关系数的检验
习题要点: 典范变量的性质和数学推导 第三节 典范相关的计算和应用实例 习题要点:应用题演算。
本章重点和难点:典范变量的涵义;典范变量的数学推导。
本章教学要求:理解典范变量的意义;理解典范变量的推导;能够应用典范相关分析方法。 第十章 多重多元回归分析
第一节 多重多元回归的数学模型 1、 数学模型 2、 LS估计 3、 假设测验
习题要点:多重多元回归的数学基础。 第二节 逐步回归
习题要点: 运用统计软件分析多对多的回归。
本章重点和难点:多元回归的数学模型和基本原理。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多对多的回归分析方法,理解分析过程。 第十一章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第一节 概论
习题要点: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的功用? 第二节 数学模型
1、 偏最小二乘回归的数学推导 2、 基本性质
习题要点:偏最小二乘的推理过程。 第三节 计算过程
习题要点:能够运用软件计算有关数据,并且能够得出合理结论。 本章重点和难点:理解偏最小二乘法的原理和计算结果。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完成PLS回归分析方法,理解有关数学原理。 第十二章 Logistic回归分析 第一节 Logistic模型
习题要点: 理解Logistic模型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第二节 计算和应用 习题要点:计算方法
本章难点和重点:Logistic模型计算。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Logistic方法的应用技巧。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
考核方式:课程论文。要求学生在充分阅读文献的基础之上,对所学内容从理论上和应用
上有所延伸和深化。该学科应用性强,公式比较多,采用课程论文方式,结合具体的多元统计问题,展开学习和总结,可以提高学生兴趣,把知识落实到具体问题的研究上,又利于能力培养。根据同学文献回顾情况、理论论述的充分性、应用的恰当性、文字通畅性等方面,给以适当的评分。 六、推荐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教 材:《多元统计分析》,于秀林 任雪松编著,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标准书号ISBN 7-5037-2931-7/C-1611。 参考书:
1. 《多元统计分析》,袁志发主编,科学出版社,2002年。标准书号:ISBN7-03-010798 2. 《Applied multivariate methods for data analysis》,Dallase. Johnson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标准书号:ISBN0-534-237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