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认知)模拟试卷4 (题后含答
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4. 判断题 5.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
1. 【2014年安徽.单选】对语法规则、公式符号、法律条文等知识的记忆属于( )。
A.情景记忆 B.语义记忆 C.形象记忆 D.运动记忆
正确答案:B
解析:图尔文将长时记忆分为两类: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其中.语义记忆指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时间和地点无关。它表现在单词、符号、公式、规则、概念这样的形式中.如记住一年有四季。 知识模块:认知
2. 【2014年辽宁营口.单选】( )是对字词、概念、规律和公式等各种概括化知识的记忆.它与一般的特定事件没什么联系。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记忆 C.情景性记忆 D.语义记忆
正确答案:D
解析:考查语义记忆的含义,它是指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时间和地点无关。它表现在单词、符号、公式、规则、概念这样的形式中,如记住一年有四季。 知识模块:认知
3. 【2010年福建.单选】下列选项体现记忆敏捷性品质的是( )。 A.出口成章 B.死记硬背 C.博闻强记 D.过目成诵
正确答案:D
解析:记忆的敏捷性指识记的快慢,选项中能体现此项的是过目成诵.故选D。 知识模块:认知
4. 【2015年福建.单选】教师答疑时能够迅速灵活地提取脑中知识,以解
决学生当前的问题.这主要体现记忆品质的( )。
A.准确性 B.持久性 C.敏捷性 D.准备性
正确答案:D
解析:准备性是记忆品质之一,即定向能力,是指能否迅速地提取保持在头脑中的经验知识的能力。迅速地提取记忆的有关材料,在人类各种活动中有重要的意义。 知识模块:认知
5. 【2014年四川.单选】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阶段。在感觉记忆阶段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的方法是( )。
A.吸引学生的注意 B.为复述留有时间
C.帮助学生进行精细加工 D.经常安排练习
正确答案:A
解析:注意是信息从瞬时记忆进入短时记忆的关键。 知识模块:认知
6. 【2014年山东德州.单选】我们打电话通过114查询,查到需要的电话号码后,马上就能根据记忆拨出这个号码,但打完电话后刚才拨打的电话号码就忘了,这属于( )。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感觉记忆
正确答案:B
解析:瞬时记忆,也称感觉记忆。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会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就是感觉记忆,这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短时记忆中信息保持的时间一般在0.5~18秒钟,不超过1分钟,记忆容量有限,约为7±2个组块。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存储的记忆。长期记忆的保持时间可以是1分钟以上,甚至终生不忘,所以也可以叫永久记忆。从题干可以看出,打完电话后就忘记,这段记忆属于短时记忆。 知识模块:认知
7. 【2014年福建.单选】在一些国际会议上,同声翻译人员使用的记忆是( )。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无意记忆
正确答案:B
解析:短时记忆接受来自感觉记忆中的信息,并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信息,进行有意识的加工。 知识模块:认知
8. 【2014年辽宁营口.单选】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是( )个组块。 A.6+2 B.7+2 C.8±2 D.9±2
正确答案:B
解析:短时记忆的储存容量有限,大约是7±2个组块。 知识模块:认知
9. 【2014年山东聊城.单选】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编码的主要形式是( )。 A.听觉 B.视觉 C.语义 D.图像
正确答案:C
解析:长时记忆以意义编码为主,有两种方式,被称为信息的双重编码,即语义编码和表象编码。其中语义编码是主要的编码形式。 知识模块:认知
10. 【2013年四川泸州.单选】最早对遗忘进程进行系统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
A.桑代克 B.维果斯基 C.艾宾浩斯 D.奥苏伯尔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认知
11. 【2015年河南驻马店.单选】艾宾浩斯研究遗忘的方法是( )。 A.群集法 B.地点法 C.计算法 D.节省法
正确答案:D
解析: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他用无意义音节作记忆材料,用节省法计算保持和遗忘的数量,并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 知识模块:认知
12. 【2015年江西.单选】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 )。 A.先快后慢 B.前后一样 C.先慢后快 D.没有规律
正确答案:A
解析: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有规律的,最初遗忘很快,以后逐渐减慢,即先快后慢.成负加速型。 知识模块:认知
13. 【2014年北京.单选】知识遗忘的发展进程是( )。 A.先快后慢 B.均衡递减 C.先慢后快 D.逐渐加快
正确答案:A 解析: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缓慢;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知识模块:认知
14. 【2014年河北石家庄.单选】在回忆系列材料时发生的,最后呈现的材料最易回忆,遗忘最少,叫(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倒摄抑制 D.前摄抑制
正确答案:B 解析:近因效应是指当人们认识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这种现象是由于近因效应的作用。信息前后间隔时间越长,近因效应越明显。原因在于前面的信息在记忆中逐渐模糊,从而使近期信息在短时记忆中更为突出。 知识模块:认知
15. 【2014年四川泸州.单选】学生刚学习英语时,对26个字母的记忆两头容易、中间难,可以对这种现象做出理论解释的是( )。
A.痕迹消退说 B.动机说 C.同化说 D.干扰说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认知
16. 【2015年河北石家庄.单选】后学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 )。
A.前摄抑制 B.中摄抑制 C.间摄抑制 D.后摄抑制
正确答案:D
解析:后摄抑制(倒摄抑制)是后学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知识模块:认知
