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拓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来源:华拓科技网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

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单选题(共60题)

1、最早创立了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o A.卢梭 B.顾拜旦 C.洛克 D.杜威 【答案】 A

2、在田径比赛中,男子十项全能第一天的比赛顺序为( )。 A.100米、跳远、400米、铅球、跳高 B.跳远、100米、铅球、跳高、400米 C.100米、跳远、铅球、400米、跳高 D.100米、跳远、铅球、跳高、400米 【答案】 D

3、( )是指将完整的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过程合理地分成若干个环节或部分,然后按环节或部分分别进行训练的方法。 A.间歇训练法 B.重复训练法 C.循环训练法 D.分解训练法 【答案】 D

4、体育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正确的是( ) A.跑步中摆臂动作和腿的后蹬动作用正面示范 B.武术套路动作用背面示范 C.球类运动的持球动作用正面示范 D.比较难的动作采用几个示范面教学 【答案】 A

5、牵张反射的感受器是( ) A.肌梭 B.腱梭 C.半规管 D.前庭器 【答案】 A

6、“极点”产生在哪种状态( ) A.赛前状态 B.进入工作状态 C.真稳定状态 D.假稳定状态 【答案】 B

7、 在班级篮球比赛中, 由于对方球员动作过于粗野,而破口大骂。 甲队员的这种行为属于( )。

致使甲队员无法忍受 A.敌意性行为 B.工具性行为 C.特质性行为 D.状态性行为 【答案】 A

8、儿童少年时期,经常进行超负荷训练容易导致( )。 A.骨加快生长 B.骨密质增厚 C.骨过早骨化 D.骨小梁重新配布 【答案】 C

9、人体有氧耐力水平的提高可通过“机制”和“外周机制”来实现,其“机制”是指( )。 A.心肺功能

B.肌细胞的摄氧能力 C.中枢神经

D.肌细胞的耐乳酸能力 【答案】 A

10、新课程强化评价的( )功能。 A.甄别 B.激励

C.选拔 D.尊重 【答案】 B

11、人体肺部实现气体交换的结构是( ) A.气血屏障 B.毛细血管网 C.肺泡 D.肺小叶 【答案】 C

12、某学生在拔河比赛时因憋气用力过度而昏倒,其原因可能是( )。 A.过度紧张 B.重力性休克 C.直立性低血压 D.胸内压增加过高 【答案】 D

13、第二拐点出现意味着机体开始进入( )状态。 A.工作 B.疲劳 C.恢复 D.稳定 【答案】 B

14、动机是在人的头脑中形成的激发或抑制某个人行为的愿望或意向,它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运动动机是指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运动动机的功能表现为( ) A.社会、生物、内部和外部 B.发动、选择、强化和维持 C.培养、激发、直接和间接 D.探究、创新、转化和完成 【答案】 B

15、排球正面传球是指面对目标的传球,它是传球中最基本的方法,是掌握和运用其他各种技术的基础。当手触球时,十指应自然张开使两手成半球状,手腕稍后仰,以拇指内侧、食指全部、中指的二三指节触球的后下部,无名指和小指在球两侧辅助控制球的方向。两拇指相对的形状接近( )。 A.相交 B.“八”字 C.“一”字 D.平行 【答案】 C

16、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的教学难点是( )。 A.滑步技术

B.滑步与最后用力的衔接 C.最后用力

D.最后用力与维持平衡 【答案】 B

17、腹直肌收缩时,下列哪种动作是可以完成的( ) A.仰卧起坐 B.仰卧两头起 C.背越式跳高 D.滑步推铅球 【答案】 A

18、在队形变化练习中,能将一路纵队变成四路纵队的操作方法是( ) A.分队——并队——分队——并队 B.分队——合队——裂队——并队 C.分队——并队——裂队——合队 D.分队——合队——裂队——合队 【答案】 A

19、在运动生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中,让受试者按照一定研究目的而设计的实验方案称为( )。 A.功能测定法 B.实验测试法 C.现场测定法 D.目标监控法 【答案】 B

