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拓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推进社区社会管理与服务创新

推进社区社会管理与服务创新

来源:华拓科技网
工作坊

workshop

推进社区社会管理与服务创新◇肖小红

万海林

面对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化、越来越多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沉积到城乡社区的新形势,如何推进社区社会管理与服务创新是摆在各级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近年来,吉安市以“四个坚持”为切入点,在加强社区社会管理与服务创新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坚持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整合资源发挥社会协同作用

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主体的多元性,决定了社区社会管理服务必须坚持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补充的基本格局。除、的领导,组织的力量之外,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也是重要主体,是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基础力量和重要依托。“社会协同”就是协同各方力量管理社会事务、调节社会利益、化解社会矛盾、提供社会服务。为此,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上,切实抓好三个环节:一是由上而下高位推动,构建各级联创、各方共建、统筹推进的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该市2009年11月以来,在城镇社区连续两年开展以推进社区“三有一化”为目标的创建和谐社区活动,取得了很好效果。二是由下而上共

服务

社区居委会是社区居民自治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居民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是社区社会管理和服务的重要内容。近几年吉安

———坚持以公众参与为前提,创新中实现居民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商共谋。即由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主动加强与驻区单位联系沟通,共商社区管理和服务规划,求得各方理解和支持。三是由此及彼加强与社区内各类社会组织联系,将社区工作室、各类协会及志愿者队伍纳入社会管理和服务网络,发挥其在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冲突矛盾化解和社区公共服务方面的积极作用。如吉州区太平桥等社区2008年就设立了社区工作站,开展养老服务、青少年心理辅导等方面的社区社会管理服务工作。2010年开始,吉州区民政局与井冈山大学护理学院合作,组织了几十个志愿者小组,在三十多个社区实施爱心“扶老护老”工程,为社区独居老人提供家政、心理慰藉等无偿服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组织也起到了“兴一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农民”的积极作用。

社会管理,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几年来,吉安市坚持以“办实事”为落脚点,提升社区服务水平。一是推进服务设施建设。通过支持、社区共驻共建等方式,兴建了一批县(市、区)社区服务中心、街道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老年人活动中心、就业培训中心、文

—坚持以“办实事”为落脚——

点,强化社区服务提高社会管理实市中心城区坚持以一系列创新活动为载体,广泛的公众参与为途径,实现居民的自我管理和服务。如制定低保听证制度,探索建立以居民代表听证为主要形式的社会民主监督和民主议事机制;开展低保群众公益劳动日活动,通过困难群众主动参与社区卫生打扫等活动,激发居民社区管理的主人翁意识;在每一个社区设立“慈善爱心超市”,通过爱心人士和居民的日常捐助,为社会贫困群众提供慈善救助;支持社区舞蹈队、歌咏队等群众组织活动,使社区居民在自娱自乐中陶冶情操,共创社区文明。这些活动的共同特征:参与者与受益者都是社区居民,从而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

实务·社会工作

33

工作坊

workshop

“五老”发挥余热构建和谐社区◇李娜

一走进上高县南港镇梅沙村,展现在眼前是一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蓬勃向上的生机景象,一排排崭新的花园洋房气派非凡,一湾清澈的小河流围绕着整个村庄,宽阔化活动室;通过合作等形式开设了社区警务室、医疗室、幼(托)儿园,并添置了相应的器材设施。吉州区投资六百多万元,建立了面积达960平方米的区社区服务中心,中心由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社区居民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网组成,开办了35项业务,形成了社区法律、弱势群体保护、社会保障、生活及就业等为民服务体系,并设立了“助万家”服务在线,提供24小时服务。二是指导建立各类服务组织。各地根据本社区的实情,成立了以社区志愿者队伍为主体,以服务单位自愿加盟为补充的多种社区服务队伍。目前,全市城镇社区有社区党团员志愿者服务队、治安巡逻队、老人服务队、家政服务公司、信息咨询公司等服务组织一千余个(家)。三是引导社区开展多种为民便民服务。近年来,十万名市、县、乡、村干部进社区,开展“访民情、解民困、保民安”活动,及时了解群众诉求,解决了一大批关系民生的住房、就医、入学、低保、救助等生产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各社区积极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协助部门做好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劳动

的大马路上整齐干净,路两旁的娇艳欲滴的杜鹃花争相怒放,青翠的桂花树仿佛在向你招手示意,有山有水有花有树,让人流连忘返。“这哪儿是在农村呀?简直就是个美丽保障、城市低保等基础工作的同时,大力开展再就业服务,积极推荐下岗居民再就业。吉州区太平桥社区以再就业培训基地为载体,几年来,培训和帮助安置了大量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社区居委会主任廖玉秀同志被评为“全国再就业先进工作者”。通过社区开展的便民、利民服务,帮助居民解决了很多烦事、难事、揪心事,既方便了群众,又维护了社区的稳定。四是落实民生工程。各社区把解决社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改善民生的第一位,着力抓好社区群众关注的低保、医疗救助、经济适用房分配、下岗职工再就业、社区安全治理、社区环境改善和困难弱势群众的帮扶等热点问题,提高了社区居民的满意度。

———坚持以“软硬兼施”为标准,推进基础设施和社区干伍建设

“硬”,就是要加大对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近几年,吉安市在强化社区基础设施投入上抓了三件事:一是各方筹资1.2亿,解决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使城镇社区平

的小城呀!”翻天覆地的变化让返乡探亲的人们都不禁发出这样的赞叹。

笔者早就听说梅沙社区搞的很红火,一见果然让人眼前一亮。据均办公和服务用房达300平方米以上;二是开展社区共建活动。动员市(县、区)两级一千一百多家单位,连续3年对社区建设进行结对帮扶,使每个社区每年获得不少于5万元的资金支持。三是社区管理和服务用房及基础设施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规定新建、改建住宅小区必须配备社区管理和服务用房。

“软”,就是要加强社区组织和队伍等软件建设。重点扣住三个环节:一是抬高门坎,配强班子。近两年招录的社区干部都坚持两个条件,第一,有文化,具备大专以上文凭;第二,年纪轻,35岁以下。二是改善待遇,稳定队伍。这几年中心城区先后三次提高社区干部待遇,2010年12月,吉安市又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规定社区工作者的工资补贴,原则上不低于所在县(市、区)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三是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建立城镇社区干部培训制度,近两年,所有社区干部都轮训了一遍,社区干伍的综合素质、专业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市民政局)

34

社会工作·实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