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医院延续性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来源:华拓科技网
・ 94 ・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May 2015 Vo1.30 No.10 ・社区护理・ ・论 著・ 三级医院延续性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陈璐 ,奚兴 ,Janet Sit。 摘要:目的建立三级医院延续性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客观评价与规范三级医院延续性护理服务提供参考。方法以 “结构一过程一结果”模式为基础,结合现行延续性护理服务内容和患者需求,参考国内外文献和专家访谈形成问卷初稿;采用德 尔菲(Delphi)法,通过2轮23名专家咨询初步确立三级医院延续性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 判断系数、熟悉系数分别为0.882,0.942,0.822;确定三级医院延续性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 标10项,三级指标41项;一、二、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736、0.521、0.627,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三级 医院延续性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内容科学可靠,有助于客观评价延续性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护理质量提升。 关键词:延续护理; 三级医院; 质量评价; 质量指标;Delphi技术; 护理实践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52(2015)10—0094—04 D0I:10.3870/hlxzz.2015.10.094 Development of an evaluation system for transitional care by tertiary hospitals Chen Lu,xi Xing,Janet Sit.NP“r05Mrg c口Z De— partment,Nanjing Drum Tower Hospital,Nanjing University Medical School,Nanjing 210008,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develop a set of quality indicators for evaluation of transitional care provided by tertiary hospitals,and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objective evalu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of transitiona1 care.Methods Based on the”structure—process—out— come”model and the current practice of transitional care and patients needs,we developed an item pool for assessing quality of transitional care by using literature review and expert interview.Then a 2-round Delphi study was conducted among 2 3 experts to collect their opinions about these indicators.Results The experts authority coefficient was 0.882;the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was 0.942;and the degree of familiarity was 0.822.The evaluation system for transitional care by tertiary hospitals consisted of 3 level一1 indicators,10 1evel一2 indicators。and 41 level一3 indicators.The Kendal1 coefficients of concordance of the three level indica— tors were 0.736,0.521,and 0.627,respectively(P<O.O1 for al1).Conclusion The”consensus”一evaluation system for transi— tional care by tertiary hospitals—obtained from expert consultation,is valid to objeetively evaluate quality of transitiona1 care, which would be beneficial to quality improvement. Key words:transitional care;nursing practice tertiary hospital; quality evaluation; indicator for quality evaluation;Delphi technique; 在当前我国医疗卫生改革过程中,医疗资源 的利用效率得到显著提高,然而慢性病患者在出院后 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需求,以综合性医院为主体的 诊疗模式已无法适应患者需求口]。