20、篮球运动于( )年起源于美国。

A.10 B.11 C.12 D.13 【答案】 B

21、( )是推动学校体育发展成为课程的先驱者。 A.夸美纽斯 B.卢梭 C.巴塞多 D.古茨姆茨 【答案】 A

22、在排球比赛中,身体任何部位将球接住或抛出,即被判为( ) A.连击犯规 B.持球犯规 C.发球犯规 D.击球犯规 【答案】 B

23、武术散打比赛中,某运动员被对方击中膝关节外侧,使膝关节稳定性受到严重破坏,其损伤的部位可能是( ) A.半月板 B.胫侧副韧带

C.腓侧副韧带 D.髌骨 【答案】 A

24、通常情况下,足球运球技术的触球方式是( ) A.踢捅式 B.击扣式 C.推拨式 D.弹击式 【答案】 C

25、( )动作简单、易学,有很大的实用性价值,多为武装泅渡、军事侦察、救护溺水者或水中拖运物品时采用。 A.仰泳 B.自由泳 C.蛙泳 D.侧泳 【答案】 C

26、短跑弯道跑时,运动员右脚的着地部位是( )。 A.前脚掌外侧着地 B.前脚掌着地 C.全脚掌着地 D.前脚掌内侧着地

【答案】 D

27、人体解剖学姿势对躯干和下肢的规定是() A.身体直立,两足并拢,足趾向前 B.身体俯立,两腿分开

C.身体直立,两腿分开,足趾向前 D.身体俯立,两腿并拢 【答案】 A

28、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评价,其最终目的是( ) A.选拔 B.排名 C.甄别 D.发展 【答案】 D

29、血红蛋白氧饱和度可反应血红蛋白(Hb)与氧气结合的程度,亦可表述为( ) 。

A.Hb氧容量占Hb氧含量的百分比 B.Hb能结合的最大氧气量 C.Hb氧含量占Hb氧容量的百分比 D.Hb实际结合的氧气量 【答案】 C

30、足球运动最早起源于(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中国 【答案】 D

31、以下属于血液保持凝固的必要因子的是( )。 A.钙 B.铁 C.锌 D.碘 【答案】 A

32、为了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跑的能力,下列一组辅助练习中用于增强腿部力量,提高大腿高抬幅度,发展跑的频率的练习是( ) A.后蹬跑 B.单足跳 C.弓箭步走 D.高抬腿跑 【答案】 D

33、短距离跑的练习方法有( )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⑤ D.②③④ 【答案】 C

34、下列选项中,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是( )。 A.讲解法、问答法、讨论法

B.运动游戏法、运动竞赛法、情景教学法

C.动作示范法、演示法、纠正错误动作法、保护与帮助法、视听引导法 D.分解练习法、完整练习法、领会教学法、循环练习法 【答案】 C

35、小李今年20岁,那么小李的最大心率是( )。 A.220 B.240 C.200 D.230 【答案】 C

36、体育能力具有一般的能力特征,又是一种特殊能力,是由个体的( )、体育技术所构成的一种身心品质综合体。 A.体育品德、体育特长 B.体育智慧、体育品德 C.体育特长、体育知识

D.体育智慧、体育知识 【答案】 D

37、形神拳集中体现了形神兼备的武术本质特点,该拳包括的五种步型是( ) A.弓步、马步、仆步、钉步、歇步 B.弓步、马步、仆步、跃步、垫步 C.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 D.弓步、马步、垫步、虚步、歇步 【答案】 C

38、根据我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体育竞赛贯彻的原则不包括( )。 A.小型多样 B.统一集中 C.基层为主 D.勤俭节约 【答案】 B

39、儿童少年时期,经常进行超负荷训练容易导致( )。 A.骨加快生长 B.骨密质增厚 C.骨过早骨化 D.骨小梁重新配布 【答案】 C

40、有组织有管理,有专人指导,有经费支持,具有一定的导向性,活动效果好并且深受学生欢迎的一种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是( ) A.小团体活动 B.班级活动 C.小组活动 D.俱乐部活动 【答案】 D

41、髌骨研磨试验通常用于检查下列哪种损伤?( ) A.髌骨软骨病

B.膝关节内侧韧带损伤 C.半月板损伤

D.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 【答案】 A

42、足球运动国际比赛中,每场可替补( )球员。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答案】 B

