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拓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斜拉大桥塔梁混凝土应力监测与控制

斜拉大桥塔梁混凝土应力监测与控制

来源:华拓科技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第32卷第16期  0 b 6年8月 山 西 建 筑 V01.32 No.16 SHANXI ARCHITECn眼E Aug.2006 ・263・ 文章编号:1009—6825[2006】16.0263.02 斜拉大桥塔梁混凝土应力监测与控制 飞 摘要: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斜拉大桥塔梁混凝土应力监测与控制的过程,保证了斜拉桥在施工过程中的受力和变形 状态始终处于设计所要求的安全范围。 关键词:塔梁混凝土,应力监测,温度监测,斜拉桥 中图分类号:U445.4 文献标识码:A 1 工程概况 组成2个~3个结点的结点网,按二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施测。 十里河大桥位于大同市同泉路,主桥为两跨现浇预应力混凝 2.3.2梁体变位观测 土连续刚构单塔单索面斜拉桥,跨径为72.5 in+72.5 rll,宽 选择适当位置布设长期监测墩,并搭设仪器观测棚。固定监 28.50 rll,全长145 rll,桥梁面积4 423 m2。主塔高29 rll,采用预 测点使用德国蔡司DiNi12电子水准仪、计算机和监测软件进行 应力结构,实心矩形截面,布置在分隔带上,塔身上设鞍座, 测量,记录和分析观测点随时间、温度等环境影响因素的变化情 以便拉索通过。桥梁位于线路直线段上,桥梁中线最高点两侧道 况。根据该桥结构特点及工程施工进度,在梁端距每根索50 cn1的 路纵坡均为O%,桥面横坡按单向1.5%设计。鞍座采用分丝管 截面布置梁体变位观测截面,并在梁端与最短索及最长索的中间 形式,每根分丝管穿一根平行钢丝索,以便将来可以更换。在两 布置梁体变位观测截面,全桥梁体变形共测试32个截面,在同一 侧斜拉索出口处设抗滑锚板,以防止索的滑动。斜拉索横向呈两 截面里在主梁横向布置3个高程测点,共布置96个测点,见图1。 排布置,鞍座亦设两排。 80050 14 500/2 14 500/2 50踟0 2主桥结构施工应力监测与控制 2.1 主体结构施工仿真计算分析 全部梁段采用满堂支架整体现浇,主梁浇筑一次完成,分阶 段张拉梁体内预应力钢束及斜拉索,最后形成结构体系的施工方 立面图 法,将结构离散为87个结构单元,分成18个受力阶段。 图例: 采用二、三维桥梁结构计算分析系统——ASBEST对该桥进 I表示变形监测截面 行全施工过程的前进与倒退仿真分析。计算各施工阶段的内力、 n一1 n一2 n一3 ,表示变形观测点; 表示沉降观测点 应力与位移,确定施工控制参数,并随施工进度不断进行调整。 结构分析中考虑材料的非线性及结构的几何非线性特性,并考虑 横向布置图 了不均匀沉降、温度、混凝土收缩徐变等,在误差分析中利用最优 图1 主梁变位测点布置图(单位:锄) 参数法。 对于每一个施工步骤,分以下几个时刻对结构上控制测点的 2.2利用桥梁实测系统参数对数值模拟状态参数进行 变位进行测量:张拉节段纵向预应力钢束前后;吊斜拉索前后;二 期恒载前后;索力调整前后。 修正 2.3.3墩柱的沉降观测 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而言,系统误差分析与修正着重是对材 性参数的修正。本桥选择混凝土28 d弹性模量、各悬浇段混凝土 在施工期间,进行桥墩沉降变形观测,在距承台顶面两侧距 的容重、强度;斜拉索的弹性模量和容重试验等参数作为所要修 边缘50锄处顺桥向各布置墩柱沉降观测点,在横向布置3个沉 降观测点,全桥共布置6个桥墩沉降变形观测点。 正的材性参数。 实际发生的结构受力和变形通过测量获得。比较实测位移 挠度及沉降点尽量置于二等水准线路之中,当不便置于二等 水准线路时,可按间视点观测,但需注意不同时间观测时,测试仪 与计算位移结果的差异值,可间接反映内力计算结果对实际结构 器应保持在原有位置上。 受力状态的近似程度,故在此选择控制点位移作为数值模拟的状 态参数。 。 2.4主塔塔顶位移监测 该桥为直线正桥,主塔主要进行塔顶的水平位移监测,采用 2.3主桥的挠度及桥墩沉降观测 全自动激光伺服全站仪来测定塔顶的水平位移,采用跟踪光靶对 2.3.1 变形观测点的布设及测量方法 主塔及桥身上的点进行定时自动扫描、自动识别及观测,并可生 主桥的变形监测主要包括:梁体各部位标高、主梁轴线变位、 成三维立体图形。在主塔沿高度方向均匀布置7个测点,测点布 主塔变位及墩柱的沉降等。选3个高程基准点,均匀分布在桥压 置见图2。 力影响范围以外的土质稳定地区,基准点离桥的距离不小于50 rll, 2.5主桥的应变与温度监测 此外,在桥的附近设置3个~4个工作基点。高程基点和工作点 由于设计计算时采用的各项物理力学或时间参数和实际工 收稿日期:2006—03.27 作者简介:飞(1964.),男,工程师,中铁十七局集团,山西太原03003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64. 