《中国护理事业发 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强调护理服务不断 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向家 庭、社区和社会延伸,因此,各地医院纷纷开始尝试开 展延续性护理服务 ]。由于社区基层医院技术力量 阶段延续性护理服务的质量评价大多集中于患者的 健康结局,而对“结构”和“过程”的评价则相对较 少l7]。鉴此,全面分析三级医院延续性护理服务各环 节的重点,构建科学、客观、完整的评价体系,将有助 于促进服务项目的有效落实,进一步实现资源合理利 用。本课题组于2014年1~1O月,在文献回顾、专家 咨询等方法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三级医院延续性护理 服务的质量评价体系,为客观评价与比较延续性护理 薄弱,人力资源有限,开展延续性护理成为三级医院 拓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全新尝试,但与之对应的评价方 法尚未出台。Donabedian的“结构一过程一结果”模式 服务质量、促进服务质量提升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德尔菲法[8 的要求和研究目 的,确定函询专家的纳入标准:①开展过延续性护理 服务的三级医院护理管理者;②发表过延续性护理相 是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的参考依据之一_5 ],但现 作者单位:1.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外科(江苏南京, 210008);2.中文大学那打素护理学院 关论著的护理教育者;③参与过延续性护理服务的临 陈璐:女,博士在读,主管护师,护士长,gycc2011@126.com 床护理人员;④愿意回答专家咨询表,有一定的积极 性;⑤能保证参加2轮专家咨询。最终23名专家完 成2轮函询。专业领域:护理管理者l0人,护士长7 人,院校教师6人;工作年限:<1O年4人,10~19年 科研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卫办医政函[2011]872号);南 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ZKX12013) 收稿:2014—12—22;修回:2015~02—27 护理学杂志2015年5月第3o卷第10期 11人,20~29年5人,≥30年3人;学历:大专8人, 本科11人,硕士4人;年龄:30~39岁16人,40~49 岁3人,≥50岁4人。 1.2方法 1.2.1初始指标的设计本课题组由护理管理专家 2名、临床护理人员1名和在读研究生1名组成。负 责文献回顾,形成访谈提纲,收集与反馈信息,分析和 整理资料。①文献回顾。以“延续性护理(或连续护 理)”和“指标”、“质量评价”,“transitional care(conti— nuity of care)’’and“indicators”、“quality indicators” 为检索词,全面检索MEDLINE、PubMed、EMbase、 Wiley Online Library、Elsevier出版社全文书刊、 Springer全文电子期刊、CNKI数字图书馆、维普中 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电子期刊等数据库。根 据美国霍普金斯证据等级与质量评价方法凹 评定文 献质量,初步筛选延续性护理服务质量评价的相关指 标。②专家访谈。采用立意抽样法,选择南京及其周 边地区7所开展延续性护理服务的三级甲等医院护 理专家进行访谈。制定半结构式访谈提纲,内容围绕 延续性护理服务的“结构一过程一结果”展开,了解其对 延续性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的意见和建议。结合 文献回顾、专家访谈结果以及课题组成员2轮讨论, 初步形成指标体系,包括3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 标、49项三级指标。 1.2.2专家函询 自行设计专家咨询问卷,内容包 括填表说明、专家意见调查表、专家基本信息调查表、 专家对调查内容的熟悉程度以及专家选择指标重要 性的判断依据。问卷通过电子邮件、纸质版亲自发放 或邮寄的方式发放与回收。在第1轮专家咨询中,专 家对每项指标的重要性进行Likert 5级评分,同时各 个指标后设有意见修改栏,供专家提出开放性意见。 课题组根据第1轮咨询结果,形成第2轮专家咨询 表,包括对第1轮咨询结果的反馈(条目采纳或未采 纳的原因),以及修改后的指标。仍要求专家对指标 重要性进行评分,同时增加指标权重赋值栏。考虑到 延续性护理服务的评价尚不成熟,在构建阶段需纳入 更多的潜在指标 ,因而本研究条目筛选要求为重 要性评分>3.5,变异系数(CV)<0.30,同时结合专 家文字性建议,对相应条目进行增加、修改或删除。 2 结果 2.1专家参与情况 2.1.1专家的积极性第1轮函询发放问卷24份, 回收有效问卷23份,有效回收率为95.83 ;第2轮 函询发放问卷23份,均有效回收,有效回收率为 100 9/5。第1轮函询提出建设性意见的专家12人,占 52.17 ;第2轮6人,占26.09 。 2.1.2 专家权威程度 专家权威程度通过权威系数 Cr反映,等于专家熟悉系数Cs和判断系数Ca的算 ・ 95 ・ 术平均值。一般认为cr≥O.70为可接受信度 ]。本 研究第1轮Cr、Ca、Cs分别为0.876、0.923、0.829; 第2轮Cr、Ca、Cs分别为0.882、0.942、0.822。 2.1.3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 协调系数(w)是反映 专家对问卷全部指标意见的一致程度口 。第1轮专 家咨询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的w值分别 为0.531、0.376、0.535,第2轮专家咨询一级指标、二 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的W值分别为0.736、0.521、 0.627,2轮咨询的w值检验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说明专家对指标重要性评分的一致程度较 高。 