17. 【2015年河北省属.单选】早晨的学习效果一般较好,这是因为这一时段的学习不受下列哪一选项的干扰.( )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单一抑制 D.双重抑制
正确答案:A 解析:前摄抑制在认知心理学上指之前学习过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以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知识模块:认知
18. 【2014年山东潍坊.单选】学生在学习较长的内容时,经常是前边和后边的部分记忆效果好,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是受( )因素的干扰。
A.消退抑制和干扰抑制 B.倒摄抑制和干扰抑制 C.前摄抑制和消退抑制 D.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正确答案:D 解析:前摄抑制在认知心理学上指之前学习过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以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当先前学习的记忆内容。随着时间的流逝,受到其他活动或刺激的影响,记忆力逐渐减弱的现象,就称之为“倒摄抑制”。 知识模块:认知
19. 【2014年四川.单选】因为回忆某些痛苦的经历会使人感到不愉快,所以与之有关的时间可能更容易遗忘,解释这种遗忘现象的理论是( )。
A.消退学说 B.干扰学说 C.压抑学说
D.提取失败学说
正确答案:C
解析:压抑学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痛苦的经历产生的不愉快感觉。就是引起压抑的动力源,遗忘了相关的时间,就是压抑的过程。 知识模块:认知
20. 【2015年山东淄博.单选】因为记忆是痛苦的或者是可怕的而发生了遗忘,这种遗忘被弗洛伊德称为( )。
A.认知性遗忘 B.干扰性遗忘 C.动机性遗忘 D.消退性遗忘
正确答案:C 解析:弗洛伊德的动机说认为,对可怕的恐怖的记忆我们会自动将它压抑到潜意识之中,这种现象称之为“动机性遗忘”。这种遗忘常由一定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动机所致,是个体心理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故本题答案选C。 知识模块:认知
多项选择题
21. 【2014年河南洛阳.多选】根据记忆过程中信息在记忆中储存时间的长短和编码方式的不同,一般可以把记忆分为( )。
A.感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情绪记忆
正确答案:A,B,C 解析:根据记忆过程中信息在记忆中储存时间的长短和编码方式不同,一般可以把记忆分为感觉(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知识模块:认知
22. 【2015年河南巩义.多选】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的过程,其种类除形象的记忆外,还有( )。
A.语言记忆 B.语义记忆 C.情绪记忆 D.运动记忆
正确答案:B,C,D 解析:记忆按其内容的主题分为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语义记忆和动作记忆。 知识模块:认知
23. 【2015年河南新乡.多选】下列有助于克服遗忘的是( )。 A.深度加工材料 B.有效运用记忆术 C.适当过度学习 D.合理进行复习
正确答案:A,B,C,D 涉及知识点:认知
24. 【2015年陕西汉中.多选】下列关于遗忘规律表达不正确的是( )。 A.遗忘规律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得出的 B.遗忘的发展是均衡的 C.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的
D.及时复习能较为有效地减少或防止遗忘
正确答案:A,B 解析:艾宾浩斯是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是第一个从心理学上对记忆进行系统实验的人。他对记忆研究的主要贡献之一就是对记忆的保持规律作了重要研究.并绘制出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速度是不均衡的,表现为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因此,及时复习能较为有效地减少或防止遗忘。本题选择AB。 知识模块:认知
25. 【2015年河南邓州.多选】想象是对大脑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其功能包括( )。
A.预见功能 B.补充功能 C.代替功能 D.协同功能
正确答案:A,B,C 解析:想象是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想象的功能有:(1)预见功能;(2)补充功能;(3)替代功能;(4)调节功能。 知识模块:认知
判断题
26. 【2014年河南洛阳.判断】人的心理活动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比较紧张的状态,这属于注意的维持功能。(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解析:注意的维持功能能使人的心理活动或者意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比较紧张的状态。 知识模块:认知
27. 【2014年山东德州.判断】为了做好教学工作,使学生处于良好的注意状态,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必须考虑到使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呈有节奏的轮换和交替。(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解析:为了做好教学工作,使学生处于良好的注意状态,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必须考虑到使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或一节课内)呈有节奏的轮换和交替.即当学生在长时间的有意注意下疲劳了,注意要分散时,利用一些可以诱发无意注意的学习材料.唤起学生对学习的无意注意使学生心理活动保持在连续学习的水平上。 知识模块:认知
填空题
28. 【2014年福建.填空】学生诵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的想象是再造想象:诗人王勃创作该诗句时的想象是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创造想象 涉及知识点:认知
29. 【2011年福建.填空】科学工作者可以通过观察动物活动异常现象,对地震灾害进行预测。这是因为人的思维具有___________的特征。
正确答案:间接性 涉及知识点:认知
30. 【2015年辽宁锦州.填空】根据思维的凭借物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将思维分为___________、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正确答案:直观动作思维。 涉及知识点: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