荤訾膂 山 西 建 筑 对于大跨径桥梁,尤其是斜拉桥,其温度效应是十分明显的, 程中的相应参数值不可能完全一致,导致结构的实际应力未必能 达到设计计算预期的结果。因此有必要在施工阶段对梁体控制 拉索在温度变化时其长度将相应的伸长或缩短,将直接影响主梁 截面进行施工应力监控测试,为设计、施工控制提供参考数据,以 的标高及索力。因此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对结构的温度进行监测, 确保大桥安全、优质建成。 寻求合理的架设、张拉时间,修正实测的结构状态的温度效应,对 桥梁按目标施工和实施是十分重要的。本桥温度监测拟分3部 划 矧 捌 分:I)箱梁温度一挠度关系曲线的观测;2)箱梁温度场观测;3)主 塔温度场观测。 嘲 ’ 圈悬工区2.6索力观测 圜 ,: 1.一【一j一上.1.』…l f  :图6 主塔根部截面应变测点布置示意图(单位:锄) 图2 主塔位移测点布置(单位:cIII) 斜拉索索力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内力与线型,所以在桥梁施工 阶段,准确测定斜拉索的索力并将其调整到设计允许误差以内, 本桥应力应变监测拟采用美国基康仪器公司的Ⅵ1E一4200混 凝土埋入式应变计,该应变计长度为153 1TIITI,既可以读取应变值 以确保斜拉桥空间受力状态符合设计目标期望值,对保证施工安 全及斜拉桥的设计线型是非常重要的。 (灵敏度为1,ue),又可以采集到温度值(灵敏度0.1℃)。全桥共 布置8个内力控制截面,分别为主跨主梁根部截面C—C,I)-一D; 1/2跨截面A—A,F-.F;1/4跨截面B—B,E—E;主墩根部截面 G G,主墩中部截面H-一H(见图3)。每个主梁截面布置14个应 变传感器(见图4),主墩中部截面布置4个应变传感器(见图5), 主墩根部截面布置12个应变传感器(见图6)。全桥共布置100 个应变测点。 采用频谱分析进行索力测试。频谱分析法是利用紧固在缆 索上的高灵敏度传感器,拾取缆索在环境振动激励下的振动信 号,经过滤波、放大、谱分析,得出缆索的自振频率,根据自振频率 与索力的关系,来确定索力,这是一种间接的测量方法。 . 3结语 斜拉桥属于高次超静定结构,其设计与施工高度耦合,所采 用的施工方法和安装顺序与成桥后的主梁线形及结构内力状态 有密切的关系。施工阶段随斜拉桥结构体系和荷载工况的不断 变化,结构内力和变形亦随之不断发生变化,并决定成桥后结构 的受力及线形。设计计算时采用的各项物理力学或时间参数和 I I 20o 十里河 Gi i G 图3 主控测试断面位置示意图 2 850/2 1 l0o .25o. 2 850/2 1 l0o 8‘ .20o 实际工程中的相应参数值不可能完全一致,导致结构的实际应力 未必能达到设计计算预期的结果。而这些参数几乎全部是属于 非确定性因素,致使斜拉桥施工阶段结构的受力变形过程属于一 种复杂的随机过程。因此在施工阶段对梁体控制截面进行施工 应力监控测试,以保证斜拉桥在施工过程中的受力和变形状态始 终处于设计所要求的安全范围,是保证斜拉桥成功、顺利修建不 可缺少的必要条件。 450 975 975 450 参考文献: 图4 主梁截面应变与温度测点布置示意图(单位:cIII) [1]刘世林,梁智涛.斜拉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8. [2]张多平,李承根.部分斜拉桥斜拉索的设计[J].桥梁建设, 2002.1. [3]JTJ 027—96,公路斜拉桥设计规范[S]、 [4]颜东湟,崔卜— 图5 主塔中部截面应变测点布置示意图(单位:cIII) 冰,彭力军,等.铜陵长江大桥施工控制中仿真计 算[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论文文集[C].北 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cable-stayed bridge tower beam concrete stress LI Peng-fei Ahstr ̄t:Combined with practical engineering,the author introduces monitorig and controln process of cable-stayed bridge tower beam con— crete stress to ens1.1l-e the force balance nd adeformation state of ablce-stayed brige dare always in the safe scope of design requirement in con— struction process. Key words:tower beam concrete,stress monitoring,temperature monitorig,cnable-stayed bridge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