43、下列不属于人体四大基本组织的是( ) A.上皮组织

B.神经组织 C.肌肉组织 D.纤维组织 【答案】 D

44、骨的发育方式包括( ) A.膜内成骨和骨内成骨 B.软骨内成骨和膜内成骨 C.骨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 D.软骨膜内成骨和软骨膜外成骨 【答案】 B

45、下列能源物质中,作为人体运动主要能源物质的是( )。 A.蛋白质 B.脂肪 C.糖 D.ATP 【答案】 C

46、儿童少年运动系统的特点是( )

A.骨骼中有机物多、无机盐少、不易骨折、不易变形 B.骨骼中有机物多、无机盐少、易骨折、易变形 C.肌肉中有机物多、水分多、不易疲劳、不易恢复 D.关节的灵活性好、稳固性差

【答案】 D

47、排球正面上手发球,击球时手腕迅速做推压动作,所击出的球如何飞行?()。 A.上旋 B.下旋 C.侧旋 D.漂移 【答案】 A

48、下列哪一选项属于综合感知类教学方法?( ) A.提示法 B.演示法 C.示范法 D.比赛法 【答案】 D

49、在剧烈运动开始阶段,骨骼肌中高能磷化物的含量变化特点是()。 A.CP含量相对稳定 B.ATP含量相对稳定 C.CP含量迅速上升 D.ATP含量迅速下降 【答案】 B

50、按照体育的属性,我们可以把体育划分为( ) A.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区体育 B.健身体育、竞技体育、休闲体育

C.古代体育、近代体育、现代体育、当代体育 D.婴幼儿体育、青少年体育、中老年体育 【答案】 B

51、在运动技能形成的分化阶段,教师应该注重( ) 。 A.讲解动作的基本要领 B.对动作细节的要求 C.让学生粗略完成动作 D.适当降低动作难度 【答案】 B

52、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一般要经历一个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由不巩固到巩固的发展过程。这是哪一规律的具体描述?( ) A.体育学习集体形成与变化规律 B.运动技能形成规律

C.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规律 D.体验运动乐趣规律 【答案】 B

53、篮球比赛中常用( )联防。 A.3—2

B.2—3 C.2—1—2 D.1—3—1 【答案】 C

54、关节的主要结构包括( ) A.关节面、关节囊、关节唇 B.关节面、关节软骨、关节唇 C.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D.韧带、关节唇、关节内软骨 【答案】 C

55、剧烈运动时血浆的pH值( ) A.保持不变 B.趋于中性 C.趋于碱性 D.趋于酸性 【答案】 D

56、双手胸前传球是篮球运动中最基本的一种传球技术,其动作要点是( )。 A.蹬地发力、用力连贯、手腕用力 B.发力有序、蹬地转肩、手腕用力

C.持球动作正确、跨步引球,食指中指拨球有力 D.持球动作正确、用力连贯,食指中指拨球有力

【答案】 D

57、下列踢球方式中,可以踢出“香蕉球”的是( )。 A.脚背外侧踢球 B.脚跟踢球 C.脚背正面踢球 D.脚内侧踢球 【答案】 A

58、血浆蛋白质包括不同分子大小、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球蛋白最多,白蛋白次之,纤维蛋白最少 B.纤维蛋白最多,白蛋白次之,球蛋白最少 C.白蛋白最多,球蛋白次之,纤维蛋白最少 D.白蛋白最多,纤维蛋白次之,球蛋白最少 【答案】 C

59、从动作开始到结束, 连续地进行教学与练习的方法称为( ) A.分解练习法 B.完整练习法 C.持续练习法 D.循环练习法 【答案】 B

60、对学生进行运动技能成绩的评定最好采用( ) A.过程性评定

B.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C.终结性评价 D.绝对性评价 【答案】 B

大题(共15题)

一、某教师进行高一男生的跨栏跑教学,单元为6次课。第1次课,釆用游戏法让学生跨越不同形状、不同高度的障碍物,充分体验跨越障碍的乐趣;第2~5次课,在教学中,让学生按运动水平分成人数相等的4个小组,自定目标(如不同的栏数、栏间距、栏高等),并向各自的目标挑战。在第5次课对学生进行了跨栏跑的成绩测试;第6次课是考核课,考核办法:(1)以小组的总得分排定名次;(2)小组的总得分是个人的得分之和;(3)本次测试成绩与上次成绩相比较,提高得3分,持平得2分,下降得1分。问题:(1)该师采用了哪些教学模式?(6分)(2)请谈谈该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的优缺点。(9分)

