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校企合作模式对比分析及模式选择
来源:华拓科技网
2014年 第2期 第36卷总第236期 物流工程与管理 LOGlSTI CS ENGlNEERI NG AND MANAGEMENT 教育研究 doi:10.3969/j.issr1.1674—4993.2014.02.081 现有校企合作模式对比分析及模式选择水 口高静娟,王雪丽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河北石家庄050041) 【摘要】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实现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途径。文中总结了目前职业院校各专业校企合作模式, 并对各种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目的在于为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建立和选择校企合作模式提供依据,以找到适合专业 发展和学生技能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技能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993(2014)02一O183一O2 The Comparison and the Choice of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l 口GAO Jing-juan.WANG Xue—li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 Economy&Management Department,Shijiazhuang 050041,China) [Abstract]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s an impoaant way to realize the occupation education occupation skill training.In this paper,severial modes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have been summarized.Based on the analysis about it,to establish and choose the property mode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 ̄ion is the aim,by which,the skills training can be implemented. [Key words]vocational education;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skills training 1序言 2目前主要校企合作模式 2.1模式一:“订单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是指使受教育者获 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 的教育。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 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 “订单培养”合作模式下,学生入学就有工作,毕业即 就业。此模式实现了招生与就业同步,由于是订单式培养, 学生的实践、毕业单位就是合作单位。学生一般通过学校和 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因此,职 业教育与校企合作是分不开的,技能培养必须通过校企合作 来实现,校企合作做得越好,职业教育的效果就越好。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指出, 加快推进校企合作机制创新,以促进校企“合作办学、 企业共同选拔,然后签订培养和就业协议,培养计划由学校 和企业共同制定和完成,课程和内容主要依据企业需要而确 定的。 如重庆万州技工学校与广州中船远航文冲船舶工程有限 公司签订的“定向钳工班培养协议”中确定:学校根据企业 需要编制教学计划,安排课程,选配师资;学生在校期间, 企业按月提供50元助学金、按学年提供2000元奖学金、 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目标的实现,不断增强高 等职业教育活力,提升办学质量,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 由于我国的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起步较晚,目前许多高 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仅仅流于形式,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 校企合作。为数不多的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采用的模式也 比较单一,且未能建立起互惠互利、资源共享、长期合作的 合作关系。本文将就现有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优缺点分析,并 对我院物流管理专业目前的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分析,找到适 合专业特点的校企合作模式。 【收稿日期】2014—01—20 解决工学结合往返旅费等。该协议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关系确定下来,学校为企业量身打造员工,企业为学生提供 助学金和奖学金,解决各种费用。 该模式的优势在于有助于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的三方 “共赢”,能够保证学生的就业、学校在人才培养上目标明确, 用人单位能招到为企业量身打造的个性化人才;但模式的局 限性在于仅限于规模化企业,小企业由于规模和人才需求数 基金项目: 高等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建设及运作模式研究 ,20 1 2年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 目编号:SZ129034 【作者简介】高静娟(1977一),女,汉族,河北定州人,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 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 王雪丽(1980一),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 物流管理。 