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临床分析
作者:张勇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6期
【中图分类号】R58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6-0172-01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相关的疾病,其病程较长,而且当患者的血糖水平持续偏高时,全身的多个脏器都会受到损害,会出现较多的严重并发症。出现低血糖反应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易反复发作,易损伤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可导致发生不可逆的损伤,还可以增加患者发生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几率[1]。因此临床上除了要重视糖尿病的危害,还应该重视低血糖给患者带来的影响。
糖尿病患者常常会陷入一个误区,即认为自己得了糖尿病只会出现血糖高的现象,从未想到自己还会血糖低,甚至会因为血糖低危及自己的生命。糖尿患者会在进行糖尿病治疗的过程中出现头晕、心慌、饥饿、面色苍白或四肢无力等,这都是类低血糖反应,也有的患者会出现烦躁不安等表现,严重者甚至会出现低血糖昏迷,对于低血糖昏迷的患者需要立即开始抢救,严重者会造成患者死亡。在临床护理中,我们要及时发现患者出现的低血糖表现,及时的对患者进行处理,避免出现影响患者愈后的情况。
对于常人来说,当血糖低于2.8mmol/l时就属于低血糖,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当血糖低于3.9mmol/l时即可出现低血糖的表现。在糖尿病患者的药物治疗中,胰岛素和磺脲类的促泌剂可以导致患者低血糖的出现,其他的降糖药物在使用过程中一般不出现低血糖的表现[2]。 为了防止糖尿病患者在进行糖尿病治疗的过程中出现低血糖的情况,专家建议,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能盲目的控制自己的饮食,特别是对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应该在临床医师的指导下,遵从临床医师的饮食指导,并且保持合理的运动,并且在运动后及时补充能量,及时调整饮食和用药,避免低血糖反应的发生。同时,在药物治疗时,避免选择可能导致低血糖的磺脲类药物,选用安全性较高的双胍类药物。
低血糖有哪些危害呢?糖尿病患者若发生低血糖则会导致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几率增大。对于老年患者来说,若是在原本患有糖尿病的基础上合并低血糖的情况发生时,患者发生卒中和脑梗死的几率将增大,而且如果低血糖情况发生在夜间时,往往会由于救治不及时导致患者发生不可逆性脑损伤甚至是死亡[3]。
对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的分析。1. 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不足,随意更改临床医师对其提供的指导剂量,凭着自己的感觉随意的随意用药,并且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自己的饮食,在服用降糖药或是注射胰岛素之后未及时进食等,均可导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情况的发生。2. 不同的糖尿病患者对该疾病的表现不一样,尤其是那些年龄较大、病程较长的患者,当患者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糖下降的时候,反射性的分泌肾上腺素的能力下降,自主神经病变的时候,可以掩盖交感神经症状,患者可直接发生昏迷,临床上不容易发现,容易发生误诊。3. 患者不合理用药,随访不及时。当患者病情减轻的时候,应该及时减少药物的使用,尤其是当患者处于应激状态或是在患者出现肝肾功能不全时。4. 患者对低血糖症状重视程度不够,当患者发生轻微的低血糖症状的时候,没有及时合适的处理,并且因为担心进食后会引起患者的血糖升高,处理不当。当低血糖神经症状发生时,不容易引起患者的注意力,容易延误病情。特别是当患者的低血糖发生在凌晨时,往往难以发现。
怎么防范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状的发生呢?临床上我们应该对患者进行疾病宣教,告诫患者如何识别低血糖的早期症状。除此之外还要防止药物性低血糖的发生,医生应在患者首次用药时及时的向患者解释如何用药,包括了药物的种类、使用方法以及用药的注意事项,并指导患者如何联合使用药物。在患者在用药时,应从药物的最小剂量开始服用,根据患者的血糖情况及时合理的调整药物的使用,对于那些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应该选用对患者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在患者的身体发生不适或是在进行剧烈运动时,应该密切的关注患者的血糖情况,并及时的调整患者的用药情况,不能自行的调整药物[4]。
临床上应该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宣教,需要指导患者掌握检测血糖的方法,当患者高血糖和低血糖情况同时出现时,会使血糖表现在正常水平,从而影响临床上对患者的治疗,此时需要对患者进行动态的血糖监测,从而能早期发现并识别患者的低血糖的情况。老年患者其低血糖的症状往往会在夜间发作,因此更应注重指导老年患者如何正确使用降糖药。 糖尿病患者在發生低血糖时,其机体会受到很大的危害,我们需要加强对其的健康宣教,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也应该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指导,在指导患者对降糖药物使用的同时,给予患者日常生活饮食指导和运动指导,努力使患者的血糖稳定在正常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