【答案】(1)该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有快乐体育的“目标学习”教学模式、小群体教学模式。案例中该教师组织学生利用游戏来体验跨越障碍的感觉,帮助学生体验运动和体育学习的乐趣,所以是快乐体育“目标学习”的教学模式;同时该教师还将学生按照运动水平进行分组,此过程为小群体教学模式。(2)优点:①在第1次课中能够采用游戏的方法让学生体会跨越障碍的感觉,激发学生对跨栏跑的兴趣。②考核方法与自身的成绩作比较,能够根据学生自身的运动水平进行运动考核,提高学生积极性,同时能够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③能够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自定目标进行练习;缺点:①该教师没有根据各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跨栏跑的教学目标。②该教师没有强调重、难点。③没有结合学生的特点选择教学的手段。该教师在第2~5次课中主要让学生分组自行练习,没有体现教师的主导性。④评价方式过于单一。该教师只采用了相对性评价,本身运动水平好但进步不明显的学生会降低其运动积极性。

二、高二年级篮球选项课,教学内容是行进间低手投篮,从开始部分到准备部分,对学生始终严格要求,分组练习时,刚开始学生积极性很高。几次练习后,王同学等几个水平较高的学生开始尝试各种上篮动作,正好被巡回指导时发现,要求王同学等4名学生到跑道上连续“蛙跳”10分

钟。此后,同学们恢复到了刚开始练习时的秩序,但很多同学已没了刚开始的兴致。对学生的处理方式是否合理?为什么?(6分)

【答案】老师的处理方式不太合理,就体育课的教学方式而言,应该采用鼓励式和诱导式的教学,而避免批评式和惩罚式的教学,这种方式不仅对被批评对象的积极性造成影响,而且对整个课堂的教学氛围也会造成不利影响,不会对教学过程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对于老师自身而言,当发现学生没有按上课要求内容练习时,也应该反思是不是自己的强调不够,而不是直接去批评或惩罚学生。

三、某高中举行田径运动会,学生李某参加了100米和110米栏两项比赛,在100米跑的决赛中获得了冠军,在110米栏比赛中仅获得第五名,为此李某非常困惑,两项运动都是靠速度取胜,比赛成绩为何有如此大的差异呢?赛后,老师告诉他:你的过栏动作有点慢,是在跳栏而不是跑栏,并且在过栏后落地迈步较小,还有明显停顿感……(1)针对学生李某的困惑,分析100米和110米栏两个项目的技术特点。(2)请给出3种纠正李某跳栏错误动作的练习方法。 【答案】

四、案例:足球是初中校园广受男生喜爱的课程,它是一种全身性的活动,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三某班共有男生24人,教学内容为脚内侧踢地滚球、停地滚球技术,新授课,40分钟。请根据下列教学片段进行分析。问题:(1)分析该案例中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2)请指出该案例的教法、学法及时间安排上是否存在问题,并说明理由。

【答案】(1)在该案例的教学目标中,情感目标和技能目标的设置是合理的,但是知识目标设置不合理。该案例从三个学习领域安排教学目标,体现了全面性。足球是一项团队合作的运动项目,情感目标的设计恰到好处,能激发学生团结互助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但是知识目标不合理,这是一堂新授课,第一次授课的目标应该是让学生基本掌握这次课中讲授的动作技术,而不是一下子掌握脚内侧踢地滚球技术、脚内侧停地滚球技术以及多项素质能力。该案例的技能目标是合理的,在这一节课中,学生的控球能力、支配能力、速度耐力等应得到相应的提高。通过以上分析,该案例的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目标应改为:进一步建立脚内侧踢、停球技术动作的概念。(2)①教法内容该案例设计的教法过于简单,内容不详实,略显单调空洞。教学开始时,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做热身运动,学生在后面的练习中可能会出现运动损伤。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需要在教师巡回观察前加一个学生自由练习的环节。②学法问题对新授课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仅凭观察教师的动作讲解和示范,认知和理解能力不能立刻跟上去,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隋和学习效果。教师应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脚内侧踢、停地滚球技术,在练习前最好让学生踢固定球,这样学生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和掌握所学技术。③时间安