2.2三级医院延续性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经过2轮函询,确定三级医院延续性护理服务质量评 价指标体系,包括3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41 项三级指标,见表1。 3 讨论 3.1建立延续性护理服务质量评价的背景与意义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高龄、失能、慢 性病、空巢老年人群的绝对量和比重都很高,如何满 足健康养老的需求,如何形成长期照护体系,是全社 会广泛关注的问题[1 。为解决医疗照护资源供需矛 盾等难题,延续性护理引起我国学者的重视。为贯彻 落实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改革临床护理模式,提高护 理质量,各地广泛开展了延续性护理的实践。然而延 续性护理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服务标准、行业规范、 监督机制等各个方面还需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口 。因 此构建一套延续性护理实践的质量评价体系,对于提 高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护理服务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实 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 3.2三级医院延续性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特点 “结构一过程一结果”模式指出医疗服务质量由结构 质量、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构成l_5 。“结构一过程一结 果”三个环节存在逻辑承接关系,基本能够包含从服 务的准备到服务结束的全部环节,各环节界定明确、 结构清晰,是一种全方位的评价。护理质量评价仅以 结果质量来衡量,缺少对结构质量和过程质量的关 注,无法用于护理工作的环节管理,无法保证质量持 续改进[】 。因此,本研究聚焦三维度的延续性护理 服务质量评价方法,以Delphi法构建涵盖“结构一过 程一结果”的质量评价体系,有助于促进延续性护理服 务项目的质量持续改进,促进监督机制的建立与完 善。研究结果显示,2轮咨询表的有效回收率均大于 9O ,说明专家对此项研究的关注和配合程度高。同 时,本研究选择的专家涉及管理、教育、临床、科研多 个领域,确保指标体系是由专家从规划、实践经 验、专业知识、理论基础4个方面进行综合判断而得 出的 ]。此外本研究所选取的专家权威系数较高,保 证了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说服力,对指标体系的预测 ・ 96 ・ Journa1 of Nursing Science May 2015 Vo1.30 No.10 精度较高。 理流程包括纳入服务对象,开展出院前准备、院内外 衔接、院外延伸服务各个部分,只有建立清晰具体可 行的护理流程,才能实现延续性护理服务工作的顺利 开展口 。延续性护理服务区别于传统护理模式最大 的特点,就是整合多学科资源,实现医院和社区医疗 机构的联动合作,因此人员配备充足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各地延续性护理刚刚起步,专职的人员岗位尚未 充分设立,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3.2.1结构质量指标结构,即照护环境属性,包括 照护服务项目组成所需的组织构架、物力和人力资源 配备等 。本研究中结构质量指标包含3个二级 指标,分别是延续性护理工作制度、服务人员筛选、医 院环境及可获取资源,与既往研究类似_】 。三级指 标共10项,其中权重最高的分别为“延续性护理流 程”和“人员配备”,该两项指标也是当前延续性护理 相关研究关注的焦点和尚未解决的问题。延续性护 表1 三级医院延续性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注:一、二级指标括号内为重要性评分、CV和权重值。 3.2.2 过程质量指标 过程描述的是如何将结构属 及其他补充性活动 '¨]。本研究确定过程质量的二级 性运用到实践中,即患者接受的直接或间接医疗照护 指标包括院内准备、院内外衔接、院外服务延伸3个 护理学杂志2015年5月第3O卷第10期 ・ 97 ・ 方面,三级指标共20项,其中“出院指导”、“院内外护 性护理服务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综合全面的出院指导 非常重要,其内容涉及饮食、活动、情绪、用药、症状管 理、复查等 一分析EJ].护理学杂志,2010,25(5):81—83. 义的基本元素解析EJ].护理学杂志,2013,28(3):74— 77. 叶赘,张兰凤.基于内容分析法对延续性护理定 理人员合作”、“院外护患沟通”的权重最高。在延续 [3]刘敏杰,。在出院指导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进 [4] 翟晓晴,李卉青,黄敏,等.居家护理在老年慢性病患者出 院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 (32):3870—3872. 步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将可能造成患者再入院的 风险降低。因此,全面的出院指导,在延续性护理服 [5]刘敏杰,张兰凤,叶赞,等.结构一过程一结果模式在护理质 务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延续性护理强调协 量评价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4): 调不同医疗机构中的专业人员,促进患者无缝隙转 371-374. 移,从而实现连贯性的护理,而院内外护理人员的密 切合作,有助于促进延续性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落 实_3]。