184 物流工程与管理 第36卷 量的无法实现“订单式培养”,同时对于学生来说也会造 成知识结构狭窄的后果,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教育的实现。 我院物流管理专业与德邦物流公司曾有过共同举办“德邦班” 的意向,但最终由于报名人数太少而不得不放弃。 2.2模式二:“2+1”或“2.5+0.5”模式 此模式又称为“阶段”模式。将学生求学时间分为两个 阶段:一个阶段在校学习理论知识和进行校内实训教学活动; 一个阶段在企业进行专业技能培养。此种模式强调的是对学 生综合素质、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本质上 是由作为育人主体的学校和企业两方共同培养学生,学校培 养学生理论知识、做人的道理,企业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职 业素养。该模式的目的是要通过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的努力 来为社会培养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目前我院多数专业采用的都是此种模式。在校三年时间 有至少半年是在企业顶岗实习,顶岗实习企业大多数是本专 业的合作企业。我院物流管理专业所采用的模式即由此种模 式演化而来:“1.75+0.5+0.75”模式,其中0.5是指在大二 第二个学期,安排学生到合作企业(如国药乐仁堂医药物流 中心)进行为期四个月的轮岗实习,在各相关岗位轮换实践, 培养物流业务操作技能;其中的0.75是指从大三上学期的期 中开始至毕业,为学生的企业顶岗实习时间;另外的1.75 指在校理论学习和校内实训时间。 此模式也有一定局限性。由于学生较多,很难联系到足 够多的企业安排所有学生,而学生自己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实 习单位和岗位,很容易使顶岗实习流于形式。 2.3模式三:“引企入校”模式 将企业引入校园,将企业实际工作环境和企业氛围植入 校园,实现近距离的校企合作。此种模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 的“校企共赢”。学校提供场所、企业提供设备,学校学生获 得了技能培养的机会、企业实现了生产过程并赢得了利润。 这种模式既可以解决企业场地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学 校实习实训设备不足的问题,真正做到企业与学校资源共享, 获得“产学研”相结合的多赢途径。 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农畜产品加工专业就是通过“引 企入校”模式实现了和喜多粒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兴建了 东泉食品加工实训中心。学院负责无偿提供建设用地、购买 设备、提供水电等配套条件,企业出资兴建厂房并负责经营。 该模式的缺点就是能容纳学生数量过于有限,同时由于 仅限于一两个专业使用,导致学校的资源利用率不高。 2.4模式四:“工学交替”模式 “工学交替”模式下,学生半工半读,边读书边工作, 边工作边读书。此种模式也分为两种:工读轮换制和工余上 课制。工读轮换制是指把同专业学生分成两批,一批在学校 上课,一批在企业劳动或接受企业培训;工余上课制是指学 生在企业被全日雇佣,顶班劳动,利用工余时间回学校学习, 通过讲课、讨论等方式把学习和劳动内容联系起来。这种模 式下,学生在学校系统学习理论课程,在企业进行实践提高 技能。西方有些国家(如德国)的职业院校就采用这种模式, 但需要从制度、立法等方面加以约束方能顺利开展。 3校企合作主要模式对比分析 几种主要校企合作模式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特征的 专业,同时对企业也有不同的要求。下面将就以上提到的四 种校企合作模式进行比较。 表四种校企合作模式比较 序号校企合作模式 优势或特征 劣势或务件 适用专业 ●招生和就业同步,雨●企业殒为大规梗企业●垄断性行,3k领域的 助于实现百分百就业 ●易造成知识结构缺陷专业。如电子通讯类专 “ 单 养Ⅲ模: ; : =:、麓 式 容专为企业量身打造 育 专业,如机械电子类专 ●实现学校、企业和学 业、施工技术类专业等 生三方共赢 ●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需要联东多家企业接●文科厦管理粪专 素质 收所有学生实习3,k.如旅游管It"、酒店 ¨^ ,,, ●动手能力得到锻炼 ●难以与企业维持长期管理、物流管理、会计 r式:际 舰蚴 实: ■荤 哇自己秉晶抽到备●:腑 对理论性相时不士 强 适的实习单住和岗位 的专业:语言类专业、 艺术粪专业等 ●有利于解决校方实训●吝量有限.很难满足●需大量设备作为实 设备不足的缺陷 专业所有学生实习 训条件的生产加工类 “引企入校”模●为企业解决场地不足●仅限一两个专业使 专业,如机械加工、元 式 的缺陷 用,资源利甩率过低 器件生产等的专业 ●实现资源共享,真正 实现“棱企共赢” ●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需要介入,促使●理论-【生较弱专业和 的同时能锻炼业务技能 企业参与井各作 文科类专业,如会计、 ●“半工半读”有利于●需要制度、立法等软物流管理、旅游管理、 “工学 替式 ”模 ; : 珍惜 : 持’以激励企业酒店管理等专业 ●“半工半读”的模式 对现有求学理念产生冲 击.学生和束长可能难以 量塞:壹苎壅堡:!l兰 4结论 不同的校企合作模式有其特有的形式和条件,不适合一 刀切,而是要根据专业自身特征与现有校企合作条件及未来 发展选择不同的模式。校企合作模式完全可以将两种或更多 种模式进行融合,通过不同模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 建立校企“双赢”的局面。 在选择校企合作模式时应注意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专业特征。主要考虑专业的技术性强弱、理论性强弱。 如专业技术性强的相对适合“订单培养”的合作模式;理论 性较弱的专业适合于“半工半读”模式或“2+1”(“2.5+0.5”) 模式等。 ②企业规模。