排在时间安排上,对于每个动作技术的学习,每个过程都才10分钟,而比赛时间设置为20分钟,这对于第一次授课来说,显然是不合理的。教师应把时间花费在着重解决脚对球接触力量、方向、掌握上,同时给学生一定的时问进行自主练习巩固,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控球与支配球的能力。

五、初三(5)班体育课,教学内容是“单杠——单脚蹬地翻身上成支撑”。张老师在宣布本次课教学内容后,做了一个漂亮的完整动作示范,同学们给予了热烈的掌声,随后就开始分组练习。张老师在巡回指导中发现,赵同学在腿向上蹬摆的时候头总是向后仰,从而导致两臂伸直,腿又掉下来,总是完不成动作。张老师站在边上看着,并一直说:“你胳膊不要伸直!上体靠单杠近一点!”但是赵同学又做了几遍,还是完不成动作…张老师的教学过程存在什么问题?

【答案】 在张老师整个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①在动作示范的过程中没有对动作动作要领进行简明准确的讲解,没有使学生建立动作的正确概念;②没有进行针对性的热身练习和辅助性练习,这样会加大学生的受伤率。解决方法是采用简单的徒手操热身练习和较有针对性的身体辅助性练习;③在分组练习时没有明确强调保护与帮助的方法,没有进行保护者和练习者的分组;④在纠正错误动作的过程中没有强调动作错在哪里和动作改进的方法,也没有给出现错误动作的学生进行示范讲解;⑤在张老师的教学过程中没有身体素质练习和动作技术训练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以至于学生很难掌握技术动作。

六、案例:学习目标:(1)进一步熟练掌握排球垫球、发球、传球技术;(2)加强相互信任、相互配合,促进彼此之间的感情交流,提高自信心;(3)发展快速跑能力。学习内容:垫球、发球、传球(1)游戏:躲避子弹。(2)3人一组自由组合复习垫球、传球,其中2人练习,1人观察和辅导,帮助基础较差或中途插进来的学生尽快改进和提高所学技术,然后3人交换练习。(3)教师巡回指导,鼓励与辅导相结合,重点指导学习困难的学生。(4)分成人数相等的四个组,在两个排球场的底线进行发球练习。(5)分组练习30米加速跑,发展速度素质。(6)学生谈学习体会,教师讲述怎样运用排球技术进行课外体育锻炼。问题:

【答案】本教学案例能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安排课的基本内容。教师在课的前半部分采用游戏——躲避子弹,这一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在游戏中引导学生自主练习,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学生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建立对体育课的兴趣。本案例体现了“玩”中有学,学中有“玩”的教学理念。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锻炼身体和体育娱乐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能力,真正达到“健身育人”和“健康”的目的。同时3人一组的练习侧重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之问的相互配合,相互信任的品质,同时体现了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

七、初三(5)班体育课,教学内容是“单杠——单脚蹬地翻身上成支撑”。张老师在宣布本次课教学内容后,做了一个漂亮的完整动作示范,同学们给予了热烈的掌声,随后就开始分组练习。张老师在巡回指导中发现,赵同学在腿向上蹬摆的时候头总是向后仰,从而导致两臂伸直,腿又掉下来,总是完不成动作。张老师站在边上看着,并一直说:“你胳膊不要伸直!上体靠单杠近一点!”但是赵同学又做了几遍,还是完不成动作…张老师的教学过程存在什么问题?

【答案】 在张老师整个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①在动作示范的过程中没有对动作动作要领进行简明准确的讲解,没有使学生建立动作的正确概念;②没有进行针对性的热身练习和辅助性练习,这样会加大学生的受伤率。解决方法是采用简单的徒手操热身练习和较有针对性的身体辅助性练习;③在分组练习时没有明确强调保护与帮助的方法,没有进行保护者和练习者的分组;④在纠正错误动作的过程中没有强调动作错在哪里和动作改进的方法,也没有给出现错误动作的学生进行示范讲解;⑤在张老师的教学过程中没有身体素质练习和动作技术训练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以至于学生很难掌握技术动作。

八、寒假结束后,某校高-(2)班第一周星期二的体育课上,在完成了排球扣球技术的教学内容后,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又安排了3组×10次的蛙跳练习和3组×10次的团身跳练习。在星期四第二次上体育课时,张同学问:“老师,我前天上完体育课后,昨天浑身酸疼,今天还疼得厉害,这是怎么回事啊?”张同学说完,又有几个同学也喊起来:“是啊!我们也浑身酸疼,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应该怎么处理啊?”看着同学们求知若渴的神态,心里非常高兴,然后开始给同学们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肌肉酸疼现象?应该怎样处理?