在传统护理模式中,患者出院即意味着与医院 诊疗关系的结束,患者往往存在过渡期间的不适应。 在延续性护理服务中,强调患者从医院到家庭过渡期 间护患沟通的顺畅,因而在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将 通过多种途径与患者沟通,如电话随访、家庭访视、网 络平台沟通等。良好的护患沟通将减少患者出院后 的焦虑情绪,促进身心健康的恢复_】 。 3.2.3结果质量指标 结果,即过程所带来的结局 表现,目的是评价该项目的实施是否成功,结果是结 构和过程的衍生,其评价指标包括主观和客观两方 面l_5 。国内外延续性护理研究的效果评价多集中于 结果指标口],本研究的结果质量指标包括患者及其家 属评价、患者健康状况、患者依从性和医疗资源利用4 个二级指标,共11个三级指标。其中“满意度、相关 疾病再入院率”权重相对较高,这两个指标目前在临 床实际工作中应用较多,能较真实地反映临床医疗护 理服务质量 。通过延续性护理,强化出院前准备、 出院过程中的院内外衔接和院外延伸服务,可以提高 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降低非计划性再人院率 ]。 4 小结 通过文献回顾法和Delph 法,以“结构一过程一结 果”模式为框架,本研究初步构建了三级医院延续性 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并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系 数。由于专家的评价是在其个人经验基础之上,因而 评价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今后还将进行机构调 查,将理论与实际结合,从而进一步确认延续性护理 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同时不断修 正以形成一套较为全面可行的评价工具,为改进三级 医院延续性护理服务质量,规范行业标准提供客观依 据。 参考文献: [1]王目君,于青.公立与私营医院常见单病种住院服务的比 较E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9):1674—1677. [2] 李萍,付伟.社区实施出院老年人延续性护理的SWOT [6] 田梅梅,段霞,施雁,等.护理管理专家筛选护理质量关键 指标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1,26(10):12 16. [7]李英华,王秀英,刘宇,等.中文版延续护理测评量表的信 度、效度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9):919—922. [8] Steurer J.The Delphi method:an efficient procedure tO generate knowledge[J].Skeletal Radiol,2011,40(8): 959-961. [9] Melnyk B M.Evidence-based practice in nursing&health care:A guide tO best practice[M].Philadelphia,PA:Lipin cott W|l1iams&Wilkins,2011. [1o]K6tter T,Blozik E,Scherer M.Methods for the guide— line-based development of quality indicators——a systema—— tic review[J].Implement Sci,2O12,7:21. [11]Boulkedid R,Abdoul H,goustau M,et a1.Using and re porting the Delphi method for selecting healthcare qua— lity indicators:a systematic review[J].PI oS One,201l,6 (6):e20476. [12]郭红艳,王黎,彭嘉琳,等.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 系的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4):394 398. [13]刘维维,杨铁花.慢性病连续护理测评工具研究进展[J]. 中国护理管理,2013,I3(10):99—102. E14]李岩.美国医疗质量管理之父多那比第安(Avedis Donabedian)EJ].中国医院,2003,7(5):26. [15]陈赞,郭欣,施雁.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筛选方法的研究进 展[J].护理研究,2013,27(34):3843—3845. [16]汪琦,刘霞,陈海燕.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研究进展 EJ].中国医师杂志,2011,2(z2):186—188. [17]陈曦,毕越英,陈海花.连续护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展 望[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8):758—760. [18]李英华,刘宇,李利,等.连续护理内涵及核心要素的分析 及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3):1225—1227. [19]Tipirneni R,McMahon I J.Measuring value in primary care:enhancing quality or checking the box?CJ].Health Serv Res,20l4,49(6):1724—1728. [2o]Uijen A A,Schers H J.Which questionnaire to use when measuring continuity of careEJ].J Clin Epidemiol,2012, 65(5):577-578. (本文编辑宋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