企业规模大小直接关系到接受实习学生的 数量,规模较大的企业可以接受更多的学生。同时规模较大 企业由于人才需求量大,较为适合“订单培养”合作模式。 小规模企业更适合于“引企入校”合作模式,因为小企业多 囿于空间受限无法扩大业务量,而学校如能提供合适场地则 更易实现“共赢”。 ③专业和企业双方各自条件。专业自身的校内实训条件 和企业能够提供的学生实习条件是模式选择应考虑的问题。 校内实训仅能部分满足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而校外的业内 企业实习则为技能培养的主力。因此校外的业内企业能够为 学生提供真实的业务环境,而校内实训则更多侧重于模拟。 (下转第139页) 第2期 备进一步增长。 薛英琳:我国外汇储备过度规模的原因分析及建议 139 其中Ms为货币供应量,nl为货币乘数,B为基础货币,R 2.3现有的外汇管理制度是外汇储备过度规模的根本原因 为银行的外汇净资产,即国家外汇储备,D为国内信贷。 假设m和D不变,则Ms的增减取决于R,则外汇储备变动 是决定银行货币供应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货币乘数的 存在,基础货币的增加使货币供应量成倍增长,从而形成了: 1994年1月1日,中国进行外汇改革,实行强制 结售汇、央行对外汇银行头寸进行额度控制的外汇管理 和以外汇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虽然中 国对外宣称的是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 率制度,但实际在外汇市场上,美元兑人民币多呈窄幅波动, 相当于实行了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人民币与美元之间 兑换比价一直保持着很大程度的挂钩,允许汇率浮动的幅度 极为有限。为了维持人民币币值稳定,中国人民银行成为了 ①外汇储备增加一外汇占款上升一基础货币增加一货币供应 量上升;②外汇储备减少一外汇占款下降一基础货币减少一 货币供应量下降。在我国,由于外汇储备增长迅速,导致基 础货币快速增长,经过乘数扩张进一步导致货币供给快速增 长,最终引发流动性过剩的问题。 4我国 ̄l'fE储备过度规模的对策 4.1控制外汇储备规模的增长速度 外汇市场上最终的市场出清者。在美元供过于求的情况下, 央行被迫在外汇市场上吸引对外贸易和外国投资增长所带来 的美元以保持外汇市场上供求平衡,这就导致外汇储备的被 动增长。此外,稳定的汇率消除了汇率风险,促进了中国的 出口贸易,增加了国际贸易顺差。 采取外汇冲销。国际上应对一国外汇储备过度增长 的短期对策通常采取隔离本币与外币的外汇冲销。完全 的外汇冲销要求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恢复到初始状 态。一国银行对冲能力的大小是由经济发展对货币供应 量的需求以及影响货币乘数的现金一活期存款比率、定期存 款一活期存款比率等因素共同决定。我国的外汇冲销能力并 不是很强,但是作为对外外资流放的短期内的有效对策,中 央银行必须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冲销。 图1我国 ̄I'fE储备规模过大的原因 3我国外汇储备过度规模的影响 4.2加强货币与外汇储备管理的协调性 由于在一国外汇储备的增加过程中会出现本国基础货币 投放增多以及部分外汇资源闲置的问题,因此就必须加强货 币与外汇管制的协调配合。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模 第一,充足的外汇储备使我国能够有效干预外汇市场, 维持本币汇率稳定。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充足的外汇储备对于我国有效防范 金融危机、维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和投资者信心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为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创造了必要条件。外汇储 备的迅速增加为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创造了必要条件。我国 在1996年年底已经顺利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拥 有丰富的外汇储备确保了我国能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兑换要 式,即结售汇制度和外汇指定银行结售汇的外汇周转头寸限 额,造成了我国的银行只能被动地接受国际收支的差额 变动以及外汇市场上的超买或超卖,这就使外汇储备像国内 银行的准备金一样,对国内的货币供应量产生了直接影响。 外汇占款是我国银行基础货币的重要来源。外汇占款在 基础货币投放中比例的增加,一方面加强了我国银行的 基础,另一方面也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王云霞.储备管理创新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 社,2010,8 求,维持外汇市场的相对稳定,抵御货币兑换多带来的风险, 削减其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在经常项目可自由兑换后,下 一步的目标便是取消对资本金融项目的外汇管制,促进国际 第三,外汇储备的过度规模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造成 间正常的汇兑活动和资金流动,实现人民币可兑换。 物价上涨。货币供应量,它由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 【2]王爱俭,王景武冲国外汇储备投资多样化研究【M】.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4 供应的在 货亚和现金货币两部分构成。Ms=mB=m(R+D), (上接第184页) [2】米晓晶,吕伟,高明.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浅析 价值 工程,2012,3. [参考文献] 【1】霍丽娟.产学合作教育中校企合作模式研究卟河北师范 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2. [3】邓志新.中国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研叫.继续教育,2012,1. 【4】万兵,邹鹏.校企合作与物流专业工学结合浅析叫.剑南文 学(经典教苑),2011,5.