【答案】在体育课第二天出现肌肉酸疼的现象是延迟性肌肉酸痛。所谓延迟性肌肉酸痛是指剧烈运动(特别是离心性抗阻训练)诱发的肌肉酸痛往往不在训练后立即出现,而且在训练后24到48小时明显出现。延迟性肌肉酸痛是由于“过度”使用肌肉,肌肉收缩强度过大或持续时间过长造成的。其主要原因是:第一,肌肉的张力和弹性的急剧增加引起肌肉结构成分的物理性损伤。长时间没有进行训练的肌肉,参加长时间的力量练习,使肌肉内的肌纤维和结缔组织受到损伤。第二,肌肉的神经调节发生改变,使肌肉发生痉挛而致疼。这是由于运动会引起活动部位的局部缺血使得m液循环变差,进而引起致痛物质的堆积,如果致痛物质积累过多,就会引起疼痛感,而疼痛又会引起肌肉的反射性痉挛。第三,由于结缔组织的胶原纤维受伤或发炎而导致代谢异常。这是因为剧烈的离心运动造成的结缔组织损伤,损伤后的结缔组织会引起一连串的发炎反应,进而诱发疼痛。第四,肌肉工作强度过大、氧气供应不足、代谢产物堆积特别是乳酸的堆积会刺激神经末梢,而引起肌肉的痉挛、疼痛和局部水肿,进而出现肌肉酸痛现象。

九、郎平带领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上再次登上冠军宝座,又一次给过人注射了一支强心剂!但是女排取得成绩的背后所付出的艰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而作为,女排总教练的郎平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做法是中国女排再创辉煌的基础。下面是郎平曾说过的几句话:“不要一赢球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我们努力的过程。女排精神一直在,但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2016年8月21日里约奥运会赛场。“中国地大物博人才济济,而女排还需要我,说明我还有价值。我心里明白,人活着,被人需要,是一种幸福,能被国家需要,是更大的幸福。”——2013年4月25日,郎平再次执掌起处于低谷的中国女排的教鞭。问题:(1)试分析郎平的这些话所表达的内涵。(2)结合实际谈“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这句话对未来工作的启示。 【答案】(1)材料中郎平教练说:“中公教师研究院提供不要一赢球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我们努力的过程。女排精神一直在,但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每一滴汗水凝结勋章,每一滴泪水幻化翅膀。人生需要砥砺与蜕变,方能实现提升与飞跃。女排的胜利,来之不易,“女排精神”,感召国人。无论是体育竞技还是国际竞争,无论是个人奋斗还是民族崛起,我们不能丢失一种精神,我们需要传承一种精神,这,就是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作为主教练,郎平看到的,不仅仅是有些虚空的精神的存在,更是一个个队员们实实在在付出的拼搏与努力。她看到了她们额头滴下的一颗颗汗珠,看到了她们在奔跑跳跃中的一次次摔倒,看到了她们受伤之后一次次的流泪坚持着。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次挥汗如雨,又岂是简简单单一句女排精神,就能够全部概括的。女排姑娘教给我们的,绝对不仅仅是精神而已,更是金牌背后那扎扎实实的训练真真切切的努力。队长惠若琪说:我们不会去想结果,不会去设计结果,只是永远不放弃,认真地打好每一分,是的,我们并不是因为会成功才去坚持,而是因为坚持了才会成功。材料中郎平教练说:“中国地大物博人才济济,而女排还需要我,说明我还有价值。我心里明白,人活着,被人需要,是一种幸福,能被国家需要,是更大的幸福。”由此想到,教育工作何尝不是如此,我们是为学生服务,如果我们能被学生所需要,则我们就有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这就是我们的最大幸福!能为教育事业作出一分贡献,则是我们最大的幸福。有时候,就是需要这种责任和拼命精神。2013年5月10日,在郎平率队完成上任后的第一堂训练课后,队员们业余的表现让她颇感意外,基本攻差、团队意识差、心理素质差等不足之处。她不得不对记者坦言:“队员们目前的身体状态还不错,但在技术能力、场上意识上,跟我想象的有差距,慢慢来吧。”正是这句“慢慢来吧”成就了三年后的里约奥运冠!作为一名教师也经常遇到这样别无选择的难题。比如又分到一个全年级最差的班,或者班级里有个成绩最差的学生等等。浙江省特级教师肖培东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作为一名教师,要永远相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可以学会的,是能够进步的。教师是主导地位要把心态摆正。教师是要帮助学生学习的,而不是让学生成就你个人的精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会遇到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或者整个班级的成绩在整个年级中比较落后的情况。但是就像中国女排一样,落后的原因也许是学习、训练方法的不适应,也许是学习环节中的某一步出了问题,这时候更需要老师耐心的指导,和传输给学生不抛弃、不放弃的态度。

一十、陈老师给高二年级上足球选项课,学生45人,授课内容是第一次学习脚内侧踢地滚球、停地滚球技术,请根据下列给出的教案片段进行分析。分析该案例教学目标制定得是否合理,为什么?

【答案】教学目标中情感目标的设置是合理的,认知和技能目标的设置是不合理的。这是一篇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高年级的教案设计。陈老师是以三个学习领域来安排教学的目标的,体现了全面性。从教学目标的总体设计来看,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情感目标的设置恰到好处,能够激发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但是知识和技能的目标是不合理的,因为授课内容是第一次学习脚内侧踢地滚球、停地滚球技术,教学目标的设置难度较大,学生学习的难度大大增加。第一次授课的目标应是让学生基本体会和认识这次课的相关技术,而不是在第一次课上就将目标设置为掌握脚内侧踢地滚球、停地滚球技术的概念和技术。所以教学目标中的知识和技能目标应改为:认知目标:初步体会和认识脚内侧踢、停地滚球技术,并能口述其动作要领。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强对球的控制能力、支配能力,同时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一十一、案例:以下是小王老师在上初一年级某班技巧单元两节课的授课内容。第一节:前滚翻教学步骤:(1)准备活动,团身滚动;(2)示范两次标准动作,并讲解动作要领;(3)学生分4组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4)集合,请学生自荐展示动作。(没有学生主动展示)第二节:后滚翻教学步骤:(1)准备活动,抱腿团身后倒滚动辅助练习;(2)请同学做两次示范,引导大家总结动作要领;(3)教师示范标准动作,提示动作要点及练习要点,学生分组练习; 【答案】

【知识点】

教学观。(1)第一节课采用的是以灌输为主的教学策略。教师把学生置于知识接受者的位置上.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上。这样做易使学生整天处于被动应付、机械练习、简单重复的学习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性被销蚀.思维和想象力也被扼杀,学习热情被摧残.严重阻碍学生的发展。这样的教学策略不符合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给学生创造有效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灵活多变地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的教学观点。第二节课采用了以自主学练为主的教学策略。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实际情况.为其创设了思考、探索、改进的学习空间,通过这样一种学生积极参与

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搭建一个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创造能力的平台,在实践中展示自己的创新成果。这种展现又推动着学生去创新.不断地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信。(2)小王老师对第二节课的教学策略进行了调整,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首先,要注重发挥榜样作用。借助运动技能好的骨干学生.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纽带,这些骨干学生做出的漂亮的示范动作,是其他学生学习技能的巨大吸引力。第二,借助游戏竞赛,激发学习兴趣。游戏中有合作也有竞争。并且是运用技能的实战场,让学生从玩的心态向有意学习转变。第三,转变教师角色。今天的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是绝对的领导者.而是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同场示范、同场裁判、共同评价,建立与学生平等、尊重、信任的和谐关系。从这几方面改进教学方法和练习方法后,就能收获课堂气氛热烈、学习氛围浓烈的教学效果。

一十二、 张老师是一位青年体育教师,工作热情非常高,他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还经常要求学生在体育课中不要讲脏话,注意安全。然而这位教师讲课情急时,常常用“蠢猪”“笨蛋”这样的言语。请分析张老师的体育课会产生什么后果?其原因是什么?(6分)

【答案】 后果:张老师在课堂上的不当行为,一方面没有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其言行不一致的教学方式会导致他的言教和身教都没有说服力;另一方面,张老师的不当言行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老师对学生的辱骂、嘲讽会干扰学生对自我、他人和社会的正确认知能力的形成,导致自卑、退缩和对抗等情绪问题,甚至会影响学生人格的发展。 原因:①张老师的“言教”没有说服力。“言教”必须以理服人,一味地“管、压、卡”无法让学生们信服,也就难以达到教育效果。②张老师的“言教”苍白无力,更没有“身教”。“身教”既可以增加“言教”的可信度和感染力,而且还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只有严格要求自己,事事从自我做起,做学生的榜样和“镜子”,做到为人师表,才能顺利地“内化”为学生的需要。③张老师“心教”不诚。教育是为了让学生分清对与错,对的继续坚持和改善,错的要改正并吸取经验,不能把学生的错误当成教师训斥学生的理由。体育教师应该抱着关心、帮助、鼓励的态度'用心去爱学生。学生只有感受到了教师的爱,才会乐于接受教师教育。这样,教育效果才有可能实现。

一十三、 小花是某校初二的一名女生,由于时间紧没有吃早饭就去上学了,而她第三节是体育课,还没到上课的时候已经饿了。这节课的内容是测试800米跑,当她跑完第一圈时就感觉身体不适,头晕、恶心、头重脚轻,但她却坚持跑完了全程,当她刚过终点时就晕了过去。小花晕过去是一种什么现象,应该怎么处理?

【答案】 小花晕过去是一种晕厥现象。处理方法:①头低位平卧或抬高下肢以增加脑的血流量;②摔倒在地的患者应就地平卧仰面朝天并检查有无外

伤;③松开患者紧结的衣领,若意识未恢复,应使头后仰、抬起下颌以防止舌根后垂阻滞气道;④若有显著心动过缓可注射阿托品,若有快速心律失常可静脉推利多卡因或胺碘酮,发生心脏停搏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有出血吐泻等血容量低下者需输血等治疗;⑤若患者意识迅速恢复应再平卧几分钟,向后坐起然后站立,有的需数分钟左右才能站立。

一十四、某学校高二(l)班学生在体育馆内上课,学习青年拳(甲段)套路。首先,给学生用多媒体播放了青年拳的完整套路,学生看完后跃跃欲试,纷纷模仿;然后,认真细致地讲解了青年拳的动作技术要领,接着让学生分成4组讨论,并进行分组合作练习;之后,各组学生分别进行表演,其他同学观摩,相互交流学习体会。下课铃声响起,突然两名学生利用所学动作相互对打起来,导致其中一名学生鼻出血,这时严厉批评了对打的两名学生,学生感到很委屈。本案例涉及了哪些教学方法?

【答案】本案例涉及了语言法、讲解与示范法、演示法、观摩法、对抗练习法、游戏练习法等教学方法。

一十五、案例:广播操对保持初中学生的身体健康、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初中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教学内容:广播操(新授课)。教学目标:学生学会广播操第1~20个动作,熟记动作名称。教学过程:(1)教师宣布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和要求。(2)教师带领学生做关节热身运动。(3)教师对广播操的动作进行讲解和示范:如预备姿势,两脚立正,手臂垂直于体侧,抬头挺胸,眼看前方。口令至原地踏步时,半握拳。第一拍左脚向下踏步,右腿抬起,膝盖向前,脚尖离地10~15厘米,同时,左臂前摆至身体中线,右臂后摆,第二拍与第一拍动作相同,方向相反。(4)学生通过观察学习,模仿教师动作。(5)教师带领全班学生进行练习,熟记动作。队形:二列横队(按照身高排列)

【答案】(1)新授课教学实施阶段的基本要求:①合理引导,课程的安排要贴合初中体育教材特点和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情况,积极创设游戏和情境,让学生正确并且完整理解学习的体育知识和技能;②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安排教学过程,根据初中生的特点安排有针对性的练习;③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安排运动负荷。(2)该案例运用的组织形式是全班教学。在广播操的讲解示范和练习中,教师考虑到学生的共性而选择了全班教学组织形式。该案例运用的教学策略是示范一模仿教学策略。教师对广播操的基本动作进行讲解和示范,之后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教师